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隋

玄武季

首页 >> 且隋 >> 且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宋缔海贼之母巢秩序舌尖上的大宋绛色大宋大明:家妻上将军铁甲轰鸣内征服天国之曙光时代穿越之极限奇兵天下枭雄大明元辅
且隋 玄武季 - 且隋全文阅读 - 且隋txt下载 - 且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5章 大放异彩的他们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陇西的上珪县,县令许敬宗则展现了他“能干”的另一面。

他敏锐地察觉到,单纯推广新作物,若无法解决运输和销售问题,当地农人的积极性终将受挫。

于是,他利用自己精于算计、擅长钻营的特长,亲自出面与在自己地盘上的丝路古道上往来的商队谈判,为县里的新作物找到了稳定的外销之道。

他甚至说服了几家大商号,在上珪县设立了收购点和小型加工坊,比如天下闻名的亨得利、东风快递等。

特别是亨得利,它还带来了全新加工设备和技术,将部分收到的土豆加工成耐储存的薯干,红薯则尝试酿酒,玉米则尝试进行新“鲜”买卖。

有不少人或明或暗地上书他“丧失官体”、“与商贾过从甚密”,但这家伙还是我行我素。

朝廷,也根本不为所动。

为啥?

他治下的上珪县,和杜正玄治理下的冀城县一样,都是一等一的全大隋穷县。

但这几年下来,百姓生活改善最为明显,新种推广的面积、缴纳的赋税、治下百姓的数量……大幅增加,这让那些非议之声显得非常苍白无力。

河南京畿之地,作为新政的核心示范区,历来能人辈出。

洛阳令孙伏伽,也是当年的进士及第(状元)。

以其干练和公正,和京兆尹屈突盖再次合作,将帝都以及周边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

他严格执行新的城市管理条例,对东西两市的物价进行密切监控,严厉打击囤积居奇,确保了洛阳市场的稳定,也为新钱法的推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利用洛阳周边的丰富水网以及富饶的冲积平地和周围旱田山地,大力推行玉米、土豆、红薯,极大地缓解了普通百姓的主食短缺矛盾。

河洛之地的百姓,对朝廷的认可度与日俱增。

西南蜀地,在短短四年间,成绩可谓斐然。

在行军总管罗士信的武力保障之下,蜀郡太守韦云起精心治政,大有政通人和的新景象。

新政甫下,自是推行得波澜不惊。

韦云起,自是一位老成持重、有口皆碑的能吏。

他并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根据蜀地特点,先是稳步推进户籍整理和土地分配。

然后,利用都江堰灌区的优势,重点推广高产稻种和精耕细作技术,使得“天府之国”的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掘。

而早在永安元年前一年,眼光敏锐的韦云起很快就意识到新种的威力,于是到任之后就极力申请朝廷(特别是卫王杨子灿)给与蜀地玉米、土豆、红薯等新种的支持。

现在,不论平原之地,还是少水的半山地区,三大作物,辣椒,花椒……开始遍地开花,爆发出空前的高产威力。

麻辣之乡,真的要来了啊。

而罗士信这位不世出的人物,则充分发挥其猛将特质,对境内任何敢于破坏川蜀局面、新政推行的土豪劣绅、零星叛乱、外面势力(特别是西部高原上的吐蕃势力),施以雷霆打击,确保了后方的绝对安稳。

