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大宋

林二虎

首页 >> 风流大宋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带着系统混大唐贞观悍婿神三群聊:三国报告皇叔,皇妃要爬墙光荣使命1937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龙血战神我家阳台通三国天唐锦绣房俊天下枭雄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56章 年轻好学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魏国王耶律淳的上任,场面是极为盛大且隆重。

或许是析津府内汉化更多、更重礼仪场面,不仅仅是所有的官员全都尽心尽力地操持着欢迎仪式,满城的商贾大户也都毫无怨言地张灯结彩,就连城里的市民百姓也如年节一般,自发地上街欢聚。

这让坐着马车进入城中,行进在主干大街上的魏国王耶律淳,也禁不住对于自己有了一点新认识——孤还是挺有名望与威信的嘛!要不,怎么能够得到当地民众如此地拥戴与欢迎呢?

此时挤在道路两边不断发出欢呼声的百姓人群里,两个小店主模样的人正倚在两家共用的那道隔墙两边,交流着的话语却是道出了眼下民意的真正原因。

“听说这新来的留守,便就是老留守之子啊!还是朝廷新封的魏国王!”

“可不是嘛!这位魏国王可是当今皇帝的叔叔,据说老皇帝在位的时候,还有大臣上奏推荐他当皇太子呢!”

“嘘!这个话现在可不能乱讲。其实今天只要这个魏国王能和老留守差不多,少操心、少管事,咱析津府的上上下下,日子就能好过得多。”

析津府的地方汉人大族势力稍强,汉人官员也相对多些。所以历任留守,多是皇兄皇叔,这样才能压得住地方,只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上层争斗便害得普通百姓遭殃。

而难得遇到一个佛系的耶律和鲁斡,不管理、不折腾而成就了南京道官民的福音。

相反的情况,便是当年耶律宁临时顶替接任南京道代统军使,因为一腔热血,与时任南京留守的萧得里底直接冲突,尽管他的目的是要为朝廷做事、为百姓谋福,但在政治斗争中却双被老奸巨猾的萧得里底压在底下,最终把各种事情搞得一团糟,地方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耶律和鲁斡的成功经验,理应能够传给他的儿子,而且听说这次一同上任的统军使,便是在东京道与魏国王相处融洽的汉将徐三。

这样子下来几年的南京道,总得过些安生日子吧?

百姓有百姓的想法,官员们却有着更多自己的想法。

南京道由于辖境内汉人比例大,农业人口多,许多具体官职更偏像大宋一点。这样在长期的惯性思维中,南京道官员更偏重农耕的发展,是大辽最重要的产粮区。

只是契丹贵族却一直无视这些,他们只热衷于圈地放牧,从而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农田被兼并、霸占、进而抛荒。耶律洪基在位之后,南京道的粮食产量一落千丈,大批农民佃户被迫卖身成为契丹贵族的马奴羊奴。

这种民众阶层的变化,无形中也摧毁了南京道的另一大发展机会:商业贸易。

原本,南京道与大宋河北路接壤,拥有比西京道更多的边境椎场。却因为大批农民,甚至中小地主的破产,购买力急速下降,境内驿道日渐荒废。

萧得里底与李宁一时,虽然有了秦刚新辟的商道,但在辽国却被他俩霸为私商,并通过天津寨大肆经营违禁的粮食与战马交易,只是肥了自家私囊,却无益于整个南京道发展。

因此,南京道的百姓越来越穷不说,就连原先日子过得不错的地方大族也发现手头的钱越来越少。各州县的田赋缩减,商税更是少得可怜。

辽国的汉官们,只稍稍懂得一点农耕经济常识:想恢复生产,必须得轻税减赋。可是眼前税赋本来就低得可怜,朝廷怎么可能同意?官吏只能听从上面要求,机械死板地进行“劝农保税”,实际上却成为了各级官吏可以鱼肉百姓的新机会。

一方面,好不容易鼓励汉民们垦地、恢复了一批新田;另一方面,经济环境的恶化让农民无以生计,被逼得只能卖田、导致田价不住下跌。最终唯有破产。

南京道的百姓只剩下最后一条路:走私!

