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首页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的道姑师父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六宫无妃江山权色长安四象大唐第一庄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吉诺弯刀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威远侯府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全文阅读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txt下载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3章 飞短流长,山河永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永靖十九年九月二十三辛亥,大名府,卫河钞关。

“泗州城外,乃是祖陵。”

经赵崇明这么一解释,魏谦也多少明白了过来:难怪刚刚冯植会那么失态,原来潘定这是预备着要把老朱家的祖坟给淹了啊。

祖陵向来是帝氏发家所在,视为一国龙脉所系,也不说潘定这个办法能有几分成效,即便潘定是大禹转世,老朱家的龙子龙孙们也绝无可能让潘定动自家祖坟分毫的。

而一旁的冯植从惊骇之中缓过神来,拱手又劝道:“大人,此议非比寻常……务必要三思啊。”

潘定却是毫无惧色,反而哑然失笑,反问道:“这其中的利害,你以为潘某不知?”

冯植一噎,正要再说些什么,又听潘定说道:“你也不必多言,潘某原不过是想考校你一番罢了。我看你谙熟水政,并非那些蝇营狗苟,尸位素餐的庸碌之徒,却为何要指使底下的人做出这等下作之事来?”

夜色中,冯植脸色一阵发白,强自镇定,正色答道:“下官愚钝,不知大人这话从何说起?”

潘定却没有继续开罪冯植,反而转头问向魏谦:“魏小子,你心眼多,想必也是看出这位冯县丞的好手段了吧。”

魏谦老脸一黑,压根不想接潘定的话茬,省得平白把冯植给得罪了去,于是就只装着糊涂答道:“潘相公实在谬赞了,小子蠢钝如牛,哪能瞧出这些门道。”

见魏谦如泥鳅一般滑不溜秋,潘定又瞪了魏谦一眼,冷哼道:“那个千户但若有你肚里一两成的鬼门子心思,何至于被人算计到这般田地。”

魏谦老脸又是一抽,呵呵干笑了两声,也只当潘定是在夸奖他了。

赵崇明见到从来嘴上不饶人的魏谦在潘定面前也只能自承“蠢钝”,不免憋笑,扯了扯魏谦的衣袖,低声道:“道济兄,你最是聪明,定是看出来了不是。”

魏谦心道还是小胖子说话好听,小声回道:“又不是什么高明的手段,不过就是借刀杀人,姓潘的让人当枪使了呗。”

潘定也不理会这老咬耳朵的两人,转头朝冯植说道:“私盐栽赃的法子,虽说未必新鲜,但也不像是那些直肠直肚的兵鲁子能想出来的,定是有人为这位韩千户出谋献策。”

冯植犹自强装镇定,出声辩解道:“韩千户手下众多,不乏在钞关上办事的胥吏,大人何故断定是下官呢?”

“这漕道上有句俗话,说是宁放小鬼,莫惹阎王。这些个老吏最是怕事,即便不识得本官的官印,也断断不敢把本官认定是诈关的骗贼。”

冯植脸色变幻,嗫嚅着忙想再要辩解几句,但转念又想,潘定若是有心开罪他,方才当众就可以将他置于死地,何必等眼下无人时才出言责问?

一念及此,冯植心下才稍稍安定了几分,也不再狡辩,索性承认了下来,躬身而拜,拱手揖道:“大人明鉴。”

然而,出乎冯植意料的是,潘定却没了后话,江畔便只听得河水拍岸的声响,不绝于耳。而潘定的沉默,反倒让冯植更加心惊肉跳,忐忑不已。

许是受不了这气氛,冯植咬了咬牙,出声问道:“敢问大人要如何处置下官?”

潘定回道:“姓韩的行事乖张无度,鱼肉百姓,自会有发落他的去处,也算是罪有应得,因此本官便也不与你计较此事。然而,这蓄意栽赃的事,到底是出自你的首尾,你可有什么要申辩的?”

见潘定不打算追究韩千户的事,冯植便舒了大半口气,在他想来,唯独这借刀杀人的事可大可小,潘定若强给他定一个欺君的罪名,他也是求告无门。

冯植思忖了片刻后,答道:“其实下官如此行事,也是奉了通政使司衙门下达的命令,不得不便宜行事,将这趟驿船拦截下来。”

潘定眉头一皱:“通政使司?”

“正是。听府里派来的人说,还是藩台大人亲自过问的,说是王河台府中有一房贵妾出逃,各路衙门须得在水陆两路设关,盘问捉拿。这说巧不巧,大人搭乘此船,莫非不知船上这户女眷的底细?”

潘定连日里都在船上,并不知道地方上近日竟有这么大的动作。但无论如何,这道政令都蹊跷得很。不过是一房出逃的小妾,何至于这般兴师动众,而且即便王河台还在位上,也指挥不动通政使司。

冯植又说道:“说起来,这事归根到底,还是为了大人您。”

潘定面露不悦,反问道:“为了本官?”

