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首页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之袁家我做主天唐锦绣房俊亮剑:让你偷家,你登陆东京湾?我夺舍了隋炀帝寒门崛起笔趣阁百炼飞升录大唐好男人李元霸三国寻龙记我的道姑师父谍影凌云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全文阅读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txt下载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7章 再看西厢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注:因为剧情详略缘故,后续章节不会严格双线交叉,注意看后续章节开头的时间)

永靖四十四年正月二十二庚申日,京城,结缘戏楼。

张白圭由小二小步引着上了楼。楼上正中间的看席上,魏谦早已经在座等候了。

此时刚刚过了晌午,原本正该是戏楼最热闹的时候,可这偌大的戏楼里,除了魏谦以外再无别的看客。

张白圭心中一沉,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但还是上前同魏谦见礼道:“劳道济兄久等了。”

魏谦坐在轮椅上没起身,只笑着拱了拱手,说道:“我如今腿脚不便,不好与叔正回礼,还望叔正莫要见怪。”

“道济兄言重了。前日里听闻道济兄受了伤,原是想去探望一番,可又怕扰了府上清静,反倒耽误了养伤。所幸道济兄今日相邀,正弥补了我心中所憾。”

魏谦呵呵轻笑了两声,抬手相邀道:“先坐吧。”

张白圭没有立刻落座,而是状若无意地看了一眼魏谦身后的魏己。

魏己立马识趣地躬身告退,下楼去安排了。

待张白圭坐定,魏谦笑着说道:

“如今朝堂上谁人不知道我把靖王往死里得罪了,又还被下旨降罪,褫夺了官身。眼下京城里人人避我不及,难得叔正能应邀前来,还称呼我一声‘道济兄’。”

“道济兄客气了。今日唤我前来,不知所为何事?”

魏谦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抬手朝楼下的戏台指了一指。

此时,戏台之下的一众乐师正拨弦鸣鼓,伴着一阵嘈嘈切切的琵琶声,两女一男三名戏角缓步走到台上,各自落定。

琵琶声停,戏台左侧一位衣着绿帔坎肩的小旦持团扇掩泪,悲声吟了一句:

“悲欢聚散一杯酒,南北西东万里程。”

小旦念完,莲步轻移,身段款款而转,手中团扇轻挥,口中咿呀,凄婉唱道: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张白圭只一听这唱词,就知道台上唱的是《西厢记》里《长亭送别》的一折。这一折说的是张生要上京赶考,崔莺莺十里长亭相送,而戏台上的那位女旦,扮的正是送别情郎的崔莺莺。

这时魏谦出声了。

只听魏谦说道:“我记得同叔正初见之时,是在京城外的客栈里,当时客栈里的戏班子唱的也是一出《西厢记》,不过当时唱的是张生高中状元,与崔莺莺团聚完婚的最末一折。”

听魏谦这么一说,张白圭也便记了起来。当时在客栈里落脚的大多都是和两人一样来赴春闱会试的举子,戏班子自然要唱些好兆头的戏本折子,也好多讨些赏钱。

不过张白圭还是不明白魏谦的用意,只拿起桌上的酒壶,给魏谦斟起酒来,静静等着魏谦的下文。

魏谦继续说道:“我还记得当初叔正听戏之时颇为感伤,说到令堂早逝,而令尊因为思悼亡妻,所以常自在家中听这一出《长亭送别》。”

张白圭心头一跳,还是面不改色地给魏谦斟满了酒,淡淡应道:“道济兄当真是好记性。”

魏谦眼神冷了下来,嘴角一挑,笑道:“尚想旧情怜婢仆,也曾因梦送钱财。令尊悼妻情深,着实令人动容。可谁又能想到,你父亲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张文襄公。”

此话一出,张白圭神色虽然丝毫不变,但给自己倒酒的手还是抖了一下。杯里的酒水顿时溅了出来,湿了衣衫。

张白圭自然能听出了魏谦话里嘲弄的意味,抬头看向魏谦,问道:“你都知道了?”

魏谦点了点头,回道:

“我也是最近才想明白过来一些事,可又发现想不明白的事反倒更多了。不然今日也不会请叔正过来,为我解惑。”

其实张白圭的身世并不难查,锦衣卫北镇抚司衙门里对京城大小官员的家世来历都一一记录在案,而魏谦不过使了一些银子就让人抄录了一份出来。正如魏谦所料,张白圭是张茂恭的私生子,只是寄在了张茂恭的一位族人名下。但让魏谦没料到的是,张白圭的生母竟然正是那位传闻曾与张茂恭有染的江陵尼姑。

张白圭停下倒酒,直视魏谦,问道:“不知道济兄想要从我这知道什么?”