走私的商品,不会是老百姓的日常用品,只会是贵族官员们所青睐的金银饰品、白酒粮霜、海货玉石等奢侈品,大多数都是从南京道这里转手,再卖向其他地方。

事实上,走私所逃掉的税费,就是官府在正常商贸里可以收到的商税。只是走私者也无法独享这块收益,而是要拿出大部分,向地方军队以及官吏们行贿,从而加速了社会财富向极少数人集中。

百姓民生艰辛,官府同样举步维艰。南京道的走私贸易越兴盛,辽国的官府就发现越“缺钱”!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官员,都不可能明白“贸易逆差”的概念以及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辽宋贸易逆差其实一直很大,但在澶渊之盟之后的近百年,之所以没有表现得太明显,得益于两点:第一就是宋每年要付给辽几十万岁币,这笔白给的巨款,被辽用来购买大量宋货,对冲掉了不少的差额;第二就是辽也有主力出口的东西,就是羊肉。宋国每年要花费巨资向辽国采购几十万头肉羊,又是平衡掉辽宋贸易差额中的大部分。

当年秦刚一力促成天津寨建立,最早是为了交易双国在明面上禁止的粮食与战马生意。后来的两地官员没那么大的胆子,慢慢回归了传统的商品交易。

这样一来,不仅原先大宋的丝绸、茶叶及瓷器形成压倒性的优势,而且流求那里运来的白酒、霜糖以及南洋更丰富r 商品,全都成了辽国贵族无法抵御的需求。即使流求商人同样敞开需求,吃进辽国可以卖出的大批矿产、毛皮与药材等,但也无法抵销之间的巨大差额。

所以耶律和鲁斡不问事,而当时的三司使马人望无论如何严格管理、查处贪污走私,但也无法扭转官府营收的不断下降。

尤其突出的便是:辽国的钱荒越来越严重。

本来辽朝自铸的铜钱又少又差,大家都不爱用,边境贸易只通行宋钱。大笔的贸易交易中铜钱不够用,就只能退回到以物易物的方式。

但是,交易商品种类多了后就麻烦了。因为卖毛皮的人未必需要白酒,就算东西愿意换了,也会因为未必等值而产生种种麻烦。

幸好在流求与倭国九州的金银矿支撑下,海商们便使用起携带方便的金铤、银铤,而它们大多都出自于颇有信誉的四海银行。

秦刚当年在高邮丁忧时,就曾让谈建带人研究并筹备发行“四海钱引”。

事实上,古人的聪明程度超乎想像:这批中国最初的金融专家们,拥有着丰富的钱庄实践经验,再加上秦刚的专业点拨,他们便迅速掌握了货币的根本含义。既充分领会到纸质货币的绝对优势之外,也弄明白了之前交子推广失败的原因:其一是官府发行缺乏规划,不是为了市场需要,而是为了自己缺钱而印发,从而导致交子泛滥;其二是官府缺乏信用担保手段,在交子泛滥引起贬值时,更没有应对措施,反而共同参与了对百姓与商贾利益的掠夺。

之后秦刚因为出事而无法进一步指导,谈建只能依靠自己的实践摸索,一步步推进。

四海银行先在各地努力推广金银铤,一是建立起自身的信用,二是以它们摸清市场对大额交易的真实需求。接下来,四海钱引便以金银铤的替换券的形式出现:

商人在甲地将大批金银铤先兑成钱引,便于携带。到了乙地后,再将钱引兑换成金银铤用于交易。这种异地通兑的便利性,让商人很容易就接受了四海钱引。

之后,四海银行一方面保障钱引随时可兑成金银铜钱,同时也会在兑换时收取一定手续费。而一部分商人意识到:如果让交易对方也接受钱引的话,他们则会省下可观的手续费。

秦刚从辽阳回到流求时,先是了解到四海钱引已经得到了流求商人的普遍应用,然后更是惊讶地发现,在没有国家意志的加持、也没有成型的金融秩序保障的情况下,谈建这批最原始的金融专家们,实际上已经摸索出一套“以金银铤为储备金标准”的纸币发行方式。甚至他们还通过严谨的试验与精细管控,摸索出钱引发行数额与金银铤储备之间的安全比例系数,以确保钱引不会滥发而引起贬值的大问题!

