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木易煜浩

首页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美漫从提问钢铁侠开始我在末世左拥右抱正经人谁在漫威学魔法啊快穿之渣男渣女复合记至尊医道宇宙拒绝毁灭签到从捕快开始系统:开局零天赋,但我苟得住征战乐园码农修真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木易煜浩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全文阅读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txt下载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

第30章 (第208章 )平静的新世界与不平静的科研之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30.1 能源耗尽寻得神秘星球

混沌的暗紫与幽蓝彻底褪去的瞬间,华夏号主控台中央的全息屏骤然亮起,不再是此前满屏紊乱的能量杂波,而是一片澄澈到极致的星空。

没有快子流撞出的银芒碎痕,没有时空裂缝的冷光,连漂浮的金属残骸与诡异菌丝都消失无踪,只剩璀璨星子如碎钻般缀在深黑幕布上。

每一颗都带着稳定的光晕,连闪烁频率都慢得格外温柔,像初生的宇宙刚褪去混沌,连时光都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满是让人安心的平静。

林轩的目光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吸引,死死钉在屏幕上。

这片星空初看与他熟悉的外部宇宙并无二致,同样有疏密错落的星群,有泛着淡淡光晕的星云,甚至能望见远处模糊的星系旋臂,可越细看,就越觉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异样。

这里的星云没有丝毫流动的痕迹,像被精心定格的油画,星子间的距离看似与外部宇宙一致,却没有宇宙背景辐射的无序噪点,连光线传播都显得格外“规整”,仿佛每一缕光都循着既定轨迹前行,找不到半分混乱的迹象。

可具体哪里不同,他一时又说不明白,只觉得这片空间纯粹得过分,连若有似无的能量场都透着新生般的干净。

“念力锚定坐标,持续跟进。”林轩收回思绪,调动四级九墟阶巅峰的念力,将那道一直牵引舰队的稳定信号牢牢锁定。

随着舰队缓缓推进,全息屏上的景象渐渐变化,远处星群中,一个模糊的淡蓝色光点慢慢浮现,起初只是比其他星子稍亮一点,像深海里的一盏灯,随着距离拉近,光点逐渐放大,轮廓越来越清晰。

那是一颗星球,大小与外部宇宙中常见的类地行星相差无几,没有厚重的彩色大气层包裹,只裹着一层极薄的、泛着微光的透明力场,像给星球罩了层易碎的琉璃壳。

再靠近些,星球的细节彻底展现在屏幕上,表面没有起伏剧烈的山脉与深不见底的海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平缓的淡金色地貌,像被铺了一层细腻的金砂,偶尔能看到几处凸起的晶体簇,在星子光芒的映照下,折射出柔和的光。

没有云层遮挡,也没有风蚀的痕迹,连地表的光影都格外均匀,没有半分流动,柔美中透着一种震撼的壮丽,仿佛这颗星球自诞生起,就保持着最本真的模样,从未被外界惊扰。

随着念力被一股无形的劲儿拽得越来越厉害,林轩盯着屏幕,心里犯嘀咕:“合着这就是目的地啊?就这颗星球?”

此时,Rob1号的电子音带着几分紧绷的平稳,实时播报能源数据:“主舰能源剩余0.9%,辅舰平均剩余0.7%,推进器输出功率已降至最低,仅够支撑最后一次着陆缓冲,无任何额外能源冗余。”

林轩一下紧张起来,目光落在屏幕上的着陆区域。

他早已通过念力初步筛选,选定了一片晶体簇较少、地表最平缓的淡金色地带。“启动极限缓冲程序,关闭所有非核心设备,能源全向着陆系统倾斜,务必稳住姿态。”

指令落下,华夏号主舰的推进器只爆发出一道微弱却凝实的淡蓝光束,周围幸存的战舰紧随其后,推进光效几乎淡不可见,整个舰队像一群疲惫却坚定的归鸟,缓缓向那颗淡蓝色星球坠落。

穿过透明力场时,舰体没有感受到丝毫冲击,只轻微震颤了一下,随后便平稳地向地表靠近。

距离地面百米时,着陆架缓缓展开,底部的缓冲垫弹出,吸收掉最后一点下坠力,“嗡”的一声轻响,华夏号主舰率先落在淡金色地表上,紧接着,其余战舰也陆续平稳着陆,没有扬起半分尘埃,只有着陆架与地表接触时,传来一声极轻的碰撞声,在这片寂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

着陆的瞬间,林轩立刻将念力彻底铺开,无数道银白光丝如细密的网,向星球四周扩散开去。

没有捕捉到任何生物的生命波动,没有探测到文明活动残留的金属信号与能量痕迹,甚至连微生物的粒子轨迹都没有,地表只有一种均匀的能量波动,平缓得没有半分起伏。

他收回念力,指尖轻轻敲着控制台,心里满是疑惑与诧异:“没有生物,没有文明痕迹……这难道是个本真纯粹的世界?连一点外界干预的影子都没有?”

