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3 章 机械化快反师
在1942年,由于日本的主要关注点转向了太平洋战场,让中国战场上的压力顿减,不光二战区这一年没怎么打过仗,就连正面对峙的第五战区和第九战区也没有什么大规模的战斗。
除了日军为了破坏在浙江衢州的机场,防止其被美军利用在此起降飞机轰炸日本本土,在浙赣边发起一场会战外,中国战场上就剩下一些在日军占领区发生的小规模战斗。
中国方面也默契的没有向日军发起大规模主动进攻,方便日军将在中国战场上的部队尽量向东南亚抽调。日军在华的第六师团和第十八师团等精锐部队纷纷从中国战场上抽出。
国内的各方势力在这一年中都在闷声发展,重庆国民政府在大量的接收美国的援助装备,首先给嫡系的部队换装。
阎锡山在山西也没有闲着,随着李志坚在晋东南的大开发取得了一些成效,一定程度的解决了燃料问题,加上美国的参战,加强了中国空中的力量,让山西的天空也不再完全是日军飞机的天下,所以在榆林地区的石油开采不用再偷偷摸摸,规模也得以扩大,进一步缓解了燃料的困窘。
于是在部队中开始较大幅度的增加机械化力量,增加部队机动和物资运送的能力。
李志坚也趁着阎锡山给部队较大规模的补充机动车的时机,提出了建立机械化快速反应步兵师的方案。这个师的人员和装备要全部依靠车轮子机动,可以快速机动到全省任何地方作战。
阎锡山等二战区高层看过这个方案后,都觉得很有必要。最近几年山西没有大的战事,很多地方都在修路搭桥,机械化部队有了可以实施的基础,加上燃料问题得以缓解,完全可以着手实施,一旦战事再起,有这么一支部队可以快速运动到需要增援的地方,军事上的意义绝对巨大。
经过测算李志坚的方案,组建一个机械化快反步兵师,至少需要装备三百多辆汽车和上百辆的三轮挎斗摩托车,并且配属一个火炮团,其中含一个高炮营,24门75火炮及16门37毫米高炮。
这些车辆所需要的燃料数量不少,现在就数晋东南的燃料产量大,且方案是李志坚提出的,于是阎锡山决定还是由李志坚主导,从第八集团军中选出一个师作为试点。
至于由哪个师整编为快反师,全集团军六个师都在争夺,谁都知道这个全军中的第一,选中哪个师,哪个师就是全军绝对的主力。
李志坚没有直接指定,而是提出由集团军下辖的六个师自己决定,最终定下哪个师都要看自己的能力。他心中知道,现在43军下辖的三个师的实力,要远强于23军下辖的三个师。
新六师和新七师是43军的老牌主力师,参加过数次大型会战,且都是战功赫赫,新八师成军稍晚,但是在对抗三十五师团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不俗的战斗力,并且其牺牲精神令二战区司令部都非常动容。
这三个师中究竟哪个师实力更强,李志坚也想通过评比摸一下底。
不过李志坚还是决定让23军的三个师也都参与进考核评选中。
一方面是出于避嫌,避免有人说他直接内定嫡系部队;二是他也想借机敲打一下23军的暂编39师。这个师在这几年明显有躺平的趋势,师长谢致远的个性是一方面,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为师主力的两个团,在编入23军前,在43军中干了两年的后勤辎重管理运输工作,战斗部队身上的冲劲消磨不少,他想这次好好刺激一下。
考核包括连、营级实兵对抗,和各师的基础能力评比,得分高者成为机动师。
全集团军中,除了师以上军官外,其余人员基本都上阵参与考核,基础能力考核内容为射击、越野、格斗等所有常用的基础军事技能,考核后依据标准进行打分,之后以师为单位打出平均分。
实兵对抗为先在各自军内进行对抗,每个师选出三个营,要与其他两个师都进行对抗,选出优胜者。之后43军和23军两个军之间的胜者再进行对决。
最终综合根据对抗成绩和基础能力评比成绩定下花落谁家。
最后新六师获胜,新七师和新八师紧随其后,23军的三个师都大比分落后于43军的三个师。
对于这个结果,事后人们总结原因,在于新六师获得李志坚的关注更多,因为李志坚对新七师的马凤岗能力更加信任,所以一直重点带着新六师,并且经历了井陉一战,部队的战斗经验更加丰富。
新七师吃亏在从第三次太原会战之后都没有经历过大战,对抗中经验不如新六师,而新八师则由于在豫北作战中老兵损失较大,在基础能力评比上和新六师有了一点差距。
23军的三个师,在基础能力评比得分,虽然已经达到了晋绥军的平均水平,不过都比43军的三个师落后一截,而在对抗中更是没有悬念,暂编39师被新六师击败。
不过这个结果,躁的谢致远等暂编39师的一众军官脸色通红。暂编39师和23军内其他两个师不同,老兵的比例很高,军官也大多出自43军,现在这样大的差距,令他们在昔日的同袍面前很是抬不起头来。
李志坚也没有给谢致远等暂编39师的军官们好脸色,只是碍于考虑姜玉贞的面子,没有当面训斥,但是让他们自己寻找落后原因。
他对暂编39师的现状比较失望,原本他对于暂编39师也是寄予厚望,因为在建立之初的军官都是从43军选拔而来。当时众人一致认为,在23军内,暂编39师的水平最高,暂编41师次之,暂编40师最差。
可是现在其余两个师的水平都赶了上来,只有暂编39师在原地踏步。
不过姜玉贞首先站出来承担了责任,对于暂编39师,他知道自己的确存在一定的疏忽。
成军一年多的时间里,李志坚基本没怎么干涉过23军的具体事务,李志坚没有发话,姜玉贞也保持原状,没有更改训练安排,对于暂编39师的训练,以萧规曹随为主,更多赋予了其自主性。
一是姜玉贞知道这次整编为第八集团军的背景,李志坚成为集团军司令,就是让他来做好一个副手,同时李志坚的军功在那里放着,虽然自己在原平一战中也是功劳较大,但是和李志坚的数次大胜相比,还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
同时李志坚给他放权,这是对他的信任,越是这样,姜玉贞这种内热的汉子,越是尊重李志坚。所以就让暂编39师造成了现在的状况。
喜欢抗战之新晋绥军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抗战之新晋绥军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