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首页 >> 华夏真相集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商纣,开局怒怼圣人女娲战神狂飙小说综武:召唤李淳罡,问策武则天齐天神记直播之狂暴升级无限升级系统明日方舟之铁与血九阳武神混沌天帝诀凌峰纯阳之体的我,成为女强者的炉鼎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第十八集 平梁灭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没有内鬼,便无外侵。

王都闻说契丹大兵来到,急发使告急于晋王。李存勖遂自镇州将亲军五千救之,又遣神武都指挥使王思同率兵屯戍于狼山之南,以拒契丹骑兵。

翌年正月,晋王李存勖先败契丹前锋万骑,继之又于望都大败契丹中军。契丹国主至此大悔,引败兵北撤至易州,时值连天大雪,人马损失惨重。

阿保机遂自幽州撤出塞外,带新州团练使王郁以归,自是不听其谋。

天赞二年秋,王郁及阿古只在燕、赵一带攻城略地,攻下磁窑务。后随辽太宗平定渤海,作战有功,复得契丹主信任,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改任崇义军节度使。

王郁就此羁留契丹,最后死于宜州,不复再提。

龙德二年正月,朱梁北面招讨使戴思远欲报前番兵败之仇,先以杨村之兵袭魏州。并料知晋将李嗣源必然有备,复以五万兵力攻德胜北城,重重包围,昼夜猛攻。

晋王李存勖闻讯,自镇州回师魏州。

梁军久攻魏州德胜北城不下,恐被晋前里外夹击,遂解围而去。

八月,梁将段凝、张朗等夜渡黄河袭取卫州,执杀晋卫州刺史李存于。又与戴思远联兵攻陷淇门、共城、新乡,于是澶州以西、相州以南重为梁所有,梁师重振。

西元九二三年,天佑二十年,四月。

晋王李存勖接受诸镇及朝中文武百官劝进,在魏州称帝,改天佑二十年为同光元年。乃沿用唐为国号,又追赠父祖三代为帝,与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并列为七庙,以示己为唐朝合法继承人,史家称为后唐。李存勖便乃后唐庄宗是也。

当时后唐疆域,辖有魏博、成德、义武、横海、幽州、大同、振武、雁门、河东、河中、晋绛、安国、昭义等十三个节镇、五十州郡。

唐庄宗登基为帝,调李嗣源任横海军节度使,进拜检校太傅,兼任侍中。

当时梁唐两军主力对峙于黄河沿岸,梁军急攻泽州,后唐潞州守将李继韬叛附后梁。

庄宗便与李嗣源商议,欲出兵奇袭郓州,以切断梁军右翼。李嗣源亲率五千步骑渡过济水,趁梁军不备袭破郓州,拜为天平军节度使。

梁末帝闻说郓州被晋军夺去,知道李嗣源非是常人可敌,乃起复老将铁枪王彦章,命其率军进逼郓州,复夺此重镇。

李嗣源闻说是王铁枪带兵前来,亦不敢轻敌,自亲引重军坚守郓城,命义子李从珂率骑兵迎战,在递坊镇大败梁军前锋,俘获梁将任钊以归。

李存勖命朱守殷严守德胜南北两城,自率亲军进屯澶州。

王彦章出兵杨村渡,攻克德胜南城,继而顺河东下,攻打杨刘城。依其本意,是欲先隔断河北唐军与郓州联系,再图收复郓州。

李存勖闻报德胜南城已失,遂命朱守殷放弃北城,浮河而下,协助李周固守杨刘。

两军各自沿河疾进,边行边战,互有胜负。不久王彦章进抵杨刘城下,挥军强攻,昼夜不息,并以巨舰九艘横亘河津,阻拦唐军增援。

因见杨刘屡攻不克,只得退屯城南,筑垒连营,以阻击唐军渡河。

六月,李存勖亲临杨刘,一面命唐军出营挑战,牵制梁军兵力,一面命谋臣郭崇韬领兵奔赴博州,在黄河东岸修筑新城,以接应郓州唐军。

王彦章率军急攻博州新城,另以十余艘巨舰置于黄河中流,配合陆军步兵作战。

郭崇韬据城坚守,李存勖亦率军自杨刘增援。

王彦章闻报李存勖亲至,只得撤军,解了郓州之围,引梁军退保邹家口。

李存勖与郓州李嗣源重新恢复联系,由此军威大壮,与梁军攻守之势渐为逆转。王彦章歇兵旬月,复来急攻杨刘,再次被唐军击败,遂撤师西归,退保杨村。

如此征战两月有余,大小一百余战,王彦章孤军面对唐军三路兵马,且一路是唐天子亲征,一路是第一战将李嗣源,郭崇韬复又智计百出,皆非易与之辈。

王彦章便与诸将闲论:我等在此苦战,朝廷尚不知乎?何无一兵一卒前来相助耶!