秦刚明白,很多事的步子不能迈得太大,而且对货币相关的金融手段,他虽然拥有超越当下的见识与常识,但在实际运用中,未必会比谈建他们高明多少。所以,他还是放手让谈建自行负责,在那时希望他做好各种准备,等待着条件成熟后,可以将钱引推广到辽国去,从而可以发动起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货币战争”!

回到南京道的官员这边,三司使马人望对大辽国忠心耿耿,本着自己“修身齐家平天下”的儒家思想,兢兢业业地努力工作,忧国忧民地谋划着未来。

在迎接新任留守耶律淳及统军使徐三两人的宴席上,马人望最终还是忍不住站出来,提及眼下南京道所面临的经济窘况,更提出了他的各种担心与忧虑,恳请耶律淳给予上任指示。

“此事不难,咱们徐统军不仅统领全道兵马军情,同时还是陛下新赐的集贤殿大学士,如此文武全才,必能为马司使想出纾忧解困的良策!”耶律淳呵呵笑着,将这事甩给了秦刚。

“王爷说笑了!徐某就只是个武夫罢了。只是学了几句诗词,那次只是去诗会上凑个人数,几则试题之中也是讨了点巧,更是陛下额外的恩宠,才赏了个虚名,实在是愧不敢当!”秦刚不慌不忙地谦虚着再将话题推回,“而且马司使所提之事,都是民生政事,徐某哪里敢越权,还是得听王爷的运筹指挥才好!”

“哎呀,徐统军也许不知道,这南京道与其他地方不同,边境正与那宋国相望,各处的军寨榷场,亦商亦军防。”耶律淳却是早有应对的说辞,“别的不说,这里最大的榷场,便就是南京道统军司所管的天津寨,仅此一寨,生意数量就能超过其余好几个的榷场。所以,马司使的难处,还真的要麻烦辛苦徐统军多多关注啊!”

“哦?”秦刚故作惊讶地回道,“南京道还有此事?若是如此,徐某倒是有心要去那个什么天津寨好好看看,倘若那时在能为马司使帮得上忙的话,便是当仁不让的责任!”

“徐统军果然爽快!”耶律淳立即笑道,“马司使在道内熟悉情况,不如就好好地陪着徐统军一同走一趟吧?”

话说到这个份上,秦刚也就清楚了耶律淳目前是没有什么太多底牌的。

而且他要是没猜错的话,三司使作为留守府的直属高级官员,马人望一定在此之前就拜会过耶律淳,而且以他眼下的认知,极大概率只会盯到了天津寨贸易的商税,期望能够得到耶律淳的插手。

耶律淳则滑头,既不拒绝,但没答应要直接干涉,而只是提议让他们两人一同走一趟。这样的话,他便算是帮了马人望的忙,但最终能达成什么结果,则需要其自己去谈。

秦刚同意带马人望一起去天津寨,是因为经过他与李清照的一夜长谈,对于接下来在南京道的行事方略,已经有了大致谋定。

次日,双方约定一同在析津府东门集合出发。

提前到达的马人望,向秦刚介绍了一位随他同行的年轻人:“见过徐集贤,这是下官的侄子,单名一个植,表字良嗣,一直非常仰慕大学士,想着借这次机会,能够为大学士牵马引蹬。”

而那个年轻士子赶紧上前施礼道:“学生马植,见过徐集贤。”

“马植!”秦刚心里又是一动,再联想到马人望本就出身于本地马家大族,便立刻明白了眼前之人是谁,不过他依旧还是淡淡地点点头道,“既是马司使的侄子,一起跟着见见世面也是不错的。”

马植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非同小可,对他的评价大多都是从历史的最终结局出发,将其定罪为“宋金战争”、以及“北宋灭亡”的罪魁祸首,而他本人也是在金兵直逼东京时,被宋朝廷以“兵祸始作俑者”之罪名处死。

但是,实事求是地回到当下这个时间点,就像秦刚与李清照曾讨论过的那个话题中:马植他究竟是辽国汉人中罕见觉醒的华夏精英?还是在辽末复杂社会危机下的政治投机客?秦刚此时觉得,倒是有了可以亲自查证的机会了。

马植自报了年纪,今年二十一岁,虽在伯父的督促下,通过了在析津府的科举贡试,不过最近两次都没有通过在上京的最终考试。

“读书终究是出人头地的最好出路,科举一定不要放弃。”马人望在路上也不忘教育自己的侄子。

不过,马植却并不太认可,他一昂头道:“那也不一定,徐集贤就没参加过科举啊!”