冯植显然察觉到了潘定的不快,赶忙解释道:“下官起初也是不解,为何要惊动一省一十三府的衙门去捉拿一个私逃的小妾,就连都指挥司都派了人马下来。直至昨夜韩千户在军中醉酒之时,才向下官透露了些许内情。原来这房小妾是伙同一名师爷出逃的。”

潘定闻言,不禁面露古怪。

而一旁的魏谦却差点笑出声来。

赵崇明察觉出魏谦在憋笑,悄声问道:“道济兄,这其中是有什么古怪吗?”

魏谦强忍着笑,给赵崇明解释道:“这位师爷,想必是见大厦将倾,走为上策。可他临走前,竟还不忘给自家的东翁戴上一顶油光发绿的帽子,真可谓是‘忠义无双’了,哈哈。”

赵崇明同魏谦混迹久了,早已通了大半的人事,闪念之间便也明白了过来,一时也是哭笑不得。

潘定听到魏赵两人的偷笑之声,更是不耐,冷哼道:“这些龌龊事又同本官有什么干系?”

冯植正是这个意思,他早见惯了地方上的龌龊,那些深文固纳,罗织构陷的事在他看来不过稀疏平常,因此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因此更不明白潘定为什么突然勃然生怒。

冯植心念急转,小心翼翼地问道:“恕下官愚钝,大人难道不是奉了上意,特来问罪王河台的?”

潘定心头怒意更甚,正要痛斥两句,但转瞬之间,他突然想到冯植之前和他说过的那些“飞短流长”,顷刻间恍然大悟:其实何止是冯植一人这么想,怕是全天下人都以为他这个代天巡狩的御史,是代夏阁老来立威的。整个北直隶如此兴师动众去捉拿一个小小的师爷,不要帮他办事,而是向他的座师——当今首辅示好。

大概只有潘定自己知道,他虽是奉了代天巡狩的旨意,却也仅仅是去巡查河道,考察河政而已。自己这大半年的日夜辛劳,到头来不仅毫无用处,甚至在官场之人的眼中,全不过是做戏和笑话罢了。

潘定心中顿时涌起了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此刻的潘定,甚至连一星半点的愤怒都没有了。潘定自嘲一笑,转头朝魏谦两人问道:“你二人也是这般以为的?”

魏谦被潘定这没头没脑的一问给整懵了,也不知该答“是”,或是“不是”。

倒是赵崇明出声回答了:“潘相公,恕晚辈唐突,或许这一开始就是令师的安排。”

潘定如何不知道自己这一身不上不下的官职,还有巡按的差遣肯定都是出自夏阁老的授意,道:“是又如何?”

赵崇明定了定神,不答反问道:“那潘相公以为,令师若是真是有心疏远,何不将你派往岭南,为何反要差去巡按地方,监察河道呢?晚辈妄自揣测,或许令师也是存了修好的诚意。”

赵崇明的一番话蓦然将潘定点醒了,他从一开始就先入为主的以为,夏阁老定是听信了小人谗言,所以要寻个体面的由头黜落自己,却从未没有想过其后还有另一层深意。潘定也是聪明人,如今跳出了心中的窠臼,刹那间就明白了大半。

然而潘定心中,却并没有半分豁然开朗的快意,脸上竟只剩下苦笑了。

诚然,夏阁老这番安排展示了他的诚意,那么下一步自然就该轮到潘定有所表示了。

如今这天下,怕也再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一个三品河台的顶上乌纱,项上人头,更适合作为投名状了。

潘定不免陷入了沉思,其余三人自是不敢打搅,只默不作声。

良久,潘定长叹了一声,看着脚下不住奔流的河水,叹道:“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世人都道做官有千好万好,可要务事却又千难万难。”

魏谦尚自在云里雾里,不好出声,而赵崇明虽然隐约猜到夏阁老的大致用意,却不明白这后头还有许多的弯弯绕绕,自然更不知道从何劝慰了。

潘定转头又向赵崇明问道:“若换做你是潘某,又当如何?”

这一问实在是把赵崇明给问倒了,只能支吾着说道:“这……方才不过是晚辈的一番妄言,实在不好再……”

潘定摆手道:“无妨,你姑妄言之,我自姑妄听之便是。”

赵崇明挠了挠头,而后斟酌了一番后说道:“方才晚辈听潘相公‘以清攻浊’的法子,真可谓千古奇思,倒教晚辈想起屈子与渔父的清浊之辩来了。”

潘定眸光悠悠,喃喃念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赵崇明继续道:“正是,世人都道江水清而河水浊,但是江水亦会泛滥千里,河水也曾泽被沃野。晚辈的恩师曾说过,处庙堂之高者,得天下供养,应当谋于万民社稷,而不是自诩清流,汲汲于名望。潘相公若能安稳水患,那便是禹功共论,万载不移,正所谓‘日月为盟,山河永志’,潘相公又何必执着于一时的功过与清浊呢?”

