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镇庭对安德海的忠心非常满意。
他补充道:“其他官员你也要多关注,多派人监视他们的动向。尤其是恭亲王奕欣,要小心这个卖国贼偷偷跑掉。”
安德海点了点头。
他又将搜集到的有用消息陈述道:“目前来看,奕欣和沙俄公使弗兰格尔走的很近。听说他们二人已经秘密签订了《勘分西北界约记》,割让了不少领土……”
韦镇庭面带愠色,杀气腾腾。
他冷哼一声,说道:“你的消息很好,说明奕欣必定会潜逃。他很有可能跟着沙俄公使一起逃走。我马上派人转告陛下和军师,务必将其拦住。这个沙俄狗公使想跑,没那么容易。”
韦镇庭面带寒光,继续说道:“陛下连英、法两国都敢打,还怕他沙俄?他想将卖国条约带出京城,我看是做梦。”
韦镇庭与安德海聊了一阵。
便马上派人将消息送给正在北来的石镇清和军师邱云机。
他自己则扮作城防五营的清将,带着二十多亲兵进了宫。
文祥在军机处忙活了一夜。
准备慈禧早朝后出走的事情。
从军机处走出来。
他因为疲劳过度,被门槛一绊,险些栽倒。
他站直了身子,整理了顶戴,奔着乾清宫准备去上早朝。
此刻的储秀宫内,慈禧昨晚睡的极差。
她夜间数次惊醒,不停辱骂值班的宫女。
早上起来的时候,她的房间的青花瓷瓶都被摔得粉碎。
宫女们和太监们忙前忙后了一个时辰,才算清理完毕。
慈禧眼袋下垂,脸色煞白。
如今人乳她也无心喝了。
匆忙喝了一口粥,她就站在桂花树下。
在安德海的搀扶下。
感受在宫里的最后时光。
她在桂花树下走了两步,顿感头重脚轻。
马上又在椅子上坐了下去。
慈禧静静地看着桂花树落下了一片金黄的叶子。
安德海看时辰差不多了。
于是提醒道:“佛爷,该上早朝了。”
慈禧这才反应过来。
她起身后。
在众多宫女、太监的的搀扶下,朝着乾清宫走去。
安德海照例走在最前面。
他颠颠走到乾清宫门前。
操着尖细的声音喊道:“西太后驾到。”
众臣一听,马上都跪倒一片。
“恭迎西太后驾临。”
慈禧站在门口看了一眼。
她见官员们原本跪到宫门外二十米远的气象再也瞧不见了。
很多人都托辞有事,不来朝见了。
她心中一凉,更加感到悲愤。
她猛一抬头,看到身穿龙袍的八岁小皇帝正在龙椅上坐卧不宁。
而慈安皇后也借口身体不适,也不来垂帘听政了。
一切的反常,慈禧心中明明白白。
她不动声色地从臣工身边走过。
她走到龙椅旁边。
对着同治训斥道:“坐没坐样,站没站样,哀家什么时候能指望你?”
小皇帝看到慈禧严厉的面孔。
今日慈安不在,没人给他撑腰。
他吓得‘哇’的一声,就哭了起来。
哭了几声,他在安德海的服侍下,坐直了身子。
同治小皇帝撅着嘴巴保证道:“母后,我记住了,下次再也不敢了。”
慈禧依旧惊怒不已。
慈禧回过身来,满脸怒气的看着同治帝的老师翁同龢。
翁同龢顿时吓得浑身震颤。
慈禧斥责道:“ 翁同龢,你教授皇帝宫廷礼仪实在太差。不过念在你父亲曾是先皇的老师,哀家就不惩戒你了。”
翁同龢一听,如蒙大赦一般,不断擦着额头的冷汗。
慈禧来到龙椅右后侧的一个雕凤的海南黄花梨木大椅上坐了下去。
她突然命人将帘子打开,令站在下面的大臣们都错愕不已。
慈禧说道:“哀家今日就不垂帘了。只是想跟你们絮叨絮叨。你们说,如今长毛对京师四路围困,西狩之路也几乎断绝,还有什么好的破敌之策吗?能想出来的,哀家重重有赏。”
大臣们见慈禧将难题抛了出来。
都面面相觑,噤若寒蝉。
没有人能够说出一策来。
慈禧本想借此机会,将最后一丝希望放在朝堂之上。
但是看到臣工们都束手无策,大眼瞪小眼。
她长叹了一口气。
她看向礼部尚书万青藜一眼。
淡淡说道:“万爱卿,你三月前,刚刚主持过收复金陵的祭天仪式。你有什么退敌的好办法吗?”
万青藜早就打听到太平军已经打到京师近郊。
他十分后悔做了这么一件糗事。
他担心再被别人告发,最后落在太平军手里没好。
因此,他不想再帮助清廷去与太平军死磕。
他细眼眯眯着,顿时有了主意。
“西太后,臣昨晚和钦天监监正常毓夜观星象。见火星移位,荧惑守心,也就是预示亡国之兆的凶象已经解除。唯独昨晚客星犯帝座有些凶险,不过这客星不过是过路的彗星,一闪而逝。我大清绝没有亡国之象。”
慈禧将眼光又看向一旁的钦天监监正常毓。
常毓昨晚上被万青藜拉去喝酒,喝的酩酊大醉。
现在还醉醺醺的,站着直打晃。
常毓一听万青藜借助他的口在胡说八道。
正要驳斥。
但是抬头一见慈禧威严的表情。
他顿时不敢说实话了。
他担心触怒慈禧,没有好果子吃。
加上他喝酒大醉,出列后,已经是丢人现眼。
于是他喷着酒气说道:“万尚书说的对极了。”
他想了想,照着乾隆皇帝的阅武这首诗说道:
“八旗子弟兵,健锐此居营。
亦已收明效,守京必着名……”
“乾隆爷在世时,写过阅武这首诗。说明关键时刻还得指望城防五营兵马。如今京师还有三万城防兵马,京师固若金汤。只要众志成城,长毛长久不了。”
慈禧见他醉醺醺的样子,说的废话也不过是讨好她而已。
她根本就指望不上这京城的卫戍五营兵马。
面对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她信一半,另一半则交给自己。
慈禧又将目光转向正在捻须沉思的三朝元老瑞常看去。
瑞常是吏部尚书,掌管全国的文官升迁。
从道光、咸丰一直到同治,威望极高。
他一直站队正确,所以现在依然处于高位。
慈禧带着一丝苦笑。
问道:“瑞爱卿,你还有什么好办法退敌吗?”
瑞常已经年过古稀,头发花白,他也是个顽固派。
他见慈禧点到了自己,慢吞吞走出队列。
他操着沙哑的声音说道:“臣老矣,虽不能上阵杀敌,但是也可摇旗呐喊。臣以为可以将全城百姓都号召起来,一起去守城,抗击长毛。”
“城内粮草尚足,可以抵御很长时间。长毛远来,补给困难,粮草必然不济。只要抗住三两个月,长毛必溃。”
“到时候各路勤王兵马一到,里外合击。则长毛必败无疑。”
他傲然不屈地说完。
又话锋一转,哽咽着说道:“若是不敌……若是不敌,臣宁愿摔死在城下,为先皇和大清殉节。我已经告诉我儿,若是长毛攻入京师,要他将老臣家的房子都点了,全家都自尽而死。绝不能让长毛侮辱。”
瑞常是主战代表,主战派马上在朝堂上喧哗起来。
喜欢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