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小时后,“咚咚” 的敲门声打断了谈话,丁学强推门进来,手里攥着会议议程:“市长,下午的整改协调会,会议室已经准备好了,各部门负责人都到齐了。”
陈最指尖从笔记本上移开,抬头看向墨兰:“抱歉墨记者,会议要开始了,今天的采访只能先到这儿。”
“市长言重了,该说抱歉的是我,耽误您工作了。” 墨兰笑着合上笔记本,钢笔轻轻别回笔袋,却忽然想起什么,又抬眼看向陈最,“不过采访结束前,能不能冒昧再问您最后一个问题?”
“你说。”
陈最的手搭在椅背上,停下了动作,耐心等待。
“想问问您,从辛县县委书记到现在的市长,这几年身份变了、担子重了,您心里最真切的感受是什么?”
墨兰的目光带着几分好奇,也藏着对旧识成长的关注。
陈最闻言,没有丝毫的停顿,开口道:“最明显的感受,是‘操心的范围’不一样了。”
墨兰笑了笑,眼神认真起来:“我等着看,您为更多老百姓谋些实在的好处 —— 也算是,看着您一步步往上走,往更实的地方走。”
话音落时,她已经站起身,朝着陈最点头示意:“不耽误您开会了,感谢市长今天的配合。”
陈最起身,跟着两人一起走出去。
“墨兰记者的进步也很快啊,”
陈最若有所思的扫了一眼她胸前的工作证,“已经副主编了...”
“副主编...亲自下场采访?”
按常理,到了副主编的位置,更多是统筹策划,很少会像一线记者这样跟着跑田间、蹲车间。
墨兰听出他话里的意思,脚步顿了顿,才压低声音,语气里满是坦诚:“这份采访,可是我跟主编磨了好几天才主动申请来的。”
陈最挑了挑眉,没接话,等着她往下说。
“您一向不轻易接受采访,尤其是这种跟着调研跑的贴身采访。”
墨兰笑了笑,眼神里带着对工作的认真,“主编一开始还想针对您调研的时长,做个贴身采访,还是我跟他说,您一向不喜欢....派年轻记者来,够呛能见到您的面,我跟他说,当年在辛县,我跟着您跑了一周,至少有个面子情?”
说到这里,她勾唇笑笑,眼神调侃。
墨兰看着陈最,他嘴角的这抹微笑,始终温和,没有丝毫变化。
“我之前跟在您身边的那周,可是费了不少劲才能跟上您的思路节奏,别人来,未必能抓准您说话的重点,也未必能懂您看问题的角度。”
陈最对墨兰点头示意:“墨记者,让秘书送两位...”
说完他看了一眼丁学强,抬脚往会议室走去。
背影挺得笔直,脚步沉稳,让人看着就很安心,墨兰收回视线,笑着看向丁学强,“丁秘书,不用送我们,”
“我们还需要整理稿子,”
丁学强:“好,那两位记者随意,”
说完这话,他跟在陈最身后,走进会议室。
墨兰看向身侧的同事,“去房间整理吧,”
“好的....副主编,一张照片都没有,回去没办法交代,”
她淡笑一声,“慕容市长不喜欢上镜...我回去会跟主编说的,”
“那好吧,”
当最后一场县域整改总结会散会后,陈最走出会议室,把手中的那本笔记递给丁学强,“跟钱秘书长说一声,准备一下,明天回程....”
丁学强点头,“好的市长,”
一个半月,说长不长,却足够让他的足迹遍布全市六个县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
临时住所的墙上,挂着密密麻麻的稿纸和数据,白天巡查,晚上开会,他的行程表上几乎没有 “休息” 二字。
唯一的变化是秘书公文包里的调研材料越积越厚,从最初各县报来的产业数据,到后来亲手记下的村民诉求、企业难题,每一页都写满了 “实在”。
丁学强推开钱秘书长的办公室时,他坐在沙发前,正在泡脚,脚放进盆里,立马痛苦的呲牙咧嘴,“嘶...”
“您泡的这是?”
“放了点消炎的药,脚上都磨泡了... ”
这一个多月走的路,比他一年走的路都多。
真的是遭老罪了。
钱秘书长看着丁学强,说道:“慕容市长那里我也让人送了点,让他也泡泡,他那脚应该比我严重,”
慕容市长的体力,真的是,太强了。
“是市长有什么指示吗,”
“市长的意思是,明天回程,”
钱秘书长点了点头,“好的,我泡完脚就去安排...”
丁学强推开陈最的房门,找到消炎药,“市长,您要不要泡泡脚...”
陈最往他手中看了一眼,“为什么要泡脚,”
丁学强笑着把钱秘书长的话说了说,陈最收回视线,摇头道:“我的脚没事,”
他是习武之人,脚下功夫本就扎实,穿的又是手工纳的布鞋,软和透气,哪会走这点路就磨出水泡。
但转念想到钱秘书长文弱的身体,陈最从背包里翻出个瓷瓶,递过去:“把这个药给钱秘书长送过去,脚上薄涂一层,比泡脚管用,恢复得快。”
“好的市长。” 丁学强接过药瓶,轻手轻脚地退了出去。
房门关上的瞬间,陈最重新将目光落回计划表上。笔尖在纸上顿了顿,他顺着之前的思路,又仔细勾画、补充了几笔,把几个民生项目的优先级往前调了调。
“李秘书。” 他头也没抬,声音平稳。
正在一旁整理调研资料的李易立刻停下动作,应声上前:“市长,您吩咐。”
“这几天开会敲定的各县整改措施,” 陈最放下笔,指尖点了点桌角的文件,“回去后你重点跟踪进度,每周给我报一次汇总。”
“知道了市长。” 李易连忙点头,在笔记本上快速记下。
陈最端起桌上的保温杯,拧开盖子喝了口温水,温热的水流滑过喉咙,他轻轻舒了口气,不是连日奔波的疲惫,而是一种 “万事有脉络、心里有底气” 的踏实。
各县的问题他都过了一遍,大多是长期积累的老问题,算不上紧急,后续按部就班整改就行。
现在他的工作重心,终于能彻底放在市里那几个民生项目上了。
这次调研途中,他还见了那几位被暂缓升职的同志。
回想起来,陈最忍不住轻啧了一声。
有的人确实有能力,只是之前没找对发力点;
可有的人……
能力没见着多少,心思倒都用在了钻营上。
《穿书年代:开局和系统谈条件!》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穿书年代:开局和系统谈条件!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书年代:开局和系统谈条件!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