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春风卷碧云

首页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我夺舍了隋炀帝谍影:命令与征服公牛传人海贼之母巢秩序支点穿越之极限奇兵他比我懂宝可梦我在上海当日伪汉奸的那些日子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临高启明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春风卷碧云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全文阅读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txt下载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88章 皇权不下乡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老朱来到了朱标的身边,说道:“不过是些余孽罢了!”

说罢,他便将他所知道的白莲教信息一股脑的全部说了出来,朱雄英这才知道,老朱知道的,比他知道的多得多。

比如,这股白莲教的反贼,实际上并不是一股白莲教,而是两部分,其中一股兴起于洪武十九年的江西新淦,首领名叫彭玉琳。而另一股兴起于洪武二十年的袁州,其首领姓李,现在还并不知道姓名。

这两股白莲教起初都十分的弱小,而且也各自独立,并没有什么关联性。

但不知道怎么回事儿,这两股白莲教这两年,迅速的开始发展,且信徒变得十分多。

彭玉琳自称‘弥勒祖师’,暗自里已经开始设置官署,建年号‘天定’,已经具备一定威胁。

早在大明建立之前,江西就是白莲教的多发区域,比如袁州人彭莹玉是元末南方红巾军的实际开创者。至正十一年,他支持门徒徐辉寿建立的天完政权,实力十分强大,这就导致这片区域,长期以来,宗教氛围浓厚。

大明建立之后,起初江西的赋税十分沉重,便有人趁机在民间散布教义,吸纳底层民众成为教徒,这时候的白莲教还不成什么气候。

“真正让这些人变得难缠的时候,是标儿你上位之后!”朱元璋对着朱标说道。

朱标疑惑了,这是为何,于是说道:“爹,孩儿上位之后,轻徭薄赋,整顿吏治,实行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这都是对百姓大大的好事儿,怎么会助长白莲教呢!”

朱标其实说的不错,如果白莲教只吸纳底层民众的话,与今日的大明,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威胁。

但由于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纳粮,打击民间大族大地主,这些人成为了最反动的人群了,因为切实的对他们造成了打击,加上在新政的改革实施的时候,也杀掉打压了不少的士绅地主,这些人怀恨在心,巴不得对老朱群起而攻之。

再后来,全国兴修水利,大肆搞基建,地方官员对行政区域的控制,变得比以前明朗的多,收税纳税等行为,有种要摒弃族老乡老,搞皇权下乡这个苗头。

这彻底的挑动了他们的敏感神经,他们认为自己的特权正在消失,再过去几代,他们说不定就和那群泥腿子百姓差不多了。

这是他们绝不能接受的事情!

而白莲教的教义,正俱有反动色彩,二者可谓是一拍即合,联系到了一起。

有了这些地方乡绅的支持,白莲教迅速变得比较难缠了。江西地区的宗族制度十分发达,宗法关系严密,白莲教常常以宗族为单位发展信徒,甚至通过祖祠、族学等场所进行秘密活动。

这就让这些白莲教俱有隐蔽性和一定的实力。

朱雄英听到老朱的这些话,突然觉得,现在大明的好多事情都脱离历史太多了,历史上,在洪武二十年左右的时候,是爆发过白莲教的叛乱,但都是一些小打小闹,完全不成气候,属于是县令带民兵就能剿灭的那种。

“爹,既然如此,”

朱雄英沉思了良久说道,“那咱们现在,应该怎么消除白莲教的威胁?如今他们与地方乡绅勾结,又以宗族为单位发展,行事隐蔽,想要一网打尽怕是不易。”

朱元璋冷哼一声,显然是没把这群人放在眼里,在他看来,没有人比他更懂红巾军、白莲教,他说道:

“不管他们如何隐蔽,如何勾结,只要他们敢兴风作浪,我大明朝廷就不会坐视不管。如今我们已经掌握了他们的大致情况,接下来便是要制定一个周全的计划,将他们连根拔起。”

朱标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爹,儿臣以为,我们可以先从分化他们与地方乡绅的关系入手。那些乡绅之所以支持白莲教,不过是为了维护他们的特权,这是新政影响了他们的利益。”

“我们可以适当调整一些政策,给予他们一定的安抚,让他们看到朝廷并非要将他们赶尽杀绝。同时,加强对新政的宣传,让他们明白新政对国家和百姓的好处,或许能让部分乡绅动摇。”

朱元璋摸着胡须,若有所思地说道:“标儿此言有理。不过,对于那些顽固不化、死心塌地与白莲教勾结的乡绅,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严惩以儆效尤。另外,咱打算加强对江西地区的监管,需找一个得力的官员前往,看看地方的吏治是不是干净。”

“不过,想要将他们连根拔起,还需要想办法。加强对基层的控制,让地方从上往下,都在咱的管理当中!”

