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首页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之神级学霸内灵异:从驾驶灵车开始崛起太上武神诀从美食开始万界签到废柴嫡女要翻天上官若离东溟子煜恃宠而骄的他每天都在作死边缘我的皇后傻白甜七零:疯痞夫妻赢麻了七零嫁糙汉,我两胎生了五个崽美女的超强近卫赵东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全文阅读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txt下载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一二六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请大家打开讲义289面,我们讲到这一科是,辛二、计四遍常。

外道邪见的思想主要是两部份,一个是无因缘论,一个是邪因缘论。无因缘论是认为整个生命的生起跟结束是完全没有因缘的,所以从这个思想就变成一种自然的外道,一种断灭的思想。邪因缘论是认为,生命的生起它是有一定的章法,一定的构成的轨则,这个轨则依我们的观察是错误的轨则,所以叫做邪因缘论。

想尽计常

四者是人既尽想元,生理更无流止运转,生灭想心今已永灭,理中自然成不生灭,因心所度,计以为常。

这个修止观的人在这个地方是既尽想元,想阴的根源完全破坏了。在前六识整个生灭的体性当中,他已经没有各式各样流动运转的相貌出来,第六意识没有这种相貌;也就是说整个第六意识粗分的想心已经永久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微细第七意识的生灭流动。所以他就认为,理中自然成不生灭,他认为第七意识的这种体性,它正是不生灭心。因为生灭的部份第六意识被他破坏了,这时第七意识微细的流动现前,他说,唉呀!这就是我的真如本性,我终于找到家了,就把第七意识末那识的生灭流动,当作一种常住的真如本性。

结成外论

由此计常,亡正遍知,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二外道,立圆常论。

前面他是广泛的执着八识,但是他后来又想一想,前六识已经不存在了,第八识还没有生起,只有第七意识现前,那干脆就执着第七意识。总而言之,前面四种执着,都是亡失正遍知,堕落外道,迷惑菩提善根种性,这是逆圆满真常的理念。

这个思想他是这样子想,他把生命分成身心世界,而身心世界都有两种情况:一、它外在的相貌跟作用;二、它构成内在的体性,或者讲构成的元素。他认为外在的相貌是变化的,构成的元素是不变的。他这个思想跟我们现在科学家的思想是完全一样,科学家也是认为这样,我们色身是变化的,但是我们整个物质是由电子、质子、中子构成的,这一部份是不能变化的,这个思想就是常见,邪因缘论。科学家认为,这个人为什么很聪明呢?因为他脑细胞很发达,所以他很聪明。这是错误的,这样解释因缘观是错误的,跟脑细胞没有关系;他聪明是因为他过去有闻思修的善根,是内心当中的一种相续的功能,这跟脑细胞是没有关系的辛三、计一分常

【图一】

标由示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自他中起计度者,是人坠入四颠倒见,一分无常,一分常论。

前面完全一样,想阴破坏了,行阴现前。前面的邪因缘跟这地方的邪因缘差在哪里呢?前面的邪因缘是完全就着同一个人的身心世界,来分别他的常跟无常的差别;他表面的相用是变化的,内在的组成元素是常住,是约着同一个人。这个地方就不一样了,约着自他,自己跟他人做比较,他认为他自己是常住的,别人都是生灭的。

分别详释

双计自他

一者是人观妙明心遍十方界,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一切众生,于我心中自生自死,则我心性,名之为常,彼生灭者,真无常性。

他在禅定中他去观察妙明心,当下这一念寂静的心;这“妙明心”其实就是那一念流动生灭的行阴之心。他发觉他的心是普遍十方世界,他想要到哪里就哪里,他要到美国、到台北,他随时一念之间内心就可以显现。这时候他就产生一个颠倒的想法,湛然以为究竟神我;他把这一念生灭流动行阴的心,他的不动相、他的普遍相,这就是圆满的神我。

