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明一边说着一边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两位数相乘的算式,继续说到:“乘法跟加法完全不同,下面这个数的个位乘以上面这个数的各位和十位,然后下面这个数字的十位乘以上面这数的各位和十位,最后相加就是最终的结果。”
在葛明的引导之下三个人积极参与,一个一个数字的计算,很快就算出了答案。乘法算式太神奇了,再大的两个数字相乘都可以分解成十以内的数字相乘,这时候三个人才知道九九表是基础中的基础。
“乘法会了除法也就会了,只是除法的公式跟加减乘都不相同,而且会有除不尽的现象,下堂课咱们讲除法和小数。”葛明并没有什么教学规划,基本是想到哪里就讲到哪里。再说这三人尤其是李淳风本就有深厚的算学功底,不用真的跟后世教小孩子一般。
李承乾此时不知道想到什么,对葛明说到:“葛明,本宫看了你给父皇的折子,里面不少圈圈、条条,你不如教教那些。”
葛明一笑,心想加减乘除都没学完呢,就打算做报表了?不过饼图、柱状图确实会让算学更加直观一些,也算是算学最基本的一种应用。
“太子殿下,数据图是可以让数字更加直观的一种方法,里面也没有太高深的算学,讲讲也是可以的。数字之间对比或许不太直观,那就可以借助图表进行对比,比如说。”
葛明说到这里顿了顿,坏笑着说到:“比如说,太子殿下可以统计下,东宫内的奴婢按照不同年龄的占比。”
然后葛明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圈,接着说到:“这个叫做饼图,主要作用让对比更加直观一些。比如东宫一共有一百名奴婢。其中十岁到二十岁的二十人,二十一到三十岁的二十人,三十一岁以上的六十人。”
“我们可以这样来表述,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二十,百分之六十。从这样的图表可以看得出来,东宫中老奴婢占了巨大多数。这个自然也能用来统计人口、收入等等,有一目了然的效果。”
“什么叫做百分比,这是分数的另外一种表达,经常不用于数学计算,但是在统计报表中经常使用。简单来说就是把某个事物分成一百分,其中占了多少份,这个就是百分比了。”
李承乾听后挠挠头,好像没有想象的简单。不过东宫确实都是老仆,尤其是宫女,葛明家中好像也是这种情况。好像葛明家还更好点,人家好歹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婢女。
李淳风对此没多大兴趣,因为好像对自己的计算没什么用。
李泰很生气,只要举例就是自己吃多少碗饭。。。。。。
葛明见状说到:“一步一步来,算学不能一蹴而就,只能从基本的开始学起。懂得算学,将来对财政、民生、税收都有帮助,这些冰冷冷的数字不会欺骗你。”
李承乾点点头,自己身为储君要是不懂算学还真不行,看来要好好学习才是。
一堂课结束,葛明又留了好多作业。三位数的加减乘混合运算,这就不那么好计算了,哪怕后世的孩子都要计算很久。。。葛明甚是得意。
李淳风走前小声对葛明说到:“袁师要到京城了,应该就在这两天。”葛明还在发懵时,李淳风跟李承乾和李泰施礼告辞了。
袁老道要回来了?居然给李淳风捎口信,也不给自己来封信?足足三年啊,一封信都没有。要不是认识了李淳风,都不知道袁老道是不是已经死掉了。
“葛明,醒醒,不要发呆了。”
李承乾手在葛明眼前晃了晃,这才发现李泰已经走了。
“哦哦,高明,什么事?”
“一会音乐课。”
“音乐课?高明,不是我说,你这还真是素质教育。”
“何为素质教育?”
“就是什么都学点,什么都不精通。”
李承乾嘿嘿一笑,拉着葛明就往外走。葛明内心挣扎,是不是应该把李承乾的手拿开,他会不会因为没面子杀本小郎君全家?