这句话,听到朱标和朱雄英耳朵里,效果完全不同。在朱标看来,自始皇以来,王朝历经千年。乡绅地主一直是古代税收中的核心中间角色。

因为朝廷的税收变化,朝廷不可能一个村一个村的传达给村民,这就需要乡绅地主,替官府宣传税收政策,比如说现在税是多少,有几种税,你们家三亩地,应该交多少。或者是你们家六口人,应该交多少。

同理,收税的时候,也没有官吏去一家家的收税,而是这些乡绅将全村收齐的税粮、银两汇总起来,统一再交给官府。

这样一来呢,乡绅就会有很大的空子可以钻,比如我家有两千亩地,但我就报八百亩,什么?官府来查怎么办?我把这余下的一千二百亩转嫁给这些村民身上不就行了,他们人多,苦一苦,就多收两千四百亩的税吧!

多出来的这些?我跟县官老爷五五一分,岂不美哉。

这种方式虽然说是有弊端,但已经是封建社会下的最优选择了,因为古代交通不便,有的县城离村子还有好几天的山路,官吏去收税,收完了运出来,在统一运到国库,估计十石粮食,能剩下三石,就已经算是很厉害了。

你说古今这么多的贤明君主,他们能不知道这些乡绅在谎报?

肯定会有人知道,知道了却没有过多的干预,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皇权不是不能下乡,而是下乡的成本太高了,得不偿失了。

这些乡绅吃点儿就吃点儿吧,总不能让人白干活不是。

所以,在朱标的视角来看,加强基层的控制,让皇权下乡这件事儿,可比什么摊丁入亩难的多多了,这事儿在封建帝王手里干,就和自掘坟墓差不多,属于是这皇帝不想干了的操作。

摊丁入亩之下,这些乡绅依然有操作空间,就比如后世‘万国来chao’的大清,在摊丁入亩之后,通过隐瞒土地、加码征收、转嫁税赋等老手段,还是能变成乡绅少缴税,甚至不缴税。

加上清廷的统治者过于无能,就连中规中矩的皇帝都成为明君了,昏君都被夸成了圣君了。到了中后期之后,成为了‘富者田连阡陌而税轻,贫者无立锥之地而税重’的现象。

所以,摊丁入亩看似是减轻了税收,维护了统治,但本质上还是离不开乡绅地主。

而朱雄英的视角来看,皇权要下乡,这应该是必须要进行的事情,不将这群人给打倒,大明将来还会有覆灭的危险,因为底层依旧在受苦,他们依旧没有享受到国家发展的红利。

那这件事儿要怎么做呢?难,很难,非常难!

于是朱雄英说道:“皇爷爷,加强基层控制力,让皇权下乡,不是一朝一夕,下个圣旨就能完成的事儿,如何能够不引起民间动荡,还能把这事儿办好,我们还需要从长计议。”

朱元璋自然是知道,他点了点头,说道:“咱知道这事儿急不得,这事儿,可能咱是做不完,你爹这辈可能也做不完,大孙,你这辈儿,一定能做完!”

朱雄英一时间没有回话,因为在他认为,可能很快这事儿就能做完,大明能实现皇权下乡,靠的不是兵有多广、船有多利、炮有多大。

而是靠着路能修多块、文化传播有多快,古代没有形成皇权下乡不是主观原因导致的,而是客观原因导致的,如果不是条件不允许,秦始皇统一天下的时候,一定就搞皇权下乡了。

道路可以增加村镇县的联系,如果一个县城的人,他骑着马,半天或者一天,就能到达县城的每一个角落,那将大大的减少基层治理的成本,这也是为什么全国搞基建了,他们会觉得权利流逝的原因。

要是每个村子中,有三成的民众,可以自发通过其他途径,了解到国家的税收政策,大政方针,那他们就不会被乡绅地主所欺骗,地主乡绅欺骗官府朝廷的成本就会大大增加。

不过这事儿虽然需要去做,可还不是眼前着急的事儿,眼前着急的事儿,怎么剿灭这些白莲教,让他们不能在兴风作浪。

于是他说道:“皇爷爷,咱别说远了,眼下这些白莲教叛贼,是不是先处理一下!”