Rob1号的电子音突然响起,打破了片刻的沉思,语气带着不容耽搁的急促:“报告,舰队已全部平稳着陆,但主舰能源剩余仅0.8%,辅舰最低已至0.5%。若未及时补充能源,核心系统将逐步停机。”

林轩很快回过神,立刻下达探测指令。“Rob1号,调度五台智能探测机器人,启动极限省能模式,按扇形路线展开周边探测,重点排查生物信号与矿物分布,每前进百米同步回传一次数据,避免多余能耗。”

“收到,五台智能探测机器人已调度,极限省能模式启动,扇形探测路线生成,将按指令同步回传数据,无额外能耗损耗。”Rob1号的回应简洁利落,没有半分冗余,瞬间完成指令执行准备。

五台银灰色的智能机器人从华夏号侧舱门驶出,推进器压到最低功率,几乎听不到声响,它们沿着预设的扇形路线缓慢前行。

探测灯换成柔和的冷光,避免惊扰可能存在的未知环境,每前进百米,就会停下片刻,将探测到的数据通过量子信号回传,全程安静而谨慎。

数据陆续传回,屏幕上的探测地图渐渐清晰,所有数据都印证了林轩的念力探测结果。

无任何生物信号,无文明活动痕迹,星球地表及浅层区域,却遍布着一种淡金色的晶体矿物,这些晶体相互连接,形成大片的晶体层,部分区域聚集形成凸起的晶体簇,正是此前在全息屏上看到的地貌。

林轩这时哪里知道,眼前这颗看似寻常的星球,背后藏着颠覆他认知的真相。

从科学原理来看,这颗星球实则是能量逆冲乱流带核心区域的“能量聚合体”,作为整个乱流带最顶级星核源晶的富集地,巨量星核源晶在此聚集,释放出稳定的四力共振能量。

同时,外界乱流中的快子与负物质,被星核源晶的四力场“驯化”,电磁力为快子划定专属轨道,将其转化为辅助能量。

弱核力中和负物质的负能量,再通过引力牵引使其均匀分布。

最终,星核源晶的四力能量、被驯化的快子、被中和的负物质三者形成闭环,构建出稳定的时空地带。

这颗星球便是三者长期聚合、沉淀形成的实体,也是这片平静时空,乃至整个能量逆冲乱流带的核心,因此既无外界混沌的干扰,也无生物与文明的介入,始终保持着最稳定纯粹的状态。

30.2 星核源晶破解能源危机

当第一台智能机器人带着一块拳头大小的淡金色晶体标本返回华夏号时,林轩立刻抱着标本冲进科研舱,将此前在外部宇宙获得的星核源晶残屑与新标本一同置于检测台上,启动低功率检测仪器,细致开展检测分析。

他快速调试检测参数,先对比两者的粒子振动频率,再分析能量密度与跨维度关联特征。

屏幕上的数据一点点跳出,两者的频率、密度及特征完全吻合,只是新标本的能量纯度与稳定性,远超残屑的数十倍。

“是星核源晶!真的是星核源晶!”林轩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激动得猛地一拍检测台,幻形体因兴奋泛起细密的金斑,连日来因能源危机紧绷的神经彻底放松。

舰队的主能源已逼近耗尽,冷冻舱的生命保障全靠极限能源方案支撑,而这些遍布星球的星核源晶,正是解决能源危机的关键。

有了它们,不仅舰队能恢复运转,冷冻舱里的成员也能获得稳定的生命保障,活下去的希望,终于不再渺茫。

这片宇宙空间,实则仍处于能量逆冲乱流带的内部,且恰好坐落于核心区域,这里依旧没有任何时空概念。

正因空间概念的缺失,林轩根本无法感知到星核源晶的具体体量,只能看见视线所及之处,淡金色晶体连绵不绝。

有的如礁石般层层堆叠,有的如溪流般蜿蜒铺展,通体澄澈无半分杂质,内部仿佛藏着无数细小光流,正缓缓流动,只是光流的轨迹规整得格外诡异,其中原理却无从窥探。

而整片星核源晶群的外围,还萦绕着一层浓郁的金色光晕,将其牢牢包裹。

接下来,林轩立刻在科研舱里展开对星核源晶的进一步研究与拆解。

眼下舰队能源已濒临耗尽,如何安全提取晶体中的能量,再将其转化为舰队可适配的能源,成了必须优先攻克的当务之急,容不得半分拖延。

没过多久,其余智能机器人陆续传回更多星核源晶,大小、形态虽略有差异,却同样澄澈无杂质。

检测仪器同步运转,很快将核心数据呈现在屏幕上。

这片区域的星核源晶,单块粒子振动频率均稳定在1.7x101?hz,无任何波动偏差;单块能量密度更达到普通暗物质晶体的890倍,能量储备远超预期;且所有晶体普遍具备明确的跨维度关联特征,这是此前研究残屑时从未观测到的关键属性。

