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首页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末之生存危机长歌当宋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宋朝探花郎我欲扬唐带着系统混大唐神三群聊:三国入赘王婿威远侯府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全文阅读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txt下载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8章 鸿渐于陆,夫征不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永靖十六年十月十七癸丑日,岳麓书院。

“小贼,拿命来!”

魏谦看到李叔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今日怕是凶多吉少了。

魏谦转身想跑,但护送两人过来的男子早已经关上了院门,而等那男子转过身来,其人的右手已经拄在了腰间的刀柄之上,正面无表情地看着魏谦。

像是看一个死人一般。

魏谦不禁打了个冷颤,却也只能在心里哀嚎着“吾命休矣”。

而另一侧的李叔也在快步逼近,那指地微扬的刀刃在残阳里似是染着一层血色。

魏谦咽了咽口水,犹豫着要不要挣扎一下,这样好歹也死得硬气一些。

原本双手拢袖,笑意吟吟的山长听李叔开口便是要取人性命,也是立时变色,连忙出声叫住:

“李元枢!”

李叔果然停下了脚步,但却不是因为山长,而是挡在魏谦身前的赵崇明。

李叔眉头紧锁,眼中杀意更盛,很是不悦道:

“少爷,你这是做什么,快让开。”

赵崇明根本不敢直视李叔。他的双脚有些不受控制,整个人甚至下意识就要听命让开。

在赵崇明心中,李叔早便如同他父亲一般。

李叔身上带着自己父亲的遗志,而这一路的奔波流离,也一直是李叔在照顾他、护着他。

所以赵崇明之前也从未违拗过李叔的种种安排,就像以前顺从父亲的心意一般。

可除了这一次。

赵崇明终究没有挪动半分,只是右手下意识往后摸索着,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死死握紧了魏谦的手。

这反倒让紧张害怕到要命的魏谦安心了下来。

反正他这条命本来就是捡来的,死了便死了,只是……只是小胖子多半要伤心一些时日了。魏谦心里如是想着,突然打从心眼里开始悲伤起来。

赵崇明挡不住李叔,但还是有人能拦住的。

山长此时也快步赶了过来,伸手就去抢李叔手中的刀柄,一边怒问道:“李元枢,你什么意思!”

李叔也是没想到山长竟然敢直接空手夺刀,一时没有防备,持刀的右手还真就被山长的一双手给牵扯住了。李叔想发力,又怕刀刃伤了山长,见一时间僵持不下,李叔也是生了火气,回道:“你如今竟老得连话都听不清了?我今日便要了这小贼的狗命!”

虽然山长往日里便知道李叔不近人情的脾性,可这态度还是激怒了山长。

山长立时是气得吹胡子瞪眼,直呼其名道:“李衡,这是我书院里的弟子,你要动手,可有问过老夫?”

“这小子心术不正,前日里的阴狠手段你也见识过了,这也就罢了,偏他还居心叵测,私自带人下山,我岂能容他!今日便当作是我替你清理门户了。”

“老夫的书院轮得着你来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见山长跟李叔不对付,魏谦终于瞧见了一线生机,眼珠提溜直转,一边左右观望着,一边朝李叔嚷道:“这书院是圣人教化之所,你无凭无据的,怎可……怎可动用私刑,害人性命。你眼里还有没有书院,有没有国法!”

李叔冷冷看向魏谦,声音凛冽:“今日任你再怎么花言巧语也是无用,一个罪臣之子,我锦衣卫杀便杀了,你若不服,便去阎王那儿喊冤吧。”

一听“锦衣卫”三个字,魏谦的心立马凉了个透,心底刚燃起的一线希望顿时被浇灭了。

明朝锦衣卫的赫赫凶名,哪怕魏谦穿越之前就已经是如雷贯耳了,如今也算是切身领教了。魏谦哪能不知道,像锦衣卫这种国家特务机关,别说是他这么一个罪臣之子,哪怕是平头小百姓,对于锦衣卫而言,那也就跟宰自家的老母鸡没什么区别。

见李叔竟然对自己视若无物,山长终于是按捺不住怒气,破口大骂道:

