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功能与舒适性
分隔舱室:官船内部通常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如办公区、休息区、会客区,甚至厨房和厕所。
减震与稳定性:船体结构更坚固,可能采用多重船板或特殊龙骨设计,以应对长途航行和风浪。
人员配置:除船夫外,还可能配备随从、文书、护卫等,视官员级别而定。
清代漕运总督船:作为二品大员,其官船规模宏大,船头绘有威武的兽首(如狻猊),船身彩绘祥云和山水,桅杆悬挂“漕运总督”大旗,十分气派。
明代巡按御史船:巡按为七品,但因代表皇帝监察地方,其船虽不大,却装饰庄重,船头常绘“獬豸”(象征公正),以示权威。
因此古代官员船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身份、权力与礼制的象征。
彩绘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绝非随意装饰,而是严格遵循封建等级制度的产物。
色彩、图案、规模都与官员的品级紧密挂钩,体现了“明贵贱、辨等列”的儒家治国理念。
天刚蒙蒙亮,船队便已解缆启航,杜尚清站在船头,望着远处朦胧的府城轮廓,眼神清明。
罗知府病退后,府衙里的风向早就变了,那些先前对“八县共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官员,如今怕是正盯着这块肥肉。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府城码头,还是绕着走稳妥。
船行平稳,杜尚清想起许、胡两位出版商,嘴角不禁带了笑意。
这两人精明得很,早就盯上了京城的市场,《天龙八部》下半部刚一刊印,三千册书便连夜组织车马运往京师,比他这水路还快了一步。
更妙的是他们的法子——不仅在京城最大的书坊设了专柜,还请了说书先生在茶楼开专场,连“书友见面会”都安排上了。
据说引得不少世家子弟、文人墨客天天蹲守书坊,就盼着能先睹为快。
“二哥,刚收到许老板派小舟送过来的消息。”
杜尚霄拿着字条匆匆走来,脸上难掩兴奋。
“许老板说,京城里现在到处都在议论《天龙八部》,连国子监的学生都在争论乔峰该不该报仇,说是……说是为您掀起了一阵旋风。”
杜尚清接过字条,上面寥寥数语,却透着京城的热闹。
他揉了揉纸角,笑道:“这两位老板,倒是比我还急。”
齐威在一旁听着,挠了挠头:“不就是写了本书?至于这么轰动?”
“你不懂。”杜尚清收起字条,“这书里的江湖,正好戳中了京里人的痒处。
再说,咱们的货还没到,先让这阵风吹起来,省得咱们去了还要费力气吆喝。”
船舷外,河水哗哗流淌,载着满船的货物与期盼,朝着京城的方向疾行。
杜尚清知道,许、胡两位老板这把火,算是把路给烧通了。
等他到了京城,面对的或许就不是冷冰冰的试探,而是带着几分好奇与期待的目光了。
只是这热度背后藏着什么,还得他亲自去瞧。他望着越来越近的京城方向,指尖在船舷上轻轻敲击——好戏,才刚开场。
船队驶出武川府地界,白水河在此拐了个急弯,一头扎进伏牛山的峡谷里。
两岸山壁如刀削,怪石嶙峋,水流也湍急起来,船身被浪头推得微微晃动,水手们忙着调整帆角,号子声在峡谷里荡出回音。
出了峡谷,视野豁然开朗,青州地界便到了。
这里地势平缓,却透着股与别处不同的硬朗。
——田埂上扛着锄头的汉子臂膀粗壮,路边茶寮里的掌柜腰间别着短刀,连孩童跑跳时都带着股虎气。
杜尚清知道,青州民间尚武是出了名的,北境戍边的将士里,十个里倒有三个是青州人,说它是永泰朝的“军备第一府”,绝不为过。
只是这股硬朗气里,藏着掩不住的凋敝。
岸边的村庄稀稀落落,不少土坯房塌了半边,田地里的庄稼长得参差不齐,偶有几个流民蜷缩在树下,眼神空洞地望着河面。
杜尚清叹了口气——青州虽离京城不远,却像被朝廷忘了似的,这些年天灾人祸轮番折腾,老百姓的日子早被熬得没了亮色。
“前面就是老君渡了。”
田小哥指着前方的码头,“过了这渡,水路恐怕就不太平了。”
果然,远远就看见码头边泊着不少商船,船工们正忙着把货物卸下来,换成马帮的车队。
杜尚清明白他们的顾虑——年前那场流民潮就是从青州、沧州边境闹起来的,一路席卷数州,饿极了的流民连官船都敢抢,更别说这些满载货物的商船。
虽说如今风头过了,可谁也不敢拿身家性命冒险,到了老君渡便弃水走陆,图个安稳。
齐威看着那些忙碌的马帮,皱起眉头:“走水路视野开阔,在主航道上水流湍急,他们怕什么?”
“不是怕,是没必要冒险。强龙不压地头蛇,也许这也是一种变相的保护费吧!”
杜尚清望着岸边那些精壮的马夫,他们腰间都挎着弯刀,显然是见过血的。
“青州民风烈,真遇上事,纠缠起来太费功夫。咱们按自己的路走,稳住速度就行。”
船队缓缓驶过老君渡,那些弃船的商人远远望着这两艘巨无霸战船,眼神复杂。
杜尚清站在船头,望着青州广袤却萧索的原野,心里清楚,这片土地上藏着的不仅是彪悍的民风,还有被压抑的怒火。
这趟水路,怕是比想象中更要小心些。
船队行至一处岔口,一块沙洲如巨鲸般横亘在河道中央,硬生生将白水河劈成两股水流。
左边水道窄得像条巷子,水面泛着湍急的漩涡,杜家战船这等体量,进去怕是要卡船。
“右拐!”苗小哥站在船头,手一挥,舵工猛地转舵,头船“吱呀”一声调整方向,稳稳扎进右边的水道。
后面的船不敢怠慢,紧随其后,船身擦着沙洲边缘驶过,带起的水花溅在芦苇荡里,惊起一群水鸟。
进了水道才发现,这里比外头阴沉了许多。
两岸怪石像恶鬼似的张牙舞爪,崖壁上布满蜂窝似的孔洞,风灌进去,发出“呜呜”的怪响,听得人头皮发麻。
沙洲上的芦苇长得比人还高,密不透风,风一吹就“沙沙”作响,像是有无数人躲在里面喘气。
《穿越古代成农夫小鲜肉特种兵想哭》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穿越古代成农夫小鲜肉特种兵想哭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古代成农夫小鲜肉特种兵想哭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