什么叫做“神我”?从是则计我遍十方,凝明不动。我是普遍十方世界的,而且是非常清楚分明的照了而没有任何的动转,一切众生就在我一念心中,自然的生也自然的死,这些都是生灭变化的。而我这一念心性,它是常住不变的,彼生灭者,真无常性。

这就是一个大我的思想。说,这个我是很大的、普遍的,一念众生就在我一念心性当中,在我的心中自然的生也自然的死,但这个“我”是不能变化的。所以这个“我”是能受用,“我”是能主导,一切众生是被我所主导,被我所受用。好像是整个地球是绕着他自己转一样,我是周遍法界,是凝明不动,众生就在我一念心中自生自死,他的思想是这样子的,神我外道的大我思想。

计他国土

二者是人不观其心,遍观十方恒沙国土,见劫坏处,名为究竟无常种性,劫不坏处,名究竟常。

这修止观的人,前面他是观内心,他这时候他不观内心,他向外观察十方世界的恒沙国土。当然他看到了国土,就看到这个国土会成住坏空,那他就加以分别了。他说在劫坏之处,在坏劫二十劫当中,坏劫、空刧是破坏的、是无常的,但是二十劫的住劫它是不破坏的。他把这世界分两部份,住劫是恒常住不变化的,其它都是无常的,他是这样区分。

计自身心

三者是别人观我心,精细微密,犹如微尘,流转十方,性无移改,能令此身即生即灭,其不坏性,名我性常,一切死生从我流出,名无常性。

前面那一个“我”是很大很大的,所有的众生都在我中,自然生而自然死;这地方的我是比较微细的一个“小我”,我已经管不了别人了,但是起码我自己的身心世界,我是可以控制的,这个我是“小我”的思想。

这个人他观察我的内心,发觉我的内心是,精细微密;“精细”指的是他行阴的种子是特别的精细,“微密”指他行阴现行的相貌。内心的生灭流动就好像空中的飞尘流转十方,在十方世界到处的流动。流动的情况就好像空中的飞尘,要有阳光的照射,你才感觉它的存在,在黑暗的地方你就看不到灰尘的存在了,可见得我的内心是精细微密。

我这一念心是“性无移改”,我是不能有变化的;我是一个人,死了以后我变成一个天人,我的形状改变,但是“我”是不能变化;好像我现在住了一个房子,这房子破坏了,我再买一个新的房子,这个房子我不要了,但是人那一个我,还是那一个我,换汤不换药,是这个意思,性无移改,这是观心。其次,他观色身。

能令此身即生即灭,色身也因为有那个我在控制,所以我会起惑造业,不同的业得各式各样的果报,所以生命有各式各样的生,有各式各样的灭。然而内心当中那个不破坏的体性,名我性常;微细的自我是常住不变的。所以我无量的生命当中,生生死死,我的色身都是从这微细的真我流露出来让我受用。我们受用人的果报,由我来受用天人的果报,这个我是不变的的,色身外在的环境是变化的。微细的自我跟前面那个广大的自我不太一样。

双非自他

四者是人知想阴尽,见行阴流,行阴常流,计为常性,色受想等,今已灭尽,名为无常。

第四种他认为粗重的想阴破坏了,行阴微细的流动现前了,就执着行阴这种微细相续是常,色受想这种粗分已经消失了,已经看不到是无常。

结成外论

由此计度一分无常,一分常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三外道,一分常论。

总而言之,他把生命分成一分常,一分无常,堕落到外道种性,迷惑了我们的菩提善根。这是第三种外道,一分常一分无常。外道在解释因缘,他都是对立的,常跟无常,你跟我是不一样的,我跟你不一样,一个是常,一个是无常,这两个没有关系的,是种对立的思想。大乘佛法是不二的。佛法说:我们的体性是常,作用是无常,但我们是恒随缘而不变的,恒不变而随缘,佛法是讲不二的思想。外道的常跟无常两个是对立的,这地方不太一样。