“我呸,少拿你这‘锦衣卫’的狗屁名头说事,我看你是小麻雀下鹅蛋——充个屁眼子比脸还大,老夫竟然准了你这条疯狗回书院来,真是八十老娘倒绷了孩儿——瞎了老眼失了手。你李衡就跟你那黑心肝的主子没两样,前世都是没腚眼子的泼才,就活该这辈子断子绝孙,当个老……”

后头那个“绝户”二字正要出口,山长突然意识到这可不把自己也骂进去了,还顺带咒了赵崇明一记,于是只能憋了回去,可气势也便弱了几分。

饶是如此,山长这一通污言秽语骂下来,听得魏谦那叫一个呆若木鸡。

魏谦虽然此前没跟山长接触过,只在书院里偶而远远见过几次,可他瞧着这小老头体格富态,须发灰白,慈眉善目的,颇是令人亲近。

加之山长平日里的扮相也颇为持重,头戴东坡巾,一身青色织金云纹氅衣,加上方才那拢着袖,一脸乐呵呵的神态,活脱脱就是一副老官绅的好相貌。魏谦心里原本还怀着几分尊敬和孺慕,可他哪想到,这一院的山长喷起人来竟是如此不堪入耳。

即便是见识过后世各种论坛骂战的魏谦,一时也是在心底直呼遇到了“行家”。

魏谦低头看向赵崇明,心想这莫非就是小胖子说的“一向宽厚”,“待人和气”?可真就应了“儒雅随和”这词。

不过魏谦发现小胖子也是一脸的目瞪口呆,显然也无法接受这令他幻灭的现实。

至于当事人李叔,被山长这么狗血淋头骂了一通下来,脸上已是一片涨红,气息都是不稳,一双虎目死死瞪住山长,咬牙切齿道:“熊思鲁……”

“唤你亲爷老子作甚……”山长更是不甘示弱,甚至手上还在暗暗使劲,想将整把刀都抢过来。

李叔一时也奈何不得这老匹夫,只能开口出声,唤道:“开阳。”

原本只拦在门口的男子闻声,平静的双目中立时湛出神光,右手则径直抽出鞘中的刀刃,一个踏步上前,挥刀就朝魏谦劈去。

魏谦正打量着退路呢,虽有防备,但这疑似唤作“开阳”的男子当真是动若脱兔,魏谦甚至都来不及欣赏这柄传说中的绣春刀,那映彻着夕阳的湛湛刀光已经闪花了他的眼。

隐隐扑面的凌厉刀风让魏谦脑子里是一片空白,正准备闭目等死之际,魏谦只觉腰间一紧,眼前又是一晃,原来是小胖子那壮实的身影先扑到了自己跟前。

刀锋瞬息便至,在魏谦耳边划过一阵凄厉的破空声。

魏谦却顾不得这如死神催命般的声音,他想唤一声怀里这个死死抱住他的小胖子,可张了张嘴,却发不出声来。

魏谦从未像这样恐惧过。

他一双手打着颤,想往小胖子背上探去,却又不敢,生怕摸到的是满手的鲜血。

“少爷!”李叔也是被这情形吓得大惊失色,这下再也顾不得跟山长拉扯,直接弃了刀,直奔向赵崇明。

赵崇明本也是紧闭着眼,听到李叔唤他,见状后赶忙转过身推着魏谦就往墙边退,嘴里则朝李叔央求着:“李叔,你别过来。”

魏谦听出小胖子中气十足的声音,只觉得心中从没有这么高兴过,就好像即将被斩首的死刑犯,突然听到了那一声“刀下留人”一般。

可魏谦只唤了一声“慎行”便再也说不出话来。

李叔自然也听出来赵崇明没有受伤,加之看到地面上还有开阳的绣春刀上也没有沾染半分血迹,李叔吊到喉咙的心才放下了几分。可他还是朝开阳望了一眼,见开阳摇了摇头,这才长舒了口气。

可担忧和恐惧散去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压抑不住的暴怒。李叔双目险些冒出火来,死死瞪着魏谦,恨不得把魏谦千刀万剐了去。

李叔又看向赵崇明,质问道:“少爷,这小子究竟给你灌了什么药,少爷你竟然这么护着他,连命都不要了。”

