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先生拿出尺子,“各位,此正立方体的边长正好是1米。
在古代正好是30寸!”
“我们再来看正立方体上面的文字,这还不是普通的文字,是北宋的楷书。
真是有意思,此墓是西周存在,而此上面的字体却是北宋楷书。
说明此正立方体是后人放上去的。
也就是说,姬明月的直系亲属在北宋时期还有人存在。”
听泉说道:“按照古先生的意思,姬明月的直系亲属既然在北宋时期还有人。
那是不是现在还有她的直系亲属存在。”
唐青点头说道:“我觉得有可能还真存在,只是隐藏的比较深,没人知道他们的身份。”
听泉惊讶道:“他们是不是有特殊的保命手段,才能传承几千年而不断。”
唐青有点认同听泉的说法,“可能是。”
古先生指着正立方体的一面,“大家看清楚,这个立方体每一面被分成了许多正方形。
而每个正方形里就刻有文字。”
古先生围着看了一圈,每一面都是一样,分成的正方形里都刻着文字。
【我怎么有一种拼积木的感觉。】
【只能说这个设计有创意,就是不知道有什么用。】
【我觉得应该跟上面的楷书有关系,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古先生伸手摸了摸陨石,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各位,此正方体的上的正方形,其实就是一个按钮,他们是开启此陨石的按钮。
但是,此每一个正方上的楷书,可不是一般的文字。
这些文字是奇门遁甲里的密码文字。
也就是说,必须要懂奇门遁甲的文字,再按照文字按下去就可以打开。”
听泉疑惑道:“西周时期有奇门遁甲吗?”
唐青补充道:“在西周时期,好像没奇门遁甲的说法。
古先生刚才说了,此立方体是北宋时期放上去的,文字也是北宋的楷书。
那就能解释奇门遁甲的存在。”
古先生说道:“奇门遁甲的起源笼罩在神话色彩中。
根据北宋《烟波钓叟歌》的记载,其起源与黄帝战蚩尤的故事紧密相连。
相传在黄帝与蚩尤大战于涿鹿,战事胶着时,九天玄女在梦中授予黄帝符诀,即《龙甲神章》。”
“黄帝在得到“彩凤衔书”带来的奇门遁甲之术。
在最初的时候,黄帝制定了4320局,后由其部下风后简化成1080局。”
古先生继续说道:“但根据从历史角度看,奇门遁甲的模型和名称,在历史中也不断演变。
在周秦时期被称为“阴符”。
而在汉魏时期改称为“六甲”。
而到了隋唐及宋元时期称为“遁甲”。
直到到明清以后,才开始统称为“奇门遁甲”。”
“同时,它的局数也在历史上经历了显着的简化过程。
据说周代的姜太公因行军布阵的需要,将1080局又简化为了72局。
到了汉代,张良进一步将其精简为我们今天所知的阴遁九局、阳遁九局,共18局,奠定了后世的基础。”
古先生继续说道:“上面我说的,都是一些民间传说,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
而有文献文字明确记载,其对奇门遁甲的说法又有出入。”
“早期萌芽与记载,部分学者认为,奇门遁甲的模型可能起源于周代到春秋时期。
汉代《史记》等早期史书中记载的“风后、六甲、孤虚”等方术。
可以视为奇门遁甲的雏形,但并未有“奇门遁甲”的明确完整记载。”
“根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考证,“遁甲”的名称和学说大约在南北朝时期开始兴盛起来,并正式见于史册。
例如,在梁简文帝的乐府诗和陈书的《武帝纪》中,都已经出现了“三门”和“遁甲”的说法。”
“到了隋唐时期,出现了《遁甲文》、《遁甲经》等多家论述,理论得到发展。”
“到了宋代,关于奇门遁甲的着述越来越多。
例如宋仁宗命司天监杨维德撰写的《遁甲符应经》,并亲自作序,推动了其在当时的流行。”
“而到明清时期,此时,奇门遁甲的理论体系已经相当成熟。
出现了如明代程道生所着的《遁甲演义》等集大成的作品,并最终固定了“奇门遁甲”这一统称。”
【好家伙,古先生给我们科普了奇门遁甲的发展历史。】
【古先生从民间传说到具体的文献记载都科普一遍,听得我云里雾里。】
【古先生就为了讲陨石上的奇门遁甲文字,把奇门遁甲的发展史给讲了一遍。】
【我只佩服古先生的知识太全面,怎么什么都懂。】
古先生继续说道:“我们刚了解了奇门遁甲的发展史,接下来我们看奇门遁甲的文字。
也就是陨石上刻的文字。”
“奇门遁甲作为夏国传统术数中最高深、最神秘的学问之一。
其文字体系非常独特,并非简单的文章或咒语。
而是一套融合了哲学、天文学、军事学于一体的符号系统和理论框架。”
“我们来看正立方体陨石的正面,是刻的奇门遁甲的核心的文字基石——天干与地支。
奇门遁甲的所有推演,都是建立在“天干”和“地支”这套文字符号系统之上。
正面刻的是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在奇门中,“甲”最为尊贵,但它隐而不显,即“遁甲”。
由“庚”代表最强的敌对力量。
整个格局的排布,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如何让“乙”、“丙”、“丁”这三奇来制伏或应对“庚”来展开的。”
“所以,在这一面,我们按下最重要的“甲”和“庚”。”
听泉好奇道:“完全看不懂,奇门遁甲太深奥。”
唐青笑道:“看不懂很正常,我也看不懂。
我们看不懂没关系,只要古先生懂就可以。”
【看来是时候研究奇门遁甲,没想到用途还挺广泛。】
【等你研究透奇门遁甲,古先生早就已经打开。】
【其实没必要学习,我们一般都用不着奇门遁甲的文字。】
《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听泉鉴宝:开局进秦始皇陵墓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