辛四、计四有边

【图二】

前面谈到常跟无常的思想是从时间上来观察,这地方是从空间上。什么东西无边际的?是我们的常住真如。什么地方是有边的?就是我们应该要放弃的。他是从空间上来观有边无边,有四种有边。

标由示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分位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有边论。

他的整个行阴的观察是从四种的分位,一、时间,二、见闻的功能,三、彼我,四、行阴生灭。

分别详释

计三际

一者是人心计生元流用不息,计过未者,名为有边,计相续心,名为无边。

他的所观境是观察时间,观察他这一念心,哦!我这一念心果然有过去未来的差别。他执着“生元”,行阴流动生灭的根源是迁流业用,而循环不息的。在整个流动当中,他就认为过去已经消失了,未来还没有现前,所以他认为这两个是靠不住的,是有边际的,有现量的。

换句话说,这两个是不能依止的。那么既然不能依止过去,也不能依止未来,那怎么办呢?计相续心,名为无边;我现在这一念相续的心是周遍法界的,是无有穷尽的,我应该活在当下。以现在为常住,是无边,以过去跟未来为有边,这个意思。

计见闻

二者是人观八万劫,则见众生,八万劫前寂无闻见,无闻见处,名为无边,有众生处,名为有边。

从见闻中观察:他在禅定中观察八万大劫的时间,他所见所闻,他认为在八万大劫之前,他看不到,所以他是寂静无所见、无所闻。在八万大劫以外的世界是无边,这叫冥谛;在八万大劫以内的是有边际的、是有现量。他认为劫外是无边,劫内是有边,他是这样区别;前面是过去未来是有边,现在是无边。

计彼我

三者是人计我遍知,得无边性,彼一切人现我知中,我曾不知彼之知性,名彼不得无边之心,但有边性。

他人跟自己做比较:他说:我当下这一念心是能够普遍了知一切法。这个人的色受想完全破坏了,内心特别的明了寂静,所以他认为他自己这一念心,是无边的,是常住的,其余一些苦恼的生死凡夫,他就在我一念的明了心中显现出来。

「我曾不知彼之知性」这句话古德解释说:彼不知我的心性,而我能够知彼的心性;我看他是看得很清楚,但是他看我看不清楚。彼不得无边之心,所以苦恼众生是有边的,但我是修禅定的人,我已经破坏色受想,我的心才是无边的,我才是特别的尊贵。从自他中区分有边无边。

计生灭

四者是人穷行阴空,以其所见心路筹度,一切众生一身之中,计其咸皆半生半灭,明其世界一切所有,一半有边一半无边。

这个人在穷究行阴的真空之理,他要探讨生命的根源到底从什么地方来,他在探讨的过程当中,他也不依止圣言量,他完全依止他的所见所闻,他就在定中心路筹度,自己妄加的计度。他怎么计度呢?一切众生在他的生命当中,一半是生一半是灭。怎么说呢?因为这一个人,他一入定以后他止观现前,他那个行阴生灭的相状他暂时可以调伏,所以他灭相现前。

但是他一旦出定以后他止观就消失了,他的行阴又生起来产生生相。他就发觉他在禅定当中的心跟出定的心是不一样的。这是内心的随缘,你随顺止观的因缘而产生功德,也因为随顺散乱颠倒的因缘产生过失,这是正常现象。那他就产生执着,他就把它产生一个决定想,他说:我们的身心世界,原来是一半是生一半是灭,乃至于外在的世界,也是一半有边一半无边。他是这样想的。

结成外论

由是计度有边无边,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四外道,立有边论。

这个外道的思想,最大的问题是太相信自己的六根,问题出在这里,所以他看到什么,他就计度分别。台湾有一个叫现在禅,现在禅它的思想就有一点像外道的见闻觉知。什么是见性?他说,见闻觉知就是见性,你看到这朵华,当下就是见性。这个思想是有一点似是而非,当然他已经不落入妄想,因为这个人想阴破坏了,他的确看到的事情是一个依他起性。但是这毕竟是个依他起,见闻觉知,这是看到第七识、第八识,你不能说他是见性。

