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顺手

首页 >>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在大唐卖烧烤冠冕唐皇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百炼飞升录抗战之重生周卫国带着系统混大唐阿兹特克的永生者抗日之战将无敌抗战之杀敌爆装系统北明不南渡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顺手 -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全文阅读 -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txt下载 -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章 吾师黄庭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公元1076年春正月18日,画舫缓缓驶向项城县城,水面上荡漾着清晨的微光。三管家王进早已等候在舱门外,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在默默守护着他的公子。舱内的赵令畤经过多日的休息,精神焕发,他坐在床上,望着窗外的景色,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王进在舱外等了片刻,被侍女领进舱内。他向赵令畤鞠躬行礼,恭敬地禀报:“公子,李百全已乘船回开封府了。”赵令畤转头望向王进,眼中闪过一丝关切,问道:“离京时,吾爹有何吩咐吗?”

王进回答道:“回公子,老爷要您在颍州安心养伤,他在颍州为您置办了100亩良田和一处宅子,作为您的家业。他还特地派了10名侍卫来保护您的安全。”说着,王进又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犹豫着什么。

赵令畤看出王进的犹豫,轻声问道:“还有什么事情吗?”王进深吸一口气,继续说道:“老爷还支了1000贯钱作为您的盘缠,他希望您能在颍州好好经营家业,干出一番事业来,方可回去。”

赵令畤听后皱起了眉头,他心中明白这是父亲对他的考验。他低头沉思片刻,然后问道:“颍州那边的产业谁在打理?具体情况如何?”王进回答道:“是老爷的亲卫们在打理,他们曾为保护老爷受过重伤,后来被安排去颍州养老。具体情况小人也不清楚。”

赵令畤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又问道:“到颍州还剩多少盘缠?”王进迅速回答道:“990多贯钱,公子。”赵令畤眉头一扬,心中计算着剩余的盘缠能否支撑他在颍州的生活。

他思考片刻后,对王进说道:“你带两名护卫骑马先行,去颍州做迎接准备。带机灵点的侍卫去,摸清颍州地价,吾要买地建房。船上的事交代给赵平安吧。”王进听后恭敬地作揖道:“是!公子。”然后退出了舱门。

等王进离开后,赵令畤独自坐在床上,自言自语道:“990贯钱,21口人。”他叹了口气,心中涌起一股无奈和感慨。他必须努力经营家业,干出一番事业来,才能支撑今后的富裕生活。

这时,侍女冬雪靠近床边,轻声说道:“公子,冬雪这里有1500两白银,夫人给了1000两白银,说要公子常写信回家,没钱说声,别在外面吃苦。为娘有钱。”赵令畤听后心中一暖,他感激母亲的关爱和支持。他点了点头,低声说道:“扶吾躺下。你们出去吧,我想静静!”

舱门缓缓关闭,赵令畤躺在床上,思绪万千。一场酒宴,几句酒话,就被赶出开封;权贵啊权贵……老父你是怎么想的呢?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权势如此之大?皇室宗亲仰以鼻息?宗亲不想卷入变法派与保守派间的斗争?《裁宗室授官法》把宗亲们打疼了?嗯,吾有宗亲身份,又是苏门弟子,去颍州也好。黄庭坚师傅、苏轼师祖、苏辙师叔,都是弟子的好大腿,今后要好好抱紧啊!娘亲放心,娘亲真好……

他闭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慢慢地陷入了沉思之中。

……………………………………………………………………………………

公元1076年春正月19日,阳光明媚,春意盎然。一艘装饰华丽的画舫静静地停靠在太和县的岸边,船上的四角亭中,赵令畤与庞安时两人正在品茶观景。庞安时轻抿一口香茗,望着远方太和县城的方向,好奇地问道:“公子今日缘何在此停靠?”

赵令畤的眼神有些迷离,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他昨日突然伤感的想起来自己的师傅黄庭坚,现在正担任太和县的知县。想到自己一直以来的困惑和迷茫,他有些无言以对,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师父。他轻轻叹了口气,说道:“吾师在太和县,吾如此这般,无颜去见吾师。”

庞安时听了之后,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他哈哈大笑道:“鲁直在太和县?哈哈哈!太好了!当然要去拜访他!我这就去焚香净衣,准备一下!”