“住嘴!你岂能与徐集贤相比?他是武将出身,却是武艺超群,征战四方,为国杀敌,立功无数!但也不耽误他文采出众,神对绝句力夺春钩宴诗会魁首。”马人望直接呵斥他,“那你是文能相比?还是武能企及?”

秦刚骑马与他们并行,赶紧客气地劝道:“良嗣正值青春年少,未来前景广阔灿烂,不必拿我们这些皮末之功相比。”

“黄毛小儿口无遮拦,还望徐集贤海涵。”马人望转过身致歉。

“学生自然是敬重徐集贤的。”马植却坚持发表自己的看法,“我辽国虽自诩华夏正统,承袭隋唐,但终究还是掩盖不了尚武轻文,崇夷贬汉的时弊。若不是如此,以徐集贤这样的满腹才华,何必要先做马上将军,之后才能得到天下文人的认可呢?”

“……”马人望没想到自己侄子又耿又硬,一时之间无言以对,只能先转头对秦刚不住地请罪道歉。

“马使司无须紧张,良嗣年轻气盛,这些话也是有感而发,情有可原!”反倒是秦刚回过头来安慰他。

“亏得徐集贤体谅,老夫这次把这个惹祸精带出来真是不妥啊。”马人望有点后悔,便找了个机会拉着马植远离秦刚。

不过从潞县开始,不时便有地方官员为赋税之事求见马人望,没有约束的马植便又转到了秦刚这边。

“学生平时好胡思乱想,然伯父严厉,一旦不合其意便断言斥骂,终难解其惑。今日得见徐集贤,方才感受到大学士之胸怀与博才。学生斗胆有些困惑,想在此请教。”

“行啊,但说无妨。”

“吾大辽虽尊儒重学,然儒学之源,却在中原宋国,是否说明我大辽为外,而宋方为内乎?”

马植的这个问题的确是许多辽国汉儒的共同疑惑,不过也早有人解释过的。

秦刚暂时还未确定马植这次来提问是否有人指使,所以也就谨慎地引用了标准答案:“春秋战国的齐鲁,虽坐拥天下儒学之大半,但并不影响最受鄙夷的秦国最终一统天下。而今日之辽宋已经互为兄弟之国,那便同样是天下子之一,也不排除将来有一天,兄弟合一再现大一统之中国!”

马植显然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答案,却在一时错谔之间竟然有些神往了:“那以大学士之见,是该谁合并谁呢?”

“吾辈自当多努力!”秦刚的回答既坚决又十分富有技巧!

《风流大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风流大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风流大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天神诀海贼之弹簧果实诸天武侠大穿梭异世大陆:DNF全职圣骑士重生之我要冲浪惊!小可怜竟是玄学大师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爱在东南枝开局操作蝙蝠侠征天战途丹崖仙途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扉页空间总裁强势爱:染指,小甜妻!极品大昏君老子是条龙午后香茶新书纵横都市圣骑士赵大牛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
经典收藏汉末大混子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我是曹子桓三分天下?问过我身后十万铁骑吗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三国:签到三年,成为绝世战神极道战尊阿尤布王妃成为赘婿的我只想跑路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我在大明得长生灭元1399大明虎威军门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身为p社玩家的我,润到美洲种田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医品狂妃秦时之血衣侯传奇风水卜卦墓园崛起
最近更新我咳血装病,却杀穿了十万匈奴后汉异星录重生丰饶行者,开局明末救世神话三国:开局获得神级选择科举不顺,从寒门到帝师三国演义之蜀汉后传回到东汉当赵云林冲君穿越古史之枫华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洛神仙界篇寒门崛起我靠科技颠覆历史大宋:这个潘金莲不对劲我在大明当销冠六皇子别装了!你的锦衣卫露馅了闲话清史穿越我有招兵系统争霸天下:日月所照楚国一统华夏红楼之百变奇瑛
风流大宋 林二虎 - 风流大宋txt下载 - 风流大宋最新章节 - 风流大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