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肥鸟先行

首页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卖烧烤入赘王婿抗战之重生周卫国寒门崛起笔趣阁我在大唐做战神支点水浒话事人阿兹特克的永生者超神大军阀寒门天婿:穿越后我是女帝克星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肥鸟先行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全文阅读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txt下载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62章 登陆平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安熙予这位新罗北道执政最近有些心神不宁。

安熙予力排众议,让儿子安守圭带领家族私兵前往鸭绿江边上筑城,其实他比任何人都知道大唐的强大。

安熙予曾经作为遣唐使进入大唐,还曾经在大唐的国子监中学习过一段时间,是新罗国内有名的知唐派。

但就是要因为了解大唐,所以安熙予才认为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趁着大唐河东三镇的叛乱,侵占鸭绿江以西的土地。

新罗北道的地理条件十分的恶劣,平城附近的小块平原要养活北道的人口,北道山中的野人和胡人还不停的骚扰平城。

但是在鸭绿江流域却是广阔的黑土地,也是当年高句丽崛起的膏腴之地。

而大唐征服了高句丽之后,设立安东都护府,却没有开发这些土地。

看着大片荒废的肥沃黑土地,身为北道执政的安熙予怎么可能不垂涎呢?

新罗需要土地,需要更多可以开拓的土地,这是安熙予思考后能够解决新罗问题的最好办法了。

新罗国虽然是个小国,但是国内的斗争却一点不输大唐,内部矛盾非常的尖锐。

其中最大的矛盾就是新罗国内实行的“骨品”制度。

新罗国是以血脉为基石建立的国家,在部落联盟时期就最强大的三个部族。

朴、金、昔三姓是新罗统治集团中最大的贵族,不但可世袭王位,还独占整个官僚体系,拥有无上权力。朴、昔、金三家王族地位最高,称为“圣骨”。

而圣骨贵族和其他大贵族通婚的子弟,称之为“真骨”贵族,虽然也能拥有极高的权力,但是却被圣骨贵族认为是玷污了血脉的杂血,在政治上给予歧视。

圣骨真骨之下,还有六头品、五头品、四头品三种阶级,比如安熙予所在的安家就是六头品的贵族,次于真骨贵族。

不过在大唐初年,真骨贵族金春秋登上新罗王位。

金春秋本来是新罗重臣,官至执政,并出使过高句丽、倭国、唐朝,推进亲唐外交路线,在国内展开唐化运动。

金春秋协助大唐击破百济,是统一了半岛的新罗君主,终结了圣骨贵族继承王位的传统,从此新罗朝廷中真骨贵族超越圣骨贵族,成为新罗的掌权派。

但是不甘心权力落入真骨贵族手里的圣骨贵族们,在金城和新上台的真骨贵族们争权夺利,爆发了很多冲突。

真骨和圣骨争夺的是最高的权力宝座,那么新罗本土贵族和安熙予这样的遣唐派争夺的是新罗朝廷内的职位。

金春秋推行唐化改革,向大唐派遣了很多的遣唐使。

这些遣唐使向大唐进贡后,往往可以留在大唐学习一段时间。

到了金春秋执政后期,新罗甚至有意识的向大唐派遣留学生,专门学习大唐的典章制度。

这些遣唐使学成归来之后,可以进入新罗朝廷担任重要的职位,推动新罗的唐化改革。

不过随着遣唐使越来越多,也引起了保守派贵族的不满。

原本新罗小朝廷中的那些官职,都是被真骨贵族和六头品、五头品、四头品的贵族们把持的。

而新罗王为了压制这些贵族,往往会派遣这些大家族中的次子,或者干脆是寒门的子弟前往大唐学习。

这些没有继承权的次子和寒门子弟进入小朝廷,影响了到了贵族的利益,各种政治斗争越来越激烈。

如今新罗王金宪英继位后,更是向大唐派遣了几十批遣唐使,这也都让知唐派和反唐派的斗争更激烈。

而这些上层的斗争的根源,除了争夺在新罗朝堂的话语权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土地。

金春秋也学习隋唐实行了授田制,在前几任新罗王手里,授田制度增加了新罗王在国内的威信,将新罗原本松散的部落联盟政体推进到了封建君主政体。

但是在百济、高句丽相继灭亡后,新罗再也没办法扩张国土了,而百姓越来越多,授田制度也和大唐一样难以为继了。

而新罗原本的贵族势力就强大,授田制度崩坏之后造成的后果要比大唐严重的多。

地方豪强不断通过授田坐大,曾经通过授田制度集中的君权再次削弱,地方实力派也开始崛起。

安熙予虽然不可能明白为什么授田制度会出现这么多问题,但是他也很快抓住了关键,如果新罗能够获得更多的土地,那么国内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新罗王可以用新的土地收买人心,贵族们也可以齐心协力向外扩张,而不是窝在半岛上内耗。

为了这一切,安熙予就任北道执政后,就开始在平城练兵,准备趁着大唐内乱占领下安东的土地,如果能够在这个时机占领下安东,那说不定还真的能够恢复高句丽的荣光。

从北道小朝廷下衙,安熙予又喊来了身边的承命郎问道:

“还没有北面的消息吗?”

