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再快点!冲过这道谷就甩开了!”
阿敏、岳托等高层在队伍最前方,早已听不到身后的混乱与哭喊,满脑子都是冲出山谷的念头,嘶吼着催促。
精锐骑兵紧随其后,丝毫不敢停留,将谷内的残兵彻底抛弃。
金日观站在山坡上,指挥士兵一个劲地倾泻火力,始终牢牢锁定谷内目标,借助封闭地形的优势,最大化杀伤敌军。
两刻钟后,谷内残兵已基本被肃清。
此时的后金军队,又损失了千余人马,加上沿途的逃兵,只剩下五千余人。
冲出山谷后,队伍沿着河谷继续前行,距离价川越来越近。
剩余的士兵个个面如死灰,嘴唇干裂,马蹄踏在地面上都有些踉跄,完全是靠着求生的本能机械前行,士气已然跌至谷底,连抬头看一眼两侧山坡的勇气都没有了。
不过他们都是建州本部人马,忠诚度足够,即使无人监督,也没有再出现逃兵。
又艰难行出十余里,就在通道出口已然在望之际,两侧山坡突然炮声震天,苏有功率领的第六波伏兵发动了攻击。
与之前五波专攻队尾不同,这次他将一千伏兵、二十门迫击炮的火力全部集中在队伍中段,目的是堵住通道,把尽可能多的敌军留在价川通道里,为价川的伏兵减轻压力。
要不是毛文龙下令要生擒阿敏等人,他完全可以打队首。
“开火!集中火力打中段!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
苏有功高声下令,二十门迫击炮同时轰鸣,炮弹密集砸向队伍中段,瞬间炸开一道火光屏障,将后金军队截成前后两段;
燧发枪齐射声响成一片,铅弹如同暴雨般倾泻而下,数百枚拉发手雷被分批掷入中段人群,爆炸声此起彼伏,将中段建奴炸得血肉横飞,队形彻底溃散。
“快!冲出去就到价川了!别停!”
前队的阿敏、岳托等高层听到中段的爆炸声,心头只想着尽快冲出通道,哪里顾得上身后的士兵,嘶吼着催马提速。
精锐骑兵紧随其后,拼命抽打战马,只顾着往前奔逃,对身后的混乱与哭喊置若罔闻。
中段的士兵腹背受敌,往前冲被火力阻拦,往后退又被队尾挤压;
队尾的士兵见状,深知中段被堵意味着生路断绝,大多果断调转马头,沿着山间小径四散溃逃,伏兵火力集中在中段,队尾反而有了逃窜空间。
不过队尾靠近中段的士兵有些知道掉头逃跑来不及,只能闷头往前冲,试图闯过中段的火力网追上前队。
可惜在弹雨、迫击炮弹和拉发手雷爆炸的破片和冲击波中,他们只能一个个倒在冲锋路上,鲜血染红了河谷,终究只徒增伤亡,根本无法突破火力封锁。
这场伏击持续了约莫两刻钟,又在价川通道里留下了千余建奴的尸体。
阿敏、岳托带着前队的残兵,跌跌撞撞地踏入价川盆地。
他们回头望向通道出口,最后遭遇伏击的地方早已没了踪影。
两人粗略扫过身后的人马,心里已然有数,等亲兵快速清点后禀报,果然只剩两千三百余人。
从安州突围时的一万两千多人,如今已折损近九成。
士兵们个个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嘴唇干裂,眼神里满是绝望。
“贝勒爷,咱们冲出价川通道了……”
纳穆泰有气无力地说道。
阿敏脸色苍白,却没丝毫松懈,转头看向岳托,沉声道:
“就按你之前说的,咱们在此兵分两路,看看谁能先闯出一条活路。”
“你说,谁走首阳山方向,谁走德川方向?”
岳托想了想,略显尴尬地说道:
“昨天敌军攻城时我一时情急,没把路线说清楚。”
“其实从价川去德川的官道,必须经过首阳山隘口。”
“虽能绕过首阳山,但都是价川北面或南面偏远崎岖的山间小路。”
“那些路线距离更远、路程更长,地形还复杂,通行极其困难,只适合猎人或不带辎重的小股部队。”
总之,从价川去德川,最自然、最便捷的路线就是向东南方向,沿着通往首阳山脚下的河谷行进,并穿越其控制下的关键山口。
这条路线利用了山谷的自然走向,坡度最缓,是商队和军队的必然选择,而首阳山就扼守在这条最佳路径上。
“至于另一条路线,其实是去熙川。”
岳托接着说道,
“熙川在清川江中游,是朝鲜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咱们想回辽东,必然要经过那里。”
“就算走德川那条路,到了之后,最终还得折向熙川。”
阿敏闻言,沉默片刻,苦笑道:
“反正咱们就剩这么点人了,我看没必要分兵了,不如直接往熙川去,还能少走些弯路!”
“不可!”
岳托立刻反驳,
“敌人知道咱们急着回辽东,肯定会在去熙川的路上设伏。”
“所有人都挤在一条道上,一旦遭遇伏击,一个都跑不了!”
“还是兵分两路稳妥些,两队人逃出生天的机会都能多一些。”
“不如我和阿巴泰走熙川,你和纳穆泰走德川,若能侥幸一路平安,咱们就在熙川汇合,再一起回辽东!”
阿敏看着岳托坚定的神色,又想到连日来他始终并肩作战、处处顾全大局,心中泛起一丝感动,点头道:
“好!就按你说的办!你我各自珍重,熙川再见!”
岳托没有说的是,往德川必经的首阳山隘口本就是险要关隘,若有敌军在此阻击或设伏,凭他们如今这点疲惫之师,根本难以闯过。
而且他们能想到从德川绕路去熙川,敌人肯定也能想到,首阳山反而大概率会有重兵扼守,这一去,实则是把更凶险的路留给了阿敏。
当下,队伍快速拆分,岳托带着阿巴泰和一千余名士兵,朝着熙川方向疾驰而去;
阿敏则与纳穆泰率领剩余人马转向东南,往首阳山脚下行去,准备穿越隘口前往德川。
两支残兵的身影很快消失在盆地的旷野中,只是没人知道,等待他们的,究竟是生路还是又一处绝境。
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