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伯父伯母这番毫无芥蒂、充满温情的话语,叶菁璇的泪水流得更凶了,但这一次,泪水里更多的是感动和庆幸。
她暗暗在心中想着,自己这辈子,能嫁到孙家,遇到这样明事理、重情义的公婆和亲戚,真是天大的福气,真的没有嫁错人!
正说着话,三叔和三婶也脚步匆匆地赶了过来。
“都到了啊?屋里都收拾利索了吗?”三婶人还没进门,关切的声音就先传了进来。
“正等着你们呢!”大伯母应道。
人手更多了,大家立刻默契地开始分工忙碌起来,没有一丝杂乱。
孙母和大伯母、三婶直接钻进了厨房,开始张罗饭菜。
她们将孙玄带来的食材一一取出,看着那丰富的种类和上好的品质,心里更加有底,也更能体会到孙玄对岳父一家的用心。
厨房里很快响起了有节奏的切菜声、哗啦啦的淘米声,以及锅碗瓢盆碰撞的悦耳声响,浓郁的烟火气开始弥漫开来。
孙父则和大伯、三叔一起,拿着扫帚和抹布,再次将分配给叶家人居住的两间厢房里里外外、角角落落都仔细检查打扫了一遍。
炕席擦了又擦,窗户纸糊得严严实实,确保没有任何缝隙会钻入寒风。
虽然昨天已经打扫过,但他们还是觉得不够,非要做到尽善尽美,要让亲家一进门就感觉到温暖和舒适。
而孙玄和叶菁璇,则负责最后的查漏补缺。
他们走进那两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厢房,仔细检查着。
炕上的被褥是崭新厚实的棉花被,散发着阳光晒过的好闻味道;桌椅板凳都擦拭得一尘不染;
暖水瓶里灌满了滚烫的开水;甚至连洗脸盆、毛巾、肥皂、牙刷这些都准备得妥妥当当。
“菁璇,你看还缺什么吗?”孙玄轻声问道。
叶菁璇环视着这虽然简朴却充满心意的房间,摇了摇头,眼圈又有些发红,低声道:
“不缺了,玄哥,什么都不缺了……比我想象的,要好太多太多了……”
她原本以为,下放的生活会是难以想象的艰苦,却没想到,在丈夫和孙家亲人的努力下,竟然能营造出这样一个堪称“温馨”的临时港湾。
忙碌了近一个时辰,所有准备工作终于就绪。
丰盛的饭菜在厨房的锅里温着,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房间整洁温暖,一应生活用品齐全。
众人这才稍稍松了口气,聚集在堂屋里,或坐或站,等待着那关键时刻的到来。
堂屋里的炉火烧得旺旺的,驱散了所有寒意。
孙母、大伯母和三婶围着叶菁璇坐下,你一言我一语地继续安慰着她。
“菁璇,别担心,以后啊,你爹娘他们吃饭,就跟着我们一口锅里吃了,保证顿顿热乎!”孙母拉着叶菁璇的手说道。
“对,有啥活儿,让你大伯和三叔他们去干,绝对累不着亲家他们。”大伯母接口道。
“就是,咱们这村子别的不说,就是人心齐!谁也不敢来欺负咱们家的人!”三婶也语气坚定地补充。
长辈们朴实无华的话语,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流入叶菁璇的心田,冲刷着她心中的不安和悲伤。
她感受着这份毫无保留的接纳和庇护,看着几位长辈眼中真诚的关怀,那颗一直悬着、揪着的心,终于慢慢地、一点点地落回了实处。
情绪也逐渐平复了下来,甚至对即将到来的重逢,生出了一丝复杂的期待。
孙玄和孙父、大伯、三叔则坐在稍远一些的地方,低声交谈着,目光不时地望向院门的方向,计算着时间。
整个屋子虽然安静,却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充满温情的等待氛围。
所有人都明白,他们即将迎接的,不仅是几位落难的亲人,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一段需要共同扶持走过的人生旅程。
清晨,县城孙家孙逸一边穿着外套,一边对正在准备早饭的妻子吴红梅说道:“红梅,今天我得去办件要紧事。
菁璇的爹娘他们今天下放到咱们县,我和革委会的张主任得去火车站接人,然后把他们送到村里去。
这一来一回,加上办手续,晚上不知道啥时候才能回来。
你们娘仨晚上下班了就先吃饭,不用等我了。”
吴红梅闻言,手上的动作顿了顿,脸上露出关切的神色。
她虽然不清楚具体细节,但也隐约知道弟妹叶菁璇娘家出了大事。
她点了点头,语气温婉却带着支持:“嗯,知道了。接亲家他们是大事,你多上心,路上照顾好,也别让……别让他们被人欺负了。”
她斟酌着用词,避免触及敏感字眼,但意思表达得很清楚。
“等会儿孩子们我去送到学校,你就别管了,安心去办事。”
夫妻二人简单交流后,匆匆吃完早饭。
孙逸拿起公文包,神色凝重地出了门。
吴红梅站在门口,看着丈夫的背影消失在胡同口,轻轻叹了口气,心中也为那命运多舛的亲家感到一丝担忧。
上午十点,红山县那略显简陋的火车站台上,空气中弥漫着煤烟和寒冷的气息。
一列从北方驶来的绿皮火车,喘着粗重的白色蒸汽,缓缓停靠在站台旁。
孙逸和革委会张主任,带着两名工作人员,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张主任依旧是那副不苟言笑的严肃模样,而孙逸则表面平静,内心却如同这站台上的寒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盼。
他们的目光紧紧跟随着下车的人流。
人流渐渐稀疏,最后,在靠近列车中部的一个车厢门口,出现了引人注目的几人。
最先下来的是两名穿着没有领章帽徽的旧军装、身形挺拔、眼神锐利的年轻军人。
他们下车后,并未立刻离开,而是如同标杆般站在车门两侧,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周围。
紧接着,叶家四人依次走了下来。
为首的是叶老爷子,这位曾经位高权重的老人,此刻穿着一件半旧的深色棉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灰色的围巾,虽然步履依旧沉稳,但眉宇间那抹挥之不去的疲惫和沧桑,却难以掩饰。
他手中拄着一根普通的木棍,代替了往日那根精致的手杖。
跟在老爷子身后的是叶大伯,他同样穿着朴素的棉衣,脸上没有了往日的意气风发,只剩下沉默和一种认命般的平静。
随后是叶父和叶母。
《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60年代,不留遗憾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