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运行的时间并不长,但在一片死寂和布拉德利略显沉重的呼吸声中,每一秒都仿佛被拉长。
胡力屏息凝神,隐身于角落,如同一个等待最终审判的幽灵。
终于,伴随着一声轻微的“叮”声和几乎难以察觉的顿挫感,电梯停了下来。
厚重的金属门再次无声无息地向两侧滑开。
门开的瞬间,一股与上层截然不同的气息扑面而来。
那是一种混合了臭氧、高压电器产生的灼热、金属冷却液、以及某种…难以言喻的、仿佛被极度净化和电离过的空气的味道。
眼前的景象,即便是以胡力两世为人的见闻和心性,也不由得心神剧震!
电梯外,是一个挑高近二十米的巨大地下空间,其宏伟程度远超胡力的想象。
穹顶是粗糙的、未经修饰的岩石,上面嵌着两排间隔约三米的白炽灯,散发出昏黄的光线,勉强照亮了下方广阔的区域。
这些光线勉强照亮了穹顶的下半部分,而上半部分则完全隐没在深邃的、令人不安的阴影之中,仿佛栖息着某种未知的巨兽。
胡力没有立刻冲出电梯,他如同最谨慎的猎食者,先是快速且细致地扫视门外环境。
电梯口正对着一面巨大的墙壁,墙面上钉满了密密麻麻的金属电缆桥架,粗大的、包裹着黑色绝缘层的电缆如同一条条沉睡的巨蟒。
在桥架中蜿蜒穿梭,伸向空间的深处。
每隔大约五米,墙上就钉着一个醒目的红色瓷牌,上面用白色油漆清晰地标注着“高电压 -高压危险”,无声地警告着此地的危险。
空气中弥漫着低频的、持续不断的“嗡嗡”声,那是大量电力设备运行产生的共鸣。
布拉德利显然对这里很熟悉,他整理了一下衣领,迈步走出了电梯,径直向左前方走去,目的地明确。
胡力抓住这个机会,在电梯门即将关闭的最后一刻,如同滑溜的泥鳅般悄无声息地贴墙滑出。
他迅速环顾四周,找到一个绝佳的临时藏身点——一个半人高的、漆成军绿色的金属机柜后方。
他蹲下身,机柜侧面散热孔排出的热风带着电子管特有的焦糊气味扑面而来。
机柜侧面镶嵌的金属铭牌上,清晰地刻着——AN\/FSq-7 防空指挥计算机 - 辅助监控终端。
胡力瞳孔微眯,AN\/FSq-7!这可是米酱“赛其”(SAGE)半自动防空系统的核心,是当前这个时代最庞大、最复杂的计算机系统之一。
据说一台完整的AN\/FSq-7就能填满一整层大楼!
而在这里,它竟然仅仅被用作一个…设备监控终端?
这地下三层的重要性,以及其消耗的能源和计算资源,简直骇人听闻!
他小心翼翼地从机柜边缘探出视线,整个地下三层的全貌,在昏黄和阴影交织的光线下,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他眼前。
这是一个呈巨大扇形展开的空间,总面积粗略估计,足以容纳三个标准足球场!
其规模之宏大,工程之艰巨,再次印证了米酱在此投入的决心。
他的目光首先被扇形空间最深处、正对着电梯方向的一个巨大物体牢牢吸引!
那是一个倒扣在地上的、巨大的半圆形“大碗”!
“大碗”是一个整体呈半圆形的巨大结构,高度约六米,宽度接近二十米。
它的外壳是纯粹的银白色,在昏黄的灯光下反射着冷冽的光泽,胡力一眼就认出,那是铝板!
大量的、经过特殊处理的铝板严密地包裹着整个结构,铝板之间的接缝处焊接得极其精细,呈现出细密的鱼鳞纹路,确保气密性。
最引人注目的是,“大碗”与地面衔接的地方,使用了一种暗沉色的、明显是铅质的封条进行密封!
每隔一米左右,铝板墙上就开设了一个带有厚重锁具的圆形观察窗,窗玻璃并非普通玻璃,而是泛着淡蓝色的、用于隔绝特定辐射的特殊材质。
“铝板…铅封…防辐射玻璃…”
胡力的心脏猛地一缩,几乎停止了跳动!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的生物雷达无法穿透这里了!
