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陈月禾背着半旧的帆布包,踩着晨露打湿的青石板路往山深处走时,脑子里忽然蹦出这句诗。她不是来寻鹿的,也不是来访古寺的,只是受了爷爷临终前的嘱托,来打理这座荒废了近十年的望月山房。
车开到山脚下的镇子就进不去了,最后三公里路全靠步行。路两旁是遮天蔽日的古树,枝桠交错着织成一张密网,漏下细碎的光斑,落在她沾了泥土的帆布鞋上。空气里满是草木的清香和湿润的水汽,深吸一口,连肺腑都觉得清爽。陈月禾抬手抹了把额角的薄汗,视线越过层层叠叠的树冠,隐约能看到半山腰上露出的青灰色瓦檐。
那就是望月山房了。爷爷年轻时亲手建的房子,后来举家搬到城里,山房便渐渐被遗忘。她只在小时候来过一次,记忆里只剩院子里那棵枝繁叶茂的桂花树,和爷爷摇着蒲扇讲的山里的故事。
走到山房门口时,日头已经升到了中天。朱红色的木门褪了色,门环上锈迹斑斑,轻轻一推,“吱呀”一声,像是唤醒了沉睡多年的时光。院子里长满了齐腰深的杂草,墙角爬满了青藤,那棵桂花树倒是依旧茁壮,只是枝叶疯长,显得有些杂乱。
陈月禾放下帆布包,先绕着房子走了一圈。三间正房,两间厢房,都是木质结构,屋顶的瓦片有些松动,墙角也有了裂缝。窗户上的糊纸早已破烂不堪,风一吹,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她掏出爷爷留给她的钥匙,打开了正房的门。
一股混合着灰尘、木头腐朽味和淡淡霉味的气息扑面而来,陈月禾忍不住皱了皱眉,从包里翻出口罩戴上。房间里空荡荡的,只剩下几件落满灰尘的旧家具:一张八仙桌,两把太师椅,还有一个靠墙的旧书柜。书柜里塞满了书,大多是爷爷收藏的古籍和地方志,书页已经泛黄,边角也有些磨损。
她走到窗边,推开吱呀作响的木窗,新鲜的空气涌了进来,带着山间特有的凉意。窗外是连绵的青山,云雾缭绕,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陈月禾忽然就懂了,爷爷为什么一辈子都对这座山房念念不忘。
接下来的日子,陈月禾开始收拾山房。她先雇了镇上的几个村民,帮忙清理院子里的杂草,修补屋顶和墙壁。自己则一点点擦拭房间里的家具,整理书柜里的书。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忙到夕阳西下,浑身酸痛,却莫名觉得踏实。
山里的日子安静得很,没有城市里的车水马龙和霓虹闪烁,只有鸟叫虫鸣和风吹树叶的声音。陈月禾渐渐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每天清晨伴着鸟鸣醒来,傍晚坐在院子里看夕阳染红远山,夜里抬头就是漫天繁星,清晰得仿佛触手可及。
收拾书柜时,她发现了一个上锁的木盒子。钥匙就藏在书柜最底层的一本《山海经》里,是一枚小小的铜钥匙,带着岁月的包浆。打开盒子,里面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叠泛黄的信纸,和一张老照片。
照片上是年轻时的爷爷和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姑娘,两人站在桂花树下,笑得眉眼弯弯。姑娘穿着浅蓝色的布衫,手里拿着一束桂花,眼神清澈明亮。陈月禾从未见过这位姑娘,爷爷的照片里,从来只有他一个人。
她拿起信纸,信纸已经脆薄,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是爷爷遒劲有力的钢笔字。信是写给一个叫“阿晚”的姑娘的,落款日期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跨度整整五年。
“阿晚,今日上山采了野菌,炖了汤,想起你说过最喜欢喝菌汤,可惜你不在。”
“阿晚,望月山的桂花开了,满院子都是香气,我折了一枝插在瓶里,就当你也闻到了。”
“阿晚,城里来的干部说要修公路,也许再过不久,这里就不会这么偏了,到时候你会不会回来?”
