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卡塞尔学院的教科书上明确地提到过,每一位四大君王都掌管着象征该元素的一个终极言灵,在言灵周期表中这些言灵通常被标记为“绝密”,而更进一步的机密档案中提到的“太古权现”的概念表明,那些被标记的绝密言灵都属于“太古权现”的外在表现。
对于“太古权现”的研究,言灵学者们认为这种东西比起是某种具体的“言灵”,更不如说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就比如“言灵·烛龙”所象征的太古权现就直指所掌握者诺顿的头衔“青铜与火之王”,是“火”“燃烧”“高温”“熔铸”“沸腾”“熵增”“爆炸”等等概念的集合体。
抛开近期在卡塞尔学院校长室由言灵学主任艾德勒教授提出的《太古权现意识论》,只单谈太古权现本身的存在问题,艾德勒教授在一期《GoLd》的子刊上做出过推论,认为太古权现并不为任何人掌握,又被所有人所利用。
艾德勒认为,所有言灵都是太古权现分流出的表现形式,言灵周期表上的高低顺位,不过是太古权现在物质世界所表现出的形式危险与否,震撼与否的体现,这也和“言灵序列号不代表绝对强弱”的业界言论相符合。
但毫无意外,表现形式越是危险,言灵与太古权现本身的“吻合度”就越高,言灵是将“概念”表现在物质世界的手段,而言灵越是能将“概念”展现的淋漓尽致,那么就意味着在不同维度上与概念的吻合度越高,这也就衍生出了“烛龙”“因陀罗之怒”“湿婆业舞”这些被称为终极言灵的东西。
阐释清楚了太古权现与终极言灵的关系,随后艾德勒就在那篇子刊的论文上输出了一个观点,那就是“混血种是有机会掌握绝密言灵,并且将之安全运用于屠龙事业的”。
艾德勒认为,能在物质世界倾力展现出“太古权现”的“终极言灵”的所掌握权,与混血种的血统是否是“S”级、“A”级,甚至更优秀的级别没有任何的关系。
为佐证这个推测提出的案例是制造出了历史上的“通古斯大爆炸”事件的“言灵·莱茵”持有者的故事,“言灵·莱茵”毫无疑问被视为太古权现的完美表现之一,所象征的“爆炸”被归类于疑似“青铜与火之王”与“大地与山之王”的权柄。
秘党就该言灵存世以及绝迹的整个过程的研究,认为言灵·莱茵存在三重限制机制。
第一就是血统要求:需次代种以上龙族血统。
第二就是躯体强度:除龙王外均会造成躯体碳化。
第三就是冷却周期:秘党档案记载该能力一生仅能使用一次。
这个三重限制似乎看起来直接与艾德勒的论文观点相悖,但实际不然,相反,这个三重限制刚好佐证了艾德勒的论点。
就艾德勒以私人关系联系上了曾经言灵·莱茵持有者的关系者,探明了一件有些离奇的事实,那就是掌握言灵·莱茵的混血种本身的血统只是正常的“A”级混血种,甚至没有达到艾德勒预想之中的“S”级。
在秘党总结的三重限制机制中提到过,释放莱茵需要次代种以上的龙族血统,而这个论点需要加上一个词“安全”。
“安全释放莱茵需要的三重限制”——这样的前提才算是完整的。
血统本身的条件其实并不妨碍那位“A”级混血种确切地掌握着这个言灵,身体的强度也不妨碍“A”级混血种拥有这个太古权现的极致表现方式,他可以拥有,但却没法使用,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点。
之后艾德勒还举例了卡塞尔学院招生办所密切观察的一位尚未办理入学的“言灵·琉璃梵城”的使用者,那是一个印度裔的男生,他天生就能将“无尘之地”进阶为“琉璃梵城”,甚至不需要通过血统精炼技术来进行言灵的跃迁。
但很可惜的是这位印度裔男生的血统并不优秀,这就导致他所释放的“琉璃梵城”的强度甚至比不过百分之一的曼斯教授的“无尘之地”,在曼斯德教授实地考察过他的言灵后给出的评价是“估计就连言灵本身都很郁闷吧!明明拥有如此高的适应度,却无法将其防御力呈现出来。”
