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首页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神话版三国不宋入赘王婿一戟平三国绛色大宋三国寻龙记民国军阀:从十里洋场千王开始军工科技长歌当宋流放三年,百官跪求我进京称帝!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3章 世间哪有“扬州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熙宁六年(1061)。

二月的晦日一过,隔天便是寒食节。

晦日里,苏轼与曾孝章(字元恕)一起游览了嘉会门外去城十里的龙山,曾孝章为曾公度之子,为唐宋年间江南的曾姓大族,这次出行时任杭州府察推的吕仲穆没有前往。

不过,随后苏轼与吕仲穆还是一起游览了凤凰山的灵化洞,这一带原是吴越国王祭天的郊坛遗址。

说起灵化洞,苏轼此前曾与曾元恕进入灵化洞探过险。

由于当时天色已晚,曾元恕因害怕而折返,但是这次与吕仲穆一起进入灵化洞之后,老吕的胆识确比曾元恕大多了。有了这样一位胆识过人的队友,苏轼在灵化洞的深幽处看到了惊世骇俗、不宜为外人道及的奇妙景观。

这两天,苏轼收到苏辙从汝阴寄来的诗与书信,得知弟弟苏辙又前往汝阴县(治所在今天的安徽阜阳市)公干了。得到了弟弟的消息,使苏轼的心中感到了莫大的欣慰。

寒食节这天,天还未亮,苏轼就与钱塘令周邠、仁和令徐畴(字元用)泛舟于西湖之上,共赏钱塘之春。“城头月落尚啼乌,乌榜红舷早满湖。”(《瑞鹧鸪·城头月落尚啼乌》)

从本月官衙的邸报中苏轼获知,自己的老朋友孙莘老从湖州任上将被调任庐州(今合肥)知州。

这位黄庭坚的老丈人、自己多年来的知己和诗友,临别之际,二人自然少不了来一番诗词唱和,此处暂且略去。

闽人方子容(字南圭)经过杭州时,陈襄邀请他到营妓周韶处品茶。

这位方先生原为方峻第四子,兴化军莆田县白杜(今荔城区西天尾镇溪白村)人。绍圣三年(1096)二月以朝请郎知惠州(今属广东),官终朝散大夫。

后来苏轼被贬于此时,两人来往甚为欢洽,留下诸多唱和之诗。

方子容曾将家中藏书画,请苏轼品题,所以万卷楼(子容祖遗书楼)所收的苏轼遗墨,多达四百余纸。

当方子容被陈知州带到周韶住处时,这位收藏的奇异茗茶曾一度超过蔡襄的绝色营妓,竟当场哭着请求两位大人将其削除名籍。

这时候,方子容对周韶说,你不妨作一首绝句让我们看看。

于是,周韶不假思索、援笔立就,绝句为:“陇上巢空岁月惊,不忍回首自梳翎。开笼若放雪衣女,长念《观音般若经》。”

当时的周韶正在服丧,身穿孝衣,座中人都嗟叹不已,就这样周韶得以削除了名籍。

同辈的营妓纷纷作诗相送,其中有两位分别叫胡楚与龙靓的营妓作的诗还是别有格调的。比如“解佩暂酬郑交甫,濯缨还作武陵人”,郑交甫,人物生平不详,据传为周朝人,有汉江遇游女之事。

杭州城虽美,但由于地处沿海,杭州湾潮水的倒灌常使得此地的饮用水又苦又涩,自古以来只有在山间凿井,才能获得可以饮用的井水。

唐朝时,宰相李长源打了六眼井,引来西湖之水满足民用。后来的杭州刺史白居易又治理西湖疏通凿了六井,到苏轼倅杭时,杭州城的老百姓仍旧是靠着这六口井生活的。

直到去年的秋天,知州陈襄到任后询问起百姓生活上的困难时,人们都争相说六井若不加以治理,百姓就没得水吃。

于是,下马伊始的陈襄就决定彻底地解决此事。在这一过程中,苏轼同志也是积极地同知州大人在一起擘画。

等到具体实施起来时,陈襄找来当地僧人仲文和子珪承办此事,仲文、子珪又让他们的徒弟如正和思坦作为助手。

于是乎,他们带领民众清理沟渠,更换砖石,堵塞漏洞,直到次年春天,六口井才全部修整完毕。当时正赶上大旱,从江淮到浙右一带的井都枯竭了,能够饮用的井水在民间甚至被当做礼品互相赠送。

但由于陈襄与苏轼的努力,当地的百姓却能有充足的淡水可用,甚至连牛马饮用和供人沐浴的淡水也都绰绰有余。

春三月,在苏轼的撮合下,其一位堂姐的女儿嫁给了宜兴人单锡(字君赐)。看来,“说媒”也是苏轼的一大功德,且成功率极高。

单锡是苏轼的同年进士,此人学识渊博还擅长作诗(苏轼也有此好),对天文天相和术数也极有研究(通阴阳图纬星历之学)。苏轼正是喜爱其才学,所以才把自己的外甥女和他撮合到一块的。

