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江南山水

首页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元辅民国军阀:从十里洋场千王开始医毒狂妃路子野贞观悍婿支点谍海孤雁神话版三国临高启明霓裳铁衣曲唐伯虎现代寻芳记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江南山水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全文阅读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txt下载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35章 第一家,南云,厚礼惊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外臣,云朝使节,奉我朝皇帝之命,向大唐储君进献贺礼。”

“铜山,一座,山脉占地,四十余里。”

嘶!

仅仅这一句话,整个大殿倒抽凉气。

随即,各方势力都在心中骂了起来,如果这些人懂得后世国骂,恐怕瞬间怒骂一句懆你妈。

太不要脸了啊!

南云仗着财大气粗欺负人啊。

第一个抢先送礼也就罢了,关键是把后面送礼的路堵死,开口就给一座铜山,而且山脉长达四十余里。

懆他姥姥的,这还怎么比?

古代缺铜,铜就是钱,一座巨大的铜山,挖出来的铜矿全是财富。

这他妈的和送钱没有两样!

各方势力正在暗暗怒骂着,猛听南云使节再一次开口,很显然,还没完。

这个该死的南云,舔着脸抱大唐的大腿啊?

语不惊人死不休,绝对还有重礼往上送。

果然!

只听云朝礼部尚书慢悠悠再次道:“第二礼,丝织熟手少女共计五百人,擅长织造宫锦绸缎,年龄皆不超过十五岁。”

“此五百少女,可助丝织产业,献礼于大唐储君,以为两国世代通好。”

“此五百少女,皆尚未婚配,因此献礼之后可在大唐落户,我朝使团已然将礼单之中列入五百少女户籍。”

卧槽!

整座大殿所有人,都感觉脑子又是一懵。

五百个已经练熟手的丝织少女啊!

“南云这是疯了吗?”

“这礼物岂不是帮助大唐发展丝织产业?”

各方势力全都迷惑,一边在心里暗骂一边怀疑,莫非,南云这是打算并入大唐不成?

唯有杨一笑拥有后世思维,他瞬间就洞穿江南门阀的意图。

呵呵,阳谋!

杨一笑一眼就看穿这是阳谋!

送上五百个擅长丝织的少女,这对于江南门阀而言并没有损失,大唐如果对这些少女舍弃不用,那么就等于放弃了一份赚钱产业。

而如果大唐不愿意放弃这份产业,那么发展起来必然要受制于江南。

原因很简单,丝织需要生产原材料,如果缺乏织造所需的生丝,光有少女是织造不出绸缎的。

偏偏大唐占据的是中原北部,历朝历代以来种植桑树的情况很少,养蚕需要桑叶,大唐缺乏桑树。

故而如果大唐发展这个产业,丝织原材料要向江南购买。

对于这一点,杨一笑心知肚明……

但是,他知道江南门阀的阳谋会落空,北方并非不适合种植桑树,仅仅是因为历朝历代的惯例而已,后世大江以北的庞大地域,种植桑树同样可以大肆养蚕。

只要杨一笑拨款扶持,用几年时间鼓励百姓,那么,桑树很快就能满足养蚕所需。

而这五百织造少女收下之后,可以预先成立一个织造办,然后大唐以此为根基,用几年时间大量培养农家女子学会织造绸缎。

到时候,产业瞬间就能振兴起来。

杨一笑性子沉稳,做事不会急于一刻,他有足够的耐心,慢慢为大唐培养丝织体系。

三年之内,种植桑树,五年左右,开始大肆养蚕……

到时候,根本不需要向江南购买生丝。

阳谋?呵呵!江南门阀这个打算,在杨一笑看来注定落空。

……

只不过,该谢必须得谢,毕竟人家送上厚礼,高达五百个丝织少女啊。

这种少女是花钱买不到的,全都被江南门阀掌控在手里。

门阀是一般大量购买幼年女童,然后从小开始抚养和训练丝织,砸进去的钱财可不是小数,所以每一个丝织少女都很值钱。

如果是购买五百个普通丫鬟,那么加起来也花不了几个钱,可如果购买丝织少女,不光花费巨大而且有钱不一定买到。

“朕,很欣慰……”

“云帝如此厚礼,储君当予答谢。”

名义上说是云帝送的,其实大家都知道是江南门阀出资,因此杨一笑目光看向小虎头,声音肃然道:“储君,还不向南云使节致谢。朕教导过你,得人恩惠千年记。”

小虎头脆声答应,径直走向云朝官员,语气甜甜道:“多谢南云厚礼。”

南云礼部尚书连忙道:“不谢,不用谢,哈哈哈哈,大唐储君可否知道这礼物是谁送的吗?”

显然是想把好处卖在明面上。

小虎头虽然不是绝顶聪慧,但是自幼就被徽宗老爷子教导,再加上刘伯瘟等人的熏陶,因此岂能听不出南云尚书的意思。

他再次用甜甜的语气道:“晚辈心里明白,这是王氏的礼物,江南王氏,丝织传家,除了王氏没人能有这么多大的手笔,一次就赠送五百个丝织少女。”

南云尚书满脸含笑,频频点头道:“不错不错,大唐储君果然聪慧,哈哈哈哈,这正是我王氏的一番心意。”

他卖好卖在了明面,别的门阀顿时心中不爽了。

只听使团之中有数人齐齐冷哼,纷纷不悦开口道:“王尚书你担任礼部之位,因此由你负责念诵礼单,做人不要太独,只顾着夸耀自家。”

“哼哼!”