朱标见状也点点头,再他看来,搞什么皇权下乡的,风险太高了,还是先将眼下这些反贼处理一下,这是靠谱的事儿。

老头子自信一笑,说道:“就这些人,能逃得出咱的手掌心吗?你们放心吧,咱都安排好了!”

早在查出白莲教的时候,朱元璋就认为这事儿不简单,需要派遣一位得力的臣子,前去江西,将这群余孽剿除。

这个臣子既需要有一定的才华,做事儿还需严谨,最好还需要懂得一些兵事。

他左选右选,就觉得有一个人挺合适的,这个人就是齐泰。

齐泰是洪武十七年应天乡试解元,初任礼部主事,后转为兵部主事,为官七年从无过失,后来朱元璋给他赐名为‘泰’,取国泰民安之意,可见对这个臣子的看中。

历史上,这位还是建文帝朱允炆的顾命大臣,也是建文帝身边,唯一一个智商和操作都比较在线的人。

这个人行事严谨,又懂得兵事儿,十分适合操作此事儿。

朱标和朱雄英一听,朱元璋派了此人去当钦差,总领清缴白莲教及地方宗教势力的一切事务,还有节制地方卫所的权利,应该是万无一失了。

随后,朱标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说道:“爹,雄英,这白莲教怎么得知你在进行医学解剖的事儿的?这事儿查出来没有!”

听到这里,朱元璋面色一沉,说道:“这个咱还没有查出来!咱怀疑过老五,后来调查了一番发现并不是他。那天去雄英带老五和允炆、允熥去了医学研究院,但允炆、允熥两个孩子只见了外围的,内部解剖的场景只有老五见过!但不是他!”

朱雄英想了想,说道:“这事儿进行了这么长时间了,也有可能是我那边内部有什么疏漏,我已经派人去查了!”

朱标思索片刻,说道:“确实有这个可能!”

朱雄英见这个话题聊得差不多了,是时候说下一个话题了,他说道:“皇爷爷,爹,这事儿先别讨论了,我这边儿要说一个大事儿,看你们同意不?”

“大事儿?”朱元璋一听,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说道:“大孙,你不是又要打哪里吧?让我猜猜,你想打占城是不是?”

他苦口婆心的说道:“大孙啊,不是咱拦着你,现在大明军费开支太高了,还是别打了,先把几块新地治理好吧!”他十分担心,大孙子又要去占城去垒人头山去。

朱雄英一脸的无语,啥意思,我就是这个人设吗?

“皇爷爷,孙儿不是要说打仗的事儿...”

“不是打仗?不是打仗就行啊!”朱元璋松了一口气,说道:“那是啥事儿?”

朱雄英深吸一口气,说道:“皇爷爷,目前大明太大,事务太多,孙儿认为,光靠皇帝亲力亲为处理事务,这个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现在我们祖孙三代勉强干这个事情,往后可没这个条件啊,依照孙儿看,这事儿还需要想个办法!”

喜欢大明:我朱雄英来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我朱雄英来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爱在东南枝诡运蛇妻天庭典狱长我们村的阴阳两界战龙归来林北女施主请留步赘婿出山科举文抄公的快乐你想象不到无限武道求索闪婚之谈少的甜妻我的老爹是重生肤浅者最强狂婿叶凡秋沐橙名门枭宠:老婆,乖一点巅峰宝鉴重生年代不做贤妻神医御兽后战星圣魔斗战魔帝诸天武侠大穿梭
经典收藏擎天者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汉厨明末求生记一穿就成绝世高手给我戴绿帽,杀你全家套餐走起风水卜卦我在大明得长生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一瘦解千愁钢铁陌世纨绔帝业男卑女尊修仙界锦绣嫡女的宅斗攻略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华夏鼎世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汉末大混子三国时空门,我,继承了河北袁家
最近更新大楚武信君大明辽国公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陌上!乔家那位病公子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你们夺嫡,我靠娇妻偷家赢麻了!我权倾天下,全靠娘娘努力!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朕佣兵百万,你喊我废皇子?大周第一婿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冰临谷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落魄县男:捉奸现场成了订婚仪式?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 春风卷碧云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txt下载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最新章节 - 大明:我朱雄英来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