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心慈道人

首页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长歌当宋我在大唐卖烧烤三国寻龙记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大明世祖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封侯江山权色大唐之超级商城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心慈道人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文阅读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txt下载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2章 秦淮河孩童传污名 众才俊携手游东番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曲唱罢,整个花船内外,竟然鸦雀无声。

大少看看左右,只见众人都仿佛被定住了一般,眼神直直地盯着台上,一脸沉醉。

他心中疑惑,这是啥情况?莫非这曲子他们不喜欢?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往常听曲,一曲终了,喝彩声、叫好声那是不绝于耳。现在这是啥情况?

正当他满心狐疑时,王夫之率先回过神来,缓缓起身,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大喝一声:“好曲。”那声音清脆有力,打破了这短暂的寂静。

紧接着,花船内爆发出如雷般的喝彩声:“好!好一个绝妙的曲子!”

“这曲调,当真是一绝!”

外面的人也纷纷响应,欢呼声此起彼伏。

陈子龙站起身来夸赞:“师弟好才艺,为兄从未听过如此鼓动人心之曲。听得为兄,心情澎湃,恨不得马上投笔从戎,投身军武,英勇杀敌,战场杀敌。

此曲兄记下了,定当传颂天下。”

“我等也记下了,此曲理应传颂天下。”

姑娘们则手持丝帕,轻掩嘴角,眼中满是惊讶与赞赏。

大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并非曲子不受欢迎,而是太过精彩,把众人都深深吸引,沉浸其中,以至于一曲唱罢,竟一时忘了反应。

大少忙拱手回礼:“见笑,见笑,兄长过奖,弟汗颜。”

李凌波掩口笑问:“公子此曲真是鼓舞士气的好曲子,听得奴家这些姑娘们都想从军了。想来其它曲子定也不凡。”

程风笑笑:“是否不凡,诸位听后便知,本公子再唱一曲有关学子的曲子,即然是关于学子的曲子,那肯定是要欢快的,喜庆的才行。

本公子下面唱的,是来至旧港宣慰司东番岛的校园歌曲巜童年》,希望大家喜欢。”

“虚谷公子请,我等定洗耳恭听。”

程风再次站在花船中央,用很可爱的表情,很活泼的舞蹈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

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儿停在上面。

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拼命叽叽喳喳写个不停。

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

杂货铺里面什么都有,就是口袋里没有半文钱。

青白娘子和老和尚,到底为啥要水漫金山?

隔壁班的那个女孩,怎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

嘴里的零食 手里的话本,心里初恋的童年。

总是要等到睡觉前,才知道功课只做了一点点。

总是要等到考试以后,才知道该念的书都没有念。

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太阳总下到山的那一边。

没有人能够告诉我,山里面有没有住着神仙。

多少的日子里,总是一个人面对着天空发呆。

就这么好奇 就这么幻想,这么孤单的童年。

阳光下蜻蜓飞过来,一片片绿油油的稻田,

水彩蜡笔和万花筒,画不出天边那一条彩虹。

什么时候才能像高年级的同学,

有张成熟与长大的脸。

盼望着假期 盼望着明天,盼望长大的童年。

哦 ,一天又一天 一年又一年,盼望长大的童年 。”

“好,好曲子。”

“公子,好听是好听,可是有些言语听不懂,啥是黑板?啥是水彩蜡笔?啥是万花筒?”

大少刚唱完,在一片叫好声中,竟然听到了这么多的问题,顿时就有些头大。

陈子龙也跟着重复:“是啊师弟,啥是黑板?啥是粉笔?啥是水彩蜡笔?啥是万花筒?”

王夫之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大少,看样子是很想知道答案。

大少叹息:“黑板就是东番岛上好学堂,先生用来写字的工具,粉笔就是先生用在黑板上写字的笔。

因为方便擦除字迹,特别适合先生教学生用,你们如果有机会到东番岛的学堂去,就能看见这种教学工具了。”

陈子龙点点头:“有机会一定要到东番岛去看看。”

“对,机会一定要到东番岛去看看。”众学子都点头。

大少哈哈大笑:“如果哥哥们愿意到东番岛去看看。本公子保证,苏禄郡主是非常欢喜的。

本月初十有船来南京接工匠去东番,哥哥们如愿同行,明日就了准备,找夫子请假出门游学,我们正好可以同行。”

王夫之眼前一亮:“虚谷也要同去?”

