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晨光则吃得比较慢,他用没受伤的右腿支撑着身体,左手拿着筷子,慢慢夹起饭菜送进嘴里。虽然动作有些不便,却依旧吃得很认真 —— 他知道,只有好好吃饭,才能尽快恢复体力,养好腿伤。
林泰看着队员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自己也拿起筷子慢慢吃了起来。饭菜的温度顺着喉咙滑进胃里,带来一阵温暖的饱腹感,让他连日来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他注意到大家都很沉默,只有碗筷碰撞的声音,没有了平时训练时的欢声笑语 —— 他知道,这是战斗后的正常反应,经历过生死考验,每个人都需要时间来平复心情。
“这次行动大家都辛苦了。” 林泰放下筷子,看着队员们说,“虽然过程惊险,但我们不仅完成了任务,还全员安全撤离,这就是最大的胜利。”
“是啊!” 蒋小鱼抬起头,眼神里满是欣慰,“而且我们还拿到了‘毒蝎’的关键情报,以后对付他们就更有把握了!”
展大鹏也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只要我们五人同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张冲嘴里塞满了饭菜,含糊地说:“没错!下次再遇到‘毒蝎’,咱们再好好收拾他们!”
何晨光看着队友们,脸上露出一丝笑容:“等我腿伤好了,咱们一起并肩作战!”
食堂里的气氛渐渐活跃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这次行动的细节,也憧憬着未来的任务。吃完饭,林泰看了一眼手表,对队员们说:“指挥部通知我们饭后去汇报详情,大家准备一下,十分钟后在食堂门口集合。”
“好!” 众人齐声响应,快速收拾好碗筷,跟着林泰向指挥所走去。指挥所是一栋位于基地中心的活动板房,门口有两名士兵站岗,看到林泰他们过来,立刻敬礼放行。走进指挥所,里面摆放着几张办公桌,墙上挂着巨大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密密麻麻的红点和蓝点 —— 红点代表 “毒蝎” 的据点,蓝点则是我方的基地和接应点。几名穿着军官制服的人正围在地图前讨论着什么,看到林泰他们进来,立刻停下讨论,向他们走来。
“林泰同志,你们来了!” 一名肩上扛着两杠四星的军官走上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快坐,先喝杯水,慢慢汇报。”
林泰敬了个标准的军礼,然后带着队员们在椅子上坐下。蒋小鱼从背包里拿出装着文件和 U 盘的防水袋,小心翼翼地递到军官面前:“首长,这是我们这次行动收集到的文件和数据 U 盘,里面有‘毒蝎’三个区域的兵力部署,还有他们一个重要指挥节点的坐标。”
军官接过防水袋,打开后仔细翻看里面的文件,时不时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很好!这些情报非常关键,对我们后续摧毁‘毒蝎’据点有很大帮助!” 军官的语气里满是赞赏,“林泰同志,你详细说说这次行动的经过吧。”
林泰挺直身体,开始详细汇报这次行动的经过 —— 从接到指挥部命令,前往公路设伏,到截停 “毒蝎” 运输队,夺取物资;再到侦察敌人据点,发现关键情报,最后成功突围撤离,每一个细节都没有遗漏。他还特意提到了行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比如暴雨天气对行军的影响、敌人重火力对突围的阻碍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军官们认真听着,时不时打断提问,林泰都一一耐心解答。当听到林泰说他们在丛林中连续行军数小时,还遭遇敌人围追堵截,却始终没有放弃时,军官们的脸上露出了敬佩的表情。“你们不愧是尖刀小队!意志坚定,作战勇猛,是我们的骄傲!” 一名军官感慨地说。
汇报持续了大约一个小时,结束后,军官看着林泰他们,语气温和地说:“你们这次任务完成得非常出色,辛苦了!指挥部决定让你们休息一天,好好调整状态。后续任务等我们制定好作战计划后,再通知你们。”
“谢谢首长!” 林泰再次敬了个军礼,带着队员们走出指挥所。