新政的浪潮,不仅席卷了官场,更催生了一批掌控着帝国经济命脉的“商业巨子”和“物流大王”。

隋通船运的大掌柜阿力根,如今可是个大忙人。

他坐镇洛阳新潭码头,指挥着旗下数千艘大小船只,如同指挥着千军万马。

来自交趾红河三角洲的稻米、崖州的木材香料、夷州的蔗糖、乃至北美殷地安州的麦子、天竺和两河流域的棉花……

这些几经辗转运来的等等新奇物产,都通过他和副手王铁锤运营打造的这张庞大水运网络,源源不断地输入帝国腹地,直至末梢神经。

王铁锤,看起来是个鲁莽的年轻人,可也是个技术型人才。

他对船运其他的各类船只构造、大运河及其支流河道水文,真是做到落地成书、了如指掌的程度。

作为副船东,他的主责,就是负责船队的日常调度、维护、新船设计和建造。

两人一个主外,一个主内,配合得天衣无缝。

每当看到满载物资的船队顺利靠岸,阿力根那被河风和阳光抚弄得黝黑粗糙的脸上,总会露出看起来是憨厚、满足的笑容。

但眼底,是精明和警惕。

他知道,自己掌舵的,不仅是船只,还是新政的“输血管道”,更是粟末地的情报、物资、人员等的输送新干线。

相比之下,隋通钱柜的掌柜小牙苏,则显得更加“神秘”和“金贵”。

他坐镇洛阳总柜,作为入股多方公推的大掌柜,掌控着大隋官方交子的发行和汇兑网络。

这位早过不惑之年的粟末地金融天才,对数字和术算有着天生的敏感和天赋。

遍及全国郡置的分柜账目,任何细微的差错都逃不过他那老辣而敏锐的眼睛。

早就习惯和精通使用算盘的他,是在其智商之外用新技术碾压同行通道的降维武器。

他与副手、同样精于商道的名人郑凤炽,一起构建了一套严密的资金调度和风险控制体系。

当然,这是表面上的功劳。

实际上,这套远比表面更为复杂、严密、高深的储蓄、信贷、金融等体系,都来源于粟末地两个极其神秘的机构——粟末地基础科学研究院、第三国情猎手大队——成果。

现在各地分柜每日的流水、汇兑情况,都会通过加密的信鸽或快马,源源不断地汇总到他这里。

至于粟末地刚刚发明的有线和无线电报,还作为绝密只限定在粟末地政权体系内部悄悄应用,并没有出现在大隋政权体系的任何机构之中。

作为隋通钱柜的大柜,小牙苏需要时刻关注大隋各地市场动向,调整货币策略,确保交子的币值稳定。

同时,还要与大隋户部特别是杜如晦之流,保持密切沟通,协调财政与金融政策。

他深知,自己手中流淌的,是一个帝国的“经济血液”,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因此,他行事愈发谨慎周密,那份罕见的老成持重的气度,让人几乎忘记了他的出身。

大隋本土,在新政下焕发着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杨子灿真正的根基和后花园——粟末地政权及其庞大的海外版图,更是早就呈现出一派日新月异、狂飙突进的景象。

从阿布于大业四年重生至今,已经十五年过去。

弹指一挥间,粟末地就在默默地苟且中变成了一头巨兽。

政治,科技,经济,人文……皆可小看天下。

单单只是可统计的全部人口,早已经是三千八百万之巨!

这,如果不是看到各郡实在人口,谁会信呢?

大隋现在走的所有道路,都是粟末地政权在十五年间一步一步走过的道路。

粟末地,不仅是阿布所有能够设想出来新政的试验田,更是所有完全超越这个时代的一系列科技与文明的集中地、孵化地、爆发地。

在粟末地本土的中枢,年轻的长孙无忌已然成长为其政坛上一颗最为耀眼的明星。

身兼契郡太守与户部尚书二职的他,将杨子灿的新政理念与粟末地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完美的结合。

他大力推动“技术贵族”的崛起,完善从“基础四籍”到“士籍”的晋升通道,使得粟末地的人才选拔机制比大隋本土更加灵活和高效。

在他的主导下,粟末地的户口统计、土地清丈、赋税征收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为庞大的海外拓殖和科技研发提供了坚实的财政保障。

其手段之老练,思路之清晰,让许多粟末地政权前辈都自叹弗如,堪称粟末地的“小太师”。

而在粟末地礼部,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也开始初露锋芒。

魏征!

这位历史上以直谏闻名的名臣,在秘密脱离长安众反王的基地、随其主公“殇”很快就到了粟末地的一个秘密后方基地休养。

不久之后,根据杨子灿的指示,魏征被安排进入到了粟末地礼部,在礼部尚书温璇手下担任礼部右侍郎。

起初,许多人都对这个“降臣”且性格耿介之人抱有疑虑,更何况还是在正牌王妃治下。

但很快,魏征没有辜负阿布对他的赏识和肯定,便展现了他那对照历史之镜的价值。

四十三岁的他,并未因身处新环境而改变其直言敢谏的本色。

上任伊始,便对粟末地政权内部普遍的铺张浪费、制度不协之处,上书直言开喷,措辞激烈。

然而,其过程与阿布前世历史上记载的糟糕境遇完全不同。

先是粟末地的真皇帝——杨子灿,对此非但不怒,反而多次公开嘉奖,称其为“镜臣”,能“正衣冠,明得失”。

而主政机构——粟末地政事堂,则对此系列喷子条陈,高度重视,一一回复并推出对应举措。

效能之高,就连初来乍到的魏征本人,也是大呼惊奇和咋舌。

魏征在礼部,主要负责文化教育与意识形态构建。

他协助进一步完善了新式学堂的体系,并参与起草了诸多引导社会新风尚的规章条文。

他那份执拗的认真劲儿,用在粟末地的制度建设上,反而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推力作用。