大少点头:“事件是弟促成的,弟自然是要去给苏禄郡主交代。”

王夫之大喜:“那没说的,兄愿意同去。”

陈子龙想了想:“我也同去。”

花船内众学子也有十几人应声:“我也愿意同去。”

程风笑笑:“愿意去的先找子龙哥哥报个名,到时好一并通知。”

纨绔公子们在商量游玩事宜,歌姬们不敢打扰,直到商量好后,李凌波才笑道:“公子好才情,此曲果是不同凡响,听得奴家都想去看看。”

“姐姐们如果愿去,本公子自然是求之不得。为了感谢姐妹们的支持,本公子想起一曲,最是和姐姐们的情景。

只是此曲伤感,本公子有些不敢唱,怕姐姐们听了会痛哭。”

李凌波坐正:“听了会疼哭的曲子?奴家好奇的紧,公子如愿吟唱,奴等感激不尽,更愿意洗耳恭听。”

大少看看几位歌姬:“姐姐们可想听听?”

“奴等愿意洗耳恭听。”在场的几位歌姬纷纷点头。

大少点头:“既然这样,那我就唱给姐姐们听,姐姐们听了可别哭就好。”

大少清了清嗓子,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歌词,对一些不合情节的做了一下改动。

稍微酝酿了一下情绪,眼睛里就含上了眼泪,一首《歌姬泪》脱口而出。

“多少人为了生活,历尽了悲欢离合。

多少人为了生活,流尽血泪,心酸向谁说。

啊,有谁能够了解,做歌姬的悲哀,

暗暗流着眼泪,也要对人笑嘻嘻。

啊,来来来来唱曲,琴弦开始拨动,

就不管他人是谁,人生是一场梦。

……

多少人为了生活,历尽了悲欢离合。

多少人为了生活,流尽血泪,心酸向谁说。

啊,有谁能够了解,做歌姬的悲哀,

只有流着眼泪,也要对人笑嘻嘻。

啊,来来来来唱曲,琴弦开始拨动。

就不管他人是谁,人生是一场梦。

……”

大少还没唱完,已经听到了抽泣声。

歌声刚停,就听到船后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好曲子,难得虚谷公子懂得我等下贱之人的苦楚,今日虚谷公子的花费,老身请啦。”

大少闻言,回头一看,一位三十来岁的女子从后台走了出来,众歌姬纷纷起身行礼:“见过,妈妈。”

大少一听众歌姬的称呼,顿时明白,这女人就是春风楼的老鸨子。

大少很有礼貌的拱手行礼:“见过老板娘。”

女人一楞,不知道这位虚谷公子为何叫自己老板娘,但还是回了一礼:“老身李丽华,见过虚谷公子,公子万福。”

程风躬身一礼:“山东登州府程风程知秋,见过李大家。”

“程公子客气,老身听公子新词,似乎对我等风月之人颇有同情,老身很是感动,自然也想知道,程公子对我等妓家如何看待?”

“这个,不瞒李大家说,是有些不一样的看法,只是这种看法,以现在的礼教主体有冲突,固不敢明说。

不过,我们虽然不能说现在,但可以说古代。在唐汉以前,歌舞是雅事,是同礼相辅相成的,古称礼乐,是同国家祭祀,相辅相成的两大基本之一。

秦,汉,唐时,君臣同舞,君臣同乐,还是雅趣,其高贵程度,可见一斑。

先秦时期的诗经,秦时期的韵,汉时的赋,唐时的诗,宋时的词皆是如此。

但至北宋之后,乐突然就变成了上不了台面的下九流,竟然以娼同流。

会出现这种变故,想来是有心怀叵测之人,为了一己私利而故意为之,坑害了众多善乐,乐舞之人,时为不公。

在我看来,无论是歌舞,杂耍,戏曲,戏法都是高雅的技艺,民族瑰宝。

你们也不是下贱之人,你们是传承民族瑰宝的艺术家,学以致用的践行者,从这些方面来说,你们不但不下贱,反而具有高贵的气质和修养。”