话犹未落,门军入报:朝廷天使到来,并有大将段凝引二百亲军相随。

诸将闻此皆怒:只带二百军来,济得甚事!

王彦章道:莫非大队人马在后未至,先来传信于我?必是如此。朝廷没有忘记我等,那便好了,那便好了!

遂引众将出迎钦差,因为心情激动,竟至脚步都有些踉跄。

众将看到主将如此,知其这两个多月殚精竭虑抗敌,不眠不休,以致如此。不禁皆为其感伤,且为朝廷终派援兵而慰。

钦差见王铁枪亲自迎出,虚言客套几句,进入中军大帐,面南而立,宣读圣旨:皇帝诏曰。王彦章受领重任,却有意怠军,经月来屡战不胜,空费时日,又耗朝廷粮饷,折损将士。今召回朝廷叙罪,另委段凝代替其招讨使职务。旨达即行,休得违误。

王彦章跪听圣旨已毕,不由惊炸,气愤填胸。

诸将皆大哗而起,便要抽刀拔剑,欲先杀段凝,再找天使理论。

画外音:原来末帝朱友贞此旨,是段凝因前番梁军在德胜城大捷,以为唐军不堪一击,欲得战功兵权,遂向朝廷大臣行贿;又与赵岩、张汉杰等人合谋,向梁帝隐瞒王彦章战功。又于王彦章战败之时,故意夸大败绩,诬陷其饮酒轻敌。朱友贞受惑,这才下旨换将。

王彦章此时本已神魂俱惫,闻旨本来怒火大炽,转念一想,倒也松一口气,当下止住众将,交卸帅印兵符,即随天使回汴梁而去。

段凝送走天使及王彦章,便即登台拜帅,高坐虎皮高交椅,发号施令,得意洋洋。

王彦章回到汴梁,歇息体力充足,又饱睡一晚,次日上殿,便在朝廷上慷慨陈辞,力言自己连月来战功,并无一句虚言。梁末帝闻罢黯然无语,心中大悔。

赵岩、张汉杰却暗中指使有司弹劾,说王彦章在帝前不恭,恃功倨傲。

梁末帝以为有理,遂令王彦章卸职回家思过。

王彦章更无他话,回至府中便闭门杜客,高卧而睡。

梁军更帅换将消息,早就报到唐营。

唐庄宗被王彦章引兵死死拒住黄河,且有攻有守,正感无计可施,忽闻细作报说王铁枪莫名其妙被梁主召回,不由惊喜若狂。

于是立即下令:命李嗣源佯攻杨村,拖住段凝;自引大军南下,全力向兖州进攻。

兖州守将不敌唐主攻势,急遣使回汴州告急。梁末帝无奈,只得命众臣亲到王彦章府中相请,再度委其披甲挺枪,前至兖州迎战李存勖。

此时后梁主力皆归段凝统领,国中更无精兵可用。朝廷只得尽搜汴梁城中所有,将五百名新经招募骑兵都交给王彦章,另派张汉杰监军。

王彦章说不得放下恨怨,率军渡过汶水,计划进攻郓州,强迫唐军自兖州回兵来救,再伏兵于道击之。

但天厌朱梁,欲灭其祚,王彦章刚至递坊镇时,便被后唐军精骑袭击。

王彦章虽勇,奈因兵少不敌,只得复又撤至中都。

时年八月,梁末帝朱友贞不知前线形势如何,便下旨部署全部梁军四路反击:命段凝攻澶州、董璋攻太原、霍彦威攻镇州、王彦章攻郓州。且严命务必于十月向唐军发动总攻,直下晋阳,擒其皇帝,一统华夷。