李叔眼里的怒意吓得赵崇明下意识往后挪了半步,心里强烈挣扎了片刻后,才使劲摇了摇头,执拗道:“李叔……不关道济兄的事,是我求着道济兄带我去城里的,我……李叔……我……我求你不要伤了他。”

魏谦确认了小胖子完好无恙后,强自按捺下了心里的悸动和不舍。他心里打定了主意,于是也懒得再听后续这主仆二人间没营养的狗血对白,扬声叮嘱道:“慎行,你留下断后,替我拖上他们一会。”

魏谦说完,硬下心甩开了小胖子的手,将小胖子往最近的开阳跟前推去,然后拔腿就往墙边的那株槐树跑去。魏谦踏着井沿,矮身一蹦,攀上了一根粗壮的树枝,然后使了吃奶的力才挪上去了几分,堪堪能伸手够住附近的墙角。

一旁的开阳赶忙扶住赵崇明,然后就要上前阻止魏谦逃跑,却被赵崇明见势抱住了大腿,开阳也不敢用力甩开赵崇明,就只能眼看着魏谦笨拙地翻上了墙,而后纵身跳了下去。

“哎哟!”隔着墙传来魏谦的一声痛呼。

随后又听魏谦喊道:“慎行,我一定会回来救你的。”

这声音越来越飘忽,一听便知人已经渐然跑远了。

听了这话,院内其余四人一时都有些呆滞。

赵崇明缓缓松开了手,回头望着魏谦跳下的那片墙头,揉了揉眼角,随后“噗”地一声,憨笑出声来。

李叔很是气急,恨铁不成钢道:“少爷怎还笑得出来,你这么护着这小贼,可他却把你抛下不管,你还真指望他回来不成?”

赵崇明依旧凝望着墙头,挠挠头想了想,笑着说道:“为善论心不论迹,若是图着旁人回报,难免多生烦扰。我原本就顾念着道济兄,只想他好好的,如今他安然无恙地……走了,我心里自然是高兴的。”

这番话竟让李叔一时不知该如何反驳,只恨当日在船上没把这个满嘴胡言乱语的小贼给剁碎了去。

李叔正后悔着,又听一边的山长拍手叫好道:“此言甚妙!甚妙!为善论心不论迹,想来下一句是:为恶论迹不论心了。”

见山长又恢复了往日里笑呵呵的温和模样,赵崇明一时也摸不着头脑,差点以为之前山长的那些污言秽语都是自己的幻听。

赵崇明点了点头应道:“正是。”

然后赵崇明又把魏谦的原话念了一遍。

山长笑意吟吟,捋了捋颔下短须,称赞道:“慎行呐,你虽说不谙人事,可到底是天资聪颖,像这些分明善恶的道理,旁人怕是一辈子都领会不来,有些人啊,那真是老藤鞭子赶野狗——一把年纪落到狗肚子上去了。”

一旁的李叔哪里听不出来山长在指桑骂槐,只冷哼了一声没有说话。

听山长夸自己,赵崇明有些难为情,连忙摆手道:“山长过奖了,这些话都是道济兄说与我听的。道济兄他懂的很多,教了我许多道理。”

一提起“道济兄”,赵崇明眼里就泛起了笑意。

山长轻“咦”了一声,略想了一番倒也不怎么意外。

可一边的李叔就听不下去了,他也不能怪赵崇明,便朝山长怒道:“看你们书院教出来的好学生,满嘴的歪门邪道。若不是你有意纵容,那小贼何至于胆大包天,竟敢拐带世……少爷下山?”

赵崇明正想要出声替魏谦解释,却听山长双目一瞪,张口便骂道:

“大肚婆娘吃黄豆——放他娘的狗屁。姓李的,你前个月上赶着来求老子的时候,怎么不是这副狗头嘴脸。你家世子在我这书院里究竟是少胳膊还是少腿了,居然还怪到老子头上来,我就纵容怎么了?我瞧着他跟着那魏道济可比跟着你好多了。”

见山长说漏了赵崇明的身份,李叔和开阳都是如临大敌,开阳立马便出了院门去,左右环视了一圈才回来,朝李叔点了点头。

李叔见山长脸上毫无愧色,也再懒得跟山长多计较,只冷冷道:“你也不用说这些难听的,我现在便带人走。”

山长闻言一愣,怒气立消:“可……可这马上要入夜了。”