众人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是艺术家,但是从字面意义上也能理解艺术家是好还是坏。

“师弟,咱们今日是来听曲的,万不可信口开河。”

眼看着大少越来越口无遮拦,越说越带劲,陈子龙忙站起身来打断了大少的即兴演讲。

“李大家,诸位贵客见笑,我师弟年纪小,说话喜欢胡言乱语,大家莫要当真。”

“陈公子说得对,今日是来听曲的,只说曲调,不谈其它。

姑娘们,把虚谷公子教大家的曲子再唱一遍。”

李丽华也是满脸笑容,向四周宾客行礼打圆场。

李凌波也附和起来:“姐妹们一起来,温习一下虚谷公子的新曲。”

花船上再次响起了丝竹管乐之声,新曲调也随着反复的传唱,很快传遍了秦淮河畔所有的花船。

虚谷公子的名字,也随着这些新曲传满秦淮。

歌姬们轮番吟唱,众游客也随声轻吟,大少坐在茶桌前,听着雅音绕梁,提笔在纸上写着什么。

大少写得专注,陈子龙,王夫之摇头叹息,担心大少从此上头,陷入泥潭不能自拔。

直到华灯初上,游兴未尽的大少才被陈子龙强行抱走。

送走虚谷公子一行纨绔,李凌波回到花船,见丫鬟顾媚儿递过来一张纸,眼睛里充充满了羡慕和向往。

见丫鬟的表情奇怪,李凌波很好奇,纸上写了些啥东西?

定睛一看纸上的字迹,差点刺痛眼睛,好丑的字体。再看书写人,登州程风。

没想到那虚谷公子文才斐然,字却写得如此的丑陋,一看就是刚才启蒙,还没好好练习的那种水准。

只是看了纸上的词句,令李凌波感慨万千。

念奴娇·叹李凌波

山东登州程风留

秦淮烟水,正波摇月碎,风抚垂柳。画舫笙歌音袅袅,曾记凌波仙秀。素手调弦,朱唇轻唱,艳绝金陵右。身姿摇曳,韵惊多少佳偶。

忆昔初入章台,才情倾众,未惧欢场囿。心向情真寻爱侣,怎奈尘缘难守。世事无常,繁华终散,梦断黄昏后。空余残照,悄吟离恨依旧 。

新词读完,李凌波已经是热泪盈眶,掩面痛哭,只一面之缘,虚谷公子对自己竟然如此了解。

要不是这虚谷公子年纪太小,李凌波都以为小孩是爱上了自己。

几月后,大少的新曲传遍了大江南北,御赐大明游玩使程风,程大少爷的风流名声,也在大明各地的青楼楚馆传播开来。

新曲的曲名也被称定为新的词牌,虚谷公子的才名也得到众风流才子的认可。

不少的风流才子也开始遵照程大少爷新曲的格式,开始填词,各种新词不断的出现。

同时,程大少这一通艺术新理论,也伴随着他的新曲牌,传遍了大江南北,虚谷公子也在大明各地青楼楚馆留下了一个好名声。

同时这些新曲调核心说辞也传进了仕林,传进了朝堂。

也遭到了部分读书人的唾骂,大少的这一套说词,被仕林定性为歪理邪说,也引起了朝中文官的不满。

当这些传闻传到袁可立耳朵里的时候,袁可立也是气得暴跳如雷。

不过他倒不是为这些歪理邪说生气,他生气的是这小子,小小年纪就敢去逛青楼。

还在青楼说了这么一大堆,有伤风化,大逆不道的话。临走还给那青楼名妓填词,真是太过分。

袁可立很想把这无法无天的小家伙抓来狠狠的揍一顿,可惜这个时候,大少已经跑到台湾去了,想揍也抓不着人。

但是,大少跑去台湾,这事也不能随便过去,京城里弹劾程风,胡言乱语,扰乱纲常的奏书,雪花般的飞进紫禁城,堆满了崇祯皇帝的御案。

没想到这小子,小小年纪竟然就去逛青楼,还在青楼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搞得崇祯皇帝也兴奋不已。

他很想知道,那个袁可立知道自家小徒弟九岁就逛青楼,不知脸色是何变化。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小子的词,填得还是不错的,但还是想下旨把他招回北京来打一顿。

要不是英国公,定国公,定远候几个老头出言嘲笑满朝文官,吃饱了撑的,竟然不知道什么叫童言无忌!

