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的长桌只摆三叠纸。左边是难岗清单,中间是观察期岗位,右边是家风并联回执抽检表。会议一开始,李一凡把三叠纸互换位置,让每个人都先看右边的家风表,再看中间的岗位,最后才看左边的难岗。
墙上的白板保留四格:谁提,谁办,谁签,谁负责。四格下方新增两行:群众端两次点亮,家风回执编号齐全。组织部长点头示意执行,记录员把这两行用粗笔描了一遍,墨迹发亮,像把节拍按进墙体。
年轻处长的简历装订成薄册,第一页只留三行关键履历。一个干过口岸流程,一个盯过交付专班,一个做过数据中台。李一凡没有问寒暄,把三本薄册对折划线,依岗位一一落位,当场生成三枚观察期编号。
用人规则宣读为九句话,前四句讲资格,后三句讲硬杠,中间两句讲容错。资格只认战位记录,硬杠是难岗优先与群众给分,容错是在边界之内试错不杀。宣读声不高,却把屋里的旧习惯压下去半寸。
一张条子从会桌另一侧悄悄递来,上面写着推荐人名与背景。李一凡不接,让秘书把条子贴进镜像证据页的争议池,备注四个字,不予置换。屏幕右上角随即亮起编号,任何人都可以点进去看理由与边界。
第一封火线任命被打印出来,落款时间卡在上午十点整。春城口岸并联试跑由那位工科出身的年轻处长牵头,责任位同步写进口岸控制室的屏幕底栏。控制室传来短促回执,语气平静,动作很快。
第二封任命交给交付专班。那位法学背景的年轻处长接表时背挺得很直,手心微汗却没抖。任命书背面用红笔写了四个节点,钥匙画面缩略上墙,复位时长每日回填,群众留言对接专线,异常二十四小时挂红。
第三封任命递到技术席。数据中台出身的年轻处长接住了镜像证据页的运营席位,当场提交改版清单,首页右栏锁定两分钟复刻入口,左栏置顶红黑同屏,底部加上动作词词库。清单不长,都是硬钉子。
组织部的老资格轻咳一声,提出过渡建议,理由是队伍需要缓冲。李一凡在白板空格写下两个字,对赌。赌的是三十天曲线,赌的是群众端点亮次数,赌的是家风回执抽检是否达标。缓冲两个字当场搁置。
家风并联回执抽检翻倍启动。系统连夜发出提醒,代签出列,晚签说明。一位厅级干部因晚签三日自动降出主战位,组织部长本能地看向李一凡,得到的只是白板上一句短注,制度不让位于面子。
午间十分钟短会只做一件事,盲测。组织部、督查室、政务服务中心、口岸专班四路同时打给随机县区,要求复述并联短表与家风回执的要点。电话那头有人一口气讲全四步,也有人卡在第二格,盲测结果即时上墙。
秘书把难岗清单翻到第三页,几个最苦的县区被单独标出。李一凡把三位年轻处长的第二战位写在这页空白,要求观察期半程下沉到基层暗访,随时切换战位,随时把样本带回。切换像在跑步中换鞋,容错但不脱节。
午後第一道冷风是来自某州的既得利益反弹,提请协调把一名资深处室负责人留在原位,理由是熟。组织部长看向主位,李一凡只抬手指向镜像页。留在原位可以,但必须在两周内把复位时长压到同类前三,否则调出主战位。
企业课堂的椅子坐满,屏幕上不是宏大愿景,只有三先三不的拆解版。李一凡把麦克风放到桌沿,不做动员,只用五分钟把人事硬杠讲清:难岗优先,群众给分,家风并联回执。讲到第三条时,屏幕右下角跳出一条代签警示。
组织部的年轻干事提了一个操作细节,群众端两次点亮如何防止刷分。技术席立刻给出方案,随机回拨与交叉验证并行,回拨失败自动挂红,挂红一周不复位撤销本次计分。话音落下,系统弹出测试结果,参数生效。
傍晚前的突击检查安排在政务服务中心。李一凡站在人群之后,没有清场,不打招呼。窗口人员按流程走表,影像位稳定。一个中年男子试图插队求快,被旁边的志愿者拉回黄线。志愿者胸牌上写着三个字,旁听员。