“我和叔正从前虽然只是因利而聚,可好歹也是相识一场,不知叔正为什么要置我于死地呢?”

“你当真不知?”

魏谦摇了摇头。

张白圭愣了愣,随后自顾冷嘲而笑,又自顾斟完了酒,抬头自顾饮下,最后才自顾说道:“我从小在庵寺里长大,自幼便只知有母,而不知有父。庵里庵外的人骂我母亲是破了戒律的姑子,是不知羞耻的淫妇,可谁又知道,我母亲也曾是张氏明媒正娶的元配正妻。”

张白圭的话里不起波澜,可袖里的左手却不自觉地攥紧成拳。

这时,戏台上的崔莺莺翘首遥望,神色凄然,正唱道一句: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此恨谁知?

张白圭凝望着崔莺莺的清瘦身影,继续说道:“先父从前虽然只是长沙府里一介小小的县丞,但与我母亲举案齐眉,实也是一对恩爱夫妻。可后来,恭王拿我母亲为要挟,威逼利诱先父赶赴京城,为他办事。”

“原来如此。”魏谦这才明白,原来当初张茂恭抛弃糟糠,攀附高门的故事后头竟还有这么一桩因果。

“可怜我母亲被瞒在鼓里,以为先父只是离家三四月,可哪知这一去五六年。她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又孤身一人,千辛万苦地寻回了长沙。到了长沙后,她却从张氏族人的口中得知,先父早已经另娶了高门贵女,就连族谱上都不见了她的名字。我母亲心灰如死,失魂落魄地回到江陵老家,然而回去后又遭父兄厌弃。她投江觅死,却被寺里的住持所救,后来便剃度出了家。”

魏谦一时默然无语。原来这不是一出《西厢记》,而是一部《莺莺传》。

说到这,张白圭冷笑了一声,恨恨说道:“至于后来的事,也就世人皆知了。当年的张县丞多年后已经成了张尚书,他衣锦还乡时,总算想起了他曾经的糟糠之妻。可恨我母亲心善耳软,竟又轻信了他,为他珠胎暗结,为他伤了身体,为他将一个女子最后的名节也尽败坏了。”

张白圭此时双眼不禁已是泛红,转过头来直视魏谦,厉声质问道:“你倒是说说,当年若不是恭王所迫,先父先母何至于离散多年,生人如作死别?先母又何至于落得如此凄惨的地步?我自幼无父,年少失母,半生孤独无依,难道不是都拜恭王所赐?!”

魏谦无法回答张白圭,他又何尝不是恭王所作所为的受害者,又哪里会为恭王辩解。

可魏谦也不想回答张白圭,对于他而言,这些都不过是些陈年往事罢了。

魏谦反问道:“可你又是怎么知道,这些事都是恭王做的?”

张白圭只以为魏谦不想认账,冷冷道:“自然是先父告知与我的。你若是不信的话,恭王当年在京城里留下的那些暗桩,我都可以一一与你对质。”

魏谦眉头紧锁。看来张茂恭透露给张白圭的事情还不少,而张白圭显然还知道恭王世子还没死,所以才会报复自己二人。

张白圭见魏谦不答,心中怒意更是难以自持,又说道:“若非如此,你以为我如何猜到你就是恭王世子的?”

魏谦闻言,顿时愣在当场。

魏谦惊讶之余,心中竟然还有些庆幸,原来张白圭竟然把他误认为了恭王世子。至于原因倒也不难猜,魏谦在京城里运作了这么多年,虽然行事隐秘,可是只要张白圭有意留心,魏谦和那些暗桩的往来自然难以逃过张白圭的眼睛。

然而张白圭万万想不到的是,李衡把恭王留下的这些布置都托付给了魏谦,却不是赵崇明。

魏谦回过神来,心中已然有了盘算。魏谦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只说道:“所以你先是刻意与我交好,后来又假意与我合作。你知道我一定会选择昱王,所以你放着炙手可热的靖王不去攀附,而是选择去昱王府做了侍讲。你蛰伏了这么多年,一直隐忍不发,就为了拿捏住我的要害,在最关键的时候置我于死地。”

话已至此,张白圭也不再掩饰,承认道:“不错。是我挑拨了龚敬卿与赵慎行作对,也是我将你陷害纪罡的证据交给了靖王,就连那日京城里的医师,也都是我尽数请走的。我算到了一切,可我终究想不到,靖王那般的不中用,而赵慎行竟然会冒着大不敬的罪名,出宫来救你。”