音乐课就是古琴,也叫瑶琴、玉琴、七弦琴。据说古琴在上古年间就有了,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舜定琴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纣又增一弦为七弦。
所谓音乐课就是听人弹琴,葛明还以为教五音十二律呢,欣赏是可以的,要是学就算了。
皇家教育的确算是素质教育,连世家大族也是如此,什么都涉猎一些,可以不精通但是什么都要会点。听说李世民亲自做了秦王破阵乐,可见还是有些音乐修养的。
李承乾和葛明坐好之后,就看到有一人坐在弹琴。葛明一看这人居然是老外,白皮肤蓝眼珠,带着幞头也掩盖不住卷发。
好像隋唐年间老外不少,好多西域人带来风格迥异的音乐,跟大唐音乐慢慢融合。
葛明小声问到:“高明,这老外是哪里人?”
“老外?什么叫老外?”
“就不是大唐人的意思,这货哪里来的?”
“龟兹国,此人名叫白明达,是宫廷的供奉,最擅长作曲和演奏古琴。”
供奉?这就不是奴仆可比的,地位更高一些,算是服务皇家的专业人才。
第一次看到白种人,葛明打算聊聊天,凑上前问到:“hello,where are you from?”
白明达一脸懵逼,抬头看着葛明。
“你滴,哪里来的干活?”
白明达还是一脸懵逼。
老外居然不会外语,这也算老外?
葛明悻悻回到原位坐下。
“明哥儿,你刚才说的什么鸟语?”
“呵呵,偏远小邦的土话,只会几句,没想到这个老外听不懂。”
“明哥儿,你就别胡闹了。好好听曲子,这老外的曲子弹的不错。”葛明点点头。
葛明不懂是什么曲子不曲子的,不过听着非常舒缓,别看天气有些炎热,居然睡着了。李承乾看在眼中,也不忍把葛明叫醒,李承乾自己也犯困。
白明达好像看到太子和侍读都在犯困,曲风一转变得高亢激昂,葛明这才缓缓睁开眼睛。
“早弹这样的曲子,怎么会犯困?”葛明嘀嘀咕咕。
“明哥儿,上次去庄子上你唱的那首歌就不错,不如你哼唱出来让白明达把曲写下来。”李承乾很喜欢那首青春作伴,策马奔腾。
葛明一听也好,总归是帮着大唐音乐界添砖加瓦。
一曲作罢,白明达才过来施礼,李承乾说了记录曲子的提议。
白明达自视甚高,他在隋朝的时候就已经非常出名了,很得到隋炀帝的喜欢。这货作曲大多是喜庆的东西,简单来说大气加上拍马屁。
本就对葛明睡觉有意见,现在听说要葛明唱自己写曲子,也想知道这个伴读到底狂妄个什么东西。
“葛侍读,既然如此请您哼唱出来,小人片刻就能把谱子记录下来。”
葛明点点后,清了清喉咙这才开始啊~啊~啊~啊~啊。。。
一首歌唱完,白明达傻了,古音的五声音阶是宫、商、角、徵、羽,根本就无法记录七声音阶。
越是遥远的古曲,现代人听起来越是觉得不怎么好听,原因就在于少了两个音。不过不用担心,因为将来会出现一个集美貌、出身、词、曲为一身的奇女子,来把古曲做个完善。那就是南唐后主李煜的第一任皇后,大周后,只可惜红颜薄命走的太早了。不过还好走的早,不然肯定被宋太宗盯上。
看到白明达手足无措,葛明也不懂其中含义,这老外到底怎么回事?本小郎君一展歌喉,你怎么不记录呢?
李承乾的音乐素养远不如李世民,当时只是觉得这首歌比较提气,也没想过音律的问题。看到白明达不动笔,这才开口问道:“白明达,为何不做记录?”