都是活了几十岁的人了,还同一个不知香臭的孩童争口舌长短,也不怕传出去被世人笑话。这弹劾程风的闹剧,才算是暂时的偃旗息鼓。

但是文官们都达成了一个默契,以后等着熊孩子长大了,最多让他考到个秀才就算完事。

在往上走,无论谁做主考官,都不能让他上榜,算是彻底断了大少科举上进的路。

虽然大少根本就不会走科举这条路,他连童生都不会去考,更别说更高的了。

……

十一月初九,淡水终于来船,船队是东海舰队排出来的,领队的是长白山号舰长种花敬德。

随行的有陈江平,王光忠的步兵运输舰和正在试航行的两艘综合医疗保障船,901扁鹊号,902岐伯号,开船的都是船厂的人。

一下来了五艘船,两艘医疗船还是空的,两千多工匠及其家属共一万二千多人,一次就能轻松的运走。

十一月初十,曹金虎,月儿,木兰等开始组织工匠们登船。王夫之,陈子龙,黄宗羲,方以智,都来程家大院。

特别没想到的是吴昌时,陆世仪竟然也在南京,两人听闻可以到东番岛去看看,也要同行,陈子龙只能把二人一同带来,这让大少惊喜不已。

马上就要离开,大少对柳隐是千叮咛,万嘱咐,让她好好的守着家,好好的跟着先生学本事。

诗词琴画方面也可以多去找老师和师母请教,需要用银子就找吴掌柜支取,不用客气。

少爷要离开,月儿姐姐,木兰姐姐也要离开,偌大的家里就留自己和两丫鬟,柳隐很慌张,不知道今后的时间能不能应付的来。

十一月十一日,柳隐跟着吴掌柜前往码头送行,看着船队离开,少爷的身影渐渐远去,心里忐忑不已,哭得是稀里哗啦。

……

再说陈子龙一行,跟着大少来到金陵码头,看着那巨大无比的大船激动不已。

早听说红毛夷人的船巨大,可从来没有见过,这回算是有机会近距离观察了。

特别是方以智,他本来就对格物学感兴趣,有机会近距离接触这传说中的巨船,还没上船就兴奋的在码头上走来走去,从船头看到船尾。

上船时又被舷梯吸引,他所见过的所有船只,无论大小,上船都是搭上两块木板,上船时摇摇晃晃的,有不少的人因为重心不稳还会掉到水里去。

眼前这大船的大船,竟然用的是楼梯,还是带扶手的那种!这让方以智等人好奇心起,上了船都不愿意离开,几个就守住舷梯旁,想看看舷梯是怎么抬上船的。

大少也懒得管这帮子好奇宝宝,也不怕他们看出什么窍门来,有些东西只看外观是看不明白的。

等到人员全部上完,只听得一声刺耳的声音响彻云霄,方以智就看见两名身着劲装女孩站在舷梯两旁的立柱下,同时拉动两条细铁链。

只听得哗哗哗的声响,那舷梯竟然慢慢的变形,收缩成团。

两女孩又拉住船舷上的转盘,用力向下转了几圈,那收缩成团的舷梯便倒翻到了甲板上,稳稳放好。

也没见升帆,这船便自动向江心退去,船头离开码头十丈开始转向,船尾向上游转动,不到十个呼吸,船身便顺了流,才见中间主桅杆升起一面细长的怪帆,船速猛然加快。

方以智大呼神奇:“虚谷老弟,这就是红夷人的大板船吗?”

