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首页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士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长歌当宋入赘王婿天下枭雄唐伯虎现代寻芳记大唐再起天唐锦绣公牛传人灵剑尊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 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文阅读 - 北宋帝国兴亡史txt下载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章 英宗亲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击退了叛军之后,耶律洪基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清除耶律重元父子的余党并大开杀戒。首先是萧胡睹这笔账,他的父亲、此时已经八十多岁的萧孝友以及他的五个儿子及其亲眷一并诛戮。此外,前枢密使萧革因为和耶律重元是儿女亲家,而且他明知道耶律重元要谋乱却不揭发,于是惨遭凌迟处死。此次参与叛乱的军中将领和辽国宗室成员及其家人自然也是一个也逃不掉,一时间辽国的上层和军界可谓是一片血雨腥风。

那么,耶律重元呢?说来也怪,这个老家伙竟然跑得比年轻人还要利索,他不但逃过了追杀,而且还一路逃到了大漠深处。可是,他现在又能怎样呢?难道他能像李继迁那样起死回生吗?可李继迁是一直穷惯了的,也是一直习惯了当个光杆司令,但他耶律重元以前的生活是何等锦衣玉食?又是何等风光无限?你要让他学习李继迁,这根本不可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可就太难了!

忧愤和耻辱之下,耶律重元对自己的的人生愈发感到绝望。走到一处僻静之地时,他远眺西方的落日,任凭余辉爬满他的整个脸颊。他的父亲、母亲、兄长以及他的儿子,这些人都走了,回想自己的这一生他不禁是悲从中来又悔恨交集。他痛哭道:“我这辈子都是被那逆子所害啊!”

说完,耶律重元举刀自戕!

恕我直言,你耶律重元好歹也是个成年人,也算是个历史名人,可直到临死之时都将自己人生的这一出悲剧归咎于自己的儿子身上,如此也可见此人是个什么成色。成年人都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你自己不但没有教育好自己的儿子,而且还反被自己的儿子给牵着鼻子走,你这种人有什么资格去当天下之主?你要是真的赢了,那只能说明辽国真的是气数已尽。

随着耶律重元这一死,辽国的这次叛乱算是就此结束,耶律洪基随之便开始大赏有功之臣。三个在此次平乱事件中立有大功的人当中,耶律仁先被加官为北院枢密使、封宋王加尚父,赵王耶律乙辛为南院枢密使,进封为魏王,萧罕嘉努萧则晋升为殿前都点检,封荆王,耶律良因为是叛乱的第一个告密者,耶律洪基特下令将其入籍“横帐”,这就意味着耶律良以及他的后世子孙从此便成为了辽国的皇族宗室成员,而且耶律洪基还封其为汉人行宫都部署。至于其余的有功人员(包括在万急时刻提着菜刀上阵的厨子)按照功劳大小一并获赏,这一次总计受赏人员达四百余人。

我们这里请大家一定记住一个人,此人便是刚由赵王被改封为魏王的辽国南院枢密使耶律乙辛。此人其实在这之前几乎是籍籍无名,但在耶律重元叛乱时他已经是辽国的第一重臣——北院枢密使。他何德何能可以爬到这个高位?说白了就一个字——帅!

此人早年不过就是穷苦人家的一个放羊娃,可不知他后来怎么就混到了皇宫里边。史称其“及长,美凤仪”,也就是靠着这张俊美的脸蛋,他受到了耶律宗真夫妻俩的喜爱,而且还专门让他当上了“笔砚吏”,然后又一步步地高升成为了耶律宗真身边的“护卫太保”。等到耶律洪基即位后,他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先后担任同知点检司事、北院同知、北院枢密副使、南院枢密使、北院枢密使,直至后来又受封为赵王。但是,此人对辽国有过什么重大贡献吗?并没有,至少在史书的记载里并没有。简单说,他能平步青云兴许完全就是靠了辽国前后两任皇帝对他毫无理由和道理的“宠信”。

请记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将会在不久之后成为辽国真正意义上的掘墓之人!

耶律重元之乱的平息对耶律洪基来说当然是好事一桩,这意味着他的皇位从此变得更加稳固,顺带着连他的子孙也会跟着受益。不过,正所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反过来说,当一个人身处在一个没有任何挑战的环境之下,那么他某天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方式很有可能是悲剧性的。眼下的耶律洪基当然不会意识到这一点,他只知道自己的日子现在很滋润。

反观宋朝的皇帝赵曙,相比耶律洪基在辽国朝堂的乾坤独断和唯我独尊,他赵曙不过只是个挂了皇帝头衔的空壳子——有名而无实。如果说这种现象之前还可以用他患了疯病来解释,那么现在他已经清醒了快半年了,那么垂帘听政的曹太后是不是就该主动还政了呢?

