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魏王宫,光华殿。
昔日这里曾是后赵石氏穷奢极欲之所,如今殿宇依旧恢弘,但陈设已去其浮华,添了几分庄严肃穆。今日,这座大殿汇聚了冉魏政权几乎所有的核心人物与贤才俊彦,一场将决定帝国未来走向,乃至影响千古的立法会议,正在此举行。
魏王冉闵端坐于主位,虽未正式称帝,但威仪日重。其下,左侧以谋主吴笛为首,依次是沉稳持重的九叔、精于实务的李一民、目光深邃如洞察时空的班超、以及虽为新附却深具人望的祖逖与刘琨。右侧,则是以慕容恪为代表的归附慕容部力量,以及原东晋名臣庾亮、庾翼兄弟,年轻一代中表现出色的刘启、韩朵朵、王月英等亦赫然在列。济济一堂,文武兼备,南北交融。
冉闵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洪亮:“今日召集群贤,非为战事,乃为立国根本之法度。天下纷扰久矣,百姓苦乱世久矣!我冉魏既承天命,抚有中原大半州郡,当立何法,方能保社稷长安,致万民于乐土?请诸卿畅所欲言。”
殿内一时寂静,落针可闻。立法之始,在于明确根基。
吴笛率先开口,声音平和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大王,诸位同僚。老夫遍观史籍,朝代之兴替,其根本在于‘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昔日强秦,法度不可谓不严,然视民如草芥,二世而亡。故立法之基,首在定民之位。‘百姓’之称,古已有之,然稍显笼统。臣以为,当定名为‘人民’!‘人’者,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者,众萌也,泛称也。合为‘人民’,更显其为我邦国之主体,非被动承受统治之对象,而是缔造、支撑国家之根本力量!”
此言一出,如石破天惊。将“民”提升到如此高度,前所未有。庾亮微微蹙眉,似觉过于激进,但见冉闵面露思索,并未出言反对。
祖逖抚掌道:“吴先生此言大善!末将一路入益州,深感民心所向,便是天命所归。若无彭模、成都人民内应,我军岂能如此顺利?定名人民,正合其义!”
刘琨亦附和:“确是如此。人民,乃国家之元气。元气旺,则国运昌。”
冉闵缓缓点头:“善!便依先生。自此,我大魏立国之基,便是‘人民’!凡我治下,皆为大魏人民。”
根基既定,便是权利与保障。
李一民接着吴笛的话头,提出更具体的构想:“既以人民为基,则需赋予其实权,方能不受欺压,真正做主。臣提议,明定人民拥有以下权利:一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村镇乃至中央各级官吏,应由符合条件之人民推举贤能担任;二曰监督权与检举权,人民有权对各级官吏、各项政令进行监督,发现不法,即可检举;三曰……”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更为惊人的想法:“……拘捕权!”
“拘捕权?”慕容恪目光一凝,“此权若下放,岂非天下大乱?”
班超却微微一笑,解释道:“非是任意拘捕。臣与吴先生、李大人商议,可设想设立‘民权纠察队’。此队源于人民,于村镇县郡州乃至中央各级设立,队员由当地人民推选正直勇敢者担任,闲时操练,维持乡里,兼具民兵与监督之责。若遇官吏贪腐枉法、欺压良善,证据确凿而官府不作为时,民权纠察队有权依法定程序,对涉事官吏进行拘捕,然后迅速移交至中央法院直属之巡回法庭审判,避免地方官官相护。此为民间疾苦直达天听之一途,亦是对官吏最有效的震慑!”
韩朵朵听得眼中放光,忍不住道:“此法若行,那些贪官污吏定如头上悬剑,再不敢肆意妄为!”
庾翼沉吟道:“然则,纠察队若自身跋扈,或为人利用,又当如何?”
王月英接口道:“故需律法明细其权责,行事流程严格规范,且其本身亦受人民监督与上级纠察队节制。若有枉法,罪加一等。”
经过一番激烈而深入的辩论,这项旨在以民权制约官权的创新制度,最终获得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冉闵拍板:“民权纠察之制,可先行于数郡试点,待完善后再推广全国。务求既能为民伸冤,又不致生出新弊。”
权利的行使需要智慧,国家的未来需要人才。话题自然转向教育与选拔。
九叔捻须道:“欲使人民不受蒙蔽,善用其权,需开启民智。臣建议,立法明定人民有受教育之权利。朝廷当出资,于各村镇必设小学,教授识字、算术、律法基础、农工常识;县设中学,加深学识,明辨事理;郡、州乃至中央,设大学,研习高深学问,培养专门之才。”
刘启补充道:“此举一可提升全民智识,使官吏难以欺上瞒下;二可为国家储备各级各类人才;三则可彻底打破世家豪门对书籍、学问之垄断,使寒门亦有通衢大道!”
“然人才之选拔,旧之察举、九品中正,弊端丛生。当立新制。”吴笛看向冉闵。
冉闵颔首:“先生此前所言‘科举’,正当其时。今秋便可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广纳天下贤才。考试分笔试与面试。笔试考其理论根基、文章见识;面试则重其实际操作之能!不独考经义文章,更要考格物致知、水利兴修、农业改良、畜牧繁衍、医药病理、建筑营造、行政管理,乃至骑马、射箭、军阵推演、行军布阵!凡有一技之长者,皆可报名,一经录用,量才授职!”
这项注重实务、打破门第的科举新制,让庾亮等出身士族者心情复杂,但大势所趋,亦知此乃强国必由之路,只能默然认同。
随后,关于人民私权的讨论也随之展开。
韩朵朵与王月英力主:“人民应有婚姻自由之权!男女婚嫁,当基于两情相悦,父母亲人不得强行包办干涉!律法当予保护!”
此条虽亦有守旧者微词,但在冉闵“顺应人情”的定调下,得以确立。
最后,也是最为关键的,便是重新定义“官”与“民”的关系。
喜欢诸天万界革命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诸天万界革命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