只是除此之外,仪器再无法解读出更多信息,毕竟此前华夏众人仅接触过星核源晶残屑,残屑不仅能量流失严重,还夹杂着外界宇宙的杂质,根本无法完整呈现晶体本质,如今面对完整的星核源晶,林轩对它的认知,才刚刚迈出微不足道的第一步。

没人能告诉林轩,这片星核源晶群的价值究竟有多惊人。

事实上,遍布能量逆冲乱流带核心区域的这些晶体,无论是铺天盖地的海量数量,还是纯度、稳定性皆达顶峰的顶尖品质,都堪称绝无仅有。

即便是实力强横的毁灭者文明,此前在星系其他角落靠暴力开采、不计后果掠夺来的星核源晶,相较于这片高纯度、巨体量的晶体群,也根本不值一提,连其百分之一的价值都不及。

“Rob1号,同步调取工程舰仅存的能源转换参数,把科研舱低功率检测仪器与临时提取设备串联。记住,设备总能耗严格卡着应急能源剩余额度,只够支撑一次完整提取,没有任何容错空间,一旦参数偏差,立刻切断所有链路。”

林轩盯着检测台上的星核源晶,指尖在控制台滑动时,连幻形体的呼吸都刻意放轻,粒子振动频率、能量适配阈值等数据,他反复核对了三遍,不敢漏过任何一个小数点。

Rob1号的电子音带着罕见的紧绷,快速完成联动:“收到,应急能源已锁定,仅够支撑一次提取流程;检测-提取设备串联完毕,提取功率设为最低安全值,防护程序拉满,能量波动超2%即自动停机,无额外能耗冗余。”

话音未落,科研舱内的机械臂缓缓伸出,精准夹住一块拳头大小的星核源晶,轻得像托着易碎品,将其送入密闭提取室。

紧接着,高强度能量滤网缓慢降下,先剥离晶体表面微量杂质,再精准对齐1.7x101?hz的粒子振动频率,与提取设备形成共振,这一步若频率偏差,不仅提取失败,应急能源也会彻底耗尽。

“开始提取。”林轩按下启动键,提取室亮起淡金色微光,仪器发出几乎细不可闻的嗡鸣,能量导管如银色细丝,贴着晶体表面延伸,靠共振一点点牵引出内部光流,转化为纯净四力共振能量。

这些能量经三次提纯,去除不稳定因子后,流入临时储能舱,舱体指示灯从代表“空”的红色,慢慢爬向黄色,每爬一格,林轩的心跳就快一分,直到指示灯稳定在“能量纯净”的绿色,屏幕才跳出数据:“提取能量1.5%,纯度99.8%,适配舰队能源系统,剩余应急能源可支撑注入流程。”

“Rob1号,开启华夏号主能源舱量子通道,按0.3%\/秒速率注入,全程盯着能源舱压力,半点偏差都不能有!”林轩的声音微微发紧,他深知,这是最后一步,也是唯一一步,若注入时适配出错,所有活下去的希望都会彻底破灭。

“量子通道已开,注入速率锁定,实时监测中。”随着回应,储能舱与主能源舱间亮起一道纤细的淡金色链路,能量如细流般缓缓注入。

能源仪表盘上的数值从0.8%开始,以极慢却坚定的速度攀升:0.9%、1.0%、1.2%……

每跳动0.1%,Rob1号就同步播报:“能源舱压力正常,核心系统适配度97%、98%、99%……”

当数值爬到5%时,林轩果断道:“给冷冻舱开单独支线,速率0.1%\/秒,优先保生命系统!”

链路分出一缕细光,流向冷冻舱集群,屏幕上立刻弹出“冷冻舱能源支线接通,生命暂存状态从‘临界’恢复‘稳定’”的提示。

直到主能源数值稳定在30%,Rob1号终于传来安心的播报:“主能源达安全阈值,注入完成,剩余应急能源耗尽,设备自动停机,无任何异常!”

