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朱云舒的婚事,如同在平静的宫廷湖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涟漪荡漾开来。
最高兴的,除了终于解决了心头大事的皇后,恐怕就要数东宫的太子朱常澍了。
是夜,东宫暖阁内,烛火温馨。
太子朱常澍卸下一日的繁忙,与太子妃沈婉对坐闲聊。
提及大姐即将下嫁陆绎之事,朱常澍脸上是掩不住的笑意,甚至带着几分如释重负的轻松。
“婉婉,你是不知道,我这心里头,可算是落下了一块大石。”朱常澍端起茶盏,呷了一口,语气颇为感慨。
沈婉温婉一笑,她柔声道:“殿下为何如此说?长公主觅得佳婿,确实是喜事一桩,但殿下这‘落下大石’之说,倒让妾身有些不解了。”
朱常澍放下茶盏,凑近了些,脸上带着一种“你有所不知”的神秘表情,压低声音道:“你是没见过我大姐小时候……还有少年时,那叫一个‘威风’!我在她面前,可没少吃苦头。”
“哦?长公主殿下……很是严厉?”
“何止是严厉!”
“她也就比我大几岁,可从小就像个小大人,力气比我大。我小时候若是读书不用功,或者调皮捣蛋犯了错,被她撞见,那可了不得!”
“撸起袖子就敢揍我,有时候是弹脑瓜崩,弹得我龇牙咧嘴,有时候是拧耳朵,非要我认错不可,最狠的一次,我偷偷把她心爱的花给弄坏了,她追着我绕着御花园跑了三圈,最后愣是把我堵在假山后面,结结实实地在我屁股上踹了两脚!害得我第二天去见师傅的时候,坐都不敢坐实了!”
沈婉听着,忍不住以袖掩口,轻笑出声。
她想象着如今威严持重的太子殿下,幼时被姐姐追打得满宫跑的景象,觉得既有趣又温馨。
“殿下那时定然很怕大公主吧?”
“怕!怎么不怕?”朱常澍摇头苦笑:“她是长姐,父皇母后有时都管不住她那股劲儿。不过……”
“现在想想,也多亏了她。有些时候,我贪玩懈怠,师傅们碍于身份不好深管,父皇母后政务繁忙未必能时时察觉,反倒是大姐这几下‘拳脚’,让我清醒不少。她虽然方式粗暴了些,但心里是盼着我好的。只是这‘关爱’的方式,着实让人消受不起啊!”
“后来我们都长大了,她不再动手,但那股子威严还在。如今她终于要出嫁了,我这心里,一方面是为她高兴,找到了自己……呃,算是自己选的人吧。另一方面,也是真松了口气,感觉头顶上那座‘大山’终于要被移走了似的。”
沈婉温柔地握住他的手,柔声道:“殿下与长公主姐弟情深,虽方式独特,却也是难得的缘分。如今大公主婚事已定,殿下也该安心了。只是不知,那位陆百户,将来可能‘消受’得起大公主的这份‘关爱’?”
朱常澍闻言,与沈婉对视一眼,两人都不由得会心一笑,空气中充满了对那位未来姐夫一丝丝的“同情”以及自家难关已过的庆幸……
几乎在同一片星空下,乾清宫内的气氛则要庄重肃穆得多。
齐王朱常?、越王朱常灏,两位即将离京就藩的年轻亲王,身着正式的亲王常服,恭敬地跪在御前,向他们的父皇辞行。
朱翊钧看着面前这两个即将远行的儿子,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他的骨血,自幼在宫中长大,如今便要如同雏鹰离巢,去往那遥远的岛屿,镇守大明的海外领土了。
“都起来吧。”朱翊钧的声音比平日温和些许。
“谢父皇。”两位亲王起身,垂手侍立。
朱翊钧的目光缓缓扫过他们尚且稚嫩却努力做出沉稳模样的脸庞,沉声开口:“此去倭国,山高水长。责任重大,非同儿戏,你们要用心啊。”
“儿臣谨记父皇教诲。”两人齐声应道。
“尔等虽为亲王,亦不可骄纵跋扈,需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倭地初定,民心浮动,当以铁血为主,怀柔为辅……你二人封地隔海而忘,需同心同德,互为犄角,共保海疆安宁。遇事多商议,切不可因私废公,更不可手足相争,徒惹人笑!”说到此处,朱翊钧的语气加重,带着明显的警示意味。
两人心中一凛,连忙躬身:“儿臣绝不敢忘兄弟之情,定当相互扶持,共卫大明!”
“嗯。”朱翊钧微微颔首,继续道,“谨守本分!军政大事,自有宁国公及朝廷派遣的文武官员处置,尔等不得过多干涉,尤其不可擅自调动兵马,你们的职责,是镇守,是象征,是稳定人心。若有不明之处,多向宁国公及老成持重的官员请教,不可刚愎自用,乱了朝廷法度!”
这番训诫,可谓语重心长,当然,说句公道话,多少有些偏心。
老大的待遇可不是这样的。
不过,老三无所谓,老二不服但嘴上不敢说。
朱翊钧深知,放权容易收权难,尤其是在这远离中枢的海外之地,必须从一开始就划下清晰的红线,南洋那个地方离得太远,让老大手上有些权利,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可倭地不同,这个是能操作的,他不能留下太多的历史遗留错误。
“父皇教诲,儿臣字字铭记于心!定当恪守藩王本分,绝不辜负父皇期望,定为大明守好东大门!”两位亲王再次跪地,声音坚定。
朱翊钧看着他们,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
他起身,走到两个儿子面前,亲手将他们扶起,拍了拍他们的肩膀:“好了,该说的,朕都说了。路上小心,到了之后,记得常递书信回来,免得你们母妃挂念,也免得让朕挂念……”
这难得的温情举动,让两位年轻亲王眼眶微微发热,连忙低头掩饰:“是,父皇保重龙体!”
这两个亲王都在去年已经婚配,不过,有老大的前车之鉴在,两个人都没有子嗣,生怕跟朱由校,他们这个大侄子一般,被留在了京师……
喜欢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当了三年圣孙,称帝六十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