李叔半跪着身子,一边替赵崇明理了理衣衫,一边答道:“白日里赶路反而不便,我已在岳州府安排了船,就定在明日出发。”

山长也没挽留,只冷哼了一声道:“八百里快马赴丧宴——投胎的不急奔丧的急,要走赶紧走好了,别留在这碍老夫的眼。”

李叔起身后却没有立刻走人,转头问道:

“你把东西给我,我即刻便走。”

山长朝门口张望了一眼:“我早让人去拿了,你再等一会吧。”

于是两人一时都沉默了下来。而一旁的赵崇明趁这机会,扯了扯李叔的袖角,小声问道:“李叔,我们是要离开书院了吗。”

“嗯,京城的事已经办妥了,我这就带少爷去南京。”

赵崇明低下头去,心里挣扎了许久,到底还是没有出声违逆。他可以为了魏谦而反抗,可事关己身,他便只能接受这样的安排。

李叔哪里看不出来赵崇明的心思,心里更是把魏谦恨得咬牙切齿,要不是怕伤了自家少爷的心,他刚刚一定要追上去,把那小子给活剐了。

李叔难得放缓了声,安慰道:“少爷你放心,日后不会再有人追查你的身份,到了南京后,我便带着你在那安家,不用再四处奔走了。”

赵崇明眼神黯然,没有一丝欢喜,只点了点头,没有做声。

好一会,赵崇明终于是鼓起了勇气,抬头道:“李叔,我……我想去跟道济兄道个别。”

见李叔眉头皱起,赵崇明连忙解释道:“就一会,我跟道济兄说一声就回来,我怕……我这样不辞而别,道济兄……道济兄会怪我的。”

赵崇明说到最后,话里已是有些哽咽。

李叔腹中虽是气得紧,却到底也没狠下心来,往一边默然而立的开阳使了个眼色,便点头同意了下来。

赵崇明没有马上离开,而是先走到山长面前,恭敬行了一个弟子礼。

山长见状,连忙俯身将赵崇明扶起,没有让赵崇明叩头,道:“杨元和才是你的恩师,老夫当不得你这一礼。”

“山长这些时日的照拂,慎行铭记在心。虽然山长没有教过我,可我已经将山长视作半个老师。”

山长叹息了一声:“也罢,既然受了你半礼,我也提点你半句。杨元和宰执一国,无论治国之道还是治经的学问,都不是我能指摘的,只是唯有这为人处世的道理,你切不可学他。不然……”山长说到这,又是一声叹息,摇摇头没有继续。

赵崇明犹豫了下来,也不知该如何作答。

山长看出了赵崇明的为难,转又笑道:“你也不能学你那‘道济兄’,那孩子我也算是看出来了,老太婆举碗喝稀饭——端得是无耻(齿)下流,你生性最是仁厚纯善,没得被他给带坏了。”

李叔又是一声冷哼,心想这老匹夫还没糊涂,总算说了句人话。

赵崇明连忙辩解道:“道济兄他是……他不是坏人。”

赵崇明原本想说魏谦是好人,可想到魏谦往日里的行径,“好人”二字始终是说不出口。而想起和魏谦朝夕与共的这些日子,赵崇明眼里先是生出了满满的笑意,很快又翻涌起悲伤来。

山长点了点头,笑呵呵道:“老夫明白,你且去同他道别吧。”

山长目送着赵崇明在开阳的护送下出了门去,而待院内再无旁人,山长才出声讥讽道:“恭王倒是生了个好儿子。只是不知这孩子前世造了什么孽,平白无故地要为着他父亲受这许多罪?”

李叔也没好气:“王爷对世子殿下早有安排,实在犯不着你劳心。”

山长捋着颔下短须,冷笑不止:“早有安排?这孩子自幼便离了生身父母,独自入宫为质,想必这就是恭王的安排。他名义上是圣上的养子,实则成了外朝对抗内廷的棋子,终日命悬一线,看来也是恭王的安排。可后来圣上二子接连降世,杨元和被贬官流放,而他险些死在了宫里,莫非……这还是他恭王的安排?”