林轩猛地松了口气,身体瞬间靠在控制台后,刚抬头,就看见指挥舱里的景象彻底变了。

此前灰暗的主控屏全部亮起,所有核心设备图标从灰色转为绿色,冷冻舱实时画面中,淡蓝色安全指示灯亮度饱满,标注着“船员生命体征稳定”。

护盾系统、应急探测模块、维生系统的参数,全都跳回“正常”区间,连控制台的按键灯光,都比此前明亮了许多。

他伸手触碰主控屏上“冷冻舱集群”的图标,指尖传来设备稳定运转的细微震颤,量子态意识流因喜悦而轻轻波动,幻形体泛起细密的金斑。

从舰队着陆时能源濒临耗尽,到赌上极限方案提取星核源晶,每一步都走在悬崖边。

如今终于成功,战舰核心系统恢复运转,冷冻舱里的成员也脱离了危险,所有的紧绷与焦虑,此刻都化作难以抑制的兴奋。

“成了……真的成了!”林轩低声呢喃,语气里满是释然。

他看向舷窗外,淡金色星核源晶群的光芒,透过舷窗洒进来,落在恢复活力的控制台上,温暖又明亮,仿佛连这片纯粹的世界,都在为这场“孤注一掷”的胜利,送上无声的庆贺。

“Rob1号,优先给工程舰充能,按之前的提取参数来,速率0.4%\/秒,充至25%即可,留足能量支撑后续开采与舰队充能链路。”林轩盯着转换舱传回的晶体状态数据,确认二十余块星核源晶均无能量异动,才下达充能指令,工程舰是后续开采的核心,必须先让它恢复基础运转。

“工程舰能量转换启动,充能速率锁定0.4%\/秒,实时监测中。”Rob1号响应后,转换舱内的机械臂逐一将星核源晶送入提取室,淡金色能量经提纯后,顺着专属链路注入工程舰能源舱。

仪表盘数值稳步攀升,从0.6%到10%,再到25%,Rob1号准时播报:“工程舰充能完成,剩余星核源晶可支撑3次小型提取,无能量损耗。”

林轩立刻调整指令,语气比此前更郑重几分:“调度三艘机甲继续开采,核心原则就一条,务必仔细、小心,绝不能暴力开采!切割晶块时精准把控能量刃深度,只取表层零散晶块,连晶块周边的细小晶屑都尽量保留,别损毁到下方矿脉。这星核源晶矿脉可是这个神秘世界的核心,一旦矿脉受损,不仅后续没了能源来源,还可能引发能量不稳定,甚至连锁反应打破整个核心区域的时空平衡,咱们可承担不起这个后果。”

他顿了顿,又补充细节:“同时给工程舰加装两条临时量子传送链路,加快晶体回收效率,但传送时避开晶群衔接处,全程保持低功率运转,别给矿脉造成额外扰动。”

三艘工程机甲立刻按指令调整开采模式,能量刃的转速再降一档,切割位置精准避开晶块与矿脉的连接点,切下的晶块轻拿轻放收入隔绝收纳舱,连掉落的细小晶屑都用辅助吸盘收集起来。

每凑够15块,就通过新增的量子链路传回转换舱,全程没有引发半分能量波动。

短短一阵,又有45块星核源晶被整齐堆上收纳架,Rob1号同步完成提取准备:“晶体储备充足,已搭建‘工程舰-各战舰’量子充能网络,按‘主舰优先、辅舰分批’顺序充能,速率0.3%\/秒,矿区矿脉无损伤,能量波动平稳。”

“启动充能程序,先给华夏号充至40%,再给辅舰按能耗需求分充,最低保证18%,支撑核心系统运转。”林轩话音刚落,转换舱内的能量链路同时亮起,淡金色光芒分别流向华夏号与其余战舰。

华夏号能源数值从5%爬至40%,冷冻舱指示灯亮度更盛,核心系统运转愈发平稳;辅舰则分批接收能量,有的充至20%,有的充至18%,全部达到安全阈值。

待最后一条能量链路熄灭,Rob1号立刻汇总报告:“全舰队充能完成,主舰能源剩余40%,56艘辅舰能源平均留存19%,剩余5块星核源晶已存入备用舱;经探测,矿区矿脉完好无损,外围金色力场持续稳定,核心区域时空平衡无任何异常。”

要知道,进入能量逆冲乱流带前,华夏舰队尚存72艘战舰;而从时空错乱的混沌地带,到艰难抵达这片新世界的旅途中,15艘战舰为掩护主舰与冷冻舱集群,先后损毁于快子流冲击与紫色菌丝侵蚀,仅余57艘。

此刻,这57艘战舰全部充能完毕,核心系统与维生设备均恢复正常,彻底摆脱了此前能源枯竭的绝境,重新焕发出强劲生机。

林轩看着满屏绿色的设备状态与“矿脉完好”的检测结果,终于彻底放松,指尖轻轻点了点控制台:“总算让所有战舰都活过来了,还守住了矿脉和这片世界的稳定,接下来,就能慢慢琢磨这片世界了。”