程风笑笑,摇摇头:“不是,真正的红夷大板船,船身比这个宽。船帆也不一样,非常宽大,帆面比船身还要宽大得多,还是软帆,没有这船的帆合理。”

“原来如此,那红夷人的大板船是什么样的?公子可否详细介绍一下。”方以智知道这不是西夷船后,还是想了解一下。

程风笑笑:“这个不需要细说,东番岛有二十多条西夷船的战利品,到时让哥哥们直接登船查看,岂不更好。”

方以智大喜:“那感情好,既然东番岛有实物,那还在这里谈个什么劲,到时候直接去看就是了。”

“就是嘛,外面风大,怪冷的,咱俩到指挥室里去喝茶。”

然而,进了指挥室的众才子们更是大惊小怪起来。指挥室里的锅炉,汽笛,仪表台,方向盘,一堆的罗盘,巨大的琉璃窗,会传音的扩音器,都显得那么的神奇。

还有那头顶的几颗巨大的珠子,都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

舰队顺流而下,船速本来就快,才靠近长江口,舰船上的六面风帆全部升起,速度猛然加快,舰队如同脱缰的野马,向着海面狂奔而去。

“好快的船速。”正在甲板上考古的众才子们差点摔倒,吓得惊呼不已。

参观了甲板,王夫之,黄宗羲,方以智几人又下到二层船舱走了一遍,只见到巨大又明亮的食堂,清洁的厨房等,唯一没有发现自己想看的红夷火炮在那里。

程风并不想让他们知道,甲板上那些用帆布盖着的大铁盒子就是舰炮。

等到夜晚回休息舱时,才发现船舱过道和休息室里那种巨大的珠子,黑夜里能发出明亮的光,照得船舱亮如白昼。

那些大珠子竟然是夜明珠,东番岛的富裕程度,让好奇的众才子们更是睡不了觉。

程风以为会有人问自己那圆球为什么会发光,为此还准备了一大堆的言辞。

可惜没有一个人问为什么会亮,反而在那里研究这么大的夜明球需要多少年才能长成,把个大少郁闷的要死。

整整过了一天,那兴奋劲都没有降下来,可惜,没有人解释这些东西是怎么做到的,几人研究了一天一夜也没看明白。

他们都是饱读诗书的才子,也不好意思询问别人是为什么,总觉得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连这些东西都不知道,有些丢人。

自然也不会想着去问大少为什么,在他们惯性的思维中,这么高深的东西,大少肯定也是不知道的。

十一月十二日正午,舰队进入淡水河范围,方以智远远的就看见两条鼓满帆的大船正在河口地带游荡。

“虚谷,那是不是西夷船?”

听方以智询问,程风抬眼看了一眼:“正是西夷船,这种船形有个正规名字叫盖伦船,目前还是西夷人的主力战船。

淡水还有别一条西夷船,主要是用帆和桨作动力,叫西班牙桨帆船,有空带哥哥们去看看。”

临近傍晚,远处码头停放的两排西式船,把个方以智下巴都快惊掉了。

万万没想到这里竟然会有这么多的西式战船,这全是战利品?方以智有些不敢相信。

船队靠岸,曹金虎,种花敬德,陈江平等开始组织工匠们上岸。

台北管理委员会早有工作人员等在码头上负责接待。

他们会根据工匠的技术工种,按照提前商量好的分配方法送往各处厂矿。

眼看天色将晚,大少也没用让月儿两人去备车,只是带着几位才子徒步去军事医学院。

之所以会去军事医学院,是因为这里的校舍建设的比较完整,有多余的住房可以安排访客住宿,也是因为大少,月儿,木兰几人的宿舍也在这里。

刚走上去学院的大路,众才子惊讶这路修得可真宽,关键是地面好象铺了整块的石头,很是平整。

才走了半里路,就听到空中传来铛铛铛的金属撞击声。

“这荒郊野岭的,哪来的钟声?”在场的众才子基本都是富二代,官二代,家里都有西洋钟这个洋玩意,刚听到钟声,几人就是四处寻找钟声来源之处。

程风伸手指着远处的一座小山:“声音是从那小小顶上的钟楼传出来的,现在是下午五点整。”

“天啊,那钟好大,这么远都能看见指针。”随着程风手指的方向,几人看到了远处山顶上那巨大无比的钟楼。

程风笑道:“当然大了,那钟可有一丈二尺方圆,有你们两个人加起来还高。”