梁末帝发出总攻之令,却恐汴州防守空虚,又命梁军掘开滑州南面黄河大堤,以阻止唐军进攻汴州。

大水便如天河倒泻,不但将汴州京师化为泽国,百姓流离失所,庄稼颗粒无收,同时反将梁军主力阻隔在黄河以北,再不复能归国还救。

段凝、董璋、霍彦威三路军由是皆无战心,部将非逃即降,一时大乱,互不统属。

梁将康延孝战之不利,又被大水断了归路,只得投降后唐。且将后梁军情尽数告知李存勖,又提议请唐军趁虚袭取汴州,自愿为向导前锋。

朱友贞决河放水之策,果真是立竿见影,神效无二。

李存勖既得康延孝之助,乃率大军自杨刘渡河,进抵郓州。命以李嗣源为前锋,攻破中都,务必生俘铁枪王彦章。

李嗣源奉命,率部下三千精骑兼道而行,只半日间便至中都城下,列好阵势,派军向城上讨敌骂阵。

王彦章早知三路大军必然无功,自己部下只有五百新兵,便欲自守不能,何谈进攻?自是在中都半步动弹不得,进退惟谷。

此时闻听劲敌李嗣源兵临城下,只得分兵派将,出城一战。

自忖正面对敌,难保必胜,于是唤过一名亲兵,与其对换衣甲,暗嘱如此如此。

计议已定,大开城门,杀出城外。

那亲兵奉主人之命,穿了元帅衣甲,雄纠纠气昂昂位于班首,引众而出,背城列好阵势,冲对面唐军叫道:大梁三军统帅王铁枪在此!李嗣源小儿不知天高地厚,既来犯我虎威,可敢亲自出战?若派别将出马,便不是好汉!

李嗣源闻言,火冒三丈,对部下诸将道:老儿如此可恶,竟敢小觑于我。尔等听了,皆不得上前相助,被梁军笑话。只见某枪挑老儿于马上,尔等便上前夺城,不得有误!

叮嘱已毕,挺矛催马,直奔那个搦战小军。

铁枪王彦章躲在门旗影里,见李嗣源跃马亲来,不由暗中祝道:天可怜见!若是大梁不合败亡,便使我杀此狂贼。

虎吼一声,蓦地里从门旗影下飞出,斜刺里杀出,直奔李嗣源左侧马后冲至。

李嗣源如狂风奔驰,目不邪视,眼中只有假冒的王铁枪,哪里顾得斜刺里人来?

说时迟,那时快!却见唐军阵中早飞出一匹枣红战马,犹如狂风闪电,马上战将大喝一声,手中铁槊突出,无声无息,已刺入王彦章左肩,槊尖透甲而出。

那边厢李嗣源也早到假彦章马前,只一矛便将其挑于马下,登时落地身死。李嗣源不由大为惊讶:大名鼎鼎王铁枪,怎生如此不济?

唐军一拥而至,杀散五百新兵,趁势夺了中都。

李嗣源入城,传令击鼓升帐,聚集诸将。

诸将纷纷前来献功,小军捉得监军张汉杰来献,一将擒拿王彦章上堂。

李嗣源惊讶道:噫!这里怎地又有一个王铁枪?

看那生擒王彦章之人,认出乃是朱梁降将,现为前锋副指挥使,名唤夏鲁奇。因在战阵中识破王铁枪分身之计,无声无息突阵而出,只一槊便刺伤王彦章落马,故此生擒建功。

夏鲁奇甚为得意,向李嗣源叉手施礼道:殿下被那假冒王铁枪用激将法哄了,只因被他谩骂,故此一怒之下真假难辨。某当年在梁王帐前,与王铁枪乃是同僚,见其颔下无须,便知是假。王铁枪从旗下出马偷袭,若不是前先大吼一声,某亦不能即时识破。因各自偷袭,殿下不曾防备王铁枪,他也不曾防备在下,这才一合中招,被某扎伤生擒。

此言说罢,李嗣源与满帐众将皆哄然大笑,五彦章则垂头丧气,闭口不语。李嗣源即命将张汉杰推出囚禁,又亲下帅案,为王彦章松绑,传令治伤。

次日巳时,唐主李存勖亲率大军到来。

李嗣源与诸将接进城中,至府衙高坐,再报战功,重叙作战经过。

唐帝闻说生擒了铁枪将,不由惊喜若狂,急命与那监军张汉杰一并请来相见。

不一刻,侍卫将王彦章、张汉杰引至。张汉杰见唐帝在坐,急行三拜九叩之礼,口称吾皇陛下,连呼万岁千秋。王彦章却只以常礼相见,并不大礼参拜。

唐主亦不怪他,皆命赐座,并问王彦章道:早闻将军大名,极善用兵。今我两军决战,将军因何不防守兖州重镇,却贪恋此小城中都,且无防御工事?