遗憾的是,这事曹太后压根就只字未提。在此之前,中国历代王朝里面所发生的垂帘听政事件并不少,这其中更是涌现出了诸如吕雉和武则天这类惊天地泣鬼神的强势太后,但这些人当中鲜少有主动还政的人。权力对男人有致命的吸引力,一旦得手就欲罢不能,但它对于女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有鉴于此,身为言官领袖的司马光觉得自己应该在此时责无旁贷地站出来。他提醒赵曙应该早日收回自己应有的权力,切不可因为贪恋安逸享受而置国家于不顾,否则迟早会变成一个颓废之君。司马光甚至发出了更进一步的警告:如果事态继续这样下去,到时候曹太后威信已立就很难再收回大权。

为了逼迫赵曙赶紧采取行动,司马光不惜以辞官相威胁,但赵曙认为此事可缓不可急,一切还需从长计议。

这可就真的成了皇帝不急太监急,在司马光之后,御史吕诲也上疏让赵曙赶快亲政。他说赵曙如果真是念及孝道就应该把曹太后肩上的重担给接过来,然后让老太太回后宫去含饴弄孙不复问政事,只有这样赵曙才能算是真孝顺,而非现在这样:你这个当皇帝的人年富力强却终日不问政事,而曹太后一个老太婆了却还要操劳国事。

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这不过就是一种官场的智慧,或者叫官场文化,一切就看玩游戏的人到底懂不懂规则。赵曙比谁都想赶紧让皇权回归于他的手中,可偏偏曹太后那边就是没反应,他如果去催反而会有违孝道且显得很没有吃相,所以这事最好的解决之道就是曹太后主动撤帘。可是,权力是毒药,已经身中剧毒的曹太后怎么可能舍得将手中的权柄轻易地就转交于他人之手?既然老太太不懂事,那么下面的大臣们只好另想办法。

公元1064年4月,在赵曙登基整整一年之时,御史中丞王畴上疏请求让赵曙的车驾巡游京城以彰威仪,此举另外还可以让百姓们都看看之前患病的皇帝现在已经完全好了,如此更是可以安定天下人心。此言一出,百官集体附和。

赵曙的回应显得很有礼貌和客气,他说:“此事怎么能够由我一个人来决定呢?此等大事你们还是回去和太后好好商量一下再做定夺!”

皮球就此被踢到了曹太后这里,而她的回答就显得颇为耐人寻味,这个老太太对宰相韩琦等人说道:“皇帝出巡这等大事可不能马虎,如今依仗器具皆未齐备,这事还是缓一缓再说吧!”

曹太后这明显是在打太极,可韩琦这种官场老手很轻松地就把这话接了过去:“礼仪器具此等小事根本就不难办,交给老臣来做就行了!”

就此一句话,赵曙出巡的事就这么定了下来。如此可见,曹太后在韩琦这种人的面前几乎是毫无招架之力。赵曙的此次出巡无疑是意义重大,这是他登基之后首次在公众面前露面,更是在向天下臣民宣示他至高无上的皇权。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也是赵曙和全体大臣在向曹太后宣示皇权并以此提醒她还政。所谓还政,其具体的表现就是让曹太后将玉玺交还到赵曙的手中,此外她还得下一个明确表示还政的诏令,唯有如此才能让赵曙名正言顺地开始亲政。

赵曙的这次出巡是以天旱祈雨为名,当诏书写好之后就得加盖玉玺,韩琦命人去向曹太后索取玉玺,而曹太后也不好拒绝。然而,她不知道的是,这正是韩琦为她设计的一个“陷阱”,因为这玉玺就此便不再送回到曹太后的手里——韩琦就这样帮助赵曙“收缴”了曹太后的掌印之权。此事固然让人觉得巧妙,但韩琦的这种做法其实显得很像一个“贼”,一点也不正大光明,但这都不重要。如今的韩琦早就是一个务实主义者,脸面和吃相在他这里并非不可或缺,他要的是结果,至于过程那不过就是他为了达成目的而采取的一种手段而已。

赵曙出巡这天先后去往了相国寺、大清寺和醴泉观。在影视剧里每当皇帝出巡,车驾所过之地的百姓都得跪地磕头且不许抬头观望,但宋朝的皇帝可是出了名的亲民 。赵曙行进的这一路上,开封城里的百姓万人空巷争相一睹当今皇上的圣驾,沿途所过无不引来百姓的阵阵万岁呼喊。

无疑,赵曙和他的大臣们通过这次出巡狠狠地给曹太后来了个“下马威”,但好戏还在后头。不久之后,韩琦等人在一天之内连着向赵曙奏请了十余件军国大事,而每一件赵曙都能处理得很是得当。韩琦见此情形不禁大喜,如今玉玺在赵曙手里,而这个新皇帝也证明了他能够正确处当国事,那么你曹太后是不是就该正式明确下旨还政于赵曙了呢?

