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探测器传回的全息影像在指挥舱中央炸开时,林烨正将最后一枚灵能晶体嵌入“不周山”号的核心矩阵。淡蓝色的能量流顺着晶体纹路游走,像极了他年少时在昆仑山脉见过的冰川融水,在岩层间凿刻出亿万年不变的轨迹。
“坐标确认,x-7星域,暗物质浓度超标300%。”苏瑶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星舰震荡产生的细微杂音,“探测器第17次尝试建立空间锚点,失败。”
林烨抬手抹了把额角的汗珠,指尖触到微凉的操作面板时,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雪夜。当时他还是炎夏科学院的实习生,抱着一摞古籍在档案室里冻得发抖,陈老抱着暖炉进来,指着《天工开物》里的“百工星图”说:“你看这北斗第七星,古人心知它是‘摇光’,却不知亿万光年外,它正以每秒14公里的速度远离我们。文明的认知,从来都是在已知与未知的缝隙里生长的。”
那时的他不懂,为何研究古法阵法的陈老会突然说起天体物理。直到此刻,看着全息影像中扭曲成 m?bius 环形状的暗物质云,他才隐约摸到了些脉络——无论是三千年传承的“周天星斗阵”,还是联邦最新研发的“空间折叠算法”,本质上都是在试图用规律驯服混沌。
“启动‘归藏’系统。”林烨按下操作台上的青铜纹章按钮,那是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神树残片复刻的密钥,“让灵能矩阵与星舰主机同步,用古法星图校准空间坐标。”
苏瑶的惊呼带着电流声传过来:“你疯了?‘归藏’系统的安全阈值还没通过联邦认证!上次模拟时,灵能过载差点击穿防护盾!”
“模拟永远代替不了实战。”林烨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那些杂乱无章的暗物质波动,在叠加了古法星图的滤波算法后,竟呈现出类似《洛书》的九宫排列,“你看暗物质的密度分布,是不是像极了陈老收藏的那块红山文化玉璧上的纹路?”
全息影像被调出的玉璧扫描图覆盖,乳白色的玉质上,阴刻的涡纹与暗物质云的密度等高线完美重合。指挥舱里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能量管道发出的嗡鸣在回荡。
“归藏系统加载完毕,灵能转化率89%。”机械提示音打破沉默时,林烨突然想起陈老临终前的话。那天老人躺在病床上,手里攥着半块甲骨文残片,说:“商周人占卜用龟甲,我们用超级计算机,看起来天差地别,可都是在问‘下一步该往哪走’。”
“空间锚点开始构建,坐标锁定。”苏瑶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暗物质云……在退缩?”
林烨的目光掠过控制台旁的青铜爵,那是他从地球带来的随身之物。爵身上的饕餮纹在灵能光芒的映照下,仿佛活了过来,张开的巨口正吞噬着那些紊乱的暗能量。他忽然明白,所谓“文明”,从来不是推倒重来的革命,而是像这爵上的纹路一样,在岁月的冲刷中不断叠加新的刻痕,却始终保持着最初的轮廓。
“锚点稳定度91%,达到安全阈值。”
当机械音宣告成功时,林烨伸手触碰全息影像中的暗物质云。那些曾经狂暴的能量流,此刻正沿着星图的轨迹缓缓流动,像被驯服的江河。他想起第一次在月球基地见到“昆仑”号原型舰时,陈老指着舰桥顶部的穹顶说:“你看这星空,古人叫它‘天’,我们叫它‘宇宙’,名字变了,可抬头仰望的那份敬畏,该一直都在。”
通讯器里传来各星系的祝贺声,林烨却把目光投向了舷窗外。x-7星域的恒星正从暗物质云的缝隙中探出头,光芒穿过能量护盾,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极了老家院墙上透过梧桐叶洒下的阳光。
“记录本次数据,重点标注灵能矩阵与古法星图的耦合参数。”他拿起桌上的青铜爵,往里面倒了些随身携带的桂花酒——这是陈老生前最爱的酒。酒液在爵中摇晃,映出漫天星辰,“告诉联邦科学院,就说我们在x-7星域,找到了连接过去与未来的锚点。”
苏瑶轻笑一声,声音里的紧张终于散去:“你这话要是让那些信奉‘纯科技论’的老顽固听到,又该说你搞封建迷信了。”
林烨将酒液洒向舷窗外的虚空,看着它们在能量流中化作点点光尘:“陈老说过,迷信是不懂装懂,而传承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我们用了三千年才搞明白,祖先画在龟甲上的星轨,其实是宇宙写给人类的第一封情书。”
话音刚落,控制台突然弹出一条新的通讯请求,来自距离x-7星域最近的a星系殖民站。林烨点开通讯,屏幕上出现一张布满皱纹的脸,是殖民站的老站长,也是陈老的旧识。
“小烨啊,”老站长的声音带着笑,“刚才监测到空间波动,我就猜是你们来了。还记得你陈爷爷常说的‘星轨如绳’吗?你们现在做的,就是把散落在宇宙里的绳头,一个个接起来啊。”
林烨望着屏幕上老人眼中闪烁的光芒,突然觉得眼眶发烫。他想起出发前,在陈老的书房里找到的那本泛黄的笔记本,最后一页画着一幅简易星图,旁边写着:“文明的火种,从来不怕风雨,怕的是忘记自己从哪里点燃。”
“锚点构建完成,请求下一步指令。”苏瑶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林烨深吸一口气,按下通讯按钮,声音清晰而坚定:“通知各舰队,沿‘归藏’系统标定的星轨前进。记住,我们带的不只是先进的战舰,还有刻在骨子里的星星。”
当“不周山”号缓缓驶入暗物质云开辟出的通道时,林烨仿佛看到无数光点从舷窗外掠过,那是从古至今的智者们凝视星空的眼睛。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就像三千年前景天氏在龟甲上刻下第一笔星痕时,绝不会想到,他们的后代会沿着这条轨迹,走到如此遥远的地方。
而那些刻在青铜、甲骨、纸张、芯片上的智慧,终将像此刻的星轨一样,在宇宙中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接住每一个勇敢前行的文明火种。
喜欢炎夏纪元:星际新星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炎夏纪元:星际新星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