“阿晚,我等了你三年,可你还是没有消息。我要下山了,爹娘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但我会回来的,等我。”
最后一封信没有落款日期,字迹有些潦草,带着一丝仓促和不舍。陈月禾捧着信纸,心里五味杂陈。原来爷爷的心里,一直藏着这样一个人,藏着一段未了的情缘。那个叫阿晚的姑娘,是谁?她为什么离开了?又去了哪里?
疑问像藤蔓一样在心里蔓延,陈月禾决定,一定要找出答案。
她带着照片去了山下的镇子,镇子不大,只有一条主街,两旁是低矮的商铺。她先去了镇口的杂货铺,店主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据说在这里开了几十年的店。
陈月禾把照片递过去,“大爷,您认识照片上的人吗?”
老人戴上老花镜,仔细看了半天,指着照片上的爷爷说:“这不是陈家的小子陈守义吗?当年可是咱们镇上最有文化的人,后来去山里建了房子,天天待在山里,大家都觉得他怪得很。”
“那您认识旁边这位姑娘吗?”
老人又看了看照片上的姑娘,眉头皱了皱,思索了半天,“这个姑娘……看着有点眼熟,好像是当年跟着知青队伍来的,叫什么来着……晚丫头?对,好像叫林晚。”
“林晚?”陈月禾心里一动,“那您知道她后来去哪里了吗?”
“知青返城的时候就走了呗。”老人叹了口气,“当年陈守义跟林晚好得很,大家都以为他们会结婚,没想到林晚走了之后就再也没回来。陈守义等了她好几年,后来没办法,才听了家里的话,下山成了家。”
“那您知道她回哪个城市了吗?”
老人摇了摇头,“那时候的知青来自五湖四海,谁知道呢?听说她走的时候,陈守义去送了,回来之后就把自己关在山里,好久都没出来。”
陈月禾谢过老人,心里有了一丝线索。林晚,知青,返城。这几个关键词,成了她寻找答案的唯一方向。
回到山房,陈月禾坐在桂花树下,看着那张老照片,心里久久不能平静。爷爷的一生,看似平淡,却藏着这样一段深情。他后来娶了奶奶,生了爸爸,一辈子勤勤恳恳,从未对人提起过林晚。但这座山房,这些信件,都默默诉说着他心底的牵挂。
接下来的日子,陈月禾一边打理山房,一边四处打听林晚的消息。她去了镇政府,查了当年知青的登记记录,只找到了“林晚”这个名字,登记的籍贯是“上海”,再没有其他信息。
上海那么大,要找一个几十年前失去联系的人,无疑是大海捞针。陈月禾有些泄气,但看着爷爷的信,又觉得不能放弃。爷爷等了一辈子,她至少要试着找一找。
她开始在网上发帖,附上照片和已知的信息,希望能有知情人看到。日子一天天过去,山房渐渐收拾得有了模样,院子里的杂草除干净了,种上了蔬菜和花草,屋顶和墙壁也修补好了,窗户换上了新的玻璃,房间里的家具擦拭得锃亮,旧书柜里的书也分门别类整理好。
山房渐渐有了生气,偶尔也会有徒步的游客路过,看到山房,会进来歇歇脚。陈月禾干脆在院子里摆了几张桌子和椅子,泡上自己炒的茶叶,给游客提供茶水,不收钱,只希望能多打听些消息。
有一天,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跟着徒步队伍来到了山房。老太太精神矍铄,背着一个双肩包,看起来身体很好。她看到院子里的桂花树,眼睛一亮,径直走了过去,伸手抚摸着树干,眼眶渐渐红了。
陈月禾觉得老太太有些眼熟,仔细一想,竟然和照片上的林晚有几分相似。她心里一动,端了一杯茶走过去,“阿姨,您要不要喝杯茶?”