回到休息处,大家终于可以真正放松下来。何晨光靠在床头,拿出一本军事杂志慢慢翻看,虽然腿伤让他有些不便,却也难得享受这片刻的宁静。展大鹏则坐在床边,拿出针线包,开始缝补自己之前被划破的作战服 —— 他的动作很熟练,针脚细密而整齐,显然不是第一次做这种活。
张冲则将自己的轻机枪和何晨光的狙击枪都拿出来,仔细检查保养。他先拆开轻机枪,用抹布擦拭枪膛和枪管,然后在零件上涂抹润滑油,动作一丝不苟。接着,他又拿起狙击枪,检查瞄准镜的校准情况,确保枪支处于最佳状态。“武器就是咱们的第二生命,必须好好保养。” 张冲一边说,一边将保养好的枪支轻轻放在墙角。
蒋小鱼则坐在桌前,拿出纸笔开始写行动报告。
林泰躺在基地休息室的硬板床上,军绿色的被褥带着阳光晒过的干爽气息,却没能让他立刻放松入睡。他睁着眼睛,望着天花板上斑驳的水渍,脑海里像放映电影般,将这次深入敌后的行动重新过了一遍 —— 从暴雨中潜伏观察到发现 “毒蝎” 运输队,从抵近侦察据点到生死突围,每个环节的细节都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昨天。
他想起在据点西北侧发现的那处松弛铁丝网,当时若不是抵近到两百米观察,恐怕会错过这个关键突破点;还有撤离时,展大鹏手臂中弹后仍坚持掩护队友,何晨光拖着伤腿精准狙击…… 这些画面在脑海里交织,让他既欣慰又凝重。作为队长,他不能只看到任务完成的结果,更要从过程中找问题:比如在设伏时,对暴雨可能引发的低洼积水预判不足,差点让小队陷入泽国;在侦察据点时,初期对敌人通讯车的重视不够,直到蒋小鱼截获信号才确认其指挥价值。这些疏忽,哪怕只有一次,都可能让整个小队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林泰翻了个身,指尖触到枕边的战术笔记本,上面记录着他白天匆匆写下的行动要点。他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微光,摩挲着笔记本上的字迹,心里默默复盘着改进方案:下次行动前,必须提前三天确认区域天气和地形细节;分配侦察任务时,要明确专人紧盯敌人通讯设备和重武器动向;急救物资里要多备针对枪伤和骨折的专用药剂…… 这些思考像细密的网,将行动中的漏洞一一捕捉,也让他对下一次任务多了几分底气。
窗外,夕阳正缓缓沉入远处的山脊,橘红色的余晖将天空染成一片温暖的色彩。基地里的灯火陆续亮起,昏黄的路灯沿着道路排列,像一串守护安全的星辰。偶尔有军用卡车驶过,引擎的轰鸣声从远处传来,又渐渐消失在夜色中 —— 这些忙碌的身影,都在为这场还未结束的战争默默坚守。林泰侧耳听着这些声音,心里清楚,他们此刻的休息只是暂时的,“毒蝎” 的威胁还未消除,更多未知的危险仍在前方等待。但至少现在,他和队员们都安全了,那些用命换来的情报,终将成为摧毁敌人的利刃。
不知过了多久,林泰终于带着满脑子的复盘思路沉沉睡去。第二天清晨,天还没亮透,他就被基地的起床号惊醒。窗外的天空泛着淡淡的鱼肚白,远处的树林里传来清脆的鸟鸣声。林泰迅速起身,叠好被褥,动作利落得如同在丛林中准备战斗。他走到墙角,拿起自己的步枪,熟练地拆卸、检查、组装,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无误 —— 武器是战士的第二生命,哪怕在安全的基地里,他也从不敢有丝毫懈怠。
检查完装备,林泰径直走向隔壁的病房。何晨光正坐在床边,左腿上的石膏已经换成了轻便的支具,他正试着慢慢活动脚踝。看到林泰进来,何晨光立刻抬头,脸上露出笑容:“队长,早!我感觉好多了,医生说再休养几天就能拆支具了。” 说着,他扶着床边站起身,虽然动作还有些僵硬,却已经能正常行走,不再像之前那样需要搀扶。
林泰走上前,轻轻按了按何晨光的脚踝,确认没有肿胀后才放心:“别太着急,循序渐进,腿伤不能留下后遗症。” 他看着何晨光眼里的急切,心里明白,这个年轻的狙击手早就想归队执行任务了,但作为队长,他必须优先考虑队员的安全。
离开何晨光的病房,林泰又去了展大鹏的房间。展大鹏正坐在桌前擦拭步枪,左臂依旧悬在胸前,绷带已经换成了轻薄的医用敷料。“队长,我的手臂恢复得差不多了,简单的战术动作都能完成。” 展大鹏看到林泰,立刻放下枪,试着抬了抬左臂,虽然还不能完全用力,却比之前灵活了不少。
