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各团,鬼子今日必主攻我中央主峰。”朱赤对参谋处长说话时,视线仍牢牢锁定在东面若隐若现的日军炮兵阵地。
他注意到敌军正在更换炮管,这是重炮集群即将发力的前兆。
望远镜视野里,日军第6师团第13野炮联队的士兵正在给九五式野战榴弹炮装填弹丸,炮口仰角明显调到了最大射程,这意味着他们将采用吊射战术覆盖反斜面阵地。
此刻的雨花台早已不复往日模样。
明代修建的烽火台只剩半截砖垛,北宋雨花台寺的琉璃瓦在连日炮击中碎成齑粉,只有那些色彩斑斓的雨花石仍在弹坑中折射着诡异的光。
在这片海拔不足百米的丘陵地带,264旅用一个月时间构筑了三道防线。
前沿是以轨条砦、铁丝网配合雷区的障碍带。
主阵地利用六朝古墓群改建的暗堡群。
最后方则是依托明代城墙遗址改建的纵深防御体系。
六时整,第一发240mm榴弹炮的炮弹撕裂晨雾,带着火车经过铁桥般的呼啸声砸在第二道防线上。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将整排木桩掀上半空,预埋的诡雷被接连引爆,阵地瞬间变成喷发的火山口。
二等兵王长栓所在的机枪班隐蔽在反斜面猫耳洞里,剧烈的震动让洞顶的泥土簌簌落下。
这个来自徐州的农家子弟下意识去摸胸口的内袋,那里有未婚妻绣的鸳鸯荷包,却只摸到满手湿黏。
“小鬼子在试射!”老兵班长吼叫着将机枪零件塞进油布包:“等会儿炮火延伸,咱们就冲上一号位!”
话音未落,更大的爆炸声接连响起。
日军采用了徐进弹幕战术,炮弹落点以每分钟五十米的速度向纵深推进。
观测所里的朱赤看到,设在方孝孺墓旁的野战医院瞬间被火光吞没,悬挂的红十字旗帜成了日军炮兵最好的参照物。
绷带、断肢和医药箱的碎片在硝烟中飞舞,正在做截肢手术的军医被气浪掀翻在地,手中还握着沾血的手术刀。
炮击持续到八时二十分,当日军第23联队步兵开始跃出进攻阵地时,整个雨花台主峰已被削低两米。
熊本师团特有的三角形军旗在晨风中抖动,戴着防毒面具的工兵开始剪割铁丝网。
就在这时,奇迹发生了,原本死寂的阵地上突然冒出数百个灰扑扑的人影。
“打!”
朱赤在观测所里狠狠劈下手势。
隐藏在法桐树桩里的重机枪突然开火,精心设计的侧射火力网如同死神的镰刀。
冲在最前的日军中队瞬间倒下大半,有个曹长被7.92mm子弹拦腰打断,上半身还在泥地里爬行。
日军很快反应过来,九五式轻型坦克碾过同伴尸体向前突进,37mm主炮连续点射国军火力点。
“爆破组上!”随着声嘶力竭的呐喊,十余名身绑集束手榴弹的敢死队员跃出战壕。
冲在最前的河南兵赵大牙曾是杂技艺人,他在弹雨中时而翻滚时而跃起,在距离坦克十米处胸部中弹。
这个平日最胆小的士兵竟用最后力气爬完余程,将滋滋冒烟的炸药包塞进履带间隙。
轰然巨响中,坦克变成燃烧的铁棺材,爆炸的气浪把他残破的躯体掀回战壕,正好落在王长栓脚边。
上午十时,战火蔓延到明代大儒方孝孺墓园。
日军第45联队第三大队发现这座石制墓园易守难攻,立即调集火焰喷射器分队。
两条火龙窜过碑林,百年松柏瞬间变成火炬,躲在墓室里的伤员被活活烧成焦炭。
旅部参谋李振文率教导队赶来增援时,看见有个火人正抱着日军士兵跳下泔露池,那是军需处少尉会计,平生连鸡都不敢杀的文弱书生。
“上刺刀!”李振文拔出中正步枪的刺刀卡榫,这个土木系毕业的高材生,此刻更像一头暴怒的雄狮。
他发现日军依靠坦克掩护步坦协同,立即组织炸药包小组实施“自杀式攻击”。
最惨烈的白刃战在墓道展开。
黔军士兵挥舞着苗族砍刀,专攻日军下三路。
广东兵用缴获的三十年式刺刀捅穿敌人咽喉。
有个被炸断腿的连长趴在坟茔间,用毛瑟手枪连续击毙三名日军军官。
当日军暂时退却时,李振文倚着\"方孝孺殉节处\"石碑喘息,发现刺刀已弯成直角,而自己的肠子正从军装裂口流出。
他用绷带草草捆扎,蘸血在石碑背面写下:\"汉家儿郎,死战报国\"。
下午三时,日军调来预备队发动第六次冲锋。
264旅伤亡已超过七成,朱赤将旅部文书,炊事员甚至担架兵都编入战斗序列。
弹药即将告罄,军需主任打开最后箱手榴弹时,发现里面竟是南京兵工厂的试制品,拉火管与弹体结合不牢,十枚中有三枚是哑弹。
“上峰是要我们拿命填啊”军械员苦笑着往腰间插满手榴弹。
就在这时,观测兵突然惊呼:“旅座!鬼子在调整炮位!”朱赤举起望远镜,看见日军炮兵正在拆除榴弹炮的伪装网,这是要实施直瞄射击的前兆。
“全体上刺刀!突进日军当中,小鬼子就不敢开炮了!”朱赤脱下将官呢大衣,抓起一挺捷克式轻机枪:“今日朱某与诸君共赴国难!”
残存的数百名官兵跃出战壕,迎着坦克集群发起反冲锋。
王长栓在冲击途中被弹片击中膝盖,他趴在地上继续投弹,直到被坦克履带碾过胸膛。
当夜幕降临时,雨花台主峰仍在飘荡的青天白日旗,但阵地上已无完整战壕。
只有那些浸透鲜血的雨花石,在月光下泛着暗红色的光泽,如同大地泣血的泪滴。
在方孝孺墓的断碑旁,半本烧焦的《正气集》随风翻页,恰好停在那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
2日拂晓,南京城在死寂中等待最后时刻的来临。
长江江面笼罩着浓重的冬雾,紫金山轮廓在晨曦中若隐若现。
清晨5时30分,第一发日军试射炮弹划破天际,落在光华门外的护城河畔,激起冲天的水柱。
紧接着,日军第九师团集中百余门重炮同时开火,150毫米榴弹炮的轰鸣声震得南京城墙微微颤动。
喜欢谍战:我是宪兵队长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谍战:我是宪兵队长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