几大才子看着远处的钟楼发了好长一段时间的呆,这才回神,边走边研究钟楼的问题。

正兴致勃勃的聊着天,不经意的就走到了科学院的大门口。

大少看着高大的学院大门,正准备介绍介绍,就听见大门傍边的附属医院里传来那若隐若现又此起彼伏的哀嚎声,把众才子下得脸都白了。

“师弟,那院子里关的是犯人吗?怎么听声音叫的这么凄惨?”陈子龙都忍不住的询问情况。

“这怎么是关犯人的地方呢?这是医院,救死扶伤的地方,那些哀嚎声是受伤的人发出的。”

“听那哀嚎声无比的凄惨,就好像有很多的人在受刑法一样。”

“哥哥们,这里刚打过几次大战,受伤的人颇多,但是那受伤的海盗就有几千人,这哀嚎声多是很正常的。”

“那咱们能不能去看看?”军事医学院附属医院这个新鲜感十足的名称吸引了大才子们。

他们都没有听过除了皇宫的太医院外,哪里还有人敢把医馆叫医院的,就凭起这名字的胆魄,就想去医院看看是怎么回事。

大少本不想让这些天之骄子们进医院去听那些哀嚎声,可禁不住这些才子们对医院感兴趣,只得带着他们进了医院查看一番。

既然都要到医院参观,那就不妨问一问医院最近的情况了。

大少带着才子们进了医院,同大厅里的学生们打了招呼,直接带人上了二楼院长办公室,正好看见戴铭轩在值班室里写东西。

人还没进屋子,大少就轻微喊了声:“戴爷爷好。”

一声童音入耳,戴铭轩抬头就看见程风带着几个公子哥进来,那胖嘟嘟的小脸还是那么的热忱,看着小孩活泼可爱的胖脸,戴神医顿时就开心起来。

“风哥儿回来了。”

程风嘻笑:“刚下船就来这里拜见戴爷爷来了,同时也想了解一下伤兵的救治情况怎么样了?”

“什么怎么样了?也就一般般吧,反正伤员都死得会差不多了。”

“怎么会这样?大约死了多少?”程风并不好奇,没有抗生素,外伤就是赌命,命大的活,命小的死。

“六成。”

“还有四成活着,不错了。都死了六成的伤员,不知道医学生们手艺练习得怎么样?”死了多少人,大少不关心,大少关的是学生们学了多少本事。

“还行吧,每位学生都做了一二十几个接骨缝合的手术,都练习得不错,要不然死的人都没有这么多。”

陈子龙几人听了都吓一跳,这是什么庸医,这不是草菅人命吗?

“师弟,这里的郎中不行啊,看病能死六成。”

程风一脸的无所谓:“哥哥可别乱说,这医院的郎中可都是京城太医院出来的高手高手,高高手。

平时治个头疼脑热的利害得很,只是这回治的是外伤,又加上要带学生,自然就差了些。

不过没关系,本来都是一群要上菜市口一刀的货,能有机会活四成,也算是他们为医疗事业做贡献了。

下次再遇见了,就有可能活五成,一,或六成,这就是进步了,等需要给自己人治疗的时候,至少死亡率不会那么高。”

懂了,对方是海盗,死囚,这是在废物利用。众才子们不言语啦。

见才子们不言语啦,大少话风一转,说起了另一件事。

“戴爷爷,我今天过来不是问这些海盗伤员的,是有别的事情要说。”

戴铭轩放下手中的笔问:“是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爷爷可知道一种叫黄花蒿的药材?就是青蒿的一种!”

大少准备过一年开始搞安南,必须准备好治疗疟疾的药,本来是想找金鸡纳霜的。现在的金鸡纳霜还在陶唐洲,西夷人还没有发现,一时半会的还搞不来!

大少也懒得去想那金鸡纳霜,治病不彻底不说,还容易留下后遗症,还不如直接搞青蒿素,反正搞青蒿素的化学洗液已经有了,要做出青蒿素来并不难。

戴铭轩表示:“黄花蒿?知道啊,咱们周边就有,多得很。你要那黄花蒿有何用?”

