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南,高昌庙。
海军江南造船所中,海军轮机少将陈兆锵,看着手上那张杨猛亲笔提名的请柬,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宴是鸿门宴,可如今人为砧板,我为鱼肉,却又不得不去啊!”
所谓江南造船所,前身正是清末成立的江南制造局,在1912年4月以后,就改归北洋政府海军部管辖。
所长陈兆锵,既是福建闽侯人,又是船政后学堂管轮专业第2届毕业生,自然被视为北洋海军闽系将领。
江南制造局的驻守兵力,本由在南京驻扎的第四师1万人和第七十六混成旅2800人共同负责。
不过,在杨猛率赤潮军突袭成功后,负责控制江南制造局的部队,自然也都难逃杨猛的整编,在立场上难免发生了转变。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蒋百里认为,现代战争,打的不仅仅是战场上的生死搏杀,还包括战场之外的辎重后勤补给。
江南制造局总占地面积约400亩,共有房屋2000余间,建有机器厂、木工厂、铸铜铁厂、轮船厂、枪厂、火药厂、炼钢厂等13个主要工厂及船坞,附属设施还有广方言馆、翻译馆和工艺学堂等教育机构……
江南制造局的生产能力,几乎与汉阳兵工厂相仿,拥有蒸汽动力机361台,汽炉30座,总马力达6138匹,厂内还有大小车床、刨床、钻床等工作母机662台,以及技术人员和工匠3000多人
规模如此庞大的江南制造局,每年生产的军械和轮船不计其数,与汉阳兵工厂相仿,都是最大的军用工业基地之一,承担着提供武器装备的重要任务,在政治军事斗争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更是兵家必争之地。
这才是蒋百里在闸北开战之初,为何要执意分兵,借着赤潮军行军速度极快的优势,由杨猛晴子带兵去突袭苏境的真正用意。
而以军事起家的袁世凯,自然也看明白了蒋百里这一手棋,几乎是正中北洋军的七寸,这才气得差点原地升天,恨不得命令段祺瑞连夜发动总攻的原因。
杨猛自回到上海以后,便一直将江南制造局晾在了一旁,也是想给陈兆锵些时间,想清楚如今的形势,避免再做无谓的挣扎。
蒋百里换防赤潮军后,江南制造局无疑就成了瓮中之鳖,使得他的战略布局,展露出了真正的威力。
要知道,之前负责镇守江南制造局的部队,所列装的德式步枪与山炮,在整个北洋部队里面,都属于先进之列,等到沪军全部换装之后,整体的实力必然得到巨大的提升。
宴请陈兆锵的地点依旧定在了红楼,以杨猛如今的声望,如今的红楼已渐渐脱离了销金窟的名声,而变成了上海各阶层名流政要的聚集之地。
在这种环境之下,陈兆锵无论是想去还是想留,都不可能拒绝杨猛的邀请,而他只要出现在红楼,其中的意义便不再由他而定了。
这便是赤裸裸的阳谋,也是蒋百里定下的诛心之计。
根本无需用自己党派的心腹替换此人,仅一个江南造船所,便足以将他这种军工专家拿捏的死死,即便日后沪军据守上海失败,北洋军真有卷土重来的那一天,以袁世凯的多疑善妒,也不可能再重用此人了。
对于这样注定会为自己所用的高级人才,杨猛向来都是礼贤下士,不拘一格降人才的。
“杨先生下的这一招明棋,真的是好谋算!”
红楼顶层,陈兆锵坐在杨猛对面,看着他身旁陪坐的一干精兵强将,脸上的表情略显得有些苦涩。
“孙子兵法有云:‘军无辎重则亡,无粮则亡,无委积则亡’!江南制造局身为国内三大军工基地之一,蒋百里将军将其视为沪军和赤潮军的生命线,陈将军乃不可多得的人才,只需能保证枪械和山炮的正常生产,下面的人事变动,自然也就可有可无!”
杨猛也不废话,上来直接点题,阐明了继续重用陈兆锵的前提,并将自己需要安插进去的人手和关键部门,都罗列在一张纸上,轻轻的推给了陈兆锵……
“不过,制造局的警卫和行政人员,必须换成我们的人,这里是下面人拟定的名单,陈将军可以看看是否妥当,如有相知相近的人选,可以跟杨某当面提出!”
陈兆锵接过名单,发现上面的改动,确实全部在警卫营和行政要职,至于关键的技术和专业职位,反而没有什么改动,心里不觉对杨猛的好感又多了几分……
“这些警卫营和行政人员变动,不会影响制造局的产能,我没有任何意见,原本计划生产的军械,我一定会保质保量的按时交付!”
陈兆锵心知除非自己辞职,否则压根就没有其他选择的余地,索性也不枉做小人,很痛快的接受了杨猛的条件……
“很好,陈将军不愧是有名的实干派,我很期待未来与陈将军的共事!”