李叔无言以对,只道:“不想你呆在这岳麓山中,知道的倒是不少。”

“哼,老夫虽处江湖之远,却还也不至于闭目塞听。这朝堂和宫里,左右不过是这些狗皮倒灶的破事,老夫早就看惯了,只觉好生没意思,还不如在书院里教书来得自在清静。”

李叔瞥了山长一眼,淡淡道:“你怕不是在朝堂待不下去,被杨元和赶出京城,这才到这书院来的。”

山长眼皮一跳,不想差点被李衡这小子猜出了老底,但山长面上依旧装作波澜不惊,故作不屑道:“你是井底蛤蟆看青天——晓得个屁,你师父我好歹也当过日讲官,是给先帝讲过经筵,写过起居注的。老夫当初御街夸官,传胪唱名的时候你还不知在哪里玩泥巴呢。杨元和那厮是不知好歹,当时老夫便劝他还威福于主上,圣上虽然没有根基,可终归是大义正统所在,他杨元和看似能呼风唤雨,却到底也不是这大明的天。潜龙勿用,亢龙有悔的道理,他一个明经治典的庶吉士怎么就不懂?竟还迁怒于老夫,活该落得这么一个下场。”

山长本还有些幸灾乐祸,但很快转为了怅然,感慨道:“不过如今想来,当初或许是老夫思虑浅了。到杨元和这种位子上,又哪能是说退便能退的呢?”

李叔却道:“我也不懂你说的这些有的没的,我只知王爷为了保全世子殿下,便是连自己的性命都舍了去。”

“这时候他才想起要保全自己的儿子了,那可真是咽过气后想抓药,入了棺材哭不孝——迟了。他分明是一连死了两个儿子,眼看要绝了后,这才惦记起自己还有一个送了人的长子来。又是向朝廷上书请求重新立嗣为世子,又是假装重病求圣上恩准其回封地探望,最后还整这么一出金蝉脱壳的戏码,真当全天下人是傻子不成。他恭王不死,这出戏怎么收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你一个无儿无女的老鳏夫懂什么。”

山长原本还捻着胡子,颇有几分气度,可一听李叔这话立马又炸了。

“你一个秀才都没考上的童生,还有脸在老夫面前讲《战国策》?伏羲门前算八卦,女娲跟前捏泥巴——当祖师爷的面充什么内行!”

李叔却懒得搭理山长,淡淡瞥了一眼没吭声。

山长更来气了,他心知李衡的痛脚,于是道:“他恭王连自己的命都保不住,还计个劳什子的狗屁深远?”

果然一听山长这么不留情面地骂恭王,李叔顿时就不淡定了,不悦道:“老匹夫,人死灯灭,万事皆空,你且积点口德吧。”

“哼,癞蛤蟆扒皮——活着惹人厌,死了还讨嫌。他本就怀有不臣之心,暗地里也不知做了多少恶事。他谋划这一出金蝉脱壳时,可曾想过一朝兵乱将祸及多少无辜生灵?永州府数十万子民何辜?我湖广一省的百姓何辜?可恨他死了竟还能落个王爷的体面,想来都算是便宜他了。”

李叔沉默了一会,最后说道:“我不管别的,我只知王爷对我恩重如山,临终所托,不敢或忘。世子殿下是王爷的血脉,无论如何,我都要护着他的平安。”

山长本还想嘲讽李衡几句“愚忠”,可想起往事,又不禁意兴阑珊,语带萧索道:“罢了罢了,有些事你们到底也不会明白。恭王用性命保全了自己唯一的儿子,弥补了亏欠,自己落了个心安理得;而你呢,好歹也能成全个忠义壮烈的好名声。至于九重天上那位,更是除去了心头之患。你们都有自己的谋算考量,可谁又真真替这孩子想过?谁又曾问过他愿与不愿?可叹他心性纯良却命途多舛,一朝变故,眼见着父母恩师一一离世,留他孑然一身,颠沛流离,昔日的养父竟还成了仇人,他好端端一个圣子皇孙,如今反不如那飘萍断梗。”

“王爷的苦心,世子他终有一天会懂的。”

此时,院门之外传来叩门之声,随之外头有人唤道:“山长,您要的东西到了。”