以至于后来,每当苏轼到了宜兴,还会到单锡家住上一段时间。

王淮奇(字庆源),是当年与苏轼在家乡玻璃江瑞草桥边的草地上把酒言欢、一同交游的小伙伴,如今听说要到京师应礼部试,苏轼就写信想邀请他到杭州来玩两天。

遗憾的是王淮奇落第了,后来也没有来过杭州。

王淮奇,字子众、庆源,是北宋眉州青神县(今眉山市青神县)人。他的先祖世代居住在眉山,后来迁徙到青神在城南瑞草桥畔居住。

王淮奇的哥哥王方是青神乡贡,而王方的女儿王弗嫁给苏轼为妻。?

王淮奇自幼跟随哥哥习读诗文,在乡里以文采着名,后来进入京城应试,被任为川西洪雅主簿、雅州户掾。他在任职期间爱民如子,深得雅州人敬重,后来因与州长官议事时意见不一致,得罪权贵,于是辞官回乡,隐居在青神城南瑞草桥,以诗酒自我娱乐?。

王淮奇在家乡度过晚年,他与乡邻老儒蔡子华、杨君素聚在一起吟诗作赋,苏轼曾寄诗给他并邀请当时的其他诗文名家各写诗一首,编为《黄素经》一卷寄给王淮奇。?

宋元佑年间,王淮奇的侄女婿苏轼任杭州知府,他寄信向苏轼索求诗文,苏轼写诗一首,并邀请黄庭坚、秦观及当时的诗文名家各写诗一首,编为《黄素经》一卷寄给了王淮奇。

因为王淮奇每天与乡邻老儒蔡子华、杨君素聚在一起吟诗作赋,所以苏轼寄来的诗中有“霜髥三老如霜桧”,苏轼还寄书称他们“龟鹤不老,松柏盖茂”。王淮奇在家乡度过晚年,他有两个儿子名两、先,苏轼在书中称他们为“七八两郎”。

前面我们讲过,苏轼只给闰之的父亲王君锡写过祭文,却没给王弗的父亲王方写过。

答案只有一个:王方早逝,那时苏轼还没做王家女婿,父亲早逝,王元直和王弗,都是在叔父们的照料下长大成人。

王君锡和王淮奇,就是王弗的二叔和三叔,王淮奇早年在雅州做过小吏,被太守雷简夫之类训斥过,而青年苏轼极有可能,与王淮奇同声同气,他在青神一带读书,也与王淮奇大有关系。

如果说他在王淮奇家里,结识与自己年纪一般大小的王元直,再因和王元直的过往亲密,认识他的妹妹王弗,以及王弗的堂妹王闰之,那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王弗去世后,闰之二十一不嫁,苏轼一直不续娶,为父亲守丧一结束,就带走继任夫人王闰之。

暮春时分,吉祥寺的牡丹将要凋谢了。

苏轼邀请知州大人陈述古一同赏花,可陈襄却因事未能赴约,于是苏轼便作诗道,“对花无信花有语,直恐明年便不开。”(《吉祥寺花将落而述古不至》)。

谁知陈襄听说后,次日便早早地来到吉祥寺赴约,苏轼话锋一转,又作诗道,“太守问花花有语,为君零落为君开。”(《述古闻之明日即来坐上复用前韵同赋》)。

这就是当时杭州府的一、二把手的幸福生活,直到后来,苏轼在去往常润州道上还会忆起与陈述古一起共事的美好时光。

王槩(音概),字公操,左蜀人(今四川东部),其时正以都管员外郎的身份出知东阳(今属金华市)县令。此人性宁静,为政崇文尚礼,所以辖地百姓都有向学的好风气。

在东阳县西南八里有东西两座峰峦相对的岘山,分别叫东岘和西岘。

王槩曾于两岘对峙的飞瀑之下,建造了一座水乐亭,亭子建好之后,王县令就开始琢磨着向苏轼求诗。

苏轼这边一是公务繁忙,另外苏轼也觉得西至婺州一百五十里的东阳县是片稀世之地,是古往今来数不清的贤人共同吟咏过的热土,自己也不敢轻易就作诗作赋。但架不住王县令的软磨硬泡,就在这春日里,给王槩寄去了一首诗作。

王槩以“水乐”作亭名,这是在慕名士风流,尽自家欢心,与家国情怀并无多大干系,这自然难入苏轼的法眼。

于是,苏轼在诗中就借水乐亭之名慷慨陈事,操笔生波。大家知道,苏轼着书,有八面受敌之说。他有着狂放不羁,直言无隐的性格。他曾经上书皇帝,正面申论,还曾写诗兴叹,委婉讽谏。

观《东阳水乐亭》诗,便可知其大概。

此诗一开篇,苏轼就借他人遗事,嘲讽朝廷乱象。“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诗中所言战国时期所修的白公渠,引泾水注渭,泾水浊而渭水清,世人都说有利,而苏轼却唱反调,说是“五斗黄泥一钟水。”

苏轼用“引泾入渭”影射王安石执行新法,急求国库生利的弊端。

当时西戎北狄面对中原虎视眈眈,国境已是堪忧。而国内冗官、冗兵、冗费等现象严重,官员浮滥成灾,国内危机四伏。而水利的建设也使老百姓成为盘剥对象。

苏轼感叹朝廷一味图水利而无远忧,所以他在诗中问:为何不效法唐朝名将哥舒翰,擂着羯鼓横刀勒马上前线杀敌去?

