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凯的工作区设在了远离水井的一片空地上,那里堆放着报废车的残骸和新成员带来的少量工具。
几把规格不一的扳手、钳子,甚至还有一个小心保存着的小型焊接器和几节宝贵的电池。
他带着石头几个人,先是小心翼翼地拆解车辆上有用的部分:弹簧钢板、钢管、螺丝、甚至座椅下的海绵都被收集起来。
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偶尔响起的焊接声,成为了营地新的背景音。
他们的首要目标是制造几把更耐用、效率更高的镐头和铁锹,这是扩建的基础。
霍清淮和曾凯、付森则全副武装,带着改装后的武器和简单的补给,引领在新加入的队友踏上了寻找物资的路。
他们以营地为中心,呈扇形向外辐射。
荒原并非一片死寂,他们发现了更多的沙枣林,找到了一种耐旱的、块茎富含淀粉的植物,虽然挖掘困难,但无疑是重要的碳水化合物来源。
他们也发现了更多动物活动的痕迹,主要是沙鼠、野兔和一种体型较大的蜥蜴。
齐修凭借其敏锐的观察力,发现了一处可能有蹄类动物饮水的隐蔽水洼,这让他们对未来的肉类供给多了几分期待。
但同时,他们也发现了不祥的迹象。
在东南方向约十公里处,他们发现了一片被焚烧过的废墟,残留的痕迹显示那里曾经是一个小型的幸存者据点,时间似乎就在不久之前。
霍清淮在废墟边缘捡到了几枚扭曲的弹壳,以及一些非自然利器造成的破坏痕迹。
“不是天灾,是人祸。”齐修蹲在地上,用手指抹过一道深刻的劈砍痕迹,沉声道。
霍清淮眼神冰冷:“记下这个位置和方向。回去后,营地防御等级需要提升。”
另一边,江雾吟和孙医生的后勤医疗组也成果斐然。
女人们在新成员中一位擅长编织的大婶指导下,用收集到的坚韧草茎和树皮纤维,成功编织出了许多容器。
孙医生则带着几个稍微细心的年轻人,在营地一角清理出一块地方,用树枝和旧帆布搭起了一个简易的“医务所”。
把他带来的有限器械和药品分门别类放好,并开始教授基础的清创、包扎和常见病症的草药识别。
试验田在齐远山的精心照料和新成员们好奇又主动的帮助下,面积扩大了一倍。
新播下的种子也陆续发芽,虽然生长缓慢,但那一片不断扩大的绿色,是所有人心灵的慰藉。
晚饭时间,劳累了一天的人们再次围坐在篝火旁。
虽然身体疲惫,但精神却格外充实。他们分享着一天的工作成果。
曾凯展示了一把新打制的、带有木质护手的铁镐,比原来的旧镐头效率高了不止一倍。
霍清淮摊开一张画在兽皮上的简陋地图,上面标注了新发现的沙枣林和可食用植物区。
江雾吟端出了一锅加入了新采块茎和鲜肉的浓汤,香气四溢。
看着眼前这一切,听着新旧成员之间逐渐熟络的交谈和偶尔响起的笑声,霍清淮和江雾吟知道,营地的“根基”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下扎根,向四周蔓延。
困难依然如山,但希望,也如同那试验田里的幼苗,在每个人的精心浇灌下,茁壮成长。
但是发现东南方向那片被焚毁的据点废墟,依旧像一片阴云笼罩在霍清淮心头。
他深知,在资源匮乏的末世,和平与繁荣往往如同镜花水月,极易引来觊觎。
营地的欢乐和快速发展之下,一股隐忧的暗流开始涌动。
第二天清晨的例会上,霍清淮将探索队的发现公之于众。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弹壳?人为的焚烧?”曾凯放下手中正在打磨的钢钎,眉头紧锁。
“能判断出是什么人干的吗?”
“痕迹很杂乱,不像专业军队,更像是……流寇或者地方割据的暴徒。”齐修补充道,他对自己追踪和痕迹辨认的能力很有自信。
“他们人数应该不少,而且手段残忍,那个据点几乎没有活口留下的迹象。”
“我们的位置虽然隐蔽,但炊烟和活动痕迹时间长了很难完全掩盖。”郭邦忧心忡忡地看着营地中央那缕袅袅青烟。
“所以,防御工事必须加速,而且要升级。我们不能等到危险找上门再反应。”霍清淮斩钉截铁地说。
新的共识迅速达成:营地建设重心暂时向防御倾斜。
曾凯的设计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利用报废车拆下的坚固钢梁作为骨架,结合粗壮的胡杨木,开始构建篱墙的关键支撑点和营门。
新的营门不再是简单的荆棘捆扎,而是用厚木板拼接,内侧加装了更复杂的横杠锁死结构,需要两人才能完全开启或关闭。
他还带领石头等人,在篱墙外围挖掘了一道宽约一米、深约半米的壕沟,底部插上了削尖的木刺,虽然简陋,却能有效迟滞冲锋。
霍清淮则重新编排了警戒班次。了望哨增加为双岗,二十四小时不间断。
齐修负责训练一批眼神好、反应快的年轻人,教授他们基本的观察、潜藏和投石索的使用技巧。
郭邦则负责带领体力好的成员,练习近战配合和依托工事的防御战术。
整个营地弥漫着一种紧张的备战气氛。
叮当的敲打声、挖掘壕沟的喘息声、训练时的呼喝声,取代了前几日的轻松交谈。
新加入的成员虽然有些紧张,但看到江雾吟等人身先士卒,以及营地展现出的高效组织能力,反而更加安心,干活更加卖力。
孙医生的医务所也开始忙碌起来。
高强度的劳动导致扭伤、擦伤频发,还有人因为极昼和压力出现了失眠、头痛的症状。
孙医生和江雾吟带着几个助手,用有限的药物和逐渐丰富的草药库,尽力处理着各种问题。
孙医生还特意强调了饮水卫生,强制要求所有人必须饮用烧开的水,并开始尝试用找到的某种植物进行简单的水体净化实验。
食物压力依然存在。
虽然狩猎和采集有所收获,但人口增加是不争的事实。
试验田的作物生长需要时间,远水解不了近渴。
付阿姨不得不进一步收紧口粮分配,将每天两餐暂时改为固定的一餐干一餐稀,并鼓励大家尽可能多地食用采集到的、口感不佳但能充饥的野菜和块茎。
《重生回到末世前,我嘎嘎囤货》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重生回到末世前,我嘎嘎囤货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回到末世前,我嘎嘎囤货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