其实赵崇明说的这番道理也不过是老生常谈了,甚至在潘定听来还是有些书生意气,但听到最后一句时,还是让潘定颇有触动。

此际,夜月渐沉,星河欲曙,河面映彻着粼粼天光,水流兀自滔滔不歇。

潘定望着河水,感慨道:“日月在天终不死,江流赴海料无还。潘某又何尝不想效仿公羊帝师?

遥想当年,帝师力主迁都北京,引得朝堂上下群臣反对。幸得文帝力排众议,终是定鼎燕云。其后百五十年,有天子守国门,北虏秋毫不敢相犯,使我大明既无汉唐之和亲,亦无前宋之纳岁,更无兄弟敌国之礼。若能如文帝与公羊帝师一般,君臣一心,功过不论,那即便是沧海横流,山残水剩,又何足惧哉?”

说完,潘定大袖一挥,仰天长笑,引得四处众人侧目。潘定自是毫不在意,大步上了船去,而后头的冯植也仅是犹豫片刻,而后眼光一凛,也跟了上去。

于是岸上就只留下了面面相觑的魏赵二人。

“这位潘相公也不知发了哪门子的疯癫,不过他最后念的那句诗倒像是在哪听过似的?”魏谦犹自吐槽着潘定。

赵崇明笑着解释道:“这是公羊帝师留下的诗。”

公羊帝师?魏谦眉毛一抬,说起来这已经是他今夜第三次听到这个名字了。魏谦突然回想了起来,问道:“我记得前些日子咱俩在山上避雨时,留宿了一间破庙,你那时说是帝师祠来着,莫非就是供奉着这位公羊帝师?”

赵崇明点头应是。

可魏谦又有些迷惑:“可我分明记得,里面的那尊塑像,分明是位帝君啊?”

赵崇明答道:“那是本朝文帝的神像,文帝旁边原本立着的是公羊帝师。然而宣景帝在位之时,曾有臣子进谏,说君臣同祠并立,是为大不敬。后来宣景帝便下令,将祠中帝师的塑像给毁去了。再后来,各地的帝师祠也没了香火供奉,或是重建,或是荒废了下来。”

魏谦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啧啧道:“要说这原本该是一段君臣相得的史书佳话,可到头来还是敌不过世殊时移,挡不住众口悠悠。”

赵崇明颇有同感,叹了一声,继续道:“其实本朝的《建文实录》中尚有记载,建文四年,帝师平定了燕王之乱。凯旋之日,文帝亲身出京,过江相迎。文帝在江上曾说:帝师的功劳,朱家后世的代代子孙会记得,大明的亿万百姓也会记得。朕想记载在史书里,可是纸张终会随岁月而腐朽,朕想铭刻在石碑上,但即便是磐石也会被风雨所消磨。”

魏谦听到这段史书上的记载,不禁又回想起帝师祠里断壁颓垣的破败景象,心中不由暗哂:文帝可真是被自己的后人给打脸了啊。这才不过更了几次甲子,换了数代人事,那石碑上字迹还未消磨几分,但老朱家的子孙已经将公羊帝师的恩德尽抛诸脑后了。

“那公羊帝师是如何回应的?”魏谦问道。

赵崇明顺着脚下滔滔流水放眼望去,只见远处水天相接之际已经泛起了鱼肚白。河上渐起的烟波苍苍茫茫,浩渺无涯。

“帝师上指青天,下划江流,对曰:

——江流赴海,东去无悔。日月为盟,山河永志。”

喜欢我与那位尚书大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与那位尚书大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神婿叶凡极品小保安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都市之王牌仙尊谍影:命令与征服北明不南渡斗破之我即正道从美食开始万界签到纯阳武神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仙尊的都市生活不宋逍遥初唐唐业楚芸萱穿越之相杀相爱从无限游戏开始又名从大明开始火影:心比天高,我欲成神都市:激活女神攻略系统,开局拿下杨蜜!
经典收藏我的道姑师父三国之魏武元勋带着系统混大唐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重生之傲仕三国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贞观楚王抽个美女打江山大唐说书人:揭秘玄武门,李二懵了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男卑女尊修仙界大汉王朝第三帝国水浒之小孟尝抗战之重生周卫国汉末大混子大乾:帝国独裁者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穷鬼的上下两千年
最近更新穿越大明,我摆脱严嵩追贤妻来!给各朝上科技醉枕大明于是我成为了神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穿越原异界寻仙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风雨话东周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三国之纨绔霸天下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开局一颗头,争霸全世界穿越之我在流放中逆袭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带着美女闯三国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txt下载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