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展等人出发前往登州府,众人策马而行,并没有耽误什么时间。
不过一日多的功夫,他们就已经来到了登州府城之外。
马展缓缓抬起头来,他看着前方这座熟悉的城池,脸上不由得浮现一抹唏嘘之色。
离开多年,他终于又回到了这里。
其实对于马展来说,他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无非是想要再来这里走走看看,仅此而已。
世事便是如此,光阴流逝,物是人非。
现如今,杨林等人都已经去了,大兴城很少有回来的机会了。
不过,看到前方这座城池,马展还未曾开口感慨,王伯当便是率先说道:
“可算是回来了,如今的登州府城,和往日倒是没什么变化,不过看起来,似乎更加繁华了一些。”
听得王伯当之言,马展肯定的点了点头,他颇为赞同的说道:
“不错,看来这段时间,登州府城发展得还算不错,这是个好消息。
证明如今大隋的治理,确实是行之有效的,百姓的生活也将过得越来越好。
只希望这种势头能够维持下去,能够让天下人都过上安稳的生活,让所有人都衣食无忧,那我便能放心了。”
马展当然不是在这里说客气话,这是他的肺腑之言。
他为什么推动改革?
为什么率领大军对外征战,剿灭李唐余孽?
就是为了能够让百姓有一个安稳的发展环境,让他们能够过上更好的日子。
现如今,这个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
当然了,这还远不到结束的时候,马展还有更高的追求,他可不会轻易停下脚步。
既然他选择了这个目标,那他就会全力以赴,直到得偿所愿的那一天。
众人简单的谈论了几句,马展没有说什么废话,他招了招手说道:
“行了,我们进去看看吧,看看这段时间,登州府城到底有什么变化?”
就这样,马展和秦琼等人皆是进入府城之中,有沿途的百姓看到他们,脸上露出疑惑之色。
但他们并没有认出马展,虽然马展威名在外,让所有人都敬畏万分,但见过他的人,终究只是少数。
哪怕马展在登州府待了很长时间,也不可能所有人都见过他。
当然了,这里面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这些百姓恐怕也想不到,马展竟然会出现于此。
而且如此低调,连亲随都没有几个。
马展还是很享受这种感觉的,他之所以轻装简行来到山东,不就是为了避免骚扰百姓吗?
如果大张旗鼓的话,也不知道要造成多少麻烦,他可不想成为像杨广那样的人。
不管声势再大,气势再怎么恢弘,对他来说,也没有半点好处,倒不如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他想做的事情。
马展等人在街道上走过,正如王伯当方才所言。
如今府城之中,也没有太多的变化,马展放眼望去,便是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仿佛是回到了当年,他和丁良二人前往青楼听曲的场景。
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如今的登州府城,比起往日要繁华了许多,道路上人来人往,议论纷纷,又是喜笑颜开。
正因为如今大隋越发强盛,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他们才能生活的如此开心。
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他们相信自己的生活会变得更好。
如果说,如今大隋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的处境比艰难,那他们根本不可能笑出来。
对此,马展颇为认真的说道:
“看来如今的这位登州太守,能力亦是颇为出众。”
就算登州府有杨林打下的基础,想要将之治理得如此繁盛,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马展当然不会将所有的功劳都往自己身上揽。
虽然大隋的发展壮大,和他息息相关,但登州府能够发展的这么好,与当地的官员同样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如果这里的官员不行,就算朝廷推行的政令再怎么行之有效,也无济于事。
听到这话,王伯当稍显好奇地问道:
“那十二哥,你要去见一见这位太守吗?”
对此马展只是摆了摆手,说道:
“不必着急,我们先去王府看看吧,也是好久没回来了。”
其实此间的王府,早就已经空置下来。
在杨林等人前往大兴城后,杨林便是下令,将王府之中的亲兵尽数调走,把一座空的王府留给了此间官府。
杨林这样做,也是不想麻烦百姓,劳民伤财,毕竟他都已经去大兴城了,以后基本上没有机会归来,又何必留恋这些呢?
众人皆是点头,他们也想回王府之中看看。
他们在靠山王府中度过了太多的时光。就算他们有了更好的去处,更广阔的未来,但终究还会想起当初在此的日子。
和如今的感觉又是截然不同了。
说到这里,众人没有废话,他们调转了方向,往靠山王府走去。
对于这条路,马展可谓是熟悉无比,毕竟在十二太保中,就他经常出去听曲,哪怕丁良都没这么频繁。
从此刻,他们所在的位置,距离靠山王府并不算太远,过不多时,他们就出现在王府大门之外。
若是往常,马展等人自然是直接进去了,但现在虽然王府还在这里,可看守的人却换了一批。
当此间门房听到外面的动静,便是有些疑惑的出来查看,这门房皱起眉头,目光在马展等人身上打量着。
看得出来,这名门房并未认出马展的身份,紧接着他的神色无比严肃的说道:
“你们是什么人?想要干什么?这里可是靠山王府,不是你们能来的地方。”
听到这番话,包括马展在内,众人皆是哈哈大笑起来,想不到如今,他们回家也变得这般波折了。
不过马展显然没有生气,他只是觉得感慨而已,曾经他们居住生活的地方,如今却变得如此生疏。
或许这就是时间带来的变化。
正当这门房眉头紧锁,脸上尽是狐疑之色时,马展方才开口说道:
“本王乃是大隋摄政王马展,想要进王府中看看,你可否给我们开个门?”
“什么?你是镇国王?”