王彦章摇头叹道:某被奸贼陷害,早就失了兵权,众军皆不归我调度。手下只此五百新兵,如何能守兖州?

侧首怒目张汉杰,恨道:若非此贼谄奏于梁帝,使我弃军归于汴梁,某料陛下今日难入此城,更休说兖州不兖州耳。

唐军诸将见其奏对无礼,皆都出言喝斥。

唐庄宗却不以为忤,反而深以王彦章之言为然,点头赞叹一回,立命左右:给张汉杰撤座,将此贼拿下,即刻推出斩首!

张汉杰哧得变颜更色,疾呼“饶命”。侍卫便如鹰拿燕雀,从坐间拎出,一刀砍了。

李存勖既命斩了张汉杰,乃问王彦章是否愿降。

王彦章却颇为轻视庄宗,只是闭口不言,以示不降。

庄宗不悦,遂请其下去养伤,又派李嗣源前去劝说。王彦章因为伤重,又与庄宗相见对答半晌,回房后便倒卧于榻,不能起床行走。

李嗣源走到王彦章榻前,以平辈之礼相见,王彦章借口有伤,却不回礼,并以李嗣源小字“邈佶烈”称呼,以示轻蔑。

李嗣源亦乃老王李克用义子,且是暴烈脾气,如何忍得这般轻视?当下只顾生气,也不再劝,便以其坚执不降,回复庄宗天子。

次日一早,李存勖下令大军开拔兖州,命人以肩舆送王彦章前至任城休养。

王彦章以伤患痛楚为由,不肯出发上路。

李存勖仍不发怒,派人询问王彦章:依将军看来,我大唐皇帝陛下此行,能否成功?

王彦章冷笑道:某虽兵败被擒,但段凝麾下仍有六万重军,皆乃是当年梁王朱温起家旧部,对大梁朝廷忠心耿耿。其又曾随王某征战多年,绝不会轻易叛变,必拼力以抗。因此任你多少唐军此去,决计难以成功。

问者将其此言归报唐主,李存勖闻此回应大为不悦,便知道王彦章必定不会归顺,于是临出城前,下令将其斩首。

可惜一代名将王彦章,武艺天下无二,用兵韬略无对,因屡被梁主猜忌,更兼朝中小人陷害,却就此效忠朱梁而死,也使青史千载留名。一代将星就此陨落,享年六十一岁。

王彦章即死,庄宗复又后悔,为之叹息良久,下令择地安葬,商议大军起行。

诸将纷纷进言,大都认为应先攻占青州、齐州、徐州、兖州等地,清其梁都汴州外围,然后再乘机而进,方为万全之策。

唐庄宗李嗣源却力排众议道:诸公不知,便如王彦章所言,朱梁之军皆在黄河以北,其京都汴梁必然空虚。我若击其外围,是逼其还奔国都自守,反愈加固其根本矣。今趁其诸军各据州郡不敢出战,我不如奔袭汴州,直接攻取梁都,擒其皇帝。则命其皇帝下归降诏书,十万大军必然星散,可兵不血刃矣。

此一番话说罢,于是诸将皆服,三军振奋,簇拥天子倍道兼程,于初九日抵达汴州。

李存勖命令就城外扎营,三面围住,而后挥军攻城。

当时后梁在黄河北岸,虽然尚有大军十余万众,但因被河水泛滥,阻住回军道路,至于远水难解近渴,相救不及。

西元九二三年。梁龙德三年,唐同光元年,十一月十九日。

梁帝朱友贞自杀,王瓒大开封丘门迎降。后梁正式灭亡,共历三帝,国祚十七年。

画外音:自太祖朱温篡夺唐氏江山,后梁江北无敌,淮南江左各路诸侯亦纷纷上表投诚,大有统一天下之势,何等气壮山河?只因其后二帝,一代不如一代,方至三传而斩,反不如荆南等偏安小镇诸侯国祚长远,徒遗后人笑者。

唐庄宗灭了梁国,振师还归晋阳,在南郊祭天,祝告先帝之灵,大赏平梁诸将。

不久潞州叛乱,李嗣源率兵平定,擒获叛首杨立,被调为宣武军节度使,兼任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便是庄宗称帝前之职。