30.3 万象共鸣仪锚定时空关键

能源危机已解决,新的问题早已接踵而至,在这没有时空概念的地方,“时间”成了最模糊也最致命的空白。

没法判断时间,就没法规划星核源晶的开采节奏,不知道该按多久的消耗储备晶体。

更没法估算冷冻舱里船员的生命维持时长,不清楚深冷系统还能支撑他们“沉睡”多久,总不能一直凭着能源消耗的模糊感知来决策,稍有偏差,就可能让此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不用顾及能源消耗,林轩心里少了最大的牵绊,一门心思扑在计时设备的研发上,连科研舱的主灯都调至最亮,让每一个操作细节都清晰可见。

林轩皱着眉在指挥舱里踱了两步,嘴里嘀嘀咕咕琢磨着计时的事儿:“这可咋整啊?常规那原子钟,不就靠原子瞎晃悠计时嘛,可搁这儿时空都乱了套,原子晃得没个准谱儿,根本指望不上;再说宇宙背景辐射那招,更白给,连辐射都成了没头苍蝇似的乱噪点,压根没法用!”

他攥着拳头敲了敲控制台,目光扫过满屏紊乱的参数,心里急得发沉,要是连“时间”都摸不准,星核源晶开采节奏、冷冻舱维生时长全是糊涂账,之前闯过能源危机也只是暂时喘口气。

他蹲下身,翻出舰队进入乱流带前的科研日志,指尖划过“时空粒子衰变或不受时空扭曲影响”的潦草批注,这还是当初路过某片废弃科研站时偶然记录的,当时没当回事,此刻却像道微光,突然照进死胡同。

“要不……试试赌一把?”林轩盯着日志上的批注犹豫了起来,“可谁知道这破地方的时空粒子,衰变周期还稳不稳?万一跟原子钟似的乱晃,忙活半天还是白搭。”

犹豫了片刻,他猛地站起身,心想着,试试总比坐着等死强,就算失败,大不了再想别的招。

就在思路刚有苗头时,他的目光突然扫过角落那台蒙着薄尘的基础传感器,这是舰队进入乱流带前就配备的老设备,此前在混沌里,其他精密探测仪全成了摆设,唯有它,虽没法精准测到能量数值,却能稳定捕捉到能量流动的轨迹,从未被紊乱力场干扰。

“有了!先拿这老伙计试试水,看看能不能捕捉到时空粒子!”林轩几步冲过去,擦去传感器上的灰尘,按下开机键,屏幕闪烁了两下,居然真的亮起了微弱的绿光。

他立刻调大灵敏度,盯着屏幕上缓慢跳动的能量轨迹,心脏跟着提了起来:“要是能在这轨迹里筛出时空粒子,就算走通第一步了!”

他猛地停下脚步,灵光一闪:“对了!时空粒子!这东西自带稳定的衰变周期,不管外界时空多乱,它的衰变节奏都不会变,正好能靠它研发一台计量设备,定下咱在这混沌里专属的‘时间’!”

念头一落,林轩没半分耽搁,立刻冲向科研舱,路过走廊时还顺手唤醒了两台编号为“科研-07”“科研-08”的智能机器人:“跟我来,全力搭把手!先试试用基础传感器捕捉时空粒子,成不成都得拼一把!”

科研舱内,操作台上很快铺满了配件,新拆封的立体量子探测器泛着银白金属光泽,核心芯片装在透明防静电盒里,还有细小的导线、微型焊接头与校准镜片。

林轩先将基础传感器搬到操作台中央,按下外壳解锁键,“咔嗒”一声,传感器外壳自动弹开,露出里面规整的电路与旧探头。

“科研-07,托稳传感器主体,别让电路受力;科研-08,先帮我接根临时导线,把传感器数据连到全息屏,我要实时看能量轨迹!”

林轩盯着传感器内部结构,手里捏着导线,“先不拆旧探头,咱先测测,这老设备能不能‘抓’到时空粒子,要是抓不到,后面的活儿都不用干了。”

科研-07立刻伸出多自由度机械臂,臂端的软胶垫轻轻托住传感器底部,屏幕上实时显示“受力值0.3N,稳定”。

科研-08很快接好导线,全息屏上立刻浮现出一条模糊的灰色轨迹,缓慢起伏着。

林轩屏住呼吸,拖动屏幕上的筛选框,一点点缩小能量频段范围:“1.0x101?hz……没反应;1.1x101?hz……还是杂波;再往上调!”

他的指尖微微发颤,万一这一步失败,之前的灵光一闪就成了空想。

直到筛选框调到1.2x101?hz时,灰色轨迹突然分出一条细细的银白色线条,稳定地在屏幕上流动,没有半分紊乱。

“成了!真的抓到时空粒子了!”林轩忍不住低喝一声,紧绷的肩膀瞬间垮了些,“这频段果然靠谱,就是时空粒子专属的!”