承命郎就相当于大唐的秘书郎,基本上都是勋贵人家子弟担任的,其主要工作就是辅左大臣做一些文字工作。

年轻的承命郎说道:“上一次保平安的信已经收到了,不过是半个月前写的,安将军正在鸭绿江以东沿河筑城。”

安熙予皱眉说道:“为何要在鸭绿江以东筑城?唐人不是已经撤出了安东了吗?”

承命郎连忙说道:“安将军来信说大行城中依然有唐军驻守,他不敢轻易开边衅,所以只是筑城和唐军对垒。”

安熙予焦虑的问道:“唐人?大行城内还有唐人?”

没想到自己的预感竟然成真了,还没有跨过鸭绿江就遇到了唐人的阻挡,大唐虽然衰落依然不可小觑啊。

承命郎立刻说道:“安将军来信中说,大行城中只有三十余名大唐老兵,沿鸭江筑城只是为了恫吓这些唐兵,想让他们主动退走。”

安熙予对着承命郎说道:“吾儿能有这个谨慎自然是好的,不过你这就起草一封信给吾儿,切莫被唐人虚张声势吓到了,大军补给耗费颇大,如果不能尽快拿出战果,朝廷中的反对声起来了,为父也要压不住了。”

说完安熙予披上了狐皮大衣说道:“走,去南浦看一看?”

“执政,现在去吗?”

南浦虽然距离平城不远,但是乘坐马车也要半天时间,如今已经是中午了,到了南浦怕是已经天黑了。

南浦港口也是安熙予上任北道之后的重点工程。

新罗船多,但是港口都集中在南方。

平城和金城的往来,依然需要依靠陆上道路,这样消息传递和物资运输是非常缓慢的,也加深了北道地区偏远的感觉。

为了让北道和新罗朝廷联系更紧密,也为了让更多的人才前往北道,安熙予主持修建了南浦港口,并且搜罗了一批造船匠来到了南浦。

安熙予乘坐牛车,沿着坑洼的道路到来了南浦,此时天色已经逐渐黑了。

看着日渐成规模的港口,安熙予充满了自豪,这都是他主政北道时候建设出来的,日后新罗史书肯定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

就在这个时候,码头的民夫突然喊道:“海上有东西!”

海上有东西?

南浦码头还没有建成,不可能有南道的船只停靠啊?

现在才过正月,也不能有渔船出海捕鱼啊?

“船!是船!”

只看到一名白色风帆的快船,从海平面另一端破浪而出,直挺挺的驰向了南浦码头。

这船实在是太快了!安熙予看到这艘船竟然乘着风浪飞出,然后稳稳的落在了海浪前,竟然要比海上风浪速度都要快!

只看到这艘样貌奇特的快船腾空而起,船上的风帆这才落下,快船开始缓缓减速开始向岸边靠近。

这下子安熙予反应过来,这船是冲着南浦港来的。

“戒备!”安熙予立刻让从承命郎通知港口守军戒备,自己披着披风快步走向码头上。

这艘狭长的怪船突然升起了一面红色的旗帜,安熙予再次倒吸一口气凉气。

大唐的旗帜!

大唐尚红,当年苏定方灭百济和高句丽的时候,红色的大唐旗帜给半岛人带来了深刻的记忆。

竟然是大唐的船!

等到飞剪船靠岸,晕晕乎乎的安守圭下了船,他已经确定这里是南蒲港,这里可是距离大行城往返需要三十天路程的南蒲港啊!飞剪船只用了半日就到了!

在惊讶过后,安守圭是深深的恐惧。

只需要半日就能从大行城到南浦,按照同行船长苏行的说法,这艘飞剪船只是最小的版本,他还能造出更大更长的飞剪船。

如果真的是那样,唐军就可以上午从大行城登船,夜里就登陆南蒲港,第二天就进攻平城!

以大唐那可怕的武器,平城给连一日都守不下来!

不仅仅是平城,若是飞剪船去仁川港,那距离新罗王都金城也不远啊!

不行,一定要劝服父亲,不能和大唐作对,要老老实实做大唐的狗!

安守圭萌生了一个坚定的想法:

只有做大唐的狗才能救新罗!

喜欢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傲世武皇圣骑士赵大牛万千世界许愿系统雷霆圣帝凛冬斗罗开局操作蝙蝠侠天绝魔刀赘婿出山鬼眼道长华娱俗人传喵系小甜妻:影帝大人,晚上见最强异能无上仙运穿越者事务所大明地师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美女的贴身兵王游戏练级现实无敌神医狂妻:异能杀手妃湘西赶尸鬼事之造畜
经典收藏大明执刀人扬帆明海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三国之胜谋天下抗战:龙国无敌军团大明极品皇孙来自深海的他男卑女尊修仙界爱妃,本王俯首称臣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明贼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贞观医仙北明不南渡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嫡妃当宠
最近更新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朕都要殡天了,你叫我赢在起跑线?太子城传奇红楼之皇权枯骨疯批世子:读心后,我斩了满朝文武寒门首辅:从灵堂退婚到金榜题名召唤天下!从流亡公子开始崛起汉末听雨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让你当皇帝替身,你干成了千古一帝?开局穿越亡国之君,反手攻略敌国女帝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我在大唐开时空超市白话三国志小神医穿古代,开局拯救姐妹花穿越赵括之西域称雄逐鹿乱世,我靠医术喂饱全家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后宫三千,我只想独宠你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 肥鸟先行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txt下载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最新章节 - 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