老太太转过身,接过茶杯,说了声谢谢。她的目光落在陈月禾身上,看了半天,忽然开口:“姑娘,你是不是陈守义的后人?”
陈月禾心里一震,连忙点头,“是啊,陈守义是我爷爷。阿姨,您认识我爷爷?”
老太太叹了口气,喝了一口茶,目光望向远处的青山,“认识,怎么会不认识?我们认识的时候,他还年轻,我也还年轻。”
“您……您是林晚阿姨?”陈月禾声音有些颤抖。
老太太转过头,看着她,点了点头,眼里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我是林晚。没想到,过了这么多年,我还能回到这里,还能看到他亲手建的房子,亲手种的树。”
陈月禾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连忙把林晚请进屋里,拿出了那个木盒子里的信纸和照片。
林晚看着照片,手指轻轻抚摸着上面年轻的自己和陈守义,泪水止不住地流淌。“这张照片,我也有一张,一直放在家里最珍贵的地方。”
“林阿姨,当年您为什么走了之后就再也没回来?”陈月禾忍不住问出了心里的疑问。
林晚擦了擦眼泪,缓缓说起了往事。
当年,林晚是上海来的知青,被分配到山下的镇子插队。第一次上山采药时,她迷了路,遇到了正在山里看书的陈守义。陈守义是镇上为数不多的高中生,因为家庭成分的问题,没能上大学,便索性搬到了山里,建了望月山房,平日里靠采药和翻译一些古籍为生。
陈守义帮林晚指了路,还送了她一些晒干的野果。一来二去,两人就熟悉了。陈守义博学多才,温柔体贴,林晚活泼开朗,善良热情,两颗年轻的心渐渐靠近。他们一起在山里采药,一起在桂花树下看书,一起看日出日落,约定等知青返城的政策下来,林晚就回来找他,永远留在山里。
可没想到,返城的消息来得突然,林晚的父母在上海给她安排了工作,催她尽快回去。她本来想跟陈守义告别,可当时镇里突然通知所有知青第二天一早就必须出发,她根本来不及上山。
回到上海后,林晚立刻给陈守义写了信,可信寄出去后,却石沉大海。她又写了好几封,依旧没有回音。后来她才知道,当时山里的邮递员换了人,她的信全都被弄丢了。
林晚的父母坚决反对她再回到那个偏远的小镇,给她介绍了对象,她拗不过父母,只好结婚生子。可心里,却始终放不下陈守义,放不下望月山房,放不下那棵桂花树。
这些年来,她一直关注着小镇的消息,知道后来修了公路,知道山里的游客越来越多。退休后,她终于下定决心,回来看看。她不知道陈守义是否还在,也不知道山房是否还在,只是凭着心里的执念,一步步走到了这里。
“我以为,他会恨我。”林晚哽咽着说,“我没想到,他竟然等了我这么多年。”
陈月禾把爷爷临终前的话告诉了她,“爷爷说,他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没能等到你回来。他临终前还说,望月山的桂花,每年都会开,香气会飘到很远的地方,就像他的思念。”
林晚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的桂花树,轻声说:“守义,我回来了。我来看你了,来看我们的桂花树了。”
风一吹,桂花枝轻轻摇曳,仿佛在回应她的呼唤。
那天晚上,林晚住在了山房。陈月禾给她讲了爷爷后来的生活,讲了爷爷对山房的牵挂,讲了爷爷晚年时常一个人坐在院子里,望着远山发呆。林晚则给陈月禾讲了她这些年的经历,讲了她对陈守义的思念。
夜深了,两人坐在院子里,看着漫天繁星,没有太多的话语,却觉得心里无比踏实。有些遗憾,虽然无法弥补,但能够再见一面,能够说出藏在心底多年的话,也算是一种圆满。
第二天一早,林晚要走了。她在桂花树下站了很久,折了一枝桂花,小心翼翼地放进包里。“月禾,谢谢你。
喜欢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快穿:男配不做大怨种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