林泰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展大鹏的步枪上,枪身擦得锃亮,零件组装得严丝合缝:“不错,武器保养得很到位。但记住,暂时别做重火力射击,等伤口完全愈合再说。” 展大鹏认真地点头,他知道林泰是为自己好,绝不会拿身体开玩笑。
回到休息室时,张冲和蒋小鱼已经起床,正坐在桌前整理这次行动的文件。张冲的精神头十足,脸上没有丝毫疲惫,看到林泰进来,立刻起身:“队长,早!我和小鱼已经把文件整理好了,随时能给指挥部送过去。” 他拍了拍桌上的文件夹,语气里满是期待,显然已经迫不及待想接受新任务。
早饭后的阳光透过临时基地的帐篷缝隙,在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林泰刚将最后一口馒头咽下去,帐篷外就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 是通讯兵小李,他手里拿着一张折叠的通知单,额头上还沾着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林队长,指挥所急召你们过去,说是有新任务。” 小李的声音带着几分急促,递通知单的手微微晃动着。
林泰接过通知单,指尖触到纸张边缘的粗糙质感,上面用黑色钢笔写着 “紧急任务部署,立即前往主指挥所” 的字样,落款处还盖着红色的指挥部印章。他快速扫了一眼内容,抬头看向队员们:“收拾一下,马上出发。” 话音刚落,原本还带着几分疲惫的队员们瞬间挺直了腰板 —— 经历过昨天的生死撤离,他们对 “任务” 两个字有着本能的警觉与专注。
何晨光下意识地摸了摸腿上的绷带,虽然伤口还隐隐作痛,但他还是快速起身,将放在桌角的步枪背在肩上,动作熟练得仿佛早已忘记伤痛。展大鹏则仔细将手臂上的绷带又缠紧了些,确保不会影响后续的动作,眼神里没有丝毫犹豫 —— 对他们而言,只要还能行动,就没有退缩的理由。张冲直接将机枪挎在肩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枪管,脸上露出几分期待的神色,显然是已经迫不及待想再次投入行动。蒋小鱼则快速检查了一遍通讯背包,确认电台、电池、加密 U 盘都完好无损,才跟着队员们一起朝着指挥所走去。
指挥所是基地里最大的一顶帐篷,外面站着两名荷枪实弹的哨兵,看到林泰等人过来,哨兵抬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帐篷门帘被轻轻掀开,一股混杂着油墨、纸张和烟草的味道扑面而来。帐篷内的光线比外面暗些,正中央挂着一张巨大的军事地图,地图上用不同颜色的图钉标注着密密麻麻的地点,旁边还放着一盏充电台灯,柔和的光线照亮了地图的核心区域。
一名穿着少校军衔制服的军官正站在地图前,他双手背在身后,手指夹着一支未点燃的香烟,目光紧紧盯着地图上的某个位置。听到脚步声,军官缓缓转过身,露出一张饱经风霜的脸 —— 眼角有几道明显的皱纹,下巴上留着淡淡的胡茬,眼神却锐利得像鹰隼。他看到林泰等人进来,先是微微颔首,然后抬手示意:“来了?先过来看看地图。”
林泰带着队员们快步走到地图前,帐篷内的空间不算大,五个人站在地图前刚好能看清上面的标注。地图上用蓝色线条勾勒出河流的走向,绿色区域代表丛林,黄色区域则是开阔地带,而红色的三角符号则代表着敌军的火力点。林泰的目光快速扫过地图,很快就锁定了军官手指着的区域 —— 那是一片被河流环绕的三角洲地带,地图上标注的红色三角符号比其他区域密集得多,显然是敌军重点布防的地方。
“昨天你们带回的情报很重要,我们通过分析发现,敌军最近在三角洲地区加强了活动,不仅增派了兵力,还部署了不少重型武器。” 军官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手指在地图上轻轻点了点,“根据侦察卫星传回的图像,他们在三角洲的三个关键位置建立了临时据点,还在河流沿岸设置了巡逻队,试图控制整个区域的交通线。”
林泰的眉头微微皱起,目光停留在地图上标注的河流交汇处 —— 那里刚好是三角洲的核心地带,也是敌军据点最密集的区域。他在心里默默盘算着:三角洲地区河流纵横,丛林茂密,地形比上次行动的山区还要复杂,而且敌军部署密集,侦察和骚扰任务的难度会比上次大得多。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腰间的战术匕首,冰冷的金属触感让他稍微冷静了些 —— 越是复杂的任务,越需要周密的计划和冷静的头脑。