血统的优劣和混血种自身所掌握的言灵稀有度、序列数是没有绝对关联的,又或者说其中可能存在的关联绝非现在普遍的言灵学业界所认为的“基因优劣论”进行的导向(后应结合太古权现意识论进行总结)。
这是艾德勒最终提出的一个相当反直觉的总结,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分明血统被评为“A”级的混血种觉醒的言灵是低序列号的缘故。
这篇论文其实本身的概念以及其中所举例出的一大堆考察和数据都够得上再度登上《GoLd》的期刊封面,但奈何太过其中的“反血统论”太过离经叛道的缘故,与当前业界的主流声音不同,所以才被迫只登上了《GoLd》的子刊,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甚至没有太过的人翻阅过这篇论文。
可林弦看过这篇论文。
比起业界的排斥和奚落,相反,林弦特别认可艾德勒的观点,她认为言灵的出现的确与混血种的血统是没有绝对性的关联的,不存在“S”级混血种的言灵就一定毁天灭地,“d”级混血种的言灵就一定是无害的小白兔的现实。
比起艾德勒教授奔波许久去挖掘出的那些数据与证据,林弦在翻阅那篇论文后,回头就问了皇帝,这个观点是否正确。
而皇帝在掠了一眼林弦的记忆碎片后就随口给出了答案。
祂说正常来讲言灵是铭刻在基因上的“序列”,每个混血种生来的“序列”都是近乎相同的,就像是一张同样雪白的画纸,直到混血种本身成长到了某个契机,血统彻底苏醒,产生了“灵视”之后,这张画纸上就会被进行作画,那些最终呈现出来的画作就是言灵本身,所以的确没有什么言灵是血统注定的说法。
至于在象征基因序列的画纸被抹上颜色的那一刻,究竟是谁提起画笔,以什么样的形式在那张画纸上留下画作的,皇帝没有给出答案,只是看着林弦颇有深意的笑了笑...然后继续去守着祂的电脑屏幕看最新一集的电视剧去了。
毕竟这也不该是林弦需要关心的了,因为像是林弦这样异类的个体所做的,无非是窃取其余混血种体内基因序列上的“画作”,将那些“画作”重现在了她己身的“画布”上,比起其余混血种空间有限的“画布”,林弦本身的“画布”足够容纳许多的“画作”将之像是拼图一般呈现在自己的“画布”上,在需要的时候任意调用、表现出来。
那路明非呢?
“烛龙”的忽然咏唱的确超乎了林弦的预料,也超乎了皇帝的预料,全视之眼根本没有看见这一幕的到来,在预案之中,路明非的底牌应该是“审判”以及“永不熄灭之火”,可现在对方所表现出来的手段可谓惊世骇俗。
由于太过于惊世骇俗了,甚至让失去笑容面无表情的林弦起了淡淡的猜忌。
路明非会不会是假借“烛龙”的咏唱欺骗自己追击,在失去主动的情况下露出破绽掉入某种陷阱?
主要是路明非释放烛龙这件事太过超乎想象了。
这家伙真的有可能掌握“烛龙”这种象征太古权现的言灵吗?
路明非上一次在葛西工厂被她和耶梦加得当狗打,唯一的反抗手段还是偷来的“审判”,这一次见面上来就吟唱“烛龙”,这跨度是不是有些大了?
但林弦并没有忘记路明非上次在葛西战场命悬一线的时候,从对方身上忽然凭依降临的“诺顿”。
那毫无疑问是诺顿本尊,是以纯粹的精神体依靠路明非的肉体出现在战场上的,这代表诺顿殿下的后手的确起效了,种下了一颗“茧”在路明非的身上,但却不知原因没有对路明非进行夺舍,而是诡异的共存了起来。
林弦不关心诺顿和路明非的诡异关系,她真正重视的是诺顿精神体象征的“可能性”。
如果路明非真的是那种“画布”上包容万象的异类,那么他对“烛龙”的掌握,就仅仅只需要接触一个相对完整的本体就好了。
恰好,诺顿殿下正是“烛龙”的完美掌握者,而对方又出手救过路明非,再加上路明非现在表现出的完美的“青铜与火之王”的权能。
这家伙,搞不好是来真的。
喜欢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