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首页 >> 北宋:我成了赵佶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盛明皇师冠冕唐皇三国寻龙记支点阿兹特克的永生者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一等家丁北宋小厨师铁甲轰鸣内贞观悍婿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 北宋:我成了赵佶全文阅读 - 北宋:我成了赵佶txt下载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4章 朕收拾秦桧,开武举恩科,选抗金战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204章朕收拾秦桧,开武举恩科,选抗金战将

此时,穿越者赵吉坐在龙椅上,听到太宰余深所要举荐的贤良才俊,居然是政和五年【进士及第】者秦桧!他心中有千万匹羊驼正在奔腾!

卧槽!麻麻皮的,你这个老家伙余深!

朕之前那么费劲地把奸臣蔡京、王黼、高俅、朱勔、李彦论罪给弄死了,又把李邦彦等未来会对金国乞和的投降派或逃跑派的奸臣或贬或流放出京城了;

你这个七十来岁的太宰余深真是老眼昏花啊,居然把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奸相秦桧,说成是品行无暇的贤良才俊,举荐给了朕?!

熟知两宋历史的穿越者赵吉,虽然在心中吐槽,但是,他表面上并没有批评太宰余深的举荐秦桧行为。

毕竟,此时三十岁的秦桧,论才学真是人中龙凤。早在距今五年前的政和五年的科举考试中,时年二十五岁的秦桧,便能在全国数以数十万计的考生中,经过乡试、会试,最后再经过殿试,脱颖而出,位列全国那么多考生中的前三名,进入头甲【进士及第】,这才学属实很好!!!

至于,余深所举荐秦桧时,说他人品端正无暇。对于穿越者赵吉来说,只能呵呵一笑了!

要么是,余深对善于掩饰自己德行缺失的秦桧观察不仔细,

要么是,现在的秦桧只因是个小小的太学学正,只在太学中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也就是说秦桧现在还没有掌握大权,并没有表现出对金国的乞和投降、以‘莫须有’罪名构陷抗金的精忠英雄岳飞之恶行……

穿越者赵吉回想着自己学历史时所知道的秦桧,他进士及第后,任太学学正。宋钦宗时,历任左司谏、御史中丞。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因上书金帅反对立张邦昌,随徽、钦二帝被俘至金,为金国宿将完颜挞懒所信用……

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秦桧被金国遣返回到临安,力主宋金议和。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擢参知政事,随后拜相……

秦桧为相期间,谗害抗金主战派忠良,他贪得无厌,喜用贪官污吏,排挤廉洁之士……

赵吉还知道,没有穿越前自己早餐经常吃的炸油条,据民间传说,就是当时临安一户饮食摊贩,得知秦桧和其妻王,施计杀害岳飞于风波亭后,便义愤填膺。他就搓捏了形如秦桧和王氏的两个面人,绞在一起放入油锅里炸,并称之为“油炸桧”。人们为了发泄愤怒,便争相购买。随着顾客越来越多,店铺就简化制作工序,直接把两条面缠绕起来油炸,便成了炸油条……

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其实炸油条的起源要远远早于宋朝,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不过,百姓宁愿把炸油条叫做“油炸桧”,足见对秦桧帮着宋高宗谋害抗金英雄岳飞的痛恨之情。

南宋的朱熹曾言:秦桧之罪,所以上通于天,万死而不足以赎买。

此时,穿越者赵吉面对太宰余深举荐太学学正秦桧,自然是不能委以重任。不仅如此,杀这货之心都有。

可是,深知历史、城府颇深的赵吉,自然不能把现在还没有罪行的秦桧处斩,如果那样做将会寒了天下士大夫和读书人的心,朕岂不成了暴君了吗?

赵吉对余深道:“余太宰所举荐秦桧,言其品行无暇、颇擅笔翰、不仅擅长篆体书法;还能自创出别具风格之齐整工稳字体,古今独有!

余太宰可有秦桧之书法作品吗?”

老眼昏花的余深,并没有察觉到赵官家在这说这话时表情的微妙变化,他心情愉悦,暗想:老夫就知道赵官家喜爱书法绘画,秦桧颇擅笔翰开创书法新一派,定当受赵官家重用,而老夫也有举荐良才之功!

七十岁的余深,笑逐颜开,回奏道:

“回奏陛下,微臣余深幸得贤良才俊秦桧之题字纸扇!”

余深小心翼翼地从怀中取出了一把纸扇子,由大宦官梁师成转呈给了坐在龙椅上的赵官家。

赵吉展开扇面,只见秦桧的墨迹,映入眼帘,其字端正漂亮,笔画粗细分,横细竖粗,点、撇、捺、钩皆有尖端,属实是独开一派的书法字体。

赵吉再看秦桧写在这幅扇面上的书法,居然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赵吉看到这里,不仅在心中卧槽了一句!

秦桧的字写得属实漂亮端正,可是他的人品若按历史上的记载,绝对一点也不端正。

熟知北宋历史的赵吉,想到了自己所知道的秦桧这个历史上的罪人种种恶行,现在下旨处斩秦桧的心都有了。

可是,赵吉理智地知道自己不能那样做。因为,现在的秦桧只是太学中的小小【学正】,因其职位低、在太学中协助博士教学,并负训导之责,没有太大的实权,故此他秦桧现在还没有表现的奸臣的真实面目,更没有犯下任何罪行。

现在嚎派把秦桧给杀了,那么,朕将会寒了天下士大夫和读书人的心,朕岂不成了桀纣一样的昏庸暴君了吗?

赵吉问道:“如今,秦桧在太学任【学正】否?”

