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荣跟在这群人后面走了大约有五里路,逐渐离的金人营地远了。
随着天色渐亮,花荣也慢慢看清了这几个人的面目穿着。
这些人应该就是金人俘虏的大宋官员,花荣其他人都不认识。
但是其中有一个人,花荣却是曾经见过的。
为首那个一瘸一拐的人,花荣看的清楚,正是康王赵构。
这些人如此轻松的从金军营地里逃出来,肯定别有隐情。
花荣觉得搞清楚这件事,完全比袭击金军的营地更重要。
赵构一行人停在一个小山坡下,好像在等什么人。
果然不到一盏茶功夫,三匹快马从官道疾驰而来。
马上的人穿着便装,看不出来是谁的人马。
赵构队伍里出来一个人,跟来人交谈一番,那三人又疾驰而去。
花荣猜测他们这是在等人接应,知道不能够再等下去了。
登州骑兵全部上马,几乎是一个冲锋就到了赵构面前。
赵构大惊失色,他本来跟完颜宗望商议好了,假装从金营里逃出来,然后通知朝廷禁军来接应。
赵构当然不能说自己是金人故意放出来的,也不能提前安排好人来接待。
他只能找一个可靠的将领来解救自己。
完颜宗望已经明确的告诉他,卢进义嗣赵桓的人,靠不住。
赵构只是一个久居内府的王爷,哪里能够结交禁军的将领?
他虽然也作为元帅出征过燕云,不过童贯都已经作了俘虏,禁军也不顶用了。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赵构这次出行带了一个内府的太监。
这个太监叫康履,从十几岁就在赵构身边伺候,深得信任。
康履有个同乡关胜,据说是武圣关羽的后人,善用一柄大刀,有万夫不挡之勇。
关胜和康履是少年之交,虽然两人后命运各不相同,但是一直没有断了联络。
康履在赵构府上当差,关胜凭着这层关系也见过康王几回。
赵构虽然不是实权王爷,不过在朝中也能说上话。
他跟童贯的关系也很亲密,关胜凭着这层关系一直做到了齐州的兵马都监。
现在这里距离关胜的驻军地只有不到一百里,赵构认为这个人绝对可靠,也只有依靠他了。
康履亲自提前出营,赶去关胜大营求救。
关胜部下的军马有五千多人,当然不敢主动出击金军。
他平时制军甚严,此时虽然不敢出击,可也是日夜住在军营里,以防不测。
关胜听了康履的讲述,知道此事关系甚大。
康履当然不会完全跟他说实话,这就给关胜的决策造成了困扰。
在关胜的视角里,康王想要从金军的营地里逃出来,难如登天。
如果他派出大队人马去接应,胜败也不说,擅自调动军队就是死罪。
康履跟他的关系匪浅,一定不会骗他,况且他已经逃了出来,说明康王也有可能逃出来。
关胜抚摸着胡子沉吟不语。
康履看他犹豫不决,心中焦急,“兄长不要再犹豫了,康王这次带着官家的印信,现在已经是天下兵马大元帅。”
“如果你能够救康王于水火,前途不可限量啊!”
关胜本来也是个杀伐果断的武将,当即立断道:
“你先去约定的地点接应殿下,我带侍卫随后就到。”
这个处理不可谓不高明,既避免了擅自调兵的罪名,又不错过救驾康王的功劳。
康履思考了一下,反正赵构是金国故意放出来的,
康王的安全在于逃出金营之后,不在于怎么样逃出金营。
关胜的做法也没有什么大问题,如果他大张旗鼓的去迎接,反而容易出问题。
所以当康履看见花荣的队伍的时候,还以为是关胜到了。
赵构却比较谨慎,仔细看了一下才发现为首的却是花荣。
花荣骤马冲到赵构面前,滚鞍下马跪在地上道:“小人见过殿下。”
赵构脸色变了几变,道:“可是杨元嗣的部下,他现在在何处?”
“郡王被小人陷害重伤,一直在养伤,嘱咐小人随时跟踪金军,寻找机会营救官家!”
赵构回道:“孤历经千辛万苦,才从金营逃了出来,现在齐州都监关胜正派人来接应……”
花荣立即道:“郡王就在不远处,还请殿下务必要见一下!”
赵构脸色阴晴不定,听花荣的语气已经有些不耐烦,
周围的登州军都是精壮悍勇之辈,对他怒目而视。
赵构心中有些害怕,这时候秦桧对他使了个眼色。
他立马会意,说道:“既然郡王在,那孤必定要见他一见,现在正是要他给朝廷出力的时候!”
赵构刚出一时间没有转过弯来,杨元嗣当然没有跟金人同谋。
自己现在是天下兵马都元帅,是要和赵桓争天下的。
杨元嗣虽然不太好控制,不过他的登州军的战力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能够取得他的帮助,将登州莱州都封给他又如何?
整个河北地区自己都能够放弃,何况小小的登州乎?
他心中计较已定,语气也从容了许多,“你且前面带路!”
花荣空出来几匹马,让给赵构等人骑乘,一行人往南而去。
此时杨元嗣正在五十里以外的一处庄子里,这里也是登州的一处联络点。
等他收到花荣的信息后,立即意识到其中的利害。
他本来已经睡下,立即上马出来迎接。
两方人马踏着晨露在柳树下相遇,杨元嗣刚下马,赵构就迎了上来。
杨元嗣看他腿脚不便,急忙扶住赵构的手臂说道:“殿下受苦了!”
赵构此时一半是触景生情,一半是真情实感。
他流着眼泪道:“幸亏上天祖宗保佑!”
杨元嗣道:“此地不是说话的地方,请殿下随我来。”
赵构随着杨元嗣来到了室内,从怀中掏出一方锦帛样的卷轴。
杨元嗣知道这是圣旨,赵构也没有装腔作势,
缓缓将圣旨打开,放在了桌子上。
赵构说道:“这是陛下的亲笔,还请郡王看下。”
杨元嗣点点头,俯下身仔细的看了起来。
圣旨的内容也没有多复杂,徽宗任命赵构为天下兵马都元帅,召集天下兵马勤王。
《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穿越大宋:逆转靖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穿越大宋:逆转靖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