苏轼还对“水乐之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调之清流。流泉无弦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惯见山僧已厌听,多情海月空留照。”

意思就是说,在绝壁空山下,自然流淌的泉水,是有声而无调的。而你老王这水乐亭纵然号称“水乐”,其音调也是由人工修整出来的,毫无生趣。

苏轼委婉地批评王概,即使在涧谷间加上锵锵弦鸣的乐曲之声,也只能是节奏未成的音乐。你县令一个人喜欢所谓的“水乐”也就罢了,不要当作欢娱节目强加给民众。也没必要当作仙乐来欣赏。

苏轼是想告诫王概:不可凭一己之见和个人志趣去劳民伤财,而是要尊重自然,要有“以民乐为乐”的襟怀。

弄到最后,王县令费尽心机,讨来的是一首上级长官的训诫之辞!

杭州城往西约二百里,有个於潜县(今浙江临安市於潜镇),此县因西面有一座潜山而得名。县令刁璹(音属),字景汜,也是苏轼同年,最近苏轼正好因公务巡行至此地。

在於潜县境,苏轼一共给两座亭台题了诗,一是刁县令的野翁亭,再有就是当地僧人惠觉的绿筠轩。

惠觉禅师本名叫孜,作为出家人,惠觉的诗,无一丝一毫的斧凿之痕,极为苏轼、米芾所推崇。其时惠觉禅师正在於潜县南二里的丰国乡寂照寺出家,绿筠轩就位于寂照寺内。

按说这座寺院并不算太知名,但是苏轼却在此寺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名诗:

《於潜僧绿筠轩》

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若对此君(代指竹子)仍大嚼,世间哪有扬州鹤?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熙宁六年(1061)春,作为杭州通判的苏轼,从富阳、新登,取道浮云岭,进入於潜县境“视察工作”,县令刁璹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上司,并将苏轼下榻在了镇东南金鹅山巅寂照寺的“绿筠轩”中。

这天,在寂照寺出家的於潜僧慧觉禅师上前拜见苏轼,与他一起谈佛论经。

苏轼博学多才,又自称佛门居士,加之谙熟佛学,使慧觉十分钦佩。

两人在“绿筠轩”临窗远眺,但见满目皆是茂林修竹,苍翠欲滴、景色宜人,苏轼情不自禁地连连叫绝。

慧觉禅师见此,知道苏轼已被眼前的绿竹景色所倾倒,就故意说房前屋后栽几株竹子,我们於潜自古以来就有如此习俗,不过是点缀一下而已。

苏轼却认为,门前种竹,决非点缀,此乃高雅心神之所寄。于是,苏轼就即兴挥毫,写下了这首《於潜僧绿筠轩》。

什么是“扬州鹤”呢?

据传说有四个人谈论平生最快意之事,一人希望自己多财,一人说宁愿骑鹤作神仙,另一人希望作扬州太守。最后一人说:“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意思是三者得兼。后人就以“扬州鹤”来代表十全十美的事物,也等于是奢望的代名词。

喜欢大宋网红苏眉山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宋网红苏眉山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幻:开局获得无敌修为四合院:重生何雨柱,贾家吐出来从校园废柴到玄幻至尊错绑仇家系统,要不直接崩了吧这真是转生眼步步倾城:噬心皇后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太上武神诀我家老婆可能是圣女(我家可能有位大佬)帝王血脉无敌剑域系统赋予我长生,却忘记赐我不老帝子身份曝光,圣女退婚崩溃了妃礼勿视,王爷你也重生了逍遥梦路阴司巡守使天授之剑莲花楼之岁岁年年不相负重生之乾坤神主从艾克斯开始的路基艾尔王
经典收藏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嫡妃当宠女帝穿今不好惹穿越之建设世界强国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山谷长人茶捕快摸鱼指南大唐镇国公手握帝国时代,系统疯狂暴兵北明不南渡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扬帆明海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史上最囧的穿越:腐女皇妃擎天者极道战尊
最近更新穿越大明做女皇穿越梁山成霸业大唐:弃文从商,我要当财神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穿越大明朱雄英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成州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大宋网红苏眉山穿越大唐伴生游戏能具现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穿越古代卷入皇室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回到古代过日子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