“吾等之家所送之礼,物难道比你王氏小吗?”

这番指责让王尚书瞬间意识到犯了众怒。

于是他连忙开口解释,对小虎头满脸含笑道:“大唐储君,方才是外臣没有说清楚,你听好了啊,那座铜山是周家送的。”

这家伙既然打算帮其他门阀也卖好,因此同样也细心的解释起来,继续道:“江南周家,那是萤勾公主的外翁家族,他们和大唐算是姻亲,故而礼物送的最为厚重。”

“储君,你知道一座铜山的价值吧?”

小虎头又是甜甜开口,道:“晚辈明白,一座铜山的价值无可估量,尤其是山脉长达四十余里,采铜之数必然是个惊人数字。”

“虽然我还年幼,但我知道铜就是钱。”

“因此,晚辈再次致谢……”

小虎头说着,拱手想要行礼。

然而南云礼部尚书却瞬间闪开,笑呵呵的指着南云使节团里的某个老家伙,道:“储君,他才是周家之人,萤勾公主的亲舅舅,你应该喊他一声舅爷爷。”

“只不过,眼下是大朝会,储君身份高贵,吾等反而是臣子,虽然是外臣,但也当不起你一句恭称。”

“你直接称呼他官职吧……”

小虎头略显迟疑,生怕自己会失礼,于是扭头看向龙椅上的杨一笑,结果却没有收到杨一笑的任何暗示。

于是小虎头急忙转动目光,看向了负责主持朝堂礼仪的刘伯瘟。

杨一笑没给暗示,是因为他不认识周家的人,但老刘不一样,老刘执掌天子卫。

其实老刘也不认识周家之人,可老刘对周家之人担任的职务熟悉,尤其是此次南云使团之人,每一个的情况都在老刘心里。

当小虎头看向他时,老刘瞬间就给出答案,温声道:“储君,那是南云工部侍郎,你在大朝会之上的身份尊贵,确实不能用姻亲之间的称呼,因此,你可以称呼他为周侍郎。”

小虎头得了教导,立马转头行礼致谢,甜甜道:“谢谢周侍郎,赠我一座山。哦不对,是一座铜山。”

人群中的周侍郎顿时满脸喜色,笑道:“铜山也是山,储君没说错,哈哈哈哈,我周家这份礼物还算可以吧?”

小虎头郑重点头。

周侍郎立马又道:“既然储君满意,我周家算是放心了,此后如果可以的话,还请储君多多照顾,尤其是萤勾公主,她属于远嫁之人,在大唐这边孤苦伶仃,尚望储君有所庇护。”

明明赵萤勾是杨一笑的妃子,偏偏周侍郎却请小虎头庇护,这说法其实并不有误,反而很贴合古代的情况。

家中嫡长子,权力大的很。

如果是民间之家,嫡长子甚至能决定父亲妾侍的去留,皇族储君的权力更大,因为储君是将来的帝王。

因此,周侍郎这番请求并没有错。

只不过他虽然言辞恳切,但是小虎头毕竟被徽宗老爷子常年教导,故而只是甜甜一笑,根本不接这个话茬。

小虎头甚至反过来将了一军!

“我父皇春秋鼎盛,和姨娘们情意深厚,我母后雍容大度,后宅亲如姐妹。即便萤勾姨娘远嫁而来,但在大唐绝不会孤苦伶仃。”

“所以,用不着晚辈照顾……”

“况且,我还小,需要的是萤勾姨娘疼爱宠溺,小孩子哪能反过来照顾长辈嘛。”

“周侍郎,您说是不是?”

周侍郎怔了一怔,目光明显有着惊奇,足足良久之后,方才感慨出声,道:“储君此言有理,是外臣犯糊涂了。”

小虎头再次甜甜开口,道:“谢您周氏一座铜山。”

周侍郎拱手行礼,用的是外臣之礼,随即退回人群,笑呵呵的满脸欣慰。

经此一幕之后,其他门阀更加不乐意,纷纷用目光催促起来,让王尚书赶紧介绍他们。

于是,整座朝堂大殿响彻南云礼部尚书的声音……

这家伙念诵的是一份厚的吓人的礼单啊!

喜欢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庭典狱长金玉良缘之肖少霸爱这个明星只想学习离婚后大佬前夫赖上我战婿归来重生年代不做贤妻爱在东南枝爹地你老婆又拉仇恨了让你选召唤兽,你却在选老婆?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肤浅者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名门婚爱,高冷老公太任性战星圣魔不装了,抱上太子大腿后我真香了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将明极品大昏君神道丹尊
经典收藏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大明极品皇孙抽个美女打江山铁甲轰鸣内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大乾:帝国独裁者穷鬼的上下两千年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水浒之小孟尝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擎天者女帝穿今不好惹墓园崛起大明孽子大明执刀人抗战之重生周卫国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不宋男卑女尊修仙界
最近更新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大唐躺平王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衣冠谋冢大明辽国公嫌我功高诬我谋反?我真反了!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从公爵之子到帝国皇帝真理铁拳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穿越大雍:从瞎子到千古一帝水浒,高启强魂穿晁盖云起惊鸿客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浴血山河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 江南山水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txt下载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最新章节 - 臣本布衣,为何逼我称帝?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