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若晴让兴旺去老杨家,孙家,几位村老家,以及村里运输队队长,副队长,采药队队长,副队长,以及一些关系不错的村民家都提前打过了招呼。
让他们在明天夜里,吃过早夜饭后,都来一趟骆家,大家齐聚一堂商量下后天朝廷下来送喜榜,到时候大家一起帮忙张罗。
大志考中了进士这件事,不仅是骆家的荣耀,更是村子里,也是清水镇,望海县的荣耀。
届时,从庆安郡,到望海县,再到清水镇,一级一级的衙门里的头头们,还有当地的乡绅地主们,也都会跟着一起过来道贺。
“大家伙儿说,叫夫人放心,他们明日夜里肯定准点过来共商大事!”兴旺在外面跑了一圈后,回来跟杨若晴这禀报消息。
“另外,几位村老都说,叫夫人不要慌,类似事情十多年前,他们已经帮衬着接待过一回,就是大舅老爷考中状元那次!”
提到当年大安考中状元,杨若晴的眼睛都弯起来了,当年没有经验,在接待的时候有点草率。
好在也没关系,大差不差的就过去了,毕竟人家那些老人物下来,可不是冲着你家的招待席面来的。
人家会缺那么一口吃食吗?
人家是冲着状元郎而来的!是为将来大家在朝堂共事提前埋线的,来到村子里,看到状元郎是真正的出身寒门,这个寒门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谦虚的那种说法,而是地地道道的庄户人家的寒门学子……这更让那些出身富贵的大人物们震撼!
这次大志考试,虽然没有像大安那样优秀,但是,大志能够高中进士,已经是优秀学子中的佼佼者了。
搁在后世,相当于考上了国内排名前十的985院校,你想想看,是不是已经很不容易了呢?
至于左锦陵,他中了探花,自然更脱颖而出,相当于清北的存在,而且进去之后还是清北里面特殊专业特殊培养的那类精英人才。
“对了,湖光县那边怎么说?”杨若晴又问兴旺。
其实前几天杨若晴在从大安那里得到了准确的小道消息后,就已经私底下跟湖光县的左君墨通了气。
今年整个长淮洲的学子进京赶考,左锦陵拨得长淮洲的头筹,大志也是长淮洲排名前十的存在。
据大安说,其他几位进士和同进士,大部分都分布在长淮洲,底下这些郡里,很少。
可是左锦陵和大志却都出自庆安郡,这连带着让庆安郡的郡守去长淮洲参见巡抚的时候,位置都往前挪了几个位置,腰杆儿都挺直了。
所以这波下来发放喜榜,按照规矩应该是先往湖光县去,因为那是探花郎的老家。
然后再往望海县城来。
就好比发奖状,肯定是先紧着第一名的学生先发,然后第二名,第三名……
可是有人考虑到望海县的这位虽然是进士,可是却是护国大将军的长子,是长淮洲巡抚的亲外甥……
就在上面下来发送喜榜的人陷入两难之境时,大安这个巡抚主动站出来,一锤定音,按照一贯的规矩来,先去湖光县给探花郎发放喜榜,接着再来望海县。
后面有心人多方查探,才知道原来探花郎已经是护国大将军的准女婿了,两家是姻亲,一边是女婿高中探花,一边是长子中了进士,先去湖光县,不得罪人……
“夫人,属下刚从湖光县回来,这是左老爷给您的回信。”一个侍卫进了屋子,双手将一封信送到杨若晴的手里。
杨若晴接过来拆开,里面是一张邀请函,邀请杨若晴这边明日若是得空就去左家庄吃酒席。
杨若晴点点头,其实前些时日她和左君墨私下也关于吃酒席这块通过气了,鉴于这次两家都要办招待的酒席,且时间连在一块儿,一个明天,一个后天……
所以两人已经商量好了,招待的酒席两边若是得空可以过去吃酒席,非常的欢迎。
若是腾不出空就不勉强,等送走了从上面下来送喜榜的官员后,两家有的是时间单独庆贺。
因为如今是姻亲了,所以等到送走了官员们,不管是左家,还是骆家,都要单独办一次酒席来招待前来道贺的亲戚朋友,以及一众乡绅……
所以此刻杨若晴拿着这张请帖在手里,心里是清楚两家都不会去对方家里吃酒席的,因为如果去了,新亲戚过来了,还要左家\/骆家腾出一半的心力来招待新亲家。
出于为对方考虑,这趟都不会去的。
打发走了兴旺和侍卫他们,杨若晴回到屋里继续自己的事情,这次的招待宴,她全程按照规格来招待,酒席摆在长坪村的祠堂里,因为那里是长坪村列祖列宗们供奉牌位的地方,这种大事情肯定要在那里举办。
然后祠堂外面搭戏台子,戏台子请的是县城一个很专业的戏班子过来唱。
跟县太爷那里说好了,到时候还要调衙门里的差役来村子里,维护秩序。
当然了,骆家的暗卫也会在暗中维护秩序,不会让别有用心之徒趁机作乱。
这种宴席,安全第一。
“夫人,晌午的菜单,老夫人说你最近瘦了,让你点菜。”芍药拿着一本厚厚的菜单走进杨若晴这屋,跟还在埋头撰写后日酒席列表的杨若晴这脆声说。
“你放一边,等我得空了扫一眼。”
“夫人,那边在等您点好菜生火呐,临近晌午了。”芍药贴心提醒。
杨若晴抬头看了眼窗外,我去,平时闲的时候,感觉一天时间好漫长,打打呵欠,一天怎么都过不完似的。
这一旦忙起来,事情赶着事情的,突然时间就像开了个加速器,一眨眼,就临近晌午了。
“行吧,我瞅瞅。”杨若晴放下毛笔,转而拿起一旁的菜谱。
说到这菜谱也有点意思,家里人总为每天吃啥而犯愁,最后杨若晴索性让蓉姑她们询问,汇总了一番家里各人喜欢吃的菜,以及去询问了隔壁杨华忠和孙氏,老孙头他们的口味,然后撰写了这本菜谱……
杨若晴随便点了几个菜,都是量大管饱的那种:“一个三鲜锅子,一个牛肉锅子,再炒两盘小白菜和菠菜,给妮妮炖个肉沫蛋羹,差不多就能吃了。”
芍药这边才拿着菜谱离开,后脚,刘氏火急火燎冲进了杨若晴的屋子,前脚才跨进门槛,声音就高高响起:“晴儿,永进和八妹回来了,绣红丫头也回来啦!”
“先前永进去了老宅,找你爷,说要商量要紧事!”
喜欢锦绣农女种田忙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锦绣农女种田忙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