杨猛见此,顿时笑着举起了酒杯,与陈兆锵一饮而尽,心里则开始思虑,蒋百里临行之前,请自己帮忙完成的第二个件事。
“蒋军长离开上海之前,曾委托我帮助他建立一所真正的军事院校,我有意在这所军校中,加上一门军工科技专业,不知道陈将军以为如何?”
陈兆锵喝完杯中酒刚刚坐下,听到杨猛忽然做出此问,心中既有些意外,又有些由衷的感慨……
“民国高人贤士千万,唯独先生能将目光投向军工科技,思虑之长远,目光之独到,确在千万国人之上!”
此时的民国,在军工科技发展上,几乎是一片空白,主要依赖于各地兵工厂,对列强的军械进行仿制,在这个基础上,有限提高着生产能力。
所以,当陈兆锵听到,杨猛有志于改变民国军工科技,和产业知识十分匮乏的现状,他自然举双手赞同……
“国内的军工产业,目前不仅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更没有自主研发能力,主要因为我们的军工技术,都是通过兵工厂内的师徒传承方式来传授,虽然部分兵工厂,会选派技术人员赴国外学习先进技术,但国内的军工科技教育体系,基本都在我局中!”
说到这里,陈兆锵略微犹豫了一下,不过最后还是将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若想从无到有,构建自己的军工科技教育体系,陈某以为,可将接受过国外先进兵工技术培训的专家,还有各地兵工厂退下来的资深老师傅们,都请来江南制造局,依托局内的工艺学堂,初步尝试培育新式的军工科技人才……”
“陈将军是想依托工艺学堂,寓教学和实践合一,来建立并发展我们的军工科技教育?”
杨猛听了陈兆锵的话,也并不觉得意外,因为整个民国虽然有23家兵工厂,但却是都以仿制各国枪械为主,其中能够仿制野战炮和陆战炮的兵工厂,甚至仅仅只有三家。
这三家分别是江南制造局,汉阳兵工厂和湖北兵工厂,都是因为厂内兵工专家和老师傅的积累,并通过内部的兵工学堂,不断进行集中研究和修改,在拥有了然后才能试着去生产……
“上海制造局试制的克虏伯与格鲁森式野山炮,汉阳兵工厂,则仿造的德国克虏伯式37毫米野战炮,至于湖北兵工厂,主要制造克虏伯式75毫米管陆炮,还有汉阳式7.9毫米步枪……”
陈兆锵点名三大兵工厂,显然对他们的仿制技术,也并不满意……
“而金陵制造局,却只能仿制勃朗宁半自动手枪,正是因为他们比上三家,少了一个兵工学堂,没有属于自己的军工人才储备!”
两人从见面开始,虽然都开诚布公,但陈兆锵毕竟处于弱势一方,心中难免有些芥蒂。
然而,当他就这个话题,谈论着军工科技与未来军事方向后,这个海军出身的军工专家,却忽然打开了话匣子,彷佛找到了知己,与杨猛一直聊了几个小时,都仍然有些意犹未尽……
“这是我的电话,如果陈将军有什么想法和需要我做的,尽管打电话给我,若是我不在的时候,便找内子青衣,由他来协助您处理你要做的事情!”
临行时,杨猛不仅给陈兆锵留下了他的私人电话号码,甚至还交代了青衣,会将陈兆锵的事情有限处理,显然这个军工专家,在军工技术和一些教育理念上,与杨猛聊得非常投契……
“没想到,这个陈兆锵还颇有些技术人的风骨!”
送走陈兆锵,王亚樵觉得颇有些意思,忍不住感慨了一声,随后又跟杨猛抱怨了一句……
“那位蒋军长,对于军官学校的师资力量还有招生条件,要求都非常之高,一些硬性的条件,比我们上艺学院还要苛刻,这样需要耗费的时间和财力,恐怕会再次超支!”
“超支那就追加预算,那可是民国未来的兵学泰斗,战略大师,你给我当为师一样,好好尊敬和孝顺,将来在军校,你带上中情局的人,天天去听他的课,咱们就赚大了!”
? ?感谢小滔叨叨兄弟的2张月票、推荐票和订阅支持!
?
感谢读者和名人史家兄弟的月票、推荐票和订阅支持!
?
感谢书友、德顺-de、听风系雨、芦笛声声、1539、、农村的孩子早当家、阿屁、wx15、花钱了好贵、余勇-Ed、、而后不管人、熊孩子二、-db、鱼非鱼ii、念息觉起、莫生气伤身体、老书虫、、城管甲、、神经蛙、、小说里的世界、小说迷2017、书包、小说狂人2015、阅读2020、名人史家兄弟们的推荐票、收藏、订阅!
?
求点赞、收藏、推荐票、打赏、订阅和月票!求大神之光!
《民国宗师》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民国宗师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民国宗师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