其后契丹南侵,李嗣源复又率军北征,在涿州大败契丹。同光三年,李嗣源调任成德军节度使,移镇镇州。

此时唐庄宗已涉荒乱,纵容宦官伶人乱政,李嗣源位高权重,更遭庄宗猜忌。

诸军马步都虞候朱守殷奉帝命监视,乃暗中告诫李嗣源:常言道,德业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今君侯功高震主,难以善终,宜早做打算。

李嗣源信以为然,但无计可施。其后果然便常遭佞臣流言毁谤,幸有枢密使李绍宏在庄宗身侧常为其善加开脱,方免遭杀害。

后唐灭梁,就此威震天下,各州诸侯无不惊怖。

时有岐国李氏、楚国马氏、吴国杨氏、吴越国钱氏、闽国王氏、南平国高氏,等等割据政权,纷纷入贡称藩,惟有南汉刘岩及前蜀王衍不肯臣服。

那南汉远处岭南,向来与中原朝廷不相往来,倒也罢了,西蜀徒仗道路险阻分庭抗礼,如何忍得?唐庄宗李存勖大怒,便有意讨平西蜀。

同光二年,西元九二四年。

唐庄宗派客省使李严持节出使前蜀,趁机刺探蜀中虚实。

李严领命而去,月余而回,归报庄宗:蜀主王衍直乃一呆童耳,朝中重臣但益其家财,不恤民事,君臣上下,惟务穷奢。其旧勋故老弃而不任,蛮蜓蜑之人痛深疮痏。以臣料之,大兵一临,自然望风瓦解。

庄宗深然其言,遂搜兵括马,整顿战务,积极准备平蜀。

因又闻其虽有亡国之象,但在唐、蜀两国边界驻有重兵,便又遣李彦稠为使入川,赠送大量珍宝珠玩之物,表示修好之意,以此麻痹蜀主。

王衍对唐主约盟修好之言信以为真,亦派翰林学士欧阳彬为唐蜀通好使,携蜀绵绢帛及西川特产出使后唐。同时为裁省军费以供游乐,竟撤除边界守备,不复设防。

唐庄宗李存勖还师晋阳,一面筹备积草屯兵伐蜀,一面便命拆毁朱氏在汴梁京都宗庙,追贬后梁二帝朱温、朱友贞为庶人,命史官修史之时,不承认其曾为帝王之尊。

复欲下诏,掘开朱温陵墓劈棺戮尸,因张全义力劝作罢,最终铲除朱温墓地阙室。

此外以诛杀逆臣名义,族灭后梁宰相敬翔、李振,权贵赵岩、张希逸等人;又以助梁篡唐罪名,贬窜唐朝旧臣郑珏、萧顷等十一人。

罢黜朱梁宗室、勋臣已毕,对后梁所署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团练使、刺史等武臣,只要肯归附后唐,庄宗李存勖皆予以承认,重加恩命。

宣武节度使袁象先、镇国军留后霍彦威、宣义军留后段凝、耀州刺史王晏球、匡国军节度使温韬,不但赦罪留任,另被赐以国姓。

温韬曾盗掘唐朝诸帝皇陵,其罪本与朱温相埒,李存勖并皆未予追究。

此举一出,大安各镇节度及刺史之心,以致河南地区皆受后唐敕命,愿为藩属。

因庄宗李存勖曾兼任河东、魏博、成德三镇节度使,为实行三都建制。其中太原号为西京,魏州升为兴唐府,号为东京,镇州升为真定府,号为北都。

此时既灭后梁,李存勖将后梁西都洛阳改称东都,并定为后唐国都,自晋阳迁治所于此,以雍州京兆府长安为西京。由此原西京太原改称北都,东京兴唐府改称邺都,北都真定府则废除都号,复称成德军镇州。

四都既定,只余岐国凤翔,便为眼中之钉,肉中之刺。

岐国主李茂贞据有关中凤翔一带,强盛时辖有二十余州,但前因屡被后梁、前蜀所败,最终只剩七州之地。

李茂贞因势力较弱始终不敢称帝,而是沿用唐朝年号,以与后梁对抗。此时闻说后唐灭梁,李茂贞心中不安,于是上表称臣致贺,因与李克用曾约为兄弟,便以庄宗李存勖叔父自居,命其子李从曮入东都洛阳朝贡。

李从曮在洛阳亲见唐军军容之盛,回报其父。

李茂贞更加忧惧,遂上表朝廷,请行藩臣之礼。唐庄宗倒也颇给这位叔父面子,改封其为秦王。李茂贞封秦王后便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九岁,谥曰忠敬,按下不提。

