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阴阳大道论

左振宇

首页 >> 万物阴阳大道论 >> 万物阴阳大道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瑾爷的小祖宗是大佬,杀疯了重生年代大院娇媳美又飒陆沉周若雪全文免费火影:开局无敌,怒叛木叶兵临天下一句一译的安徒生童话软乎乎,前任小叔肆意妄吻侯门主母读我心后,把养子全养废黑心知青带百亿物资在六零杀麻了灵异:从驾驶灵车开始崛起
万物阴阳大道论 左振宇 - 万物阴阳大道论全文阅读 - 万物阴阳大道论txt下载 - 万物阴阳大道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七十七章 百炼钢不如绕指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

常见的版本主要有以下几种:

帛书本: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筋仞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也;柔弱微细,生之徒也。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恒。强大居下,微细居上。

道藏本: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曰:坚强者死之徒,柔弱微细生之徒。

河上公本: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王弼注本: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通行本: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以前说过的与这一章类似的章节还有:

第四十三章·以柔克刚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此章表达了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穿透最坚硬的东西,体现了柔弱蕴含的强大力量。

第三十六章·以柔克刚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3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此章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互相转化,柔弱最终会胜过刚强的观点。

关于《道德经》第七十六章的历史注解有以下几种:

朱元璋:能知柔弱柔脆而皆生,坚强枯槁而皆死,其知修救乎?若君及臣庶,君用此道天下治,臣用此道忠孝两全,匡君不怠,庶人用此,家兴焉。反此道者,岂不坚强枯槁?

啥意思呢?

朱元璋说:若能明白柔软脆弱的事物往往充满生机,而坚硬干枯的事物往往走向死亡,这算是懂得修身自救之道了吗?倘若君主以及臣子、百姓都能如此。君主运用这个道理,天下便能得到治理;臣子运用这个道理,就能做到忠孝两全,始终不懈地辅佐君主;百姓运用这个道理,家庭就能兴旺。违背这个道理的,难道不是走向坚硬干枯(的衰败境地)吗?

先不说老朱理解的对不对,咱们先探讨一个老朱的学历。

朱元璋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历。从古代科举体系来看,他也不是秀才、举人、进士等。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极度贫苦的家庭,幼年时期,家中一贫如洗,为了生计,小小年纪便不得不去给地主放牛。放牛的日子忙碌又枯燥,微薄的收入仅能勉强维持生存,他也只能断断续续地接受了一年多的教育。

命运对他格外残酷,灾荒突如其来,父母在这场灾难中双双离世,生活的重击让朱元璋的世界瞬间崩塌。走投无路之下,年仅15岁的他无奈入寺为僧。在寺庙的日子里,他扫地、上香、劈柴、做饭,承担着繁重的杂役。

除去外出流浪化缘的3年,朱元璋在寺内修行长达六七年。在这段时间里,他开始接触到少量的经典,虽然条件艰苦,但他求知若渴,只要有空闲,便会沉浸在经文的世界里。从晦涩难懂的文字中,他逐渐掌握了更多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识字和阅读基础。

朱元璋在起义和统治过程中不断学习。登基后,他展现出强烈的学习欲望,对《四书》《五经》等经典着作很感兴趣,邀请学者为他讲解经典,有类似“补习班”的学习模式。他还以“御笔”形式创作大量文章、诗歌,如对《贞观政要》的注释、《祖训录》等,具备扎实的基础书写能力。他主持编纂《大明律》,审定科举试题,推行儒家经典,体现出对知识系统有深刻理解。

咱们对朱元璋有了这些了解,就能间接的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王弼:强兵以暴于天下者,物之所恶也,故必不得胜。

王弼的身世背景是怎样的呢?

家庭出身:王弼出生于三国时期的官吏世家,是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县两城)人。其曾外祖父是东汉末年号称“八俊”之一的刘表,祖父王凯是刘表的女婿、王粲的族兄,父王业官至谒者仆射。王粲卒后,因两子参与谋反被曹丕杀害,王凯为使族弟王粲有后,让王业过继给王粲,故王弼为王粲过继之孙。

成长环境:蔡邕曾送给王粲大量书籍,王粲死后这些藏书归王业所有,为王弼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使他能从小接触广博知识,在良好的学术氛围中成长。

个人经历:王弼自幼聪慧,十几岁便喜爱老子学说且能与人辩论。正始中期,何晏推举他任黄门侍郎未被采用,后被曹爽补用为尚书郎。他曾与何晏、钟会、荀融等讨论“圣人”有无喜怒哀乐、《周易》大衍义等问题。正始十年(249年),曹爽被废,王弼受牵连免官,同年秋天因疠疾去世,年仅二十四岁。

