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城这是打算孤注一掷了?”
听到东海城后续准备集结七八万兵马,薛云人都愣了一下。
京城对东海城的吸引力这么大吗?竟然顾头不顾腚了?
要知道卧榻之侧的楚王一直在舔舐着伤口,时刻都在谋划着夺回中原。
而东海城的兵力是有限度的。
一旦把其他地方的兵力调集到锁龙关,那么暗中虎视眈眈地楚王肯定不会放过重夺中原的机会。
“回大人,这只是斥候打探到的小道消息,是真是假都不得而知。”
余贵还是相当谨慎地给出了回答。
“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东海城真的昏了头了。”
薛云脸上都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表情。
事实上对于东海城而言,中原的重要性是远大于京城的。
何况在派兵进驻锁龙关之后,京城都已经成了他们探手可得之物。
完全没必要倾巢出动急于攻占京城。
再者。
薛云和福王凉王又不是死人。
想要攻占京城首先都要过了他们这一关再说。
“但属下估计,东海城方面最后还是能凑出五万兵马来的。”
余贵斟酌了一下道。
他这番猜测并非没有根据的。
本来河阳府便驻扎了大量兵马,同时又远离楚王的地盘,哪怕倾巢出动都不必担心后方遇袭。
如果东海城有意攻取京城的话,在不影响防备楚王的情况下,五万兵马还是能凑得出来的。
“福王凉王集结了五万兵马,东海城也集结了五万兵马,你觉得这会是巧合吗?”
薛云闻言不由微微眯起了眼睛。
他麾下不过才四万兵马,其中两万还是投降的叛军,忠诚度都需要打个问号。
如果是一对一的情况下。
他自然有把握击败任意一方。
但对上两者的话,即便能赢都必然会是惨胜。
更别忘了京城叛军还在隔岸观火,随时都可能下场捡便宜。
“属下倒是觉得这是巧合,也不是巧合。”
余贵神情凝重地说完后很快给出了解释,“据属下所知,由于双方地盘相隔甚远,且福王凉王因为身份问题天然敌视东海城,所以彼此私底下都没有什么来往交情。
况且叛军撤离得非常突然,双方都是同时大举入关集结兵力,完全不像是提前商量好的。
偏偏彼此集结的兵马数字相当,估计是双方内部都有细作传递了信息的缘故。”
由于同为负责情报侦查任务的关系,余贵和柳何经常会相互交流情报。
有关福王凉王以及东海城方面的情报便是柳何提供给他的。
这两年下来。
在薛云的大力支持下,柳何派出的探子都已经遍布各大势力之间。
哪怕是偏远如福王凉王的地界都有北境的探子到处出没,想要打探到两者与东海城的关系实在是太简单不过了。
柳何曾经还对余贵说过。
东海城派出的探子细作都集中在北境与楚王的地盘,其他势力虽然也有派出的探子,但总体上却不太重视。
毕竟北境与楚王都毗邻东海城,对于东海城的威胁无疑是最大的。
而探子细作有限,当把力量都集中在北境楚王上的时候,自然会怠慢了其他地方。
“……叛军撤离的兵马什么时候能回到京城?”
薛云思索片刻后便转移到了另一个话题。
反正到时候他都会派人联系马陵与福王凉王,他们的事情都可以暂且搁置。
唯独叛军即将撤回来的主力才是眼下的重中之重。
“回大人,以他们现在的行军速度,最快后天便能抵达京城。”
余贵可是一直没有放松监视撤回来的叛军。
“盯好他们,一旦他们有所异动立刻禀报给我。”
薛云到底还是拿不准京城里那位龙飞大将军的想法。
谁知道对方到时候是否又会“发疯”。
不怪他会有这样的想法。
濒临绝境的人想法总是最疯狂的,什么样的事情都可能干得出来,完全不能以常理来判断。
“是!”
