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丫别神神叨叨的,有话直说。”
“直说了怕你听不懂,也怕吓着你。”
杨庆有拍了拍李学习的肩膀,正色道:
“总之你继续保持现状,别瞎掺和,就影响不到你,多说无益,对了,如果你再见了爱国,帮我跟他说一声,如果最近不走的话,过了六月记得找我一趟。”
“你要干什么?”
李学习瞪大了双眼,很是震惊。
“你丫不会想着跟他一起走吧?要我说不至于,你还没到那个地步,你和弟妹都只是普通人,影响不了你们。”
“去去去,谁说我要走了,别瞎猜,反正你记得告诉他就对了。”
“行吧!我说。”
李学习就这点好。
好奇心不重。
不让他知道的,他不问。
让他帮忙的,他也不细问。
这也是哥几个有什么事儿都找他帮忙的原因。
................................
“嘛呢解成?跟门神似的站门口。”
“庆有哥回来了。”
阎解成闻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然后回道:
“我等我爸呢!”
“嗯?”
杨庆有好奇道:
“等你爸干什么?跟你妈又吵架了?”
阎解成一脸的幽怨:
“您能不能盼我点好?我妈只是不待见我,又不是不要我这个儿子了。”
“那是因为什么?”
见丫扭扭捏捏的不想说实话,杨庆有便掏出香山,给丫递了根。
这孙子,甭管什么事儿。
只要有好处,都特么能卖。
“嘿嘿!”
阎解成麻利划着火柴,帮杨庆有点上烟后,陪笑道:
“也没别的事儿,我爸不是跟棒梗老师是同事嘛!”
“嗯?”
这孙子心思不纯呐!
不会是三大妈惦记上了冉秋叶吧!
也不对啊!
阎解放屁大点年纪,不仅没到结婚年龄,也小冉老师好几岁,不可能硬拉红线。
还是说院里另有人看上冉秋叶了?
“谁看上冉老师了?”
“要不说庆有哥您聪明呢!”
阎解成讪笑道:
“是光福,丫今儿上午在中院瞅见冉老师了,他托我问问我爸冉老师今年多大年纪了,要是只大个两三岁,就让我爸牵个线儿,要是大太多就算了。”
“吆!这么上心。”
杨庆有似笑非笑的盯着阎解成,调侃道:
“说老实话,收了光福多少好处?”
“嗐!您这话说的,都是邻居,收什么好处啊!”
阎解成眼神躲闪道:
“我就是纯粹搭把手,帮帮忙,没想要什么好处,真的,光福今年都二十了,也到了找对象的年纪,我看他一直单着不是个事儿,所以才帮的忙。”
不用想了。
丫嘴这么严,一根烟都撬不开,就证明好处没少收。
“那你继续等着吧!”
杨庆有虽懒得追问,但埋根刺还是没问题的。
丫拍着阎解成肩膀,语重心长道:
“提醒你一句,这借口待会别在你爸面前卖弄,省的惹你爸不开心,想让你爸帮忙,得来实在的。”
说罢!背着手潇洒离去。
让你丫不说实话。
让你丫瞎收好处。
等着出血吧你。
阎解成被他这句话整的有点心虚。
好处他确实收了,两包未开封的北海,五毛钱了,诚意很足。
更何况人家刘光福承诺,两包烟只是让他帮着问问年龄,要是合适需要牵线的话,还有诚意等着。
阎解成捏了捏兜里的烟,咬咬牙,下定了决定,不能给老阎好处。
问个年龄都要给的话,那牵线岂不是更狮子大开口?
作为亲儿子,他了解老阎的性子。
甭管办什么事儿,一定不能让老阎同志看到能拿好处的苗头。
否则他的贪婪心会越来越重。
甚至在后续好处拿不到手的情况下,去主动坏你的好事儿。
杨庆有不提醒,阎解成还想不起来。
如今想明白后,丫也不在院门口等老阎了。
学校那么多老师。
又不是非你阎埠贵不可。
阎解成决定去学校找别的熟人。
好歹是阎老师的儿子,认识几个老师太正常了。
...............................
“笑什么呐!布票呢?”
“兜里呢!别翻,我给你拿。”
进屋正好赶上午饭。
杨庆有掏出布票往桌上一拍,得意道:
“我找老熟人拿的,就给了十块,你看看够不够,不够我回头再找他。”
“吆!这么多呐!”
苏颖顿时跟财迷似的,放下帮杨庆有盛好的稀饭,拿起布票开始点数。
“一尺、两尺、三尺..........”
相比于三年困难时期,尽管这两年物资供应有大幅度的增长,但布票、棉票这种紧要物资依旧短缺。
三年困难时期,每人每年不过三五尺布,想做身衣服,得四五个人的定量凑一起,才能凑够一身衣服所需布票。
现在虽然涨了,但涨的不多,每人每年不过七尺布。
顶多够做一上衣的。
想做一身,依旧需要群策群力。
也同样导致,布票的价格超过了其本身的价值。
在黑市,一尺布票最低也能卖到五毛。
而普通的一尺布,也不过四毛左右,要是白事所用的粗纱纯白布,价格更便宜,三毛就能买一尺。
当然了,夏天做衣服用的透气薄款也便宜,有时候甚至能用一尺布票买二尺布。
只是太薄了。
不经穿容易坏,好多人不乐意买。
而经常去黑市溜达的杨庆有,对其中的道道更是无比熟悉。
所以才会外出溜达一圈,就敢回来交差。
二十尺布,够苏颖霍霍的了。
“多了吧!咱闺女用不了这么多。”
“不多,我总不能有了闺女忘了媳妇吧?你也做一身,大热天的,工作又辛苦,多一身衣服,就能多歇一天,省的每天下了班回来头一件事就是洗衣服。”
“那不行,要做咱们全家一起做,一人一身。”
苏颖美滋滋的收起布票,开始盘算一家三口都做一身夏装,需要用多少尺布。
也算这年头家庭妇女独有的幸福时刻。
算计也是幸福的算计。
“乖宝儿,帮爸爸把茶叶拿过来。”
“爸爸,够不着。”
小碗同志跑柜子旁,蹦跶了好几下也没够着茶叶。
杨庆有坐那跟大爷似的,指点着:
“乖宝儿,旁边不是有椅子嘛!你爬椅子上就能够着了,对喽!慢着点儿,别磕着。”
《年代:悠闲的日子》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年代:悠闲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年代:悠闲的日子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