这门房闻言,不由得愣了一下,紧接着,他的目光在马展身上仔细扫过,随即又有几分不屑的说道:
“你怎么可能是镇国王呢?镇国王何等英雄人物,怎么可能像你这般?
你们还是快些让开吧,胆敢冒充镇国王,这可是死罪,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看得出来,这名门房也没有恶意,他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如今杨林等人早已离开了登州府,这座王府交由当地的官府管辖,他们必然是奉官府之命在此把守,防止有心之人潜入其中。
同时,马展能够看见前方的王府,虽然已经控制了几年时间,却依旧完整,显然官府时常派人清理修缮。
见到这门房信誓旦旦的模样,马展当真是哭笑不得,想不到他都已经报出自己的名号,还是没办法进去。
这也太尴尬了吧。
正当马展想着,让人取出令牌表明自己的身份时,另有一人从府中而来,显然是听到外面的喧哗,过来查看。
但来人的反应,却和方才那名门房截然不同,他来到门外,目光在马展身上扫过,只是瞬间便是愣住了。
他目光呆滞的盯着马展,接着情不自禁的说道:
“镇……镇国王?”
从来人狐疑的语气就能听出,他同样是难以置信,完全没有料到马展竟然会出现在眼前,这真是令人匪夷所思之事。
但这就是现实来了,又仔细看了几眼,来人终于是确定下来,他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跪倒在地,接着恭敬无比的说道:
“小人拜见王爷!”
这下子,轮到方才那门房懵逼了。
他先是看了看已经跪倒在地的同僚,紧接着,又看向了前方的马展,这才意识到问题所在。
惊慌之下,他也立刻跪倒行礼道:
“小的拜见王爷,小的有眼无珠,还请王爷见谅。”
虽然他们并不知晓马展为何出现于此,但马展的身份何等尊贵,绝对不是他们能够招惹的。
如果马展想要惩戒他们,只是一句话,就足以让他们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看着忐忑的二人,马展并没有计较的意思,他来这里只是走走看看,当然不会为难这些人。
就这样,马展缓缓抬手,说道:
“不必多礼,你们都起来吧。
本王不过途经此处,所以进来看看,你们也不必太过担心。”
紧接着,马展转过身,他看着后面出来的那人,有些好奇的问道:
“你认识本王吗?”
此人小心翼翼的说道:
“先前王爷率领大军平叛归来,小的曾经在城外,目睹过王爷英姿,转眼之间就已经过去许多年了。”
听到这里,马展为之恍然。
有人认识他就好了,马展没有再说废话,他微笑着说道:
“既然你们已经认出本王身份,那现在可否让本王进去看看?”
随着马展话音落下,前方之人连忙让开道路,不敢有半分怠慢。
官府让他们守在这里,不就是为了等待有朝一日靠山王和马展归来吗?
现如今马展到了,他们怎么可能阻拦?
他们也不敢这样做。
一行人神色淡然的进入靠山王府,只留下门房二人面面相觑,他们神色复杂,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等马展等人不见了身影,门房方才惊魂未定的说道:
“老刘,这真的是郑国王吗?
王爷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此?他不该是在大兴城吗?
先前我可是看了大隋报,王爷率领我大隋精锐。一举剿灭李唐余孽,并且吞并了萨珊王朝之地,为我大隋开疆扩土……”
显然,这门房对外界知识也颇为了解。
并且大隋报的影响力,早已遍布大隋各个地方,哪怕是寻常百姓,也会经常买来观看,了解天下之事。
后面出来那人,有些没好气的说道:
“这我如何知晓,但他确定就是镇国王,想不到王爷竟然回来了,能够和王爷说上话,当真是我等的荣幸。”
门房显得有些尴尬,但就在此刻,他也反应过来,便是语气有些急切的说道:
“王爷回了登州府,这可是天大的消息,我们得赶紧将此事禀报太守大人。*
二人简单商量之后,便是朝着府衙而去,他们必须尽快将此事告知太守。
不管马展来此是何原因,他们都必须重视起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如今的马展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只要他想走出这一步,就无人能够阻拦。
——
从熟悉的道路上走过,马展等人很快来到了后院之中。
这里是马展无敌的起点,他正是从这里开始摆烂划水,最终一步步成长,直到横扫天下,所向无敌。
只可惜,当年在此处演练武艺的众人,早就已经各奔东西了。
虽然十二太保的实力,在大隋还算不上最顶尖的存在,但他们也不算乌合之众。
如今已然奉杨林之命,前往各地任职,发挥自己的作用。
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归宿。
毕竟不是谁都有资格,跟随马展南征北战,建功立业的。
毕竟马展面对的敌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在战场上,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倒下的恐怕就是自己。
秦琼拿到兵器架上,他伸手轻轻摸过,不由得微笑着说道:
“不知不觉,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当初就是在这演武场中,我等在前方演练武力,十二哥则是在此安睡。
那时候,某当真是没想到,十二哥的实力有朝一日会强大到这等境地,也不曾想到,我等兄弟的命运,会发生这般变化。”
要知道,那时候秦琼之所以拜杨林为义父,完全是无奈之举,为了救下程咬金的性命,不得已而为之。
对于秦琼来说,杨林乃是他的杀父仇人,他那时候想的都是怎么报仇。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与杨林的相处,他才逐渐放下了心中芥蒂,也意识到,有些事情并没有他想的这么简单。
虽然秦彝确实是死在杨林手中,但是两军对垒,生死由命,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言?
双方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只是各为其主,导致他们的命运截然不同。
《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