西元九二四年,乃蜀主王衍乾德六年。

王衍派出欧阳彬等通好使团,自以为天下就此太平,由是心中大定,驾坐成都闲来无事,宣布改明年为咸康元年。

正值金秋九月,神清气爽季节,王衍奉其母太后,携妻徐妃及佞臣内侍等,率禁军万人,同游于青城山上,驻陛于上清宫中。

当时令宫人皆衣道服,顶金莲花冠,衣画云霞,望之皆若神仙。及侍宴酒酣,皆免冠而退,则其髻髽然,东倒西歪,不复成体统。

又在山上构筑怡神亭,以佞臣韩昭等为狎客,杂以妇人,以恣荒宴,自旦至暮不息。

时有嘉王宗寿侍宴,因以社稷国政为言谏奏。佞臣潘在迎恐阻皇帝游兴,便在嘉王流涕上奏之时玩笑道:嘉王酒量不济,还没有饮多少,便醉倒失态矣,好哭如此。

蜀帝大笑,因命众臣翻恣谐谑,取笑而罢。

王宗寿哭笑不得,愤恨退出。自此满朝忠正之臣结舌,再复无人肯为江山社稷进言。

王衍为人冲呆,身为皇帝,却专心淫乐,便将军国之政咸委于他人,更不过问。因命王宗弼为六军使,总揽边疆外任;宋光嗣为枢密使,总理内政。

二人一武一文,皆攀比搜刮民财之能,谄媚国主之技,更无丝毫心思致于朝政社稷。

东川节度使宋承葆心忧国事,乃上疏献计:唐国兵强马壮,以朱梁之盛,亦不免为其所灭。今竟向我卑辞示弱修好,必有所图,不问可知。陛下若不早为防备,后将焉救?

王衍便问:若依卿计,则如何防备?

宋承褒:请于嘉州沿江造舰五百艘,募水军五千,自江下峡;臣以东师出襄、邓二州,水陆俱进,东北沿边,严兵据险。南师以出江陵,利则进取,否则退保硖口,亦可保万一。又选三蜀骁壮三万,急攻岐、雍,东据河、潼,北招契丹,啖以美利,见可则进;否则据散关以固吾圉,事纵不捷,亦可攻入敌人之心腹也。

王衍笑道:贤卿之谋,便是当年诸葛武侯穷十年之力而为,终不能见功,反耗散国力,使后主欲守不能,面缚而降者。卿自忖才能过于孔明否?若是不能,贤卿休矣。

于是不从,一众佞臣皆哂笑而退。

唐同光三年九月十日,庄宗决意伐蜀。

于是下达诏旨,分兵派将:命魏王李继岌任西川四面行营都统,枢密使郭崇韬充东北面行营都招讨制置使,统领凤翔、同州、陕州、华州、邡州兵六万,晋阳唐军五万,号称二十万,自北路凤翔趋大散关入蜀。另以南平国主高季兴为东南面行营都招讨使,率荆南兵自南路攻取夔、忠、万诸州,以策应北路大军。