回想起当日工部衙门里的情形,魏谦至今还是后怕。张白圭这一招驱虎吞狼,的确让他陷入了必死之局。若非龚肃在廷推之时向赵崇明漏了些口风,魏谦知道自己当时断无半点活路,顶多不过是早一时晚一时而已。

经过这一番急言厉语的宣泄,张白圭的情绪也渐渐平静了下来,说道:“我那日得知你捡回了一条性命后,也就知道了会有这么一天。不过你魏道济要想取我的性命,怕是还要费些功夫。”

张白圭话虽硬气,但心里却是一片苦涩。他的确可以不惧魏谦,然而魏谦身后的那位礼部尚书若要真出手对付他,他一个四品文官的确是束手无策。张白圭知道自己的倚仗所在,可在赵崇明面前,以昱王软弱的性子定是保不住他,而以龚肃的为人,就更不会为了他而与赵崇明决裂。

魏谦突然胡须一颤,眉毛一挑,呵呵轻笑出声。

这笑声将两人之间如同冻结如百丈寒冰一般的气氛给撞裂了。

这次魏谦主动拿过张白圭身前的酒杯,一边倒酒,一边笑着问道:“可我要你的命做什么?”

张白圭一时愕然。

魏谦倒好了酒,递向张白圭。张白圭迟疑地接过,眼神变幻不定。

魏谦自顾端起自己满斟的杯酒,虚敬了张白圭一杯,说道:“叔正,其实你和我都是一样的人。”

张白圭不解:“你这又是什么意思?”

“你因为恭王而迁怒于我,想要报复我。可是,你为何不直接将这些秘密大白于天下?如此一来,我魏道济在这大明的天下便再无半分立锥之地。可你没有这么做,而是大费周章地借靖王的手来谋害我。我甚至能笃定,这些事此前你决不曾对第二人说过,哪怕是昱王。”

张白圭眼神有些闪躲,并不答话。

魏谦则步步紧逼道:“因为叔正你知道,一旦你先父张茂恭的这些旧事公之于众,且不说他死后的哀荣会被一一褫夺,更要紧的是,你的仕途也就到头了。说到底,你算计最多的还是自身的利弊得失,你此番设局害我,为报私仇只是其一,更重要的是你想让赵慎行与靖王斗个你死我活。无论结果如何,你都是功臣,将来更是你入阁的跻身之阶。”

张白圭被直戳了心事,脸色发白。他自知强辩无用,索性反问道:“是又如何?”

“我说了,你和我都是一样的人,从前你和我能因利而聚,往后自然也是一样。于你而言,赵慎行和龚敬卿都是你入阁前的阻碍,既然如此,哪一个去不是去?哪一个留又不是留?”

张白圭终于明白了魏谦的意思,不禁神色大变:“你这是要对付龚敬卿?”

“不错,我会帮你把龚肃弄走,而你到时候只须顺水推舟,在关键时候推上龚阁老一把便是。自此以后,昱王府上自然唯你张叔正马首是瞻。”

不得不说,魏谦的条件立刻就打动了张白圭。他从前不是没有想过把龚肃挤走,只要有龚肃一天,他张白圭就不是昱王最亲近最信任的人选。然而龚肃已是阁臣,不是他能轻易算计的,更重要的是他知道龚肃与昱王师徒多年,情谊笃厚,为了日后着想,陷害龚肃的事无论如何都不能脏了他的手。

张白圭沉吟了片刻,问道:“那你想要我做什么?”

“很简单,我只想知道一件事。”

“何事?”

“当初恭王费尽心机,将令尊扶持上位,究竟是想要他做什么?”

听了魏谦的问题,张白圭犹自不敢置信,将信将疑道:“当真?”

魏谦知道张白圭的疑虑,讥笑道:“不然的话,以叔正你今时今日的处境,又能帮我做什么呢?”

张白圭脸上一红,虽然魏谦的话不好听,不过事实确实如此。从前他在暗,魏谦和靖王在明,所以他才能设局算计。可如今局势分明,他一个四品官在这红袍满地的京城里的确掀不起什么风浪来。

张白圭犹豫了一会后,说道:“依先父临终所言,当年恭王只是让他上书议礼,请今上尊生父献王为皇考,而尊先帝为皇伯。”

魏谦抬眉看了张白圭一眼,没有说话。

张白圭自知这回答不能让魏谦满意,又细细回想了一番后说道:“恭王料定杨元和身为弘德帝托付社稷的股肱重臣,必定会和一干老臣反对此事。因此恭王让先父在最后关头请出先帝遗诏。”

魏谦眉头一皱:“先帝遗诏?弘德帝的遗诏不就是让杨元和在宗室里择一血脉亲近之人承继宗庙?但是献王因为先于弘德帝薨逝,所以杨元和才让今上袭了献王爵位,然后继嗣帝宗,登基为帝。这其中莫非还另有内情?”

