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宁安排妥当后,袁可立、温体仁、郭允厚三人立刻着手商议南直隶各府下辖州县的重新划分。
有袁可立这位老江湖掌舵,温体仁这个“人形计算器”精打细算,再加上郭允厚这位“财神爷”通盘考量,三人很快便完成了南直隶下辖地区的行政重划。
随后,温体仁用毛笔在舆图上重新标注划分结果。
江宁看罢,心中直呼:“我靠,这怎么把‘十三太保’给整出来了?”
袁可立抚着胡须点头道:“侯爷,这个法子好!
如今南直隶下辖十三府,全部升为直隶府,由朝廷直接管辖,又对其中实力雄厚的州府加以分割,既能削弱其势力,又能加强朝廷对南直隶的管控,江南的实力也能进一步被牵制。”
随即,他又问道:“侯爷,老夫想问一句,为何单独将松江府划出,还要设松江巡抚一职,并设立松江水师?”
江宁笑道:“袁阁老您想,虽说南直隶划了一半给凤阳,但江南底蕴太厚,不得不防。
朝廷把松江府单独划出,设巡抚、立水师,再邀各大商会前来开展海贸,加力扶持建设,您试想一下,十年后的松江会是什么模样?”
闻听此言,三人皆满脸震惊。
郭允厚更是惊得嘴巴大张,声音发颤:“侯爷呀,您这招太狠了!
如此一来,各地商人定会齐聚松江,再加上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十年后必定富甲天下,繁华程度甚至能超过扬州。
您用一个松江府,直接对江南其他州府进行了二次削弱,这招实在是妙……没想到侯爷您还真是一肚子‘坏水’!”
江宁闻言,顿时脸色一黑,破口大骂:“好你个郭老抠!
他娘的,你良心长到裤裆里去了?
本侯是武将,还帮着你们办这些事,你如今反倒拿话糟践我,你还是人吗?
还有点人性和良心吗?”
郭允厚被骂得满脸羞愧,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这时,温体仁赶忙打圆场:“侯爷,下官有个提议,不知可否?”
江宁见他开口,点头道:“老温说吧。”
温体仁沉思片刻,道:“侯爷,若按如今的规划,恐怕用不了十年,松江府便能富甲天下。
先前陛下已明确废除‘非翰林不得入阁’的规矩,改为‘非封疆不得入阁’,不知松江巡抚是否也在此列?”
江宁闻言一愣,随即笑道:“老温呀,你可真是一言惊醒梦中人,提醒得太及时了!
松江巡抚不光在此列,而且只要干得好,可优先入阁!”
袁可立、温体仁、郭允厚三人对视一眼,全都露出一抹坏笑,放眼其他省份的封疆大吏,想入阁得拿实打实的政绩,可各省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有优劣,难度极大。
但松江巡抚不同,辖区就那么大点地方,按江宁的规划,朝廷会将其打造成“吞金兽”,吸纳江南财富,松江巡抚想做出政绩,只能给朝廷多缴赋税。
毕竟地方太小,光靠治理百姓就想入阁纯属痴人说梦,可若能为国库缴足了银子,便是实打实的功劳。
如此一来,今后的松江巡抚想进步,就得拼命给国库缴钱,缴得越多越好,无疑给大明国库上了道保险,堪称皆大欢喜。
这时,袁可立又问:“侯爷,既已升凤阳府为行省,不知巡抚驻地是否依旧设在凤阳?”
江宁沉思片刻,摇头道:“凤阳虽是大明龙兴之地,却无太多优势。
升为行省后,由漕运总督坐镇即可。
至于凤阳巡抚,驻地设在庐州最为合适,既能承东启西、连接南北,从军事角度看,庐州也适合作为军事大后方。”
三人闻言,又一阵讨论,最终全赞成江宁的提议。
随后,便由三人将具体规划与方案写成奏书,快马送往京师,呈报朱由校定夺。
接下来的几天,众人都沉浸在新年的喜悦中。
天启四年悄然落幕,天启五年正式开启,唯独江宁没能清闲下来,他坐在无事堂中,眉头紧锁,只因朱由校的圣旨里还有件大事没有解决。
辽东的努尔哈赤已快打败林丹汗和却图汗,科尔沁的奥巴汗已经彻底投靠努尔哈赤,剩下的察哈尔部也顶不住了,林丹汗的老巢喀尔喀眼看守不住了,败局已定。
再加上林丹汗那个不靠谱的亲戚却图汗,非要学他强迫部众改信红教,闹得内乱不止……
江宁清楚,按原本历史走向,这两个倒霉蛋最后都会逃到青海,林丹汗病死,却图汗则被部众所杀。
可他不在乎这两人的死活,眼下的问题是。
努尔哈赤一旦彻底击败林丹汗,实力便会大增,对大明而言,等于少了个草包林丹汗,却多了个更强的努尔哈赤,绝非好事。
想到这里,江宁立马把高文彩喊来,询问辽东锦衣卫打探到的情报。
高文彩接令后,带着公文来到无事堂,看着桌上一摞厚厚的公文让江宁直犯怵,当即问道:“小高,这什么情况?