赵令畤也点了点头,他最终决定派自己的侍从王福去一趟太和县,送上拜帖,告知师傅自己即将前来拜访。同时,他也让侍女冬雪回船舱准备一下,自己要净身更衣,备份厚礼,安排好出行的事宜。

冬雪和其他侍女们立刻忙碌了起来。赵令畤则静静地坐在亭中,望着太和县城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期待和感慨。他想起了自己与师父黄庭坚的往事,想起了师父对自己的教诲和关怀,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暖流。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福也顺利完成了任务,从太和县返回了画舫。他带来了师傅黄庭坚的热情邀请和祝福,让赵令畤感到无比温暖和感动。他深知自己即将与师父重逢,心中的激动和期待难以言表。

最终,赵令畤和庞安时两人整理好行装,带着礼物和敬意,踏上了前往太和县的旅程。他们乘坐着画舫,在阳光和春风的陪伴下,向着师傅黄庭坚所在的地方进发。

……………………………………………………………………………………

太和县县衙,位于沙颍河之畔,古朴而庄重。河水波光粼粼,映照着县衙的青砖黛瓦,仿佛一幅宁静的水墨画。一时辰后,一辆装饰华丽的马车缓缓驶来,四名带刀侍卫分立两旁,两名侍女则紧随其后。马车的到来,打破了县衙前的宁静,也预示着即将上演的一场师生会。

早已在县衙前等候的王福看到马车,立刻上前紧贴着车窗,毕恭毕敬地说:“公子,县老爷已在县衙后院等候多时。小人这就为您引路。”他的声音中透露出对车内之人的敬畏与尊重。

马车随后缓缓停靠到县衙后门,此时县衙后门已敞开,黄知县已亲自迎至门外等候。他身穿官服,头戴乌纱帽,一副威风凛凛的模样。马车刚停稳,庞安时便先一步跨下马车,望向黄知县,作揖道:“哈哈哈!黄鲁直!”他的声音洪亮而有力,透露出一种不可一世的豪迈。

黄知县见状,也连忙作揖回应:“哈哈哈!庞道长!是什么风把道长吹到吾这小小县衙来了呢?”他的语气中透露出对庞安时的热情与期待。

庞安时停步,冲着黄知县一顿摇头晃脑,吟咏道:“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他的诗句飘逸而深远,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

黄知县听后哈哈大笑:“好诗好诗!”他上前几步,抓实庞安时的手臂说:“里面请,里面请!还请道长不要嫌弃寒舍简陋啊!”黄知县的热情与真诚溢于言表。

庞安时笑眯眯的说:“哪有哪有!是为兄唐突打扰了。”庞安时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谦逊与客气。

两人刚走到门口,黄知县突然回头看了眼,疑惑道:“吾徒儿呢?”目光中透露出对徒儿的关心与期待。

王福连忙上前,弯腰鞠躬说:“公子手脚骨折,行动不便。您老先请入内,公子稍后就到。”王福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歉意与无奈。

“嗯!”黄知县应了声,又笑呵呵的拉着庞安时,往后院堂屋走去。随着两人的离去,县衙后门再次恢复了宁静。

……………………………………………………………………………………

温和的阳光洒在县衙后院的青石板上,斑驳的光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堂屋里传来一阵阵黄知县和庞安时的谈笑声,伴随着茶香和微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气氛。赵令畤坐在一张精致的扶手椅上,虽然身体受伤,但神态自若。他已经被抬至堂屋前的庭院有小半个时辰了,期间他一直静静地等待着黄知县的召见。

王福站在堂屋门口处,手中拿着一份精美的礼物,头垂得低低的,忠实的恪守本分。他在等待着黄知县的召见,希望能为赵令畤挣得一份颜面。

黄知县和庞安时在堂屋内悠闲地喝着茶,话题似乎涉及到了赵令畤。黄知县疑惑地问道:“安常兄,为何会和小徒在一起?”庞安时轻抿一口茶,放下茶杯,缓缓说道:“前几日,三公子与王尚书的公子发生冲突,三公子被打破了头,四肢骨折。我受郡王之邀,前去为他治伤。”

黄知县皱起眉头,疑惑地问:“王雱?他为何会对小徒下如此重手?”庞安时捋了捋胡须,语气平静地说:“王雱患有心疾,性格乖张暴戾,为人彪悍阴刻、无所顾忌。他的行为虽然过分,实属正常。”

这时,黄知县对门外喊道:“进来吧!”王福闻言,连忙打了个手势,命令侍卫将赵令畤抬进堂屋。他自己则紧跟在公子身后,双手捧着礼物,恭敬地走了进去。

赵令畤坐在椅子上,虽然身体受伤,但精神不错。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恭敬地说:“不孝弟子赵令畤,见过老师!”黄知县面无表情地点了点头,说道:“免礼。如何会搞成这样?细细说来。”

赵令畤坐直身体,低头说道:“弟子和同辈宗亲在醉仙楼小聚,谈及《裁宗室授官法》,均感愤慨。我们议论了王雱的一些坊间传闻,弟子认为师祖、师叔祖的处境均为王尚书所赐,便说王尚书是艰险小人。不料,这番话传到了王雱耳中,他便下令手下对弟子痛下毒手。”

赵令畤再次鞠躬,诚恳地说:“弟子无能,有辱师门,还请师傅责罚。”黄知县闻言,闭上眼睛沉思片刻,然后问道:“你为何来太和县?”赵令畤回答道:“吾父要吾离京,去颍州府养伤;要吾在颍州置下一份家业。”