程风笑道:“那爷爷能不能组织你手下的学生把这学校的荒地开几亩出来,专门种这黄花蒿,明年咱们有大用。”

戴铭轩点点头:“在这个地方,这药倒是应该多准备一些,毕竟这里的疟疾太容易发生了,正好这药可以治。

这个提议也不错,本来学生们也应该知道药物种植的方法,正好跟他们练手了。”

“戴爷爷说的是,还是戴爷爷高瞻远瞩。”程风顿时眉开眼笑,一通的马屁拍了上去。

这老少也才随便聊聊几句,听见后面传来铛铛铛的敲铃声。

就是叮叮当当的敲钟声,众才子看向大少。

程风呵呵一笑:“这是食堂敲钟,通知大家去吃晚饭,走吧,我带你们去品尝一下这里的集体大食堂。”

“戴爷爷要一起去吗?”

戴铭轩摆摆手:“你们先去,老夫写完再走。”

“那行,我们先行一步,戴爷爷再见。”

大少很礼貌的和戴铭轩告别,才带着众人走出院长办公室,刚走到楼梯口,迎面就走过来二十几位少男少女。

少男少女们突然见到程风和月儿,木兰两女,先是一愣,随即向前站成三排立正,举手行礼:“院长好,师姐好。”

月儿和木兰也是立正回礼:“师弟师妹好。”

这样的气氛,众才子们感觉好稀奇。这时才见程大少爷,并没有像那些同学一样先立正,而是很随意的面对着众少男少女举手回了一个礼。

就说了一声:“同学们好。”便放下了手。

随后就是月儿和木兰两人放下了手,再然后才见那些少男少女们放下行礼的手。

少女们上前把月儿木兰围住,开始热情的问东问西。

少男们也来到大少面前询问:“院长可是要去食堂?”

“是啊。”

“我们可否同路?”

“当然可以,咱们都是去食堂,必须同路。”

“同路,同路。”大伙儿嘻嘻哈哈的,还没走上几步,又来了一帮同学。于是行礼回礼问好,一系列动作又来了一遍。

等大少来到食堂门口,在食堂里排队的同学又是稀里哗啦的。又来了一遍行礼回礼的流程。

这同学的礼刚行完,先生们又来了,于是又是一次集体性的给先生们的经历。

站在旁边的王夫之扳着手指头算了一下。这一路的距离,程大少爷前前后后行了二十几次礼,这行礼回礼的流程才做完。

看看站在食堂各处的学生,并没有人往厨房的位置靠,才子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却见月儿木兰两位姑娘抱了一搭木制餐盘过来,给几位公子哥一人发了一个餐盘。

陈子龙看了看木餐盘,共有一个大格,四个小格,正不知道怎么用,就听大少说道:“哥哥们跟着我一起,排队取餐。”

大家觉得这是挺新鲜的,也不好现在就问,这是什么样的流程?

陈子龙只能把王夫之拉在自己前面排好,跟在程大少后面。

只见大少站在厨房窗台前。把餐盘递给里面的妇人,然后扶着那窗台向上一跳,整个人就挂在了窗台上,那眼睛快速的把里面的几种菜品看了一遍。

那胖乎乎的手指,指着里面的几种菜大叫:“奶奶,我要这几种菜。”

“哎哟,我们公子爷啥时候来的?奶奶都快半年没见到你啦,公子爷在外面肯定受了不少的苦,这脸都瘦的没肉了。”里面打菜的老妇人那是满脸堆笑,把大少要吃的,每一种菜都打得满满的。

站大少旁边维护秩序的叶儿和木兰都不忍不住想笑。

王夫之,陈子龙几人都忍不住的多看了程大少几眼,那胖乎乎的小脸,怎么看也没像饿瘦的样子。

不知道里面这打饭菜的老妇人是怎么看出来,这小子饿瘦了的。

看着妇人把饭菜给自己打得满满的,大少是眉开眼笑,说了一句:“谢谢奶奶。”便跳下窗台。

伸手把窗台上的餐盘端起。笑呵呵的坐到远处靠墙边的座位上。

月儿这才安排王夫之上前取饭菜,王夫子的身高比大少要高大半个头,不用像大少那样把自己挂在窗台上,才能看见里面的菜品都有些什么。

但是王夫子还是学着大少的样子,把自己挂在了窗台上点菜。这样的吃饭方式,王夫之感觉新鲜的不得了。

所有的人都打完了饭菜和大少坐在了一起,才看见其他的同学陆陆续续的排成了几队取餐。

看着在那里规矩排队的学生,又看了看自己手里菜盘上那丰富的菜肴,黄宗羲问大少:“这里的菜好多,比咱们国子监的好多了。不知道这样的一餐需要多少银子?”