太宰余深立即回奏道:“正是!”

赵吉神色泰然,心中却暗想:人品如秦桧这种奸臣,绝对不能再放在我大宋最高的学府太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太学生们了!

赵吉面露微笑道:“朕观秦桧之字,属实书写得法。看来,秦桧真如余太宰所言,其颇擅笔翰!

那朕便因才施任,让秦桧常与书籍文字接触吧!

革去秦桧太学学正,转任校书郎!”

呃?!

太宰余深听到赵官家的圣旨后,他的心里落差极大。

毕竟,太学学正和校书郎的品级相同,自己所举荐的秦桧这种五年前便进士及第的才俊,居然也没有得到赵官家的重用啊!

赵官家反而把秦桧这种才俊,转任为又苦又累还没有太大晋升机会的校书郞?!

类似于校书郎这种官职,早在东汉时便设置了。东汉朝廷藏书于东观,置校书郎中。

后魏秘书省始置校书郎,唐秘书省与弘文馆皆置校书郎。

而大宋的校书郎,属秘书省,掌校雠典籍,订正讹误。

太宰余深一想到,以后的日子里,堂堂的政和五年的进士及第者有例秦桧,埋头在秘书省里那汗牛充栋的书海里,每日一本又一本地翻看着有用的或是无用的厚厚书籍,查找着里面的错字以及用错的典故,青丝熬成了白发,晋升的机会也非常地渺茫……

余深心里便不是一个滋味。老夫本想举荐贤良才俊之秦桧高升的,反而被赵官家平调就任了那又苦又累且前途渺茫的校书郎之职……

唉!

此时,老奸巨猾的余深,也没有敢反对赵官家的圣意。

毕竟,余深能在这次朝会上,突发奇想地去举荐秦桧,并不是早有预谋的,而是他看到领枢密院事、燕国公郑居中举荐小官曹辅后,得到了赵官家的重用,并深受官家的盛赞。

故此,他堂堂的太宰余深觉得:老夫自然不能落于郑居中之后。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赵官家为何却不重用老夫所举荐的那位五年前就进士及第者秦桧呢?

余深百思不得其解,他步履沉重地归列,神情黯然,低首不语。

赵吉在心中,却记下了新任秘书省的校书郎这个小官秦桧。

朕在退朝后,还会安排皇城司下辖的探事司密探,对你秦桧进行严密地监视的。

如果你秦桧有任何罪行,那么,朕绝对不会轻饶于你。

既便,你秦桧能忍隐,没有被抓到做错事或说错话的把柄,

那么,你秦桧这样有才无德之人,朕也绝对不会重用于你。

秦桧,你就做好一辈子跟秘书省里那数十万本藏书打交道的心理准备吧!

……

这次朝会的时间,比以往都长了三倍的时间。

参加朝会的文武百官,皆能感觉到,如今的赵官家在处理朝政上,好像脱胎换骨换了一个人似的,一改以前的昏庸无道,赵官家反而表现出远离奸佞小人、重用贤能忠良,励精图治的施政方式……

朝会的最后,赵吉又重点掉了明年的宣和三年,便是三年一度的科学考试之期,朝廷一定要正常举行,并要选好人才……

群臣盛赞声一片……

赵吉又道:

“朕自从亲征方腊凯旋而归,亲眼所见,我大宋的武将,对保境安民何等重要?!

选拔武将,不仅以军功提升;

亦可通过武举进行选拔武将。

朕所知武举制,武则天首创。于武周的长安二年首开“武举”,选拔有武艺之人,为国所用。

然则,至我大宋朝,朝廷对武科举,较为不太重视。

我大宋朝之武举,时而被废,时而恢复。

武举出身者,地位亦低于文举出身的进士。

朕御驾亲征方腊前,便下诏,提倡文武并重。

朕今日在朝会之上,再次重申,从今往后,我大宋文武并重!”

文武百官附和之声一片:

“微臣谨遵圣谕,我大宋文武并重……”

赵吉宣布道:“朕决定:明年春,开武举恩科。”

……

喜欢北宋:我成了赵佶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北宋:我成了赵佶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星河炼全球异变从彗星坠落开始重生之极品红包系统女配拒绝当炮灰我给老妈闺蜜当上门女婿我就是传奇空姐前规则神剑无敌重生之投资大亨四合院:鹅毛大雪,我自逆天改命大叔,你要宠坏我了玄幻:开局一头灵宠电影世界的雇佣兵修的什么仙红线小娇妃总裁大人,100分宠!从多特刮起青春风暴开始山河妖尊老婆发现了我千亿身家璜台志
经典收藏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虽然开挂我还是要稳抗战:龙国无敌军团极道战尊扬帆明海海贼之母巢秩序风水卜卦谍影大明孽子我的道姑师父水浒之小孟尝一瘦解千愁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铁甲轰鸣内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重生之傲仕三国蠢萌娘子:夫君要乖乖大乾:帝国独裁者汉厨
最近更新异界,我们一家三口一起过日子六岁儿童一次杀了40个匈奴人肝在水浒,唯我独尊回到原始搞科研北宋群英录壮王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破晓之征晨曦大秦二世公子华远东新纪元1630大乾世子爷重生我无敌殖民大明我一个贪官抢两个民女有问题吗赵匡胤,你说你老婆是我妈?从小土匪做起洪武的悠闲生活穿越明末,要怎么逆天改命云澜乱世志三国之风起扬州
北宋:我成了赵佶 读史明智 - 北宋:我成了赵佶txt下载 - 北宋:我成了赵佶最新章节 - 北宋:我成了赵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