佛法的见性是从理论上思惟,不能从事相上去体会,不能从假相上去体会。

孔夫子有一天,他在行脚的过程当中,他经过了厨房,他看到子路菜煮出来,他拿着菜就往嘴巴塞。孔夫子很生气,子路这个人真不懂礼貌,大众师还没有用他就先用,他就把子路叫过来,把他骂一顿。子路说:夫子啊!我没有偷吃,我是看这菜煮出来有一个脏东西,我把它拿起来看一看,把它丢掉,我没有吃啊!孔夫子说:哦,弟子们!我亲眼看到的事情都有错误,何况说道听途说呢!他看到这个假相,孔夫子在解释这个假相的时候,他照样解释错误。

你怎么能说见闻觉知就是见性呢!假相就是假相,真理就是真理。所以佛教很重视传承,道理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是「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这些修止观的人可能到最后都没有在看经典,这不对的!他刚开始是应该有看经典,但是走到最后的时候,他就完全是根据自己的分别来判断,这个是常、这个是无常、这是有边、这是无边,完全在假相产生颠倒。

所以佛教是要如理思惟,要依止圣言量。

辛五、计四矫乱

【图三】

矫乱就有点像戏论,违背真理而言说不定。外道为什么叫矫乱呢?因为他以无想天为究竟,他认为生无想天,他的因必须一生当中不能乱答于人,所以他回答的时候,他很怕回答错误,所以他回答一切法是亦有、亦无、亦生、亦灭,总而言之,含糊笼统。佛陀说:这个叫矫乱,言说不定,违背真理。

标由示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知见中生计度者,是人坠入四种颠倒,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他的整个颠倒的生起是在知见中,在自己的所知所见,在禅定当中的所知所见,而产生四种颠倒知见,以无想天不死的果报,而引生四种矫乱的言词,依止虚妄的遍计执,而创造虚妄的言论。

分别详释

八种矫乱

一者是人观变化元,见迁流处,名之为变;见相续处,名之为恒;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以理都观,用心别见,有求法人来问其义,答言:我今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于一切时,皆乱其语,令彼前人遗失章句。

八种分四段:他在禅定中观变化元,观察行阴生灭变化,而又恒常相续,这样的生命根源。首先他看到他的迁流处,生命有它的生灭变化的地方。他说,这就是无常的、变化的;但是它变化以后,它又产生了相续,他把相续的地方叫做常。所生命又分成变跟恒一对。

二、见所见处,名之为生;不见见处,名之为灭:他在八万大劫之内所见到的,他认为这是生。“不见见处”蕅益大师说:见不见处。在劫外当中见到一个不可见的处所,什么都没有的处所,名之为灭;劫外的叫做灭,劫内叫生。他把生命分成生跟灭。

三、相续之因,性不断处,名之为增;正相续中,中所离处,名之为减:他说这相续的因,这种能够相续不断灭的功能叫“增”,你看他死亡以后他又会受生。这受生的力量是怎么来呢?是“增”而来的。在整个生命的相续当中,他要有一个休息的地方。什么叫休息呢?比方说,我们呼吸,我们吸气以后再吐气,吐气以后吸气,在一吸一呼的时候中间会有一个中间的休息,那个地方叫减,没有吐气也没有吸气的地方叫减。我们生命在相续当中,它会稍微停一下再相续,停一下再相续,那个中间停的地方叫减。

四、各各生处,名之为有;互互亡处,名之为无:一切众生他在受生的地方叫有,他消失的时候叫做无。他就用这个道理来观察,用心别见,他以有所得的心,分别而见。

有人来请法,问什么是诸法的真实相?他说:亦生、亦灭、亦有、亦无、亦增、亦减、亦常、亦无常。在一切时当中你问他真理,他都是这样回答,他认为这样子是合乎中道的,我才能够往生到无想天去。但是他使令听的人,遗失章句,不得要领,不知所云。