在广袤的铁勒大草原西南部角落,有一座新城,被粟末地政权命名为北庭。

此地,原名吉木萨尔。

吉木,是汉人名之为金满的突厥语音译;而萨尔,就是突厥语城的意思。

所以,此地也叫金满城。

前汉时代,金满城为车师后国的王都;而到了东汉永平十七年,大汉朝廷在此置西域都护府,屯田车师后王部金满城。

如今,粟末地全取东突厥,兵锋自然就到了西突厥的东大门口。

北庭大营的驻地,就设在金满城,杨子灿亲自更命名其为北庭城。

北庭大营,在大将军素鼎方雄(苏定方)和长史武士彟的搭档下,稳如磐石,虎视眈眈西突厥。

苏定方,此时仍多用其胡名素鼎方雄,继续发挥其卓绝的军事天才。

他在北庭,不仅稳定了原本的铁勒诸部,更是对西突厥的渗透和防备做得滴水不漏。

而武士彟,离开长安之后,一路北上加入北庭军政大营,一下子就爆发出了其出色的行政和后勤才能。

早年穿梭于突厥大地的他,对于此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地理环境、物产人物非常熟悉。

担任长史,实则是当地民政郡令,便开始长袖善舞、手到擒来,将北庭大营及所辖之境的民政,治理得可以比肩大隋内陆之地。

一个个规模或大或小的城镇,像繁星一样,依附在天神教神观所在之地,遍布东南铁勒大草原各地。

军屯,市场,牧场,工场,匠坊,学校,医院……麻雀虽小,一应俱全。

这使得北庭大营,在保持原有的强大武大威慑作用的基础上,还具备了极强的地方行政自我维持和发展能力。

苏定方,武士彟,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他们主导下的北庭大营,成为粟末地政权向西突厥拓展渗透、防御威慑的坚强支点。

北方的坚昆郡(原黠戛斯等地),主要地盘是太守古思汉的祖地。

而通守裴行俨,也展现出他除了勇武之外的地方行政的治理才能。

放下刀剑,化武入圣。

马上马下,皆为能臣。

他积极推行“草场承包,定牧轮耕,粮草轮作”的政策,不远万里从中原引进优质紫花苜蓿和中原最新优质种子,如玉米、土豆、春小麦等。

同时,鼓励部民学习毛纺、乳品、肉类、加工技术,通过粟末地贯通铁勒草原各地的东风快递和商号,将其输送往东西南三方大陆。

至于极北之地的森林和寒地,绝大部分还是尚未开发的原始状态,那里的人和地正在经受粟末地搜影的极地中队队长罗夫(楚科奇人,陆仟当初通过白令海冰桥探索美洲大陆的向导)团队的探索之中。

坚昆郡产销商业链的打通,使得这片昔日经济结构单一、纯粹靠天吃饭的单纯游牧之地,开始向半牧半农半工的综合经济体转变。

正因为如此,裴行俨本人深得当地部族拥戴,被尊称为“裴特勤”(意为王子\/贵族)。

《且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且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且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足坛幸运星诸天武道强人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成仙绝世战祖重生年代不做贤妻征天战途波矮子的开挂人生大明小郎君傻妻种田:山里汉子放肆亲诸天开局长生药错爱首席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无限武道求索快穿之我真的不是渣二少爷的宠妻日常皇甫帝国·夫人不好当!女施主请留步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
经典收藏灭元1399爱妃,本王俯首称臣我是曹子桓庶女当嫁,一等世子妃逍遥小地主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我妻上将军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纨绔帝业九两金启明1644穷鬼的上下两千年水浒之小孟尝贞观医仙三国之胜谋天下绝世宠臣明末求生记大明虎威军门三国之魏武元勋
最近更新撞邪后我靠物理驱魔封神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山河劫之青云志开局明末建基业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谋天录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大明金算盘穿越大唐皇子,开局迎娶武则天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红色三国:一介布衣的汉末革命路让你当山匪,你抢天下美人建神朝穿越大唐,我是李建成?我在明朝开连锁便利店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翰土惊尘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太平重生我在澳洲当开荒君王大殷王朝之墨香剑影魂穿三国收服一百单八将
且隋 玄武季 - 且隋txt下载 - 且隋最新章节 - 且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