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大宛一战后,西域诸国已经知道大汉火器的威力。
现在竟然还敢挑衅,必然是有所倚仗。”
即便不在出征队伍之中,卫青依然能做出自己的贡献。
战略眼光,战术水平,对局势的精准把控,卫青的水平在千古历史上都是顶尖水平。
“援军只是一部分,按照大汉展现出来的火器水平,除非有人不相信火器的威力,否则不太可能敢充当乌孙的援军。
仅凭乌孙自己,更不太可能敢挑衅大汉威严。”
乌孙国究竟是哪来的胆子,可能是本次战争中最重要的情报问题。
卫青相信,确定他们的胆子从何而来,对于赢得战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臣认为最有可能得就是,他们自以为找到了应对大汉火器的办法。”
将自己代入到乌孙国的视角,卫青给出了应对大汉火器,应对大汉精锐的办法。
“弃城而走,坚壁清野,让大汉在乌孙国内难以获得粮草补充,在后勤上消耗大汉的粮草,臣认为这是最有效的手段。
可以让他们免于直面大汉的火器。”
大宛国的城墙已经证明,想依靠城墙挡住大汉的火器就是个笑话。
“硬挡是挡不住的,臣会选择放弃城池,在草原上到处躲藏,避免和大汉主力进行决战。
甚至可以利用天气,在雨天和大汉战斗。”
乌孙国和康居国想到的办法,卫青都想到了;他们没想到的办法,卫青也都想到了。
“仲卿,你考虑的很全面。”
刘彻非常确定,无论乌孙国是怎么考虑的,都不可能超出卫青的预想之外。
战争,是双方硬实力的较量。
再厉害的谋略都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不能抛开实际条件谈战术,而结合实际条件,就超不出卫青设想的几种可能。
万一乌孙国的实际情况,真的超出卫青的预料,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他们疯了。
疯了的乌孙人异想天开,也就失去了赢得战争的可能。
“你们俩,和仲卿一起研究好相应对策。
到了战场上,无论乌孙人怎么打,大汉都要能轻松应对。”
自己第一次御驾亲征,刘彻还是很要面子的。
别说打不赢,就是打的艰难一些,刘彻都会视为耻辱。
“对西域各国,通过西域都护府发布诏令,让他们派遣军队,提供粮草,协助大汉作战。
汉协军的名字不大好听,还是叫他们仆从军吧。”
呃…这也没有多好听啊。
不过谁让这是皇帝说的呢,陆鸣也就认了,反正就是个称呼而已。
……
“大汉皇帝令!
乌孙国冒犯大汉天威,不知悔改。大汉皇帝将亲秉六师,恭行天罚,派遣大汉精锐,征讨不臣。。
尔等西域各国,当派遣军队,提供粮草,听令于陛下帐前……”
苏武召集西域各国使者,当众宣读皇帝诏书。
大汉皇帝将要御驾亲征,各国使者脑瓜子嗡嗡的。
你不要过来呀!
富民侯和冠军侯来一次,大宛国就换了国王,天马都被带走上千匹。
要是大汉皇帝来一次,他会带走什么呢?
来都来了,总不能空手而归吧。
“乌孙国再提和亲之事,并且威胁大汉拒绝和亲的后果会难以想象,这里面,有没有你们的事情?”
苏武完全是责问的语气
同为西域国家,谁知道其他国家会不会暗中帮助乌孙国。
即便不帮助乌孙国,会不会暗中期待大汉和乌孙两败俱伤?
趁着陛下亲征,可以灭掉几个西域国家,让他们知道,大汉不是他们可以轻易挑衅的。
西域国家还是有些太多了,靠近大汉的地方,还是纳入大汉领土会更好一些。
“冤枉啊,我等怎么会和乌孙国有勾结呢?”
“我们一直站在大汉一边。”
“我对大汉无比忠诚!”
“忠诚!”
苏武没当真,这些人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会怎么做。
“那就用行动来展示你们的忠诚吧。
我大汉皇帝陛下御驾亲征,你们会派出多少军队跟随,拿出多少粮草。
最重要的是,由谁来率领这些军队。
考虑好这些问题,再来展现你们的态度吧。”
……
“御驾亲征?”
得到消息时,大禄王的下巴险些掉下来。
至于么?
“汉朝皇帝就是个疯子,他怎么敢御驾亲征的。”
他敢挑衅大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路途遥远,汉军补给不便。
长途跋涉下,都不用打仗,就会有一些人在路途上折损。
汉朝皇帝就不怕在半路上生病么?
求和!
大禄王的第一反应就是派人去求和。
他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无论大汉打不打,他都有应对的办法。
但是在他的计划中,根本就没有料到御驾亲征这个可能。
汉朝人会不会倾巢而出,派遣全国所有精锐来讨伐乌孙。
想到这个可能,大禄王头皮发麻。
“大王不要惊慌,这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个很好的机会。
要是能把大汉皇帝围困起来,就像当初的白登之围一样。
到时候,咱们迫使汉朝皇帝求和,就像当初的匈奴一样。”
大禄王眼前一亮。
对爱情,大汉皇帝亲征,他们就有了最大的软肋。
要是能像当初的白登之围一样,乌孙国有机会成为和匈奴一样强大的国度。
想到这个可能,大禄王立刻把求和的念头抛之脑后。
“先探查一下情况,看看他们带来多少兵马。
还有西域各国,他们会为大汉提供多少兵马和粮草。
咱们可以联合其中一些国家,关键时刻偷袭大汉,很可能发挥奇效。”
大禄王越想越激动,人生巅峰就在眼前。
……
“呼屠王子,好久不见。”
刘彻御驾亲征,南匈奴主动提出派兵跟随。
派来的将领正是大汉的铁杆支持者,呼屠王子。
“富民侯,好久不见,没想到咱们还有共同作战的机会。”
呼屠王子身上穿着明光铠,脸上的兴奋完全无法压抑。
“乌孙国当初不过是匈奴的追随者,现在连我们匈奴都已经臣服大汉,他们竟然还敢放肆。”
《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