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首页 >> 明世祖,中兴大明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逍遥初唐藏国不宋抗日之战将无敌寒门崛起笔趣阁穿越之极限奇兵宋缔神武天帝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盛明皇师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74章 辽东(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排排黑洞洞的炮口横立,面目狰狞。

这年头没有电台,各个战舰之间,主要靠旗语联系。

而这就体现出文化对于海军的重要性了,之前枢密院将五百多名来自原教导师,经受过基础文化教育的将士分配进入海军,只是被郑成功等人当做朝廷收拢兵权的举动,并未对这些“娃娃兵”有什么格外重视。

但在将这些年轻将士分配进各战舰以后,郑成功才发现,这些识字、懂算数的士卒对于海军来说,有多么重要。

比如旗语这种岗位,如果按照之前那些海寇出身的大老粗,恐怕不仅要一两年才能学会,还频频出错。

但这些年轻将士一来,就制定了一套系统的旗语,用于和各舰信息交通。

除此之外,船上复杂的风帆、绳索、以及舵位等等技术型岗位,这些有文化的将士都远远比老海寇们学得更快,更认真。

舰艏旗语兵将红色三角旗举起,挥动数次。

“各炮就位!”

“准备齐射!”

传令兵读懂旗语后,迅速大声传播。

“通通通......”

向着那些沿海的哨位、堡垒放炮。

其实这并不会收获多大效果,但更重要的是宣示明军的存在。

没有什么比这震天响彻,连绵十数里的炮火更有宣传作用了。

仅仅是一天以后,沈阳方面,就被快马而来的使者通告了明军抵达辽东沿海的消息。

盛京城内,何洛会被人连夜叫醒,听到明军已经杀到了辽东的消息,当场吓傻了。

当初军山湖大战,一万多八旗大军,只有他带着十余残兵逃了出来,从此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阴影。

退到江北以后,虽说多尔衮考虑到安抚人心的问题,并未处罚何洛会。

但他说什么也不愿意再跑到前线领兵了。

于是乎便被退居二线,从前线踢回了盛京看守陵寝。

但这正合何洛会所意,他实在是被军山湖的血雨腥风,给丧尽了胆气。

这就像当初萨尔浒以后,一开始可能的确是双方的实力差距,但越往后,就更多是一种心理上的压迫了。

“在哪?多少人?离盛京还有多远?”

何洛会连甲胄都不批,穿着马褂就往衙门快马跑去,让正在盛京的梅勒章京阿哈尼堪和硕詹前来与会。

一看到二人,就劈头盖脸的问起来。

阿哈尼堪和硕詹都是女真富察氏之后,没错,就是那个乾隆皇后的富察氏,属于女真贵族中的名门。

见何洛会这般惊慌失措,堂堂正黄旗内大臣,固山额真,满清诸多将领中排名前三十的存在,居然如此表现。

阿哈尼堪有些皱眉,心中顿生不屑。

“大人不必惊慌,只是明军战船而已,临着盖州沿海放炮,估计是想恐吓我等,料想不敢肆意登陆的。”

还是硕詹连忙安慰道

何洛会摇头

“你们不明白的......明军敢直接这般放炮,就是有意让我等知晓所部存在,就是不怕我们啊......”

阿哈尼堪直接请命道

“大人,不妨直接先派出人马,前往驱赶,盛京库房内,还有当初铸造的红夷大炮十门,何必害怕区区几十艘破船?只需一通炮火下去,便可让其灰飞烟灭。”

阿哈尼堪虽然当初也跟随阿济格入关过,但并未和光复军交战,所以对明军此时的战斗力还缺乏认识。

何洛会闻言不禁苦笑

“灰飞烟灭?人家不把你灰飞烟灭就算不错了,你就没想过为什么那库房里的十门炮,上面没调入关内吗?”

“因为不顶用了!”

何洛会长叹一声,而后转头向硕詹吩咐

“立马拍出人手,向京师报信,一人三马,两日之内必须传达,快!”