程风摇摇头:“不知道,这里的饭菜都是免费的,具体一餐需要多少银子,我还真没问过。”

“餐食是免费的?这里的学堂这么富有的吗?他们这里的束修需要多少?”陆世仪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没有束修,这里的学校都是免费的。”

“不可思议,真的不可思议。这么多的学生不用束修,饭菜还免费,这一年得花多少钱?”

大少也不知道到如何解释,才能用几句话把这边的事情说清楚。

只能解释:“这里的情况,一时半会说不清楚,要是真想把这事情说清楚,没个三五天都说不明白。

你们在这里多待一段时间,自己自己亲力亲为,亲眼所见,慢慢的也就了解了,这事急不来。

但是你们记住一点就行,这里的学校是由政府出钱开办的。不单不要束修,衣食住行全免。

不但包吃住还包衣物,当然也包括住宿用的全套铺笼帐盖。”

“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所有的人都读得起书?”

大少点头:“是啊,这里的政府有规定,小孩子五岁进幼儿园学习,七岁就要正式进学堂读书,无论男女都要读书,不让女孩进入学堂读书是犯法的,父母是会坐牢的。”

“难怪,这学堂里的女孩那么多,这地方,真是人间乐土。”

谈笑间,几人吃了顿新鲜的不行的晚饭。原以为来到东番岛,大少还会像南京那样,带着大家伙各个餐馆的乱窜。

没想到这东番岛学堂里的餐食,竟然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吃饭的方式方法都是新鲜而好奇的。

等到从餐厅里出来,大少带着众公子哥们到了自己住宿的地方,看着那个六人住的集体宿舍,与外面的客栈截然不同,众公子哥儿更是惊叹不已。

吴昌时好奇的问:“程小公子,这地方没有丫鬟婆子伺候吗?”

程风笑道:“这里的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上级和下级的社会分工,没有主人和下人之说。

更不可能有丫鬟婆子伺候人的事,在这里,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自己做,没有谁会伺候谁。”

虽然程风说的这些内容,大家听得似懂非懂,但是能明显感觉到,这里同大明两京十三省的习惯完全不一样,觉得好高大上的样子。

眼看天色渐晚。众才子们准备挑灯夜读,问大少哪里有蜡烛?

大少笑呵呵的从旁边的墙上取下了两盏奇怪的物什放在桌子上,那奇怪的物什上竟然有一层明亮的琉璃罩,大家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学堂真的好奢侈。

大少放好物什,轻轻的一扭,那物什上的琉璃罩便抬高起来。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反派成了至尊,碾压所有气运之子什么穿越高武,睡觉就能加点!小橘子的英语笔记簪星自在神医逍遥客群狼环伺?不好意思,我先圈块地我在快穿小世界中横行霸道红线小娇妃为了青梅,我变成了大反派林北苏婉免费阅读姐姐,爱我!狼狗弟弟冷舔苏撩官场巅峰,从基层刑警开始重生之投资大亨长生仙途:我有人物面板逍遥梦路玄幻:开局一头灵宠原神:家姐雷电影季总的小娇妻跳海了我是曾小贤机灵萌宝:给爹地征个婚
经典收藏捕快摸鱼指南医品狂妃钢铁陌世铁甲轰鸣内擎天者穿越宋朝,他们叫我弑君者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扬帆明海阿尤布王妃大明孽子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极道战尊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秦时之血衣侯传奇大明极品皇孙灭元1399支点抽个美女打江山[综穿]相依为命圣主降世:开局狗符咒护体
最近更新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穿越大明做女皇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祖龙蚌埠住,大秦皇子融合不良帅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从质子到千古一帝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史记白话文版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 心慈道人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txt下载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最新章节 - 苟在明末之自古英雄出少年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