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吃完饭,也没再多休息。
跟蓝博文、林成虎打过招呼后,车队就直接出发了。
行程确实很赶,下午要去陆丰农业基地考察,晚上还得赶回深市。
因为林祖辉的准岳父已经到了,他自然不再方便陪着霍生,就上了王冬的车。
车子刚开出园区不久,王冬就问起昨天的事。
“阿辉,吉米说昨天中午你和霍生被人请去喝茶了?”
“最后是怎么解决的?”
林祖辉也没隐瞒,把怎么认识赵建业的前后经过都说了,还详细讲了自己的处理方案。
一直说到昨晚饭局上,他给赵建业的那三个选择。
“在哪儿做生意都免不了有人要伸手,如果能拉上这位赵公子,其实也不错。”
“至少他看起来是个聪明人,有城府,也懂进退。”
王冬点点头。他做国际贸易这么多年,什么复杂情况都遇到过。
除了那些商业特别发达的地方,很多地区都需要想办法打点关系,类似的情况他早就习惯了。
“这种人哪里都有,拉他做个合伙人也不是坏事。”
“因为他是二把手的公子,有他这层关系,以后确实能帮你省掉不少麻烦。”
“对了,我这次来,本来也是要给你介绍个新合伙人。”
“他对你的翡翠项目非常感兴趣。”
林祖辉并不介意多一个合伙人,只要对方有价值、能提供支持就行。
不过现在项目八字还没一撇,对方就已经得到消息,显然是透过军方的关系。
如果不是已经有把握,王冬应该不会随便往外说。
“是官方的人,还是私人背景?”
“现在就能找上门,背景应该不简单吧?”
王冬拍拍他肩膀,笑了笑。背景当然不简单,不过他相信林祖辉能处理得好。
“算是私人身份,但有官方背景。”
“现金估计出得不多,但可以用武器、装备、物资这些折算成投资。”
“明天你就能见到本人,这位姓叶——你猜得到是谁吗?”
林祖辉转头看王冬不像开玩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宝利集团?”
“外面跟着的那些wJ车辆,也是对方安排的?”
王冬点头。
现在宝利就是内地库存军火的国际专营商,他自己也一直在帮对方牵线。
就连全兴集团被华瑞接手之后,其实一直就是在帮宝利运武器。
“对,军方那边已经评估过你的方案,觉得很有价值。”
“但他们不方便直接参与,特别是这种涉外生意,一不小心就会变成外交问题。”
“现在已经确定会让宝利以企业身份入股。”
“另外有位叶三公子也很有兴趣,他联系我说想私人入股,也可以用物资折算。”
林祖辉沉默了一会。
他不是怕,只是觉得生意做大之后,要应付的关系也越来越多。
“叶家是想搭船,还是想做船主?”
王冬摇摇头,真正的聪明人可不喜欢抛头露面。
“也不用太担心,叶家一直经商,比赵建业那种人稳重得多,不会让你难做的。”
“这就是正常合作,他们不是喜欢杀鸡取卵的人。”
两人又聊了聊叶家现在的情况。
王冬其实知道得也不多,但基本情况还是了解的。
现在这些顶层二代三代其实都挺低调——毕竟83年严打,刑可是上了大夫的。
从那以后,不少高干子弟要么出国,要么就老老实实做人。
这位叶三反倒不一样,能力很强,很早就开始做生意。
虽然也靠关系倒腾物资,但都是正常商业合作,从不强买强卖。
去年和王冬搭上线之后,也多是请他帮忙找海外买家。
既然这样,林祖辉也就放心了。
这生意本来就不是他一个人能全吃下的,多一个人上桌也没什么。
一路上聊得挺愉快,林祖辉顺便提了提山海集团的事。
他打算投一个大型电器集团,第一期募资十亿港币,现在已经筹到五亿,剩下的准备回港岛再筹。
王冬一听就明白了,二话不说就要投一亿。
林祖辉却没同意,只让他投五千万意思一下。
因为还得留点份额给其他人,而且他俩关系太近,占股太多反而不好。
----
两人一路说说笑笑,时间过得很快。
下午三点多,车队已经到了陆丰,不过没有进县城。既然今晚就要走,也不用特意进城。
车队绕过城区,直接开向博社。
有意思的是,越往乡下走,路况反而越好。
进城前还是坑坑洼洼的水泥国道,县城边上甚至还有土路,但通往博社的这条路已经是双向双车道的沥青路面。
在80年代,这已经算是超高标准了。
王冬看着路边一大片看不到头的红薯田,觉得有点震撼。
“阿辉,这周围都是你那家农业公司包的?”
“这种的什么?我怎么没见过这种菜?”
林祖辉发现地里的红薯大多数都覆着膜,这种种植方式在当时可不是一般人能搞的。
“应该是,我看过他们报上来的资料。”
“陆丰靠海,地多是沙土,特别适合种红薯。”
“农业公司那边改良了品种和种法,除了自己包地种,也和农户签了合作协议。”
“公司提供种子、化肥和技术指导,收成之后按协议价统一收购。”
王冬看规模这么大,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港岛永辉生鲜消化不了这么多吧?”
“红薯只是蔬菜,又不是主食,剩下的你往哪儿卖?”
林祖辉有点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这边有十亿人口,哪有什么卖不出去的?
“港岛卖不完就转内销批发市场,少赚点也是赚。”
“现在农业公司除了供港蔬菜,剩下的都走批发,不用清洗包装,只要能赚一点就行。”
“他们现在应该已经把重点放在生猪养殖上了,农业这部分已经暂缓扩张。”
王冬当然知道内销卖得掉,他是觉得可惜——这么大规模的种植,品质肯定不差。
既然港岛能卖高价,那能卖高价的地方还多着呢。
“我不是问能不能卖出去,而是问你有没有在做出口销售?”
“你要是没渠道卖出去,我可以提供销售渠道,出口肯定比在这边卖赚得多。”
听说能出口,林祖辉立刻来了兴趣。
他之前忙别的事,还真没想到红薯这种耐储存的蔬菜可以想办法出口销售。
“能出口当然好!”
“等回港岛我让人送几吨样品给你,你帮忙找人问问。”
“如果合适,规模还可以再扩大。”
“反正这里大多是沙地,又不像‘改稻为桑’那样有人管,没人会拦着我们出口创汇。”
《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港综之一个大佬的诞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