前面的外道是很清楚的说明生命当中,哪些是恒常住的,哪些是变化的,他是很清楚的指出来。这个外道他虽然看到了变跟不变、增跟减乃至于有跟无,他看到了,但是他不做任何的评论。他说亦增、亦减、亦有、亦无、亦变、亦不变。你再问他一次,他把这个答案再重复告诉你,他认为这是最圆满的答案。但是这圆满是别人听了以后,完全不懂,遗失章句,不知所云。

唯无矫乱

二者是人谛观其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无,除无之余,无所言说。

这个人在禅定他观察他这一念心,互互无处,因无得证。他入了禅定以后止观现前,于一切法不迷、不取、不动;他能够暂时把行阴生住异灭,把生住异破坏,使令灭相现前。他认为灭相就是最永恒的功德,所以因无得证,证得一切法究竟无的真理。这地方他实证的,他在禅定当中止观现前的时候,灭相的无现前。所以有人问他,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说:无!你再问他一次,他还是无,除了无之外,无所言说;他说一切法无,是究竟的真理。

唯是矫乱

三者是人谛观其心,各各有处,因有得证,有人来问,唯答一字,但言其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

这个人也是观察内心,各各有处,他在生住异灭当中,他看到了生,生住异灭,灭了以后,他发觉又有一个新的念头生起来,因有得证,他证得一切法是毕竟有。所以有人问他,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呢?他说:是,当下就是!你问他什么是祖师西来意呢?门前那一颗树就是,当下就是。除是之余,无所言说。

有无矫乱

四者是人有无俱见,其境枝故,其心亦乱,有人来问,答言: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矫乱,无容穷诘。

有些人前面是看到无,有些人是看到有,这地方是有无俱见。他看了灭,他也看到了生,两个都看到。他把生跟灭怎么解释呢?其境枝故;他说生跟灭是一个东西,比方说一颗树它分叉成两个枝,所以真理是两个都俱足,生跟灭都俱足。既然看到两个,这时候能观的心也是错乱了。

所以有人来问,说,什么是祖师西来意?他就回答说:亦有即是亦无,亦无之中不是亦有。他说世间上的真理是怎么回事?当你看到一件事情有的时候,他早晚会变成无,亦有一定会变成无;你看到这小孩子出生了,你论断他这个人迟早会消灭。但是你看到无的时候,就未必会再生起,你看到有的时候,这东西迟早要消失掉,但你看到消失的时候,你不一定会看到它在生起,亦无之中不是亦有。

总而言之,这道理是矫乱、错乱的,而且这错乱的思想,不容穷诘。你再继续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子?他说,这个道理高深莫测,很难讲清楚,你要自己体会,不容穷诘。

结成外论

由此计度矫乱虚无,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

以上四种都是一种计度矫乱心虚无,堕入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五外道,四颠倒性,不死矫乱遍计虚论。其实他这个思想,你不能说他全错,佛法也经常用有、无、生、灭对治我们的烦恼。他的问题在于矫乱,他自己都错乱,他自己都搞不清楚,他只是言说是这样,其实他自己本身是含糊笼统。

比方佛法说:什么是生命的真理?我们可以说,因果丝毫不爽,强调有。但是有时候佛陀说,什么是诸法的真理?法性本来空寂,强调空。那是对治,其实一切法的真理,即空、即假、即中,诸位看《维摩诘经》,一切法是不能说的。有人问文殊菩萨,什么是大乘的不二法门?文殊菩萨不讲话,不能讲!不能讲就没人知道,怎么办呢?那只好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诸位要知道,说法是不得已的,既然是开方便门,那这个门就很多,你看我们这个房子,你可以从那个门进来,他可以从那边进来,每一个人说法的方便之门,他的角度就有所不同。