他这才对着两台机器人吩咐后续步骤:“科研-08,现在用微型螺丝刀拆旧探头,注意避开旁边的能源线路,拆下来的零件分类放好。接下来,咱就把立体量子探测器装上去,让捕捉精度再提一个档次!”

科研-08握着比指甲盖还小的螺丝刀,精准对准旧探头的固定螺丝,转速调至低速,每拧下一颗螺丝,就用磁吸头吸起,放进贴有“旧探头配件”标签的盒子里。

林轩在一旁盯着全息投影屏,屏幕上放大了传感器内部结构,红色线条标注着禁止触碰的能源线路,确保操作零失误。

短短三分钟,旧探头就被完整拆下,露出接口处的金属触点。

“下一步,装立体量子探测器,科研-08递配件,科研-07负责对接,我来校准角度。”

林轩从防静电盒里取出新探测器,探测器底部有12个精准触点,与传感器接口完美匹配,“这一步可得对准了,差半毫米,可能就捕捉不到粒子轨迹了,之前的功夫全白费。”

科研-07小心翼翼地将探测器对准接口,屏幕上的对位辅助线实时对齐,偏差值从0.5mm慢慢降至0,“咔嗒”一声轻响,探测器成功卡入。

紧接着,科研-08递来专用焊接笔,林轩握着笔,将探测器与接口的触点逐一焊接。

焊接时,他特意放慢速度,眼睛死死盯着全息屏上的焊点温度,确保稳定在230c:“温度高一点,元件就烧了;低一点,焊点不牢固,后面设备一震就掉,可不能出岔子。”

每焊完一个,屏幕上就会跳出“焊点合格”的绿色标识,直到最后一个焊点完成,林轩才松了口气:“探测器算装好了,接下来校准参数,这又是一道坎儿,要是参数偏了,照样抓不到精准轨迹。”

待探测器装好,林轩立刻蹲到控制台前,启动校准程序,第二步操作正式开始:“现在校准粒子捕捉器参数,先把探测频谱锁定在刚才测到的时空粒子专属频段,科研-07,帮我调出频谱调节界面,实时同步曲线变化;科研-08,准备好抗干扰滤镜,参数不对就立刻更换。记住,咱只有两次试错机会!滤镜换多了,应急能源不够支撑后续程序编写。”

所谓时空粒子专属频段,具体数值为1.2x101?hz,这一频段是刚才靠基础传感器实测出来的,也是目前唯一能精准匹配这片核心区时空粒子振动频率、且不受混沌杂波干扰的参数,锁定该频段,才能为后续捕捉粒子轨迹筑牢基础。

全息屏上很快浮现出一条起伏的蓝色频谱曲线,林轩指尖滑动,拖动锁定框慢慢向目标频段靠近,心里跟着七上八下:“1.1x101?hz,偏差10%,曲线还乱着;1.15x101?hz,偏差5%,曲线稳了点……再往回调一点,1.2x101?hz!”

科研-07在一旁实时播报:“1.2x101?hz,偏差0!”

锁定瞬间,蓝色曲线立刻变得平稳,只在目标频段内有细微波动,屏幕上同步跳出“粒子捕捉信号稳定”的提示。

林轩拍了下大腿:“太好了!参数校准过了,接下来就是写程序,这才是最难的,要是算法错了,没法识别衰变节点,设备还是个摆设。”

最后一步编写轨迹分析程序,林轩直接将科研舱的高性能计算模块调至满功率,屏幕上瞬间弹出密密麻麻的代码窗口,他盯着窗口,手指却顿了顿:“核心算法用大一统理论基础框架,但得改改,外面宇宙的算法,搁这不一定好用,得结合刚才测到的时空粒子数据,调整衰变识别逻辑。”

他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敲击,敲一会儿就停下来,盯着屏幕上的模拟粒子轨迹,眉头皱成一团:“不对,这样写,没法区分时空粒子和其他杂粒子的衰变,容易漏计。”

说着就删掉一段代码,重新编写,每输入一段新代码,旁边的注释窗口就同步显示逻辑说明,他还会特意让科研-07同步模拟运行:“科研-07,跑一遍这段代码,看看衰变识别准确率多少。”

“模拟运行中,准确率82%,存在漏计风险。”科研-07的播报让林轩又皱起眉,他盯着代码反复看,突然想到问题所在:“忘了加粒子特征筛选了!得先筛出时空粒子的专属特征,再识别衰变,这样准确率才高。”

修改完代码,再让科研-07模拟,准确率一下子涨到98%。

就在他准备往下写粒子衰变计数模块时,注释窗口突然弹出一行提示:“建议在粒子衰变计数模块的‘节点识别逻辑’段落后,加个‘轨迹断裂识别’。”

林轩扫了一眼,眼睛立刻亮了:“对!我怎么没想到这个!粒子衰变时轨迹会有0.1秒的短暂断裂,加上这个,就能把‘衰变’和‘粒子正常移动’分清,准确率能到100%,不会漏计也不会误计!”