圣旨既下,北路军马先出。南路高季兴表面欣然领命,但按兵未动,以观风色。

十月十八日,北路大军已至散关。

魏王扎住大军,派遣排阵斩斫使、兼马步军都指挥使李绍深为前锋都督,率步骑一万三千人前出攻克威武,副帅郭崇韬率大军作为后继,兼程跟进。

李绍深获授先锋重任,遂激励三军,日夜兼程直至威武城下,蜀兵竟然毫无知觉。李绍深下令攻城,只一个回合冲锋,便下威武,俘守军万余,获粮二十万斛,军资无数。

初战获胜,李绍深令将所俘蜀军尽皆放还,却以精骑在后追杀,使其向西疯狂奔逃,以制造蜀人恐慌之势;同时以大军倍道尾随,直趋凤州。

直赶了一日,沿途守军果然大惧,望风而降。

蜀将王承捷迫于唐军攻势,以凤、兴、文、扶四州降附,并亲为向导,引唐军直入汉中,前锋直指阳平关。

此时距庄宗下诏伐蜀,仅只四十日而已,可谓兵贵神速。

当时蜀主王衍正自率领妃嫔臣僚,在数万禁军护卫下,自成都一路往北巡游作乐。十月二十日,巡游至利州广元,闻后唐军已破凤州,不由大惊失色。

于是急下诏敕,命随驾清道指挥使王宗勋、王宗俨、王宗昱为三大招讨,率兵三万前往汉中路上迎战。

只因蜀主前番自撤边防大军,当唐军长驱直入之时,兴州刺史王承鉴、成州刺史王承朴虽有心抗御,无奈手中无兵,只得相继弃城而逃。

二十六日,唐军先锋大将李绍深进至三泉,大败王宗勋等三名蜀军招讨使,一战攻取阳平关,击杀蜀军五千之众,获粮十五万斛。

蜀主闻报王宗勋等溃败,遂留判六军诸卫事王宗弼率兵固守利州,自引嫔妃群臣折返成都,并截断桔柏渡浮桥,以阻遏唐军南下。

四日之后,唐魏王李继岌兵临兴州。

蜀将东川节度使宋承葆因前番蜀主不纳己策,反而出言讥讽,一直含羞带怒,此时便一矢不发、二话不说,便领所属梓、绵、剑、龙、普五州降唐,剑门关要隘登时敞开。

紧接其后,武定节度使王承肇、山南节度使王宗威、阶州刺史王承岳,亦分别以其领地投降。惟天雄节度使王承休与副使安重霸不降,并欲出秦州,掩击唐军。

无奈部下将士皆无战心,沿途大半逃逸,及抵达茂州之时,随行兵马仅剩二千,且士卒饥疲,东倒西歪,握不住戈矛,扯不开弓弩。

安重霸见大势已去,长叹一声,亦以秦、陇二州降唐。

唐军大帅李继岌闻报奇道:皆说蜀道艰难,以我观之,有何难哉!

自古以来,中国就不乏趁火打劫者。

南平国主高季兴本来引兵待发,闻说唐军已入蜀国腹地,便乘势率水军溯江而上入蜀,西进夷陵,攻打施州。

蜀国峡路招讨使张武闻荆南兵至,乃用铁锁自上游断绝长江航路,并伏弓箭手于岸边江滩,专等敌军。

高季兴遣勇士乘舟溯流仰攻,适值大风,舟舰皆挂于铁锁之上,进退不得。

张武在江滩上看得清楚,一声令下,蜀兵齐以矢石交攻,并射火箭烧船。南平军由是大败,国主高季兴乘轻舟逃走。

十一月,后唐军昼夜兼行,径趋利州,王宗弼闻风弃城西逃。李继岌既得利州,复率大军乘胜而进,向剑、绵、汉州进发。

十五日,蜀武信节度使兼中书令王宗寿不战,以遂、合、渝、泸、昌五州降唐。

张武虽然大胜荆南水师,但闻蜀军北路已经失败,也不效那孤忠之臣为王衍卖命,便以夔、忠、万三州军民之众,降于后唐。

李绍琛乘蜀兵溃破胆之机,率本部军乘马浮江而渡,先入鹿头关,又攻克汉州,继而进至德阳,直逼成都。

中书令王宗弼见此情状,立即囚禁王衍、后妃及宗室诸王。又以王衍名义命斩宋光嗣、景润澄、李周辂、欧阳晃等亲佞之臣,函其首级,遣使呈递唐营,请求投降归顺。

魏王李继岌观其降表云:臣衍先人建,久在坤维,受先朝宠泽,一开土宇,将四十年。顷以梁孽兴灾,洪图版荡,不可助逆,遂乃从权,勉徇众情,止王三旬,固非获已,未有所归。臣辄绍镃基,且安生聚。臣衍诚惶诚恐,伏惟皇帝陛下,嗣尧、舜之业,陈汤、武之师,廓定寰区,削平凶逆,梯航垂集,文轨混同。臣方议改图,便期纳款,遽闻王师致讨,实抱惊危。今则将千里之封疆,尽为王土;冀万家之臣妾,皆沭皇恩。天兵未至之时,臣心早已归附。奈比及与将校谋归上国,伪枢密使宋光嗣、景润澄,南北院宣徽使李周辂、欧阳晃等四人异谋荧惑,臣各已处斩,今送纳首级。必当舆榇乞降,负荆请命。伏惟皇帝陛下,回照临之造,施覆帱之仁,别示哀矜,以安反侧。傥坟茔而获祀,实存没以知归,臣无任望恩虔祷之至。乙酉年十一月丁巳日,臣王衍上表。