蕅益大师讲《阿弥陀经》的时候,就讲很清楚,说我的讲法跟莲池大师不同,莲池大师说法跟幽溪大师也不同。蕅益大师说,通通都对,『经』是无量义,既然是开方便门,他说这《阿弥陀经》本来是我们都没有资格说的,那是佛陀甚深的境界。但是没有人说就没有人知道,那只好开方便门,「横看成岭,侧看成峰,都见不到庐山真面目;但每一个人没有离开庐山。」莲池大师比喻的更妙:讲经像瞎子摸象,没有一个人把佛陀的真实义讲出来,他摸到象脚,他摸到象的尾巴,他摸到象的头,但是重点是大家都没有离开象、大家都没有离开象。

讲法是开方便门,每一个人的开显就有所不同。所以有些人在整个生命当中的即空、即假、即中,为了对治你的执着,佛陀会讲空性这一部份,强调色即是空;但是又怕你断灭,空即是色。所以,蕅益大师说:妙答无生,说空说有都是方便。但是你产生执着,通通都是戏论,观念在这里。

辛六、计十六有相

【图四】

十六有相,先讲四种法,色受想行,这四种法。这四种法有两种执着,一个是即色计我,色受想行识就是我;二、离色计我,离开了色受想行另外有一个我。离色计我有三种,即色计我又一种,就四种了,四种再乘以四就有十六种。

标由示坠

又三摩中诸善男子,坚凝正心,魔不得便,穷生类本,观彼幽清常扰动元,于无尽流生计度者,是人坠入死后有相发心颠倒。

在整个三摩地中,他已经把想阴破坏了,行阴微细的流动相现前。他就在行阴整个无尽流的生命当中产生了计度,他说一个人死了以后,有一种人我相现前,色受想行识的人我相是不能破坏的。依止这种人我相而产生一种错误的发心,一种颠倒的发心。

正明本计

或自固身,云色是我;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皆计度言,死后有相,如是循环有十六相。

即色计我,或自固身:他把自己的色身坚固的执着,色就是我,或者受就是我,乃至想行就是我。这地方就有个问题了,这样的思想很容易断灭见,因为色就是我,那我色身死了以后,那糟糕了!那一个我就死掉了。我们一般人很容易即阴计我,你的色身死掉了,你就说我要死掉,这是把色受想行四阴当作我,这是第一个,这是比较严重的。

比较轻微的是,离色计我,色受想行这四种是流动变化的,但是另外有一个我是不变的,这当中有三种情况:一、或见我圆含遍国土,云我有色:我是很广大的,色阴是很小的,我大色小,色在我中。所以我的色受想行死了以后,我还是在的,我是广大的,一个大我,色存在大我当中,这第一个。

二、或彼前缘随我回复,云色属我:前面是讲大小,这就不讲大小了。说前言,在定中的所缘境随我回复;他感觉到我的行阴是随我而转的,我要它生它就生,我要它灭它就灭,乃至于我出定以后,我对我的色受想行,是完全可以主控的,我要走路就走路,我要休息就休息。所以色是属于我的,我是能受用,色受想行是所受用,是我的眷属,主伴的关系。

三、或复我依行中相续,云我在色:这个也是大小关系,说我比较小,色受想行四阴比较大,我必须依止四阴当中,我才能够相续的作愿,所以我在色受想行当中,受想行比较大,我就住在里面。

总而言之,以上四种,都执着人死了以后还有一个自我的相状,如是循环有十六相。

更述转计

从此或计,毕竟烦恼,毕竟菩提,两性并驱,各不相触。

从前面我相的人死了以后的自我,他就更加的推论,毕竟烦恼,毕竟菩提,说我的内心有一个杂染的烦恼,也有一个清净的菩提。他得到的答案是什么呢?烦恼永远是烦恼,它不会改变的,没有转烦恼为菩提这回事情,菩提永远是菩提。所以我们生命中两种体性,杂染法、清净法是各走各的,彼此不互相抵触,我们顶多把烦恼给压住,我们不能够去断灭它。因为烦恼毕竟是烦恼,菩提是菩提,这两个是不能改变的。