白明达扑通一声跪下,惭愧的说到:“启禀太子殿下,葛侍读唱的并非五声音阶,奴婢无法记录。”白明达那可是音乐家,其实早就觉得五声音阶无法展现出一首完美的曲子,但是从小受到的音乐教育,导致他反而无法往前踏一步。
什么五音七音,葛明完全不懂这些,也完全听不懂这个老外到底在说什么。不过这货的官话还挺标准,毫无老外的口音。
白明达又说到:“奴婢没想到葛侍读对音乐有如此深的造诣,奴婢自愧不如,葛侍读还让奴婢有豁然开朗之感。”
李承乾看看葛明,葛明疑惑的看看李承乾,然后看看白明达,最后挠挠头。这是怎么回事?本小郎君唱歌还行,但是根本就不识谱,音乐造诣个蛋!
“葛侍读,奴婢诚心求教,轻葛侍读不吝赐教。”老外低着头,看不到脸色,不过样子好像非常诚恳。
“明哥儿,我真的没想到,你居然还有这样的才华。”李承乾羡慕之情溢于言表,怪不到这个家伙能听睡着了。
葛明现在还没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疑惑地把指甲塞到嘴里咬,这两个家伙是不是串通起来骗本小郎君的?
李承乾看到葛明居然在咬指甲,觉得葛明可能是因为白明达出身问题,葛明看不上这个老外,所以不打算教。不过本事是人家的,自己也不能命令葛明教这个白明达。
白明达低头跪在地上,久久不见葛明讲话,抬起头来也看到葛明在咬指甲。
“葛侍读,奴婢真心求教,请葛侍读不吝赐教。”葛明把手指收了回来,心想难道这是真的?奈何本小郎君不懂音乐,只会do、re、mi、fa、sol、la、si而已。
葛明清清喉咙,背着手一副高人的模样。
“老白啊,音乐这种东西越是到了高深时就越是无法传授,很多内容都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既然你诚心求教,那本侍读就点拨你一句话。”
白明达听后大喜,点拨一句话也是好的,这个葛侍读绝对有大才,说不定如同窗户纸一般,被葛侍读点破其中的要害。
葛明唱到:“do、re、mi、fa、sol、la、si。”
白明达听后跟着唱了一遍,然后又是一遍,突然之间眼神都变了。
“多谢葛师多谢葛师,弟子懂了。”说完还磕了几个头。
“太子殿下,请允许奴婢告退,好好研究葛师所传。”说完也不等李承乾同意,抱着古琴就跑了。
看着白明达跑了,葛明非常疑惑,我特么都没懂,你居然懂了。
“高明,你懂了没?”
李承乾想了想说道:“我懂个蛋。”活脱脱葛明的口气。两人嘿嘿相视一笑,一起往李承乾的书房走。
“高明,东宫这也太破了,不过也算古朴,还这么大,去哪里都要走半天。”
“不如赐你东宫之内可以骑马。”
葛明赶紧摆手,说到:“多谢高明,但是还是算了。萧师傅、孔师傅都没这待遇,我可不敢。”
李承乾嘿嘿一笑,没想到葛明这货还挺识大体的。
临近傍晚,凉快了不少,葛明这才回到了尉迟家。尉迟恭送的宅子还在装修赶工,估计时间快不了。原本这个宅子算是将来的葛府,不过舅舅大人已经继承了国公的爵位,那宅子就先给舅父大人才是,这样也好迎娶九江公主。
葛明的舅舅刘树义是个穷鬼,手无分文,就有个国公的爵位。
宅子多大,房子多高,反正讲究很多,要跟身份、品级相符,万万不能逾越了规矩,不然吃不了兜着走。也不能寒酸了,要配得上国公的身份,所以这个装修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下午上课的时候李淳风说袁老道要回长安了,等到袁老道回来葛明打算赶紧量地球,弄个爆炸新闻来缓解自己的绯闻。
想要量地球,就需要有个量角器,这东西能工巧匠才能做得出来。巧了,葛家就有一个,那就是玉石王。
葛明到了尉迟府,就直奔玉石王的小院子。王老头自从到了葛家那叫一个滋润,一群同龄老头老太太一起聊天,待遇好活不多,这都不算什么,还收了一个孝顺徒弟。
《大唐钓鱼人》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大唐钓鱼人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唐钓鱼人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