妥妥的,年少有为,青郎才俊。

河上公:强大之兵,轻战乐杀,毒流怨结。众弱为一强,故不胜。木强大,枝弱共生其上也。兴物造功,大木处下,小物处上,大道抑强扶弱,自然之效。

河上公的身世存在诸多说法和争议,

从历史记载角度:《史记·乐毅列传》最早提及“河上丈人”,记载了河上丈人之传承为河上丈人→安期生→毛翕公→乐瑕公→乐臣公→盖公→曹参,但司马迁对河上丈人的生平事迹已称“不知其所出”。而《隋书·经籍志》中同时记录了战国时“河上丈人”与汉文帝时“河上公”两人,两者都曾为《老子》作注。

从神话传说角度:三国吴道士葛玄的《老子道德经序诀》与晋代葛洪《神仙传》中记载,汉文帝时,有河上公在河边结草为庵,常读老子《道德经》。汉文帝喜好老子学说,遇到疑问派使者询问,河上公认为“道”尊“德”贵,不能代为询问,汉文帝遂亲自前往拜访,河上公授其素书《老子道德经章句》二卷。刘宋时期天师道经典《三天内解经》中称河上公为老子化身,因其降于河上,故被称为“河上公”。

从学术研究角度:当代学者白卓然、张漫凌认为河上公与其弟子安期生将黄老哲学与燕齐之地神仙学说相结合,开创了方仙道文化。而近代学者冯友兰、王明、张岱年等人认为,托名河上公所作的《老子河上公章句》应是东汉时期不知姓名的隐士托名所作。

历史古籍中也有类似的句子,比如:

《淮南子·原道训》:“柔弱者,生之干也;而坚强者,死之徒也”。

《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体现了柔弱能战胜刚强,无形的力量能穿透没有间隙的东西,与所给句子的以柔克刚思想类似。

《老子》:“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阐述了事物的发展往往会向相反方向转化的道理,与所给句子中坚强与柔弱的转化关系有异曲同工之妙。

《孟子·告子下》:“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体现了人在困境中磨炼,看似柔弱受困,实则能激发内在力量、获得成长,与柔弱蕴含生机的观点有相通之处。

《庄子·天下》:“弱而不可持,柔而不可守”,表达了柔弱并非是可以轻易被忽视或战胜的,有其独特的力量和价值,与所给句子强调柔弱的意义相呼应。

都强调了做人的道理。

那这一章老子要表达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以柔弱、谦下的态度处世。在老子看来,柔弱并非软弱无能,而是一种蕴含着巨大力量和韧性的状态,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避免过早地衰败,是一种更智慧、更长久的生存之道。这体现了老子独特的辩证法思想和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强调以柔克刚、以退为进,反对一味地争强好胜。

说到这,我想起了一个类似的电视情节。

关二爷说的那一句:“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这是关羽在麦城面对诸葛瑾劝降时所说。

类似的句子还有: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出自《吕氏春秋》,意思是石头可以被击破,但不能改变它的坚硬;朱砂可以被研磨,但不能改变它的红色,比喻具有高洁品质的人不会因外界压力而改变操守。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出自孟郊的诗,意思是镜子即使破碎了,也不会改变它的光泽,兰花即使凋谢了,也不会改变它的香气,表达了对美好品质和坚定操守的赞美。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出自梅尧臣的句子,月亮即使有缺,也不会改变它的光芒,宝剑即使折断,也不会改变它的刚硬,寓意人应坚守自己的本质和品格。

丹可磨而不可夺其色,兰可燔而不可灭其馨,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金可销而不可易其刚:出自南北朝刘昼的《刘子》。

说两个关于这一章的历史故事。

唐蕃和亲:

在历史的长河中,唐蕃和亲的故事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智慧与和平的光芒。这一事件深刻地诠释了“柔弱微细,生之徒也”的古老智慧。

吐蕃的杰出领袖松赞干布,胸怀大志,渴望与唐朝建立紧密的联系,他将目光投向了唐朝公主,期望通过和亲来实现双方的友好交流与合作。然而,他起初采取了一种强硬的策略,试图以武力威胁迫使唐朝答应这门亲事。松赞干布悍然发兵攻打吐谷浑,并狂妄地扬言,若唐朝不答应婚事,他便会率领大军进攻唐朝。在他看来,凭借吐蕃军队的勇猛和自身的野心,或许能以此强硬手段达成目的。

唐太宗李世民,这位英明神武的君主,怎会被如此威胁轻易吓倒?面对松赞干布的挑衅,他果断派遣大军进行反击。唐军训练有素、装备精良,以雷霆万钧之势直逼吐蕃军队。松赞干布亲眼目睹唐军来势汹汹,士气高昂,心中顿时明白,若继续与强大的唐朝对抗下去,必将遭受沉重的打击,吐蕃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极大的阻碍。