结成外论

由此计度死后有故,堕落外道,惑菩提性,是则名为第六外道,立五阴中死后有相,心颠倒论。

他这地方的意思就是说,真跟妄是独立的,妄想永远是妄想,真如永远是真如,咱们各走各的。佛法不是这意思,佛法讲「真妄不二」,真中有妄,妄中有真。也就是说,你要迷惑,那全体是妄;你要觉悟,那全体是真。所以我们迷惑的时候是「全真成妄」,你要觉悟的话是「全妄即真」。我们佛教讲「真妄是不二」,他这个地方是真就是真,妄就是妄,那这两个永远不能改变。

总而言之,外道的思想结论只有一句话,就是「用心别见」。他用他有所得的分别心,分别的去见真理。我们一再强调,真理不能追求,真理只能够在一种看破放下的情况可以体会,不能追求。真理你一追求它,就不是真理,动念即乖;仁者心动,一念方动,乌云遍布。外道其实他看到也没有错,他也看到了生,也看到了灭,也看到了有,也看到了无,也看到的增,也看到了减,看到的通通没有错。他错在哪里呢?

错在用心别见。你要不追求,一切法是不变而随缘,随缘而不变,一切法本来就是即空、即假、即中,真理就当下显现出来的,他当下就是即空、即假、即中,循业发现,清净本然,清净本然,循业发现,但是你一追求就完了!就什么都不是了。

这意思就是,法没有错,是心态错误,问题在心态错误。你看外道他所看到的都没有错,他也看到了众生的生相、灭相、有相、无相,但是他想要去追求的时候就找不到了。真理只能够体会,不能够追求,这大家要知道。

喜欢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少年大将军躺平:我的悠闲田园生活你惹她干嘛,她满空间神兽先生您的娇妻已上线女富婆和她的四个保镖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帕克的木叶经济史逍遥初唐杀出丛林福女当家,病弱夫君霸王花末世之天幕英雄联盟之最强保镖魔鬼考卷叶辰夏若雪小说全文免费阅读重置属性大唐验尸官原神:我在提瓦特直播我的世界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重生之极品红包系统侯门主母读我心后,把养子全养废
经典收藏叶辰萧初然小说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快穿:宿主是个呆萌小花妖我在侯府当调解员,被全家宠了晨心辰意:影帝的法官女友换新郎后,嫁入豪门的我成了顶流成为赶尸人后我无敌了穿越莲花楼之李莲花,你要好好活快穿:美凶残女配她又在线崩人设修仙成功后,她终于穿了回去反派乖乖!我是来生崽的【快穿】七零嫁糙汉,我两胎生了五个崽我天赋有一点点高我不是兔子重回五岁意外开挂小姑娘她杀疯了血玉玦龙族:开局就A级的路明非猫妖撩人吃货在修仙文里搞美食修仙:从感受杀气开始重新攻略病娇男主【快穿】
最近更新都说校花同桌自闭,直到她跟我到大学穿书后她只想苟鸡鬼人鬼事败给娇软远离病娇男友仙主的世界之旅自带无限分身,看我卷死修仙界【景零】蜂蜜陷阱就要下给幼驯染娶妻无敌,娘子助我成帝!我有一身诡术神通和离后,搬空半个京城去流放人在柯南,弹幕发癫渝梦沉香倾城大佬无德,重生六零虐渣算我求你,爱我樱花喻君思库库鲁大陆战记重生之花开花谢又一年目测要逃荒,不要着急不要慌青春拥抱时代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 钦予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txt下载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最新章节 - 净界法师【首楞严王三昧】要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