辽东送来的情报怎么这么多?”
高文彩一愣,随即笑道:“侯爷,您忘了?
先前您给辽东锦衣卫下过令,情报一日一报,哪怕无事也得上报,所以才积了这么多。”
江宁恍然,猛地一拍脑袋:“看来我真是忙忘了。
小高,你把最近重要的说说,我就不看了。”
高文彩点头,沉声道:“侯爷,辽东锦衣卫送来的情报说,老奴努尔哈赤如今身患重病,恐怕撑不了多久,所以才急于击败林丹汗、吞并其部落,壮大自身实力。
而且建奴内部矛盾重重,自从老奴处死长子褚英、罢黜代善之后,一直没明确接班人,内部已经开始明争暗斗。
四大贝勒中,正蓝旗的莽古尔泰争得最凶,可先前兵败林丹汗麾下大将,被老奴狠狠责罚了几次,还明确说不会立他为接班人。
代善先前和阿巴亥传出黄谣,被老奴敲打数次,如今正在蛰伏。
黄台吉倒没什么争权举动,平日除了行军打仗便是闭门读书,跟麾下谋士范文程学大明儒家文化。
不过种种迹象表明,老奴很可能想传位给幼子多尔衮。
短短两年,先让多尔衮、多铎兄弟担任两黄旗牛录之职,后来升为甲喇章京,这次打林丹汗,还把他俩带在身边,最新情报说,老奴更是把他俩升为协领。
为此,其他几个儿子私下里可没少抱怨。”
闻言江宁陷入沉思,如今天启五年,按原本历史,努尔哈赤该是天启六年宁远之战中被袁嘟嘟一炮轰死,没想到这才天启五年就快不行了,看来是自己的蝴蝶效应起了作用。
但他清楚,多尔衮、多铎年纪太小,没立什么军功,根本镇不住场子。
代善被敲打后没了夺嫡的实力和心思。
莽古尔泰纯粹是莽夫,成不了气候。
唯独黄台吉不容小觑——此人堪称一代雄主,比他老子努尔哈赤只会杀人强多了,连“蒙八旗”“汉八旗”都是他搞出来的,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最后却能得大多数人拥护继位,可见心智手段不一般。
黄台吉后期还废了四大贝勒同朝问政,加强了权力,为满清入主中原奠定了根基。
这样的对手,江宁倒真想见识见识。
忽然,他想起高文彩漏了个人:“小高,镶蓝旗的阿敏是什么情况?
虽说他是老奴的侄子,没继承权,可也是四大贝勒之一,掌着一旗兵马,总该找个靠山吧?”
高文彩闻言,神情有些别扭。
江宁眉头一皱,满脸震惊:“小高,这阿敏该不会也想争继承权吧?
他没这实力和本事呀!”
高文彩挠挠头,笑道:“侯爷,是这样的,阿敏如今想投靠大明。”
江宁闻言如遭雷击,他想过很多种可能,甚至包括阿敏想自己上位,可唯独没想到他居然想投大明。
“小高,你没开玩笑吧?
阿敏想投靠大明?这消息靠谱吗?”
高文彩赶忙道:“侯爷,千真万确。
自从您把宇文风派到辽东,那小子干得十分出色,帮熊总督和洪大人解决了不少麻烦。
最重要的是,他不知怎么搞的,居然把老奴的义子刘兴祚说动了,让他投靠了大明,还暗地里为咱们传递情报。”
听到“刘兴祚”这个名字,江宁微微一愣,大名鼎鼎的刘爱塔,他自然知道。
原本历史上,刘兴祚确实通过袁可立穿针引线投靠了大明,还为大明战死沙场。
他来了兴趣,忙道:“小高,快给我说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高文彩笑道:“侯爷,自从宇文风搭上刘兴祚这条线,刘兴祚就时不时把建奴内部的情况传过来,所以咱们如今对建奴内部了如指掌。
而且刘兴祚已被卑职授予锦衣卫百户之职,直接归宇文风调遣。”
江宁闻言,忙道:“小高呀,区区一个锦衣卫百户,就把老奴的义子收编了?
这怎么能允许呢?
传出去岂不是显得我大明亏待功臣?
还有宇文风那小子,你不说我差点忘了。”
高文彩闻言,心中一阵无语,心道;“侯爷您不是差点忘了,是压根已经忘了吧?”
但他不敢说,只见江宁站起身,沉思片刻后道:“小高,立马传令,升宇文风为锦衣卫佥事,嘉奖银元三千。
刘兴祚升锦衣卫千户,嘉奖银元一千。
再给他们俩传话,让他们好好干,回头本侯亲自在陛下面前为他们请功!”
高文彩赶忙点头应下。
喜欢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天启朝第一搅屎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