他立刻补充代码,写完后长舒一口气:“总算把计数模块理顺了,接下来就看编译能不能过,要是编译错误多,还得一点点找问题,时间可不等人。”

科研-07在一旁实时同步代码编译进度,屏幕上的进度条慢慢攀升,编译错误提示始终为0,林轩的目光就没离开过进度条,嘴里还小声念叨:“千万别出错误,千万别出错误……”

科研-08则负责调试自校准循环模块,调试了两次都出了问题,第一次校准后,计数会中断,第二次校准精度又不够。

林轩凑过去看了看数据,很快找到原因:“校准程序和计数程序的链路冲突了,把校准时间往后调0.2秒,避开计数节点;再把校准精度参数调高一档,确保每1000次衰变校准一次,还不影响计时。”

科研-08按他的建议修改后,再次调试,自校准模块终于正常运转,每完成1000次粒子衰变计数,设备就会自动校准,校准过程中,计数数字依旧平稳跳动。

林轩看着操作台上初具雏形的设备,先停下手里的代码编写,指尖轻轻点了点机身:“功能差不多理顺了,得先给它定个名,不然后续调试、记录都不方便。这玩意儿核心是靠量子共鸣,捕捉时空粒子的稳定衰变信号,还能同步感知星核源晶与周边力场的能量波动,相当于给这片无常规时空概念的区域,锚定了‘时空基准与能量参照’,既要体现‘感知万象’,又要突出‘共鸣核心’……就叫‘万象共鸣仪’!”

敲定名字,他才继续推进后续设置:“接下来把‘万象日’的定义写进程序,就按‘时空粒子完成1000次标准衰变+万象共鸣仪完成一次完整自校准循环’来算,总时长定为1个万象日,这样‘时间’就有准头了,不用再瞎猜。”

末了,他还特意给这台仪器加了可视化提示机制,“每过一个万象日,万象共鸣仪的三根天线就同步闪三次淡金光,核心水晶柱泛起一圈金色涟漪,仪表盘上直接跳累计日数,不用查数据,一眼就懂,省得后面忙起来,还得翻一堆数据找时间。”

编写过程中,全息屏上实时模拟着设备运行效果:银白色粒子轨迹在屏幕上流动,每衰变一次,计数数字就跳一次,从1慢慢涨到1000;随后,自校准模块启动,屏幕上出现“校准中”的提示,进度条走完后,“校准完成”弹出。

此时,三根虚拟天线闪了三次金光,水晶柱泛起涟漪,仪表盘上的“万象日”数字从0变成1,效果完全符合预期。

不知过了多久,当科研-07弹出“程序编译完成,与设备100%适配”的提示时,林轩才缓缓直起身,长舒了一口气。

操作台上,一台通体银白、拳头大小的仪器静静躺着,顶部三根纤细天线展开如花瓣,机身中央的透明水晶柱泛着淡淡微光,这正是“万象共鸣仪”。

他按下启动键,天线立刻同步亮起,全息屏上瞬间浮现出清晰的时空粒子轨迹,计数模块开始跳动,水晶柱也随着粒子流动轻轻闪烁。

“成了!真的成了!”林轩拿起万象共鸣仪,指尖传来稳定的能量震颤,看着屏幕上跳动的计数与清晰的粒子轨迹,眼眶都有点发热,从一开始的毫无头绪,到赌一把试捕粒子,再到一次次调试设备、修改代码,每一步都怕失败,现在总算熬过来了。