黄知县听后,轻轻点了点头,没有再多说什么。他似乎已经明白了事情的始末,也对赵令畤的遭遇表示了同情。然而,作为一位德高望重的知县,他深知世事无常,人生起伏。他希望赵令畤能够从这次遭遇中汲取教训,更加努力地修行自己,以便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黄知县微微张开眼睛,语气沉稳地说:“师门并不反对变法,对于王尚书的变法方案,我们确实持有异议。其变法策略过于激进,会带来诸多弊病。变法的初衷是为了富国强兵,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往往也会触及既得利益团体的利益,引发各种的冲突。如果变法方案思虑不周,朝廷内部必然会形成党争,而民间则会因此劳民伤财怨声载道。对于同一本经书,不同的人自然会有不同的解读和感悟,这是人之常情。谁又会没有私心呢?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师祖和师叔祖都是看透了这点,才选择了自请外放。师门对王尚书并无恶意,只是观点不合而已。”

黄知县轻轻地抿了口茶,然后淡淡地说:“起来吧,把礼物放下吧。”他放下茶杯,目光转向赵令畤,关切地问:“今后你有什么打算呢?”

赵令畤犹豫了一下,然后坚定地说:“我和庞道长计划前往颍州城开设熟药作坊。一方面是为了积累家业,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悬壶济世,为百姓提供优质的药品。”

黄庭坚点点头,赞赏地说:“读书乃诚身之本,典籍精通,文章晓畅,更且敦励行谊,以成大器,斯真读书矣。你前往颍州城后,学业切不可荒废,要多研读典籍,多写诗词文章。如果你心中有疑惑,可以写信给我。”

赵令畤弯腰鞠躬,恭敬地说:“是,老师!我的手受伤了,恐怕笔力会有所下降,还请老师赐下墨宝,弟子一定刻苦临摹。”

黄庭坚呵呵一笑,慷慨地说:“我前几天刚写了一幅行楷《瘗鹤铭》,就送给你吧。”

赵令畤大喜过望,感激地说:“谢谢老师!”他心中暗自窃喜:这次真是赚大了!黄庭坚是着名的书法大家,连师祖苏轼都非常欣赏他的书法。师祖苏轼写《祷雨帖》时,笔意极似黄庭坚,特别是末尾的数字,从容娴雅,行笔松缓,简直就像是黄庭坚代笔一样。

黄庭坚看了看老友,有意在他面前炫耀一下自己的弟子,于是说:“景贶啊,不如你作一首诗,让我看看你的学业是否荒废?”

赵令畤想了想,然后开口说:“弟子即将开设熟药坊,就以‘百草园’为名,作一首诗吧。百草园中种草玉,中草药含气味。世间人皆相赏,知音在百果行。春风吹绿若相望,夏雨滋润香如泉。秋雨落时花如雨,冬雪铺地闹真意。”

黄庭坚听完后摇了摇头,说:“再做一首。”

赵令畤眯了眯眼睛,抬头看着黄庭坚说:“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

“哈哈哈!”黄庭坚捋着胡子,满意地点头说:“这首诗不错!”

赵令畤笑呵呵地再次鞠躬说:“弟子的百草园熟药坊即将开业,还请老师赐下墨宝!”

“来人!”黄庭坚站起身喊道,“笔墨纸砚伺候!”

今日有好友来访,又有得意弟子在侧,黄知县感到非常开心,甚至连坐堂都没有进行。直到城门关闭前,他才亲自将二人送出县城。夜色渐浓,黄知县的府邸灯火通明,映衬着庭院中的古树,显得格外宁静而庄重。黄知县站在堂屋门口,目光望向赵令畤与庞道长离开的方向,心中充满了期许与感慨。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 以谪仙自称,世称金华仙伯。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中国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深受苏轼书风的影响。

喜欢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神婿叶凡神医如倾从美食开始万界签到寒门栋梁冠冕唐皇都市神医:穿越风云纯阳武神宋缔兵王传奇食妖记透视医圣快穿:宿主她是撩人精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抗战之重生周卫国万古神帝张若尘最新章节列表码农修真快穿之渣男渣女复合记大唐第一庄与美女老总的暧昧生活朕的妃子都是人才
经典收藏擎天者水浒之小孟尝贞观医仙一瘦解千愁回到东汉,做女帝蔡琰背后的男人扬帆明海我是曹子桓逍遥小地主成为赘婿的我只想跑路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绝世宠臣【完】暴王偏爱小萌妃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我的道姑师父大明执刀人医品狂妃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墓园崛起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九公主她靠撒娇搞定六界大神
最近更新汉末浮沉书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劈汉末乱云飞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奇门故事汇大乾:帝国独裁者时间手环,回到唐朝当神仙大宋风云明末木匠天启落水后无敌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极品皇太子,我一人征服满朝文武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穿越原异界寻仙穿成纨绔皇子的正确打开方式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重生农家致富科举震惊:我成为了春秋时代的扛把子江汉儿女英雄传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 顺手 -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txt下载 -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最新章节 - 穿越之我是大宋小地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