两天后。
当前线弃关的叛军回来的时候,薛云全程都派人盯视着他们。
好在这些士气低落的叛军并没有闹出什么幺蛾子,反而还全神戒备地直接返回了京城。
薛云担心叛军突然向他们发动进攻,叛军又何尝没有同样的想法。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
双方兵马都陷入了平静又诡谲的气氛里。
薛云始终按兵不动,叛军始终坚守不出。
彼此就这样一直僵持着,僵持到了马陵和福王凉王率军赶了过来。
……
“校尉,姓薛的派人过来,说是想要邀请您和福王凉王进行一番会晤。”
副将高铭急匆匆地赶来把消息汇报给了大帐中正在火盆前取暖的马陵。
“……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马陵裹了裹披在身上的大氅,双手放在燃烧的染火上细细烘烤着。
他是个怕冷的人。
偏偏行军路上天气突然降温,身披冰冷的甲胄要多难受便有多难受。
如今好不容易抵达京城,安营扎寨下来的第一件事情他便让人在大帐里安置了火盆取暖。
出征之前。
他当然已经知道薛云提前半个月便一路势如破竹攻到了京城。
若非叛军弃守了锁龙关紧急赶回京城,恐怕如今京城早都落入了对方手里。
投鼠忌器之下,薛云才不得不放弃攻打京城,从而给了东海城以及福王凉王进军京城的机会。
这回上面给他的命令很简单。
不求他能拿下京城,但东海城不能,其他人也不能。
尤其是薛云。
哪怕京城让给福王凉王都绝对不允许薛云占据京城。
“回校尉,对方派来的使者说是三天后,彼此各带一百人前往京城以南的小仓山底下进行会晤。”
高铭当即如实回答。
“京城南边的小苍山?他倒是挺有诚意的。”
马陵收回了烤得有些发皱的双手,脸上都露出了似笑非笑的表情。
如今薛云的兵马驻扎在京城北面,福王凉王的大军驻扎在西面,而他们的大军自然驻扎在东面。
如果要选择会晤的地方,明显对于马陵和福王凉王最为有利,对他反而是最不利最危险的。
偏偏他依旧选择在了小仓山,由此可见薛云确实非常有诚意,不惜拿自己的性命来冒险。
“属下也是这么觉得的。”
马陵能想到的,高铭同样能想到。
如果薛云把会晤的地方放在其他地方,他们肯定会担心其中有诈而表示拒绝。
“福王凉王方面呢?他们答应了吗?”
马陵继续问道。
“据说已经答应了。”高铭道。
“据说?”
马陵皱了皱眉,明显不太喜欢这种模棱两可的回答。
“薛云派来的使者说福王凉王已经答应了,但究竟是不是真的属下还没有证实。”
高铭连忙解释说明。
他也不是故意说得模糊,尤其薛云还是他们潜在的敌人下,总不能敌人说什么他们就相信什么吧?
如此不谨慎的行为简直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前途开玩笑。
“尽快证实,如果确认属实便答应姓薛的。”
马陵是能不得罪薛云的情况下尽量不得罪,何况他也想要知道,对方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虽然他心里已经隐隐有所猜测。
“校尉,这不太好吧?”
高铭闻言不禁犹豫纠结了一下,说完后又觉得有所歧义连忙补充道,“属下的意思是,如果未经上面允许私自与薛云福王他们见面,事后上面恐怕会追究校尉您。”
“放心吧,他们不会追究的,到时候只要把会晤的内容如实报给上面决策即可。”
马陵却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自从他屡立大功连夺中原两大重镇后,他都已经是东海城军中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上面的人偶尔会在关键决策上犯蠢,但也不会蠢到对麾下唯一拿得出手的领兵大将动手。
一旦拿下马陵,将来又让谁去对付薛云和楚王?
再者。
万一他叛逃了呢?