山长立刻整理了有些凌乱的鹤氅和冠巾,脸上复归平静,然后应了一声门。

进门的是一名斋夫,双手持着一块用绢布牢牢包裹的物件。斋夫正想要递给山长,却见山长使了个眼色,于是转而交给了一旁的李叔。

李叔翻开绢布,打开了里头的盒子,也不敢触碰盒子里的东西,只细细查看了一番,然后又小心合上,收入怀中。

山长道:“我找公羊老头来看过了,不过他也参不透这块玄璧上的玄机。”

李叔眼里闪过一丝失望,微微点头道:“原本也没指望能轻易解开,劳你费心了。”

难得听李叔同自己这么客气,山长有些惊诧,转而问道:

“既然这是恭王给你的,难道他就不曾告诉你这里头有什么机关玄妙?”

李叔摇了摇头:“王爷临终前只交代说这东西不到最后关头,万万不能动用,更不能让宫里那位知道。”

山长又讥讽道:“铁拐李的葫芦——也不知是卖什么药。这究竟是你家世子的护身符啊,还是催命符呐?”

李叔只当没听见山长的冷嘲热讽:“不知道也罢,只希望不会真有用到这东西的一日吧。”

“不过也不是全无半点收获,公羊老头倒是透露了这东西的来历,他说这应当是文帝时留下来的东西。”

“他怎么知道的?”

“他家祖上在文帝之时可是帝师,宫里的那些密辛和禁物,就算知道些也不足为怪。”

李叔陡然变色:“他知道这是从宫里来的?”

山长见李叔眼中杀机闪露,哪里不懂李叔想干嘛,赶忙劝道:“你可别去招惹他,他公羊家早已不过问俗务,便是知道了这东西的来历也不会透露给旁人的。”

李叔沉吟不语。

山长只好继续劝道:“那老狐狸卜算通神,老夫浸淫《易》经这么多年,也是远不如他。你若是惹恼了他,指不定把你家世子的事给抖落出去,你自己且掂量着吧。”

听了这话,李叔才打消了心里的念头。

东西到手,也是时候离开了。

李叔也没再跟山长多说,连礼节都免了,转身便朝院门走去。

开门时,山长还是叫住了他:

“元枢。”

“当初你执意下山,我为你课了一卦,你可还记得?”

李叔默然,摇了摇头:“太久了,早不记得了。”

“鸿渐于陆,夫征不复。”山长喃喃念道。这句爻辞多年来让他耿耿于怀,常自难安。

李叔沉默了一会,才答道:“‘未知生,焉知死’,这也是老师你教过我的。像这些神鬼难测之事,弟子向来是不信的。”

李叔说完,推门而去,再不回头。

残日西沉,夜色渐浓,目送着李衡的背影消失在暮色苍茫之中,山长眉头紧锁,始终不见舒展。

圣人说四十不惑,山长却蓦地发现,他如今早过了天命之年,却是越活越不明白了。

枉他这半生精研易理,皓首穷经,却终究是窥不透这命数,参不透这世道。如今反而觉得这些个卦辞义理、经书典籍、圣人学问,竟全无是处。

既然早知有那一日,当初自己为何偏就笃信了命数,要放这逆徒下山呢?

山长在心中问自己,却到底也没寻出个答案来,只长叹了一声:

“可真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命里半点不由人呐。”

喜欢我与那位尚书大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与那位尚书大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都市之第一仙属性无限暴涨,我横压多元仙尊的都市生活无敌副村长宋朝探花郎鞋乡之小镇崛起李家村职业修仙学院支点顾少的老婆重生了无尽武装水浒话事人都市之仙临天下女总裁的贴身特种兵抗战之重生周卫国天价老公温柔宠不宋逍遥初唐透视邪医混花都穿越之相杀相爱兵王传奇
经典收藏三国:我刘璋,天下无敌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三国之魏武元勋灭元1399医品狂妃天坞少年抗战:龙国无敌军团大唐最强路人甲这个三国太可怕了!铁甲轰鸣内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穷鬼的上下两千年大乾:帝国独裁者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重历战争年代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最近更新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汉末三国:大哥,看这大好河山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罗马,你妈喊你去打仗了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重生农家致富科举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五老将我从现代带回三国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我大方士不欺君误国还能干什么?极品皇太子,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带着AI去穿越三国:卧龙出山,我请刘备赴死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txt下载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