“这次需要你们小队再次出动,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对三角洲地区进行详细侦察,摸清敌军的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和巡逻规律;二是在侦察过程中,对敌军的小型据点和巡逻队进行骚扰,打乱他们的部署节奏,为后续的大部队行动创造条件。” 军官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弧线,“任务区域距离你们上次撤离的地点大约有二十公里,但地形更复杂,你们要做好充分准备。”
张冲的目光死死盯着地图上的敌军火力点分布,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在心里快速计算着:每个火力点之间的距离大约在五百米左右,按照重机枪的射程,刚好能形成交叉火力,想要靠近侦察,必须找到火力盲区。他忍不住用手指在地图上比划着,脑海里已经开始构思如何避开火力点,甚至在骚扰行动中如何压制敌军的火力 —— 对他而言,越是危险的任务,越能激发他的战斗欲望。
蒋小鱼则将注意力放在了地图上标注的通讯线路上 —— 几条细细的黑色线条从敌军据点延伸出来,连接到远处的指挥部。他知道,侦察任务中,通讯保障至关重要,不仅要确保小队内部的通讯畅通,还要警惕敌军的电子干扰。他在心里默默记下通讯线路的走向,盘算着如何避开敌军的通讯监测范围,同时思考着需要携带哪些备用通讯设备,以防在复杂地形中出现信号中断的情况。
展大鹏的目光则聚焦在三角洲的地形特征上 —— 河流纵横交错,丛林茂密,还有不少沼泽地带。他曾在特种训练中专门学习过复杂地形的生存和行动技巧,知道在三角洲地区行动,最大的困难不仅是敌军的威胁,还有恶劣的自然环境。他在心里回忆着沼泽地的行走技巧,思考着如何辨别有毒植物和危险动物,同时默默评估着队员们的体能状况 —— 何晨光腿伤未愈,在沼泽地行动会更加困难,需要提前准备辅助工具。
何晨光的目光则落在了地图上可能的狙击位置 —— 三角洲周围的几处高地,虽然高度不算高,但视野开阔,刚好能覆盖敌军的主要据点和巡逻路线。他在心里快速分析着每个高地的优势和劣势:东边的高地视野最好,但距离敌军据点太近,容易被发现;西边的高地虽然距离远些,但有树木遮挡,隐蔽性更好。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背上的狙击步枪,脑海里已经开始构思在不同狙击位置的射击角度和撤退路线 —— 作为小队的狙击手,找到最佳狙击位置,为小队提供掩护,是他的核心职责。
“这几个重点区域,你们要特别注意。” 军官的手指在地图上的三个红点处重重一点,“第一个是河流交汇处的敌军主据点,那里有重机枪和迫击炮,火力最强;第二个是北边的油料库,敌军的物资补给主要靠这里,也是他们重点防守的地方;第三个是南边的通讯塔,控制着整个三角洲地区的通讯,如果能趁机破坏,会给敌军造成很大麻烦。”
林泰认真听着,每一个字都记在心里。他知道,这三个重点区域不仅是侦察的关键,也是骚扰行动的重要目标。他在心里默默将三个区域的位置和特征记下来,同时开始思考侦察的顺序 —— 按照 “由远及近、由弱到强” 的原则,先侦察南边的通讯塔,再到北边的油料库,最后侦察河流交汇处的主据点,这样可以逐步积累情报,也能减少初期遇到的风险。
“还有一点要注意,敌军最近增派了不少狙击手,你们在行动中一定要做好隐蔽,尤其是在高地和开阔地带。” 军官的语气突然变得严肃起来,“根据情报,敌军的狙击手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你们不能掉以轻心。”
何晨光听到 “狙击手” 三个字,眼神瞬间变得更加锐利。他知道,遇到敌方狙击手,不仅需要精准的射击技巧,更需要冷静的判断和默契的配合。他在心里默默回忆着与敌方狙击手对抗的战术,思考着如何与小队配合,既能发现敌方狙击手的位置,又能保护队员的安全。
任务定于次日凌晨开始。他们有一整天时间准备。
喜欢纠察特种兵,全军通报范天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纠察特种兵,全军通报范天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