“属下明白了。”
看到马陵完全不当回事的模样,高铭也不再多说什么,很快便告退离开前去打探虚实。
不到一天的功夫。
高铭便打探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
福王凉王确实答应了薛云会晤的请求。
据说一开始福王凉王非常傲慢地拒绝了薛云的请求。
结果薛云的使者直接威胁福王凉王,若是拒绝的话他们将视福王凉王为敌,哪怕最后拼着舍弃京城也要攻打他们。
一句话。
京城就算便宜给东海城都不会便宜给你们,不信你们大可试试。
结果福王凉王到底是不敢赌薛云会不会真的对他们动兵,只能选择答应了他们的请求。
“不愧是北境出身的蛮子。”
从高铭口中得知这件事情后,马陵都忍不住感慨了一声。
在他看来。
也不知道是否经常和戎人打交道的关系,大魏北境的百姓多多少少都沾染了戎人的风气。
彪悍,野蛮,粗俗。
这些都是其他地方人们对于北境百姓的刻板印象。
出身北境的薛云单单从他的行事作风就可见一斑。
想当初戎人击败魏帝率领的大军长驱直入北境,肆意劫掠屠杀了不知多少北境百姓。
随着薛云一步步崛起,并接连击败戎人收复北境后,他是怎么做的?
他竟然亲自率军反攻入了戎人的栖息地北方草原,并且毫不留情屠杀了所有草原部族的男丁,誓要将戎人给亡族灭种。
戎人不是没有反抗过,可每次反抗都失败了,随之便会迎来更猛烈的打击。
打到现在。
戎人对薛云的畏惧程度都已经达到了一个顶点。
尤其是北境北方数百里草原都再也没有戎人部族。
如果换作中原薛云敢这么做的,指不定早都被口诛笔伐而死了。
偏偏薛云却从来不在乎这些,他在乎的永远是手中的刀够不够锋利。
面对这样实力恐怖还蛮不讲理的家伙,马陵内心是真的害怕这类人。
“校尉,你说,我们到时候要不要……”
看到马陵久久不语,高铭都忍不住小声试探了一句。
“别!千万别,你想找死别拉上我一起。”
马陵听后顿时吓了一跳,直接唤回了神,并且朝着高铭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杀死薛云,那么事后必然要承受对方血腥的报复。
他可不想自己拿自己的小命冒险。
“是!”
高铭连忙低下头,不敢再看马陵,“那属下便让人去回复北境的使者了。”
说完他便赶紧告退离开。
没过太久的时间。
消息便传到了薛云的耳边,知晓马陵已经确认答应会晤。
“大人,到时候只带一百人真的够吗?万一他们企图对您不利的话该如何是好啊?”
事到如今,最紧张不安的莫过于余贵了。
他的压力非常大,一来是他劝不动薛云的决定,二来是他需要派人盯紧了东海城与福王凉王的人,唯恐他们在会晤的时候布下埋伏袭杀薛云。
“一百人够了,再多的话就要轮到他们感到不安了。”
薛云神色平静地摇了摇头。
以他和麾下骑兵的实力而言,到时候该感到不安的反而是马陵和福王凉王才对。
一旦携带的兵马太多,若是薛云想要动手杀了他们,他们麾下的士卒能不能拦住都是个问题。
“那京城叛军呢?他们也不得不防啊!”
余贵面露无奈道。
“会晤期间,萧刻他们会率领降军作出佯攻的态势,而高岳会代替我负责压阵,以此来震慑叛军使得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薛云似乎早已准备好了对策。
“可万一叛军攻出来了怎么办?”
余贵仍旧不放心。
“让萧刻他们抵挡住即可,我就不信他们连一天都坚持不住,何况还有高岳从旁掠阵掩护呢。”
如果萧刻他们没有抵挡住叛军的攻击,薛云还真打算认了。
大不了舍弃京城从头再来。
不过他更加相信,萧刻他们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退路了。
“属下知道了,属下这两天一定会严密监视东海城他们的一举一动,绝对不会让将军陷入险境之中。”
话说到这个地步,余贵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辛苦你了。”
薛云拍了拍他的肩膀,旋即便走出大帐开始挑选到时候随他前往会晤的亲兵人选。
可惜原来的亲卫统领贾南伤势一直没好,不然这回该劝阻他的人反而是他了。
不过好消息的是再养几个月的伤他便能痊愈了,到时候又能回到他的身边。
《大魏第一武卒》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315中文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315中文网!
喜欢大魏第一武卒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魏第一武卒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