回到中书省后,韩琦忍不住地与同僚忘情地相互称贺,在他们看来,赵曙正式亲政的日子已然是近在眼前。收住笑脸后,韩琦在众人面前又大秀了一把演技,他对次相曾公亮等人说道:“先帝的陵寝建好之后我本来就该上表请辞宰相之位,但因为陛下当时圣体未平,所以我到现在都还没有上表请辞。如今陛下已经可以正常理政,我也就没什么好担忧的了。我准备尽快去向太后请辞,此事还望诸位能够理解和赞同。”

曾公亮当然也得秀一下演技,他对韩琦说道:“朝廷岂能一日无韩公?你可不能走啊!”

事实上,韩琦哪里想走,他不过是在耍手段而已,他是想通过自己的请辞对曹太后进行旁敲侧击:我都走人了,你个老太婆子还好意思待在上面不走吗?我就不信你的脸皮比我韩琦还厚!

第二天,韩琦等人将昨天由赵曙亲自决断的十余件军国大事都逐一向曹太后做了汇报,曹太后也没有提出任何的疑异,她反而说赵曙的裁处很是妥当。当其他的大臣都相继退下后,韩琦单独留了下来——果然,他真的就向曹太后提出了辞去宰相之位的请求。他的理由很充分,因为在唐代的时候,一旦皇帝驾崩,宰相就自动担负为皇帝修陵的任务,等到一切完事后,宰相就得自动求退。韩琦这样做既是在彰显自己不贪恋名利和富贵,也是在近乎于以一种直白的方式告诉曹太后应该还政于赵曙了。

不出他的意料,曹太后很知趣地说道:“相公你怎么可以离开呢?要走也是我走,我本就该深居内宫,如今每天待在这里已经是甚非得已。”

听到这话,韩琦忍住心中的狂喜努力让自己显得很淡定。他不但拥立了赵曙,如今又给赵曙争来了亲政之权,这对赵曙是何等的大恩大德?那他自己以及后世子孙的荣华富贵自然是怎么也跑不掉了,可是他现在必须表现得很镇定从容,甚至还得尽力挤出一丝悲伤之色。

他对曹太后说道:“东汉时期的马太后和邓太后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后,但在临朝称制之后尚且有贪恋权势之嫌,可太后你老人家却如此深明大义,如此看来她们俩都不如你啊!”

拍完马屁,韩琦郑重地向曹太后行了一个大礼。转眼间,韩琦又变了一张脸,说道:“近段时间御史台和谏院的官员纷纷上奏请求太后能够还政于陛下,既然这事你老人家现在已经同意了,那不知你决定何时撤帘啊?”

史书记载,在韩琦说完这话后,曹太后立马起身便走,而她的这个举动就让后人有了两种解读和猜测。一种说法是她好像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结束垂帘听政的日子,她这样急切地离开是在让韩琦赶紧命人撤帘,但另一种说法就显得不那么和谐了。谁又敢说曹太后这不是在表达自己的愤怒呢?韩琦对她如此步步紧逼无异于是在得寸进尺,可眼下仁宗皇帝已经死了一年了,赵曙又不是她的亲儿子,韩琦这样欺侮她已然让情难自控了,她若再不走恐怕就会泪洒当场,到时候她连最后的一丝尊严都会荡然无存。或许在曹太后想来,韩琦身为当朝第一宰相无论做什么事应该是要讲究一个礼仪和风度,可她不曾想到站在她面前的这位曾经令人称颂的君子实际上早就变成了一个政治流氓。

看着曹太后起身离开,作为胜利者的韩琦倒是一点也不客气,他随即命令仪銮司的人撤帘。当帘幕落下之时,下面的人竟然还能看到曹太后那匆忙走向后宫的背影,此举说明了什么?说明韩琦的动作太快了,那简直不是什么撤帘,而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扯帘,或者叫拽帘,而随着这道帘幕的落下,英宗朝的垂帘听政也就此落幕!

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北宋帝国兴亡史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食妖奇谭我们村的阴阳两界不装了,抱上太子大腿后我真香了战婿归来重生之我要冲浪悠闲直播:开局国宝赖上我斗罗之野猪凶猛娇妻入怀:恶魔总裁来自阴间老子是条龙血嫁,神秘邪君的温柔魂断桃花村百鬼夜行成仙纵横都市我的老爹是重生天庭典狱长我真是个富二代土豪系统开局继承仙门,师妹全员女帝神道丹尊重生年代不做贤妻
经典收藏陛下,饶了貂蝉吧,你阳气太重了明末求生记大明孽子大周九皇子三国:努力就变强,我一刀败吕布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三国开局之一炮害三贤不宋大唐:超时空,长乐晋阳小公主!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蠢萌娘子:夫君要乖乖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来自深海的他贞观楚王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重生之傲仕三国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完】暴王偏爱小萌妃重生明末,我是反贼张献忠
最近更新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大楚武信君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大周第一婿大明国师,教朱棣治国,朱元璋来听墙根岂独无故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衣冠谋冢穿越北宋靖康耻灭吾主沉浮明朝的名义历史中的酒馆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 北宋帝国兴亡史txt下载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 - 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