在这关键时刻,松赞干布展现出了他的智慧和远见。他意识到,一味地凭借“坚强”去争胜并非明智之举,于是他果断选择了以退为进。他迅速引兵撤退,并立即派遣使者前往长安谢罪。在使者的言辞中,满是诚意与谦卑,再次诚恳地恳请迎娶唐朝公主。这一主动谢罪的“柔弱”姿态,展现出松赞干布的灵活与变通。唐太宗李世民看到了松赞干布的诚意,最终答应了和亲。

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带去了唐朝先进的文化、技术和生产方式。唐蕃之间自此建立起了友好的关系,贸易往来频繁,文化交流日益加深。吐蕃在唐朝的影响下,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正是“柔弱微细,生之徒也”的生动体现。

武则天立李显为继承人:权力传承中的柔与智

唐朝历史上,武则天以其独特的政治才能和果敢的决策,成为了一代传奇女皇。而在她晚年面临的继承人问题上,同样上演了一场关于“柔弱”与“坚强”的智慧博弈。

武则天称帝后,武氏家族的势力迅速崛起,侄子武三思等野心勃勃,渴望能够继承皇位,延续武氏家族的绝对权力。从表面上看,将皇位传给武三思,似乎是一种强硬的、能够确保武氏家族荣耀的做法,毕竟这样可以维持武氏家族在政治舞台上的主导地位。

然而,武则天并没有被这种看似“坚强”的选择所迷惑。她深知,若执意将皇位传给武三思,必将引发激烈的政治动荡。李唐皇室在唐朝根基深厚,众多大臣和百姓依然心系李唐。一旦武氏家族强行夺取皇位,李氏家族及其支持者必然会奋起反抗,届时,整个国家将陷入无休止的权力争斗之中,刚刚稳定下来的大唐江山也将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经过深思熟虑,武则天选择了相对“柔弱”的方式——立自己的儿子李显为继承人。她巧妙地通过联姻等方式,将李武两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巩固了李显的太子地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武家的政治地位。此外,她还提拔了张易之、张昌宗两个宠臣,利用他们在朝廷中形成一股新的势力,以此来制衡李家和武家的势力。

这种以柔克刚、进退有度的策略,成功地避免了可能出现的激烈权力争斗和政治动荡。在武则天的精心布局下,政权得以平稳过渡,唐朝在经历了短暂的女主统治后,又顺利回归到李氏家族手中,继续保持着繁荣与发展。武则天在权力传承上的这一决策,充分体现了“柔弱微细,生之徒也”的理念,成为了历史长河中一段充满智慧的佳话 。

喜欢万物阴阳大道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万物阴阳大道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和女神荒岛求生的日子四合院:从签到开始崛起躺平:我的悠闲田园生活全球异变从彗星坠落开始快穿反派是个病娇娇腹黑太子极品妃我所在的世界不正常武道元解我能和万物沟通小橘子的英语笔记都市之全职天王赵原柳莎无删减完整版从多特刮起青春风暴开始自在神医逍遥客修真聊天群开局1861:我刚继承荷兰王位星河炼超品修仙小农民职场沉浮录女总裁的上门龙婿
经典收藏Backroons后室逃脱绑定系统后,宿主又不想花钱了天价哑妻:夫人带球跑了!簪星主母换嫁!美强惨夫君追妻火葬场猫妖撩人成为赶尸人后我无敌了夏天的星星在微笑漫威开局带着旺达闯生化重生敦煌,我在大漠种田经商你就是我的天堂重回五岁意外开挂小姑娘她杀疯了汝本明珠怦然心动六零寡妇,你交换的人生怎么还哭快穿:美凶残女配她又在线崩人设充电风云录殿下为何这样,下官很为难被休后:我带娘家登顶为王修仙:从感受杀气开始
最近更新离家后,哥哥们跪求原谅火影:统领宇智波,干翻六道仙人修仙界超强逆袭老婆给了一巴掌,宿主说爽到了娇妻在上,夜总乖乖受宠四合院:开局回收大师级钳工技能八零:假千金被绝嗣糙汉宠上天逃跑后携崽归来,渣男大佬争红眼带球跑路,三年后又遇变态前夫带着游戏角色来凹凸世界血色美容仪:她的DNA暗码倾雪皇妃所有的爱已逝去1小时相亲,我闪婚豪门终身误为婢武剑文满被嫡姐换亲后,我成权臣心尖宠庆余,开局醒在李承泽府上小太阳和小月亮的故事
万物阴阳大道论 左振宇 - 万物阴阳大道论txt下载 - 万物阴阳大道论最新章节 - 万物阴阳大道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