而后才对阿哈尼堪道

“吩咐沿海各个寨堡,注意警惕,切记不可轻易出战,严密监控明军舰队动向。”

-------------------------------------

明军原本想要借此调动清军,将清军引出来,但没想到,辽东清军统帅竟是何洛会,早已是惊弓之鸟,根本就不敢动弹。

海军也别无他法,郑成功几人商量后

不管了,直接登陆吧。

七月中,在几十艘炮舰掩护下,无数平底小船,将陈举和刘国轩的步军师运往金州登陆。

岸上零星清兵也不敢阻拦,早就被这番景象吓得四处奔逃。

此时正是夏季,东北地区倒也不冷,上岸甲士迅速扑往复州城。

经过两年多的整训和补充,此时的铁人军早已今非昔比,不仅仅只是当初拿缴获的清军甲胄武装起来的了。

兵工公司专门锻造的全身甲,为了减少重量,并未采用宋代步人甲那种纯铁的架势,而是使用皮甲和钢甲内外配置。

但全甲重量还是达到近四十斤,所以一般临战之前,才会佩戴。

除此外,火铳弓弩也一应俱全,哪怕是手持长刀的刀斧手,也会配备一支双发短铳。

故而直到此时,整个师相较于其他部队的编制要小得多,只有七千人,但都是军中精锐。

海军舰队则停驻在长兴岛旁的复州湾。

辽东地区人口本来就不多,满清又实行了严格的隔离政策,不让关内移民进入辽东,再加上清军入关以后,大量的八旗军士和家属也迁入了关内,关外人口愈发稀少。

这也是后世沙俄之所以能够对大兴安岭地区步步蚕食的原因,就是满清有意识的限制了东北人口和经济发展。

当然,其实在历史上,顺治后期,采取了招募移民屯垦的政策,充实了辽东户口。

康熙、雍正都是和沙俄有过认识和交锋的,知道移民充实东北的重要性,先后加强了移民政策。

这样的政策一直持续到乾隆年间。

乾隆严厉的割断了关内外联系,“盛京、吉林为本朝龙兴之地,若听流民杂处,殊于东北风俗攸关......并永行禁止流民,毋许入境。”

其中最为臭名昭着的,就是所谓“柳条边”。

陈举、刘国轩带着数千甲士,基本没有遭遇抵抗,就抵达了复州城下,路上都没有几个村寨,其中乡民也是紧闭门户,不敢出来。

辽东人口稀疏,主要是零星的农庄,这些农庄大部分属于八旗贵族军士,但主人基本都在关内,只是每年按照产出,给主家上供而已。

辽东被后金、满清统治数十年,群众基础和关内大不相同,如何与当地民众相处,也是个大问题。

因为这里并非全部都是建州女真,满洲本来就是个混合民族,女真、朝鲜、扶余、汉人等等糅合在一起。

其中还有大量的包衣,是当初后金时期,多次破关而入,劫掠所得的中原人口及其后代。

按照事前南京方面给的指示,对于被奴役的包衣,应当予以释放,并将属于八旗贵族的农庄土地,像关内一样,以民屯政策予以安置,成为正式民户。

对于其余族群的百姓,应当予以区分,对于有罪行的建州女真,当予以肃清,但对其余普通的女真族人,包括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应当予以区分,愿意投降的,可以宽大处理。

明军士卒和当地民众语言不通,但在被解放的包衣汉人帮忙下,也不难交流。

鉴别立场,决定是被“清理”,还是投降的标准只有一个——头上的辫子。

无论满汉,都要剪辫。

复州城,说起来是个“州”,其实连个县城都不如,只有不到两丈高的夯土墙。

明军只用了几门火炮,拿炮弹砸上一个时辰,就破城而入。

城中也没有几乎百姓,满打满算不到千人。

明军张贴告示,宣示自己的存在后,继续向四周扩张,势力范围迅速向整个辽东半岛延伸。

直到此时,窝在沈阳周围的清军才算有所反应。

喜欢明世祖,中兴大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明世祖,中兴大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唐谜案四合院:鹅毛大雪,我自逆天改命季总的小娇妻跳海了和女神荒岛求生的日子小橘子的英语笔记簪星第一少帝从荒岛开始争霸躺平:我的悠闲田园生活秦世明孔听秋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我乃仙童兼职城隍土地和妖王上神种田之后十日终焉王妃又怀双胎,八代单传皇家炸窝斗罗:绝世之天眼雨浩大叔,你要宠坏我了最强时代摄政大明嫡女冥妃:魔尊,江山来聘极武圣医归隐
经典收藏阿尤布王妃钢铁陌世大周九皇子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嫡妃当宠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这个三国太可怕了!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大乾:帝国独裁者逍遥小地主来自深海的他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华夏鼎世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我在大明得长生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
最近更新如何拯救德意志我一个庶子,权倾天下很合理吧?大唐:小地主家的败家儿子穿越之我在明朝开药房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贞观六年遇见三岁小公主从质子到千古一帝乱世村长,我能召唤历史名将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沉默的战神乱世风云之命运交错系统!我有召唤军火异能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御赐监察使为了成神的我欺骗古人大齐之君上传奇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三国之现代魂
明世祖,中兴大明 理振 - 明世祖,中兴大明txt下载 - 明世祖,中兴大明最新章节 - 明世祖,中兴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