他立刻将万象共鸣仪抱回指挥舱,稳稳接入主控台。

随着启动键按下,三根探测天线缓缓展开,像十二组花瓣状探测臂的迷你版,向四周发射出基于大一统理论设定的特殊频率能量波。

这波频能精准“筛选”出时空粒子,不与其他能量产生干扰。

很快,能量波如声波遇障反弹般,带回了时空粒子的轨迹数据,全息屏上当即显现出两条清晰曲线:一条是粒子衰变前的直线轨迹,一条是衰变后的扩散轨迹,先后顺序一目了然。

这一探测结果清晰表明,尽管这片核心区域时空概念异常,但时空粒子的衰变仍遵循稳定的先后逻辑,时间线性并未彻底湮灭,只是被深层扭曲。

同时也印证了万象共鸣仪的探测精度与抗干扰能力完全达标,可作为这片混沌中的可靠时空参照。

林轩盯着屏幕松了口气,还好,时间线性并未完全消失,只是被扭曲得“藏”了起来。

更让他安心的是,万象共鸣仪已自动启动粒子衰变计数与自校准程序,往后不用再瞎猜“时间”,看一眼探测天线的闪烁与仪表盘的数字,便知过了多少个“万象日”。

林轩伸手轻轻触碰万象共鸣仪的水晶柱,指尖传来稳定的能量震颤,像一颗定心丸,让他连日紧绷的神经终于稍稍放松。

此前在漫漫长路上,他既要对抗意识被撕裂的痛苦,又要盯着不断下滑的能源读数焦虑不已。

更要命的是,这一路本就没有时空概念,连多估算、多使用一点能量,都成了奢望。

而此刻,有了这片稳定的安全区域、巨量的星核源晶,再加上能标定时空的万象共鸣仪,他终于有了底气,从容去探索、研究这个虽险象环生,却极可能暗藏天大造化的时空新世界。

30.4 开启快子负物质奥秘探索

林轩的手掌贴上泛着珍珠母光泽的“万象共鸣仪”操作面板,指尖蹭过冰凉的纳米涂层时,连力道都下意识放轻了几分,谁能想到,能量逆冲乱流带内部的核心区,竟这般平静。

外头动辄撕裂空间、搅得能量乱作一团的狂暴,在这里半点不见,这份反常的安宁,像一颗石子投进心湖,漾开层层涟漪,也勾起了他强烈的探究欲。

这台设备,是他亲手画图纸、逐行写程序,足足盯了三个万象月才组装完成的“心血”,小到每一个焊点的温度,大到核心算法的逻辑,他都反复核对过。

如今,它就是自己闯这片混沌的“敲门砖”,能不能摸清快子的超光速轨迹、读懂负物质的能量脾气,全得靠它。

他借着万象共鸣仪的初步观测功能调试了片刻,很快就有了更惊人的发现:在外界,快子与负物质本是水火不相容的“死对头”,哪怕只是轻微触碰,都会引发能量坍缩,连粒子轨迹都会搅得紊乱不堪;可在此地,这两种物质居然出奇地温顺平和,没有丝毫对抗的迹象。

亮银色的快子超光速掠过,暗紫色的负物质雾团便会轻轻“让道”,反倒像契合的伙伴般,循着某种看不见的规律,在微观世界里和谐共处。

这一幕,更让他迫切想揭开这片核心区的秘密,以及这两种物质在此地“和解”的缘由。

林轩盯着万象共鸣仪中央的启动键,指尖悬在半空两秒才按下,他心里清楚,首先要啃的“硬骨头”很明确。

要靠这台设备,把快子和负物质的每一个“小动作”都抓得明明白白,再也不用对着模糊的数据猜来猜去,为后续让它们“乖乖听话”打下基础。

喜欢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神医御兽后魔兽世界之吉尔尼斯王子足坛幸运星别笑哥抓鬼呢诸天武道强人盛宠妻宝比蒙传奇名门枭宠:老婆,乖一点神医废材妃盛世宠婚:帝少的心尖萌妻灵气复苏,从承包山头开始神秘复苏之诡闻记极品大昏君纵横都市肤浅者天庭典狱长无上炼体斗罗之野猪凶猛万古神帝起点笔趣阁追你没商量
经典收藏小青铜你别怂天才要被气跑了星空蚁族我本肥宅,奈何丧尸围城末世:外星飞船撞向地球灭绝人类快穿之主角是个工具人我在末世直播变异浩海微尘重生之山村传奇末世之枭雄崛起末世:我有一屋子美女房客末世:开局推倒病娇校花极寒末世:我安全屋无敌了末世女僵尸东方之幻想乡从九叔开始丧尸爆发:开局从女寝逃出生天快穿:男神,求别宠重生末日前百亿物资打造地下堡垒满级囤货后,全末世美男求包养
最近更新末世团宠:我靠桃源系统养全家乐园边界暴力恶雌,众兽夫跪着求宠生育值0?兽世大佬们全是我榜一星际娇软雌性,被六S大佬强绑定看见弹幕后,众兽夫被钓成翘嘴了净化师复苏万物,全星吃香喝辣了奇点临近与我何干末世之有个团队会更好我在末世被营销成神入职邀请函:在无限流里做牛马绿茶雌性超软,禁欲兽夫摁着求亲穿成稀有向导,误入哨兵修罗场末世:我捡的废物都成了神明大佬天才俱乐部穿成恶毒向导,从万人嫌到万人迷五个兽崽会读心,渣雌被兽夫拿捏恶雌被退婚?搬空兽夫库房去流放病弱美人在诡异世界封神丧尸策划者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 木易煜浩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txt下载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最新章节 - 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