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墨,唐军营地内篝火摇曳,值夜的士兵握着长枪来回踱步,盔甲上的铜饰在火光下泛着幽光。
忽然,远处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队斥候押解着几名装束怪异的人闯入营地。
为首的斥候翻身下马,快步走向中军大帐:报!巡逻时抓获高句丽密使,从其身上搜出密信!
帐内,唐太宗李世民正对着沙盘沉思,听到禀报,眼神瞬间锐利如鹰。
不一会儿,几名被五花大绑的高句丽密使被推进帐中。
为首的密使虽面色苍白,却仍强装镇定,他不知道,自己怀中那封盖苏文写给旧部的密信,将彻底改变高句丽的命运。
打开信件。李世民沉声道。近侍上前,小心翼翼地展开密信。
信中内容显示,盖苏文得知都城政变后,心急如焚,计划抽调部分乌骨城守军秘密回师平叛,同时希望都城旧部能坚守待援。
看完信件,李世民微微皱眉,随即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他转身看向帐中众将:高句丽朝局动荡,盖苏文腹背受敌,此乃天赐良机!
房玄龄、李靖等大臣将领围拢过来,纷纷进言献策。
李靖目光如炬:陛下,盖苏文若回师平叛,乌骨城守备必然空虚;若坚守乌骨城,都城恐将易主。此时我军当抓住战机,一举破之!
房玄龄也点头赞同:臣附议。但需谨慎行事,以防盖苏文狗急跳墙,拼死一战。
李世民踱步片刻,猛地转身,眼神坚定:传我命令,即刻召集各部将领议事!
半个时辰后,唐军各路将领齐聚中军大帐。
帐内气氛凝重,烛火摇曳中,李世民站在巨大的辽东地图前,开始部署战略:诸位爱卿,高句丽都城政变,盖苏文进退两难。此乃我大唐平定辽东的绝佳时机!
他拿起一根令旗,指向乌骨城:首先,我们要牢牢拖住盖苏文,让他无法回援都城。李绩听令!
末将在!李绩出列,抱拳行礼。
命你率五万精兵,加强对乌骨城的攻势,务必将盖苏文死死钉在那里!但不可强攻,要虚虚实实,让盖苏文摸不清我军真实意图。
末将遵命!李绩领命退下。
李世民又拿起第二根令旗:程知节听令!
末将在此!程咬金粗犷的声音响起。
你率三万骑兵,绕至乌骨城后方,截断盖苏文可能的退路,同时侦查其是否有分兵回援的迹象。一旦发现,立即出击,予以痛击!
得令!程咬金虎目圆睁,大声应道。
安排完前线作战,李世民看向侍立一旁的张亮:张卿,你率水军从海上出发,直逼高句丽西海岸,做出进攻平壤的态势,牵制其后方兵力,使其不敢轻易支援盖苏文。
臣领旨!张亮领命后,迅速出帐筹备。
随后,李世民又对后勤补给、情报收集等事宜做了详细安排。
部署完毕,他环顾四周:此次战役,关乎大唐边疆安宁,望诸位同心协力,一举荡平高句丽!
众将齐声高呼:愿为陛下效死!
次日清晨,唐军营地号角齐鸣,战鼓震天。李绩率领五万大军,浩浩荡荡开赴乌骨城下。
他们摆出强攻的阵势,云梯、投石机等攻城器械一应俱全。
盖苏文站在城头,望着城下密密麻麻的唐军,心中暗惊。他刚接到密使被截杀的消息,正犹豫是否回师,唐军便发动了猛烈进攻。
李绩深知李世民的战略意图,并未全力攻城,而是采用骚扰战术。
白天,唐军轮番攻城,喊杀声震天;夜晚,则派小股部队袭扰,让高句丽守军不得安宁。
盖苏文被拖得焦头烂额,既担心都城局势,又不敢轻易分兵回援,陷入了两难境地。
与此同时,程咬金率领的三万骑兵悄然绕到乌骨城后方,设下埋伏。
当盖苏文派出的一支千人骑兵试图秘密回援都城时,程咬金一声令下,伏兵四起。唐军骑兵如猛虎下山,高句丽骑兵毫无防备,很快便被击溃。
消息传回乌骨城,盖苏文心如刀绞,却也只能望洋兴叹。
在海上,张亮率领的水军一路乘风破浪,直逼高句丽西海岸。他们沿途耀武扬威,虚张声势,让高句丽后方守军人心惶惶。
高句丽朝廷本就因政变而人心不稳,此时又面临唐军海上威胁,根本无暇顾及盖苏文。
在李世民的精心谋划下,盖苏文被困在乌骨城,进退不得。
而在高句丽都城,政变后的贵族势力虽然掌控了局势,但面对唐军的强大攻势,同样束手无策。他们派出的议和使者,都被李世民断然拒绝。
此时的辽东大地,战云密布。李世民坐镇中军,密切关注着战局的每一个变化。
他知道,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等盖苏文的军心彻底动摇,便是唐军发动总攻,一举平定高句丽的最佳时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乌骨城内的高句丽守军渐渐士气低落。
他们既要面对唐军的不断进攻,又听闻都城变故,不知家人安危,人心惶惶。
盖苏文看着日益消沉的将士,心中充满了绝望。他明白,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正在这场内外交困的危机中逐渐崩塌。
而在大唐军营中,李世民与众将领正在商讨最后的总攻计划。
喜欢大唐之混世异姓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唐之混世异姓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