可叹四贼:本以谄媚求富贵,岂料山崩大厦倾;一旦函首归敌国,不负将命报昏君。

李继岌览其降表,乃准受降,引军至成都北五里升仙桥。

王衍此时为王宗弼所拘,身不由己,只得亲率百官列班于桥下,自乘行舆而至,素衣白马牵羊,草索系首,面缚衔璧,舆榇于后。

魏王李继岌下马受璧,命郭崇韬亲释其缚,及燔其榇,王衍率蜀国百官面向东北舞蹈谢恩,拜称唐帝千秋万岁。

称降礼毕,复又三拜九叩,唐国将帅魏王李继岌、郭崇韬、李严亦皆答拜。

十一月二十八日,后唐王师进入成都,正式接管益州诸郡。

历史真相:自唐军起师伐蜀,至入成都受王衍投降,举凡七十五日,两个半月,只是兼程行军而已,并无作战时间。其灭国之速,创历代自关中起兵伐蜀诸役,用时最短之世界吉尼斯纪录。此番征战,因魏王李继岌年幼,军务皆由副帅郭崇韬决断,以康延孝、李严为前锋,各立盖世奇功。

唐庄宗李存勖闻说蜀国归降,遂诏命王衍举族迁居洛阳,并保证道:待至洛阳,朕将封以厚土,绝不会薄待,日月星三辰为证,绝不虚言欺哄。

王衍复又相信,欣然动身,率领宗族、百官及家族数千人,启程东行。行至关中时,却因河北涿州乱起,只得暂留秦川驿。

李存勖欲东征平叛,担心王衍在后方作乱,便命宦官向延嗣,前去诛杀王衍一家。

王衍接旨,这才如梦初醒,放声大哭。其母徐氏临死呼道:我儿举国降顺,皇帝许以不死,而今却行杀戮。李存勖言而无信,必遭上天报应。

而据《新五代史》记载,李存勖当时是要将王衍一行千余人全部诛杀,但枢密使张居翰认为杀降不祥,便私下将诏书中“王衍一行”改为“王衍一家”。最终被杀者只有王衍及其近宗亲属,随行前蜀降臣及其宗族千余人得免一死。

至此,由王建历尽千辛万苦所创基业,仅传二世便即覆亡,国祚仅存二十三年。

李唐平灭朱梁之时,庄宗复用阉人。

自唐昭宗天复三年,宦官皆被朱温诛灭,由士人充任内诸司使,至此复以宦官担任。在此之前庄宗身边已有五百宦者,此后增至一千,皆待遇优渥,并委以事任,视为腹心。

不久又依唐制,置诸道监军,皆以宦者为之。此后每遇节度使出征,军府之事均由监军决定,凌驾于主帅之上,专势争权。因此引起藩镇不满,再发大乱。(本集完)

《华夏真相集》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华夏真相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华夏真相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成仙纵横都市神医御兽后我的老爹是重生午后香茶新书一世豪婿叶凡秋沐橙斗罗之野猪凶猛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极品大昏君巅峰宝鉴神秘复苏之诡闻记末世:极度崩坏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闪婚之谈少的甜妻女配是重生的征天战途开局操作蝙蝠侠别笑哥抓鬼呢龙游天下之龙珊情缘丹崖仙途
经典收藏叶落龙成穿越即无敌,开始享受生活!穿越万界的欺诈者诸天:从射雕开始无敌逍遥仙医人间道我能解析诸天万法寰云霸主三教图之藏腾重生回到2012年原来我的徒弟都是气运之子时间苍凉爱不淡忘你刚好15度甜全球黑科技争天帝战幻影帝国吞噬永恒晨光已熹微大明:我,开国王爷,带头反对分封制玄幻:开局入瑶池仙宫银河奥特曼之闪耀苍穹
最近更新灵无限幻想怪能仙路迷途不思归开局觉醒荒古圣体后,我走上武道巅峰师叔,你的法宝画风不对!混沌剑尊开局一颗珠,剑斩九重天鼎炼乾坤乱世悍卒:从娶娇妻开始始于深渊系统给我整成了个树败犬圣女,把头发盘起来!卡包峻的一生废柴都成仙帝?这个师尊强的离谱混渊冥帝瞎子背剑,举世无双银霜领主玄幻:从炼制合欢丹开始长生!剑道圣君签到完美世界:我的宝术自己修炼我的徒弟全无敌
华夏真相集 背砍刀诗人 - 华夏真相集txt下载 - 华夏真相集最新章节 - 华夏真相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