旁听制度是在岭州试过的工具,此刻在春城落地。每天抽签产生的十位旁听员站在队尾,手持简单表格,记录窗口动作与时长。表格只有勾选项,没有叙述格。叙述会走神,勾选会聚焦。
组织部带来两份名单,一份是挂红超过两次的单位,一份是群众留言最多的亮点窗口。李一凡把两份名单互相对照,把两个单位对调位置,让亮点窗口的负责人兼任对口辅导。对调没有仪式,传达只有一句,今天起上手。
某县的干部向上级吐槽指标太硬,准备写一篇长文阐述困难。组织部长没有接文,把链接发回去,要求先在镜像页挂出本周的失败样本,再谈笔下的困难。失败样本挂上去,评论区的同情少了,求助清单反而明确。
人事处递来任前谈话模板,语言温和,句式规整。李一凡把模板分成三段,删去褒扬,只留边界、节拍、后果。谈话从五页压到一页,末尾加上群众端投诉入口与编号规则。签名那一刻,三位年轻处长都抬头看了一眼那行小字。
晚饭后,组织线上报一例突发。有干部以照顾家庭为由申请回避难岗。家风并联回执显示家庭支持意见栏是同意两字,系统判定申请无效,建议转为节律优化。李一凡批示一个词,换班。换班不是退缩,是把个人节律和岗位节拍对齐。
口岸并联试跑的夜间演练继续,抽签台封箱开启的动作被连拍三次,核权属后台对齐字段无误,并联路径两处出现拥塞,回执灯亮起延迟一秒。技术席把延迟记录进日志,标注为可以接受的波动,不做夸大,不做遮掩。
组织部例会上,有人提出把观察期延长到半年给新人缓冲。李一凡摇头,三个月足够验证方向,剩下的时间留给战位迭代。延长只会松懈,松懈之后回到说辞,回到说辞后,再想拉直就要付加倍的力气。
群众留言页出现一条短评,写的是政务中心某窗口今天减少了两次往返。留言被系统抓取为亮点,挂到组织部侧栏。侧栏不是锦旗墙,是方法墙。方法墙的每一格都要求写清工具、节点、时长三个元素。
深夜的电话打到三个难岗县区,暗访式问询流程细节。有人在电话那头如数家珍,有人还在翻纸找对词。李一凡没有责备,只要求明天十点前,把并联短表背出并录入影像,背错不用罚,背对了当场开跑。
组织部长临走前问了一句,三位年轻处长如何保护。李一凡把二字落在纸角,证据。保护不是情感,是清清楚楚的证据链,是群众端两次点亮,是家风并联回执抽检合格,是曲线的下压。他把纸角撕下,放进记录夹,像把一句话钉进制度。
窗外的风把树影压在墙上,斑驳像水波。办公室的灯光被调暗,屏幕上只剩白底黑字。观察期编号在右下角缓慢递增,像一串正在呼吸的数字。呼吸均匀,说明节拍在,说明队伍开始接受新语言。
最后一项,是把难岗地图和干部画像叠加。叠加之后,空白区被圈出,意味着还有位置要补,还有战位要填。李一凡在空白处写下三个名字,旁边括号里记上预备队。预备队不是边缘,是下一次硬仗的第一梯队。
夜过子时,组织部把当天的人事通报发到系统。没有套话,没有留白,只有人名与节点,只有编号与时长。通报页最下方是一行很小的字,群众给分可复核。复核意味着信任开始有抓手,抓手比口碑更结实。
李一凡把白板擦去一半,只留下四格与两行。谁提,谁办,谁签,谁负责。群众端两次点亮。家风回执编号齐全。六行字像六颗钉,钉住的是人事的气口,也是队伍的韧性。他收起笔,关掉灯,心里有一种确定的安静。
清晨的闹钟被调到七点。七点不是口号,是下一轮任命的开始。组织线已经开闸,水流往难处冲。难处冲开,队伍的骨头会更硬,城市的呼吸会更稳。稳到可以把掌声关小,把编号开大,把每一盏绿灯点在该亮的地方。
喜欢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