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昆吾明临死前回光返照,疑似春梦的怪梦,只道昆吾明是个痴情种,无意间得知傅思兰的存在,对傅思兰情根深种,因而甘愿放弃一切谈和条件,不要岁贡,不索边城,不争权势之利,只求风行珺能成全他这一片痴心,同意他迎娶傅思兰,结成两国之好。
“对了,昆吾明还承诺,若能得偿所愿,西鸣愿意与大宁签下永不互犯的盟约,以此作为最隆重的聘礼。”利茂彦大声道。
此言一出,景光殿内顿时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原本中立的官员闻言,看向主和派的眼里明显有了松动之色,眉眼间隐有喜意。
主战派则是个个双眉紧蹙,在心里直骂昆吾明狡猾,不出手则已,一出手便精准拿捏住了人心,知晓朝堂上不乏软骨之辈,定会有人被“牺牲一人,保全家国”这种“一本万利”的假象所迷惑,故而提此要求。
明明就是包藏祸心,却将刀兵之事裹上痴情的糖衣,把国事变成了风花雪月的私事。
此种情况下,如果大宁再坚持开战,便显得大宁不讲情面,毫无谈和的诚意,生生拆散一桩“天赐良缘”。
毕竟,昆吾明已经什么都不要了,只想娶得心上人,大宁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倘若连这点要求都不允,于情于理,大宁似乎都站不住脚。
到时候,都不需要昆吾明多做什么,朝堂上就能自动吵成一团。
传到外面的话,百姓亦会不理解——
明明只要牺牲傅思兰一人便能换取和平,为何朝廷就不愿意呢?
难道一个傅思兰比天下所有人还要重要吗?
傅思兰的命是命,边关将士以及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吗?
同样是爹生娘养的,凭什么她的命就比其他人金贵?
难道就因为她有个做丞相的弟弟,有个做侯爷的爹吗?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是不是说明大宁的律法、他们所信奉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其实都是假的,只是糊弄百姓的空话?
是不是意味着,只要出身足够显赫,就能理所当然地让千万平民子弟去战场上为她而死?
是不是在皇上以及满朝文武的心中,平民百姓的鲜血生来就该为贵人铺路,寒门子弟的性命合该为显赫门楣祭旗?!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拥护这朝廷还有什么意义?
届时,只要有心人稍加挑拨,百姓的情绪便会被调动起来,市井里不日便会流传起“傅家女一人可抵十万兵,却不肯为国牺牲”的议论。
待到万千百姓聚集宫门,哭着跪求“请傅姑娘出嫁以安天下”,裹挟朝堂下决定时,不单单是国威尽无,天子颜面尽失,亦是真正的民心溃散,大势已去。
上下离心,内部动荡之下,西鸣如果趁机再度兴兵,大宁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危局。
昆吾明他当真是好算计啊!
只消这么一想,不少脑子活络的官员便冷汗涔涔,后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湿了一片。
喜欢反派她摆烂后,依旧权倾朝野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反派她摆烂后,依旧权倾朝野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