张白圭摇了摇头:“弘德帝驾崩之时,先父不过只是地方上的小官,后来也都是照恭王的谋划办事,并不知道其中的玄机。”

魏谦知道张白圭这话不假,也便没有再追问。只是这个答案让他心中难免有些苦闷,抬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魏谦大病未愈,正还有些虚弱,这酒水入喉,浇得胸口是火烧火燎的难受,顿时就剧烈咳嗽起来。

张白圭犹豫了一番,想起身为魏谦拍打两下,却被魏谦摆手阻止了。

待咳嗽渐渐停了后,魏谦脸上泛起一股病态的殷红,也不知是不是酒水所激。

魏谦说道:“从前恭王害你母亲一场,如今你又害我一命,如此一来,你我便当做是两清了,不知叔正意下如何?”

张白圭没有回答。

魏谦苦笑了一声,说道:“倒是我失言了。母仇不共戴天,我这请求未免太过难为你了。不过如今你我利害一致,来日若是昱王能继承大统,你再找我寻仇也是不迟。”

魏谦说完,端起酒杯,拱手说道:“既如此,我就不留叔正了。”

张白圭默然起身,将魏谦斟的酒一饮而尽,然后拱了拱手,转身离去。

张白圭走了几步,突然停下了脚步,背对着魏谦说道:

“从前,寺里的方丈同我说:所知皆障,所爱皆苦,所恶皆孽,所求皆罪。时至今日,我方才有所体悟。魏道济,无论如何,我到底还是怨你的,但不是因为恭王。当年长沙城上元夜,如果不是你在开福寺顶遗落下那盏并蒂花灯,我就不会知道自己的身世,自然也就不会沾染这尘世间种种的贪嗔憎恶,因果罪业。能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究竟涅盘。”

张白圭的这番话让魏谦顿时如遭雷殛,怔在原地,久久说不出话来。

魏谦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当年在浮屠塔顶曾经救过他一命的小沙弥,居然就是如今要害他一命的张白圭。

魏谦犹自在震惊之中没回过神来,但张白圭已经下了楼去,只隐约听到张白圭念道:

“一切善恶报应,祸福相承,唯有身自当之,无谁代者。”

最后,张白圭的声音也听不见了,只余下了一声悠长至无声的叹息。

这声叹息,好似暮鼓晨钟,又似黄粱一场,是如梦初醒,又是造化无常。

========================================================================================================

注:简单解释一下,杂剧《西厢记》是根据传奇话本《莺莺传》改编的,两者的区别是《莺莺传》里的张生在上京以后并没有考中,最后变了心,另娶了他人。后来张生又去找崔莺莺,崔莺莺写了一首诗以作决绝。诗云:“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魏谦因此根据这一句“还将旧时意”,猜到了大概。

另外提醒一下,小沙弥的剧情在第37章白蛇传下,张茂恭制作并蒂花灯悼念亡妻,所以在上面刻了他与亡妻的生辰八字和名姓,小沙弥就是根据这个认出来的。

喜欢我与那位尚书大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我与那位尚书大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抗战之重生周卫国都市之仙临天下盛明皇师七零:疯痞夫妻赢麻了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气御九天抗日之陆战狂花宋朝探花郎谍影:命令与征服重生之我是神君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七零嫁糙汉,我两胎生了五个崽前妻攻略:傅先生偏要宠我一戟平三国夫子别看啦,我姐种田上瘾啦重生1983,从卖小龙虾开始开着房车,去古代逃荒种田吧食妖记神级都市霸主贞观楚王
经典收藏抽个美女打江山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天坞少年支点医品狂妃天风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从我是特种兵开始成为战神秦时之血衣侯传奇我的二战不可能这么萌不宋北明不南渡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重生之傲仕三国汉末大混子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我在大明得长生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大明执刀人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
最近更新逃兵开局:觉醒系统后我杀穿乱世风雨话东周穿越原异界寻仙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开局:正经系统拒绝未成年武瞾之谜:一代女皇的成长之路穿越占座山穿越时空王朝命运隋唐小霸王关于我魂穿汉末玩争霸这小事开局十选三,召唤十神将称霸异世穿越李自成,亲手终结大明和大清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开局穿成奶娃子天幕:海外遍地银山金树,速抢魂穿大明,我从西南打到东北云尧长歌隋末唐初之秦琼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住手啊!汉室不是你这样狂扶的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不负人间第一流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txt下载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最新章节 -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