如此厚实的铝板和铅层,别说生物雷达,恐怕连强度更高的射线都难以窥探内部!
毫无疑问,这个被严密包裹的“大碗”,就是传说中的——“绿屋”!
“大碗”的铝板墙壁上开了一个同样由厚重金属制成的大门,此时紧闭着。
大门两侧,各站着两名荷枪实弹的卫兵。
他俩穿着标准的卡其色军装,但外面套着臃肿的防化服,头盔上的防风镜反射着头顶灯光,显得冷漠且警惕。
两人手里紧握着m14步枪,枪口虽然朝下斜指地面,但食指都始终紧扣在扳机护圈边缘。
目光如同探照灯般,一遍遍扫过“大碗”门前那片空旷无遮拦的区域。
胡力强行压下内心的激动和好奇,将视线投向“绿屋”之外的区域。
扇形空间的左半区,是一个繁忙的装配车间。
二十几名穿着白色连体工作服、戴着护目镜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正围着一个被拆解到一半的金属残骸忙碌着。
那残骸呈现出一种不规则的形状,边缘参差不齐,还镶嵌着一些明显是高温灼烧后留下的、焦黑的金属碎片。
胡力瞳孔微缩,心里惊呼。
“卧槽,那个不会是飞碟的残片吧?”
一名戴着厚框眼镜、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正用游标卡尺极其仔细地测量着残骸壳体的厚度。
他眉头紧锁,嘴里喃喃自语。
旁边的年轻助手则蹲在地上,铺开一张巨大的绘图纸,用铅笔和三角板快速而精准地标注着测量数据。
绘图纸旁边,随意摊开着几本翻开的《航空材料学报》和一些写满公式的笔记本。
不远处的工作台上,几台老式示波器正闪烁着绿色的波形。
一名技术员手持探针,小心翼翼地接触着残骸表面某些奇特的、类似电路又似天然形成的纹路,同时对着挂在脖子上的对讲机大声报告。
“b区波形稳定,第37号能量导路无能量反应,重复,无能量反应!”
工作台下堆着几个钉着“机密 ”字样木箱。
旁边,一台小型液压起重机正发出低沉的嗡鸣,钢索缓缓下降,将一块大约半米见方、边缘同样有着烧灼痕迹的碟形残片,小心翼翼地放置到铺着厚厚防震橡胶的地面上。
扇形空间的右半区,则是数据处理中心。
十台体型庞大、代表着这个时代顶尖计算能力的Ibm 7090大型计算机整齐地排列着。
每台计算机都连接着十几台不断发出“咔嗒咔嗒”声响的纸带输入机和高速打印机。
打印纸如同白色的瀑布般,源源不断地从机器中涌出,很快就在输出筐里堆积起来。
几名穿着白色衬衫和深色马甲的操作员,正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打满孔洞的纸带,对照着旁边的记录本,神情专注地核对数据。
在最靠边的一台计算机前,一名留着金色短发、面容姣好的女研究员正用铅笔在一叠草稿纸上飞快地演算着。
她面前的示波器屏幕上,跳动着一种极不规则、仿佛带着某种混沌规律的脉冲信号。
旁边的移动黑板上,写满了复杂的物理公式和能量方程。
胡力认出其中几个涉及高能粒子和空间场论的公式,即便在他前世的认知中也属于前沿领域。
而此刻,这几个公式旁边都被打上了醒目的问号。
中间的主通道上,穿着卡其色工装的基地工人推着装满各种扳手、螺丝刀和专用工具的手推车匆匆走过,金属工具在车斗里碰撞,发出叮当作响的声音。
这声音与远处装配车间传来的电焊声、起重机的轰鸣声、以及数据处理区纸带机的咔嗒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片嘈杂却又透着某种紧张有序的“工业交响乐”。
两名佩戴着红色最高保密徽章的军官模样的人,一边低声交谈着,一边从胡力藏身的机柜不远处并肩走过。
其中一人手里拿着一个文件夹,语气严肃。
“考尔将军明天上午要来视察,‘绿屋’铝板墙区域的安保必须再加强一个等级。”
“另外,刚才监控组报告,检测到一次轻微的、来源不明的电磁脉冲泄漏,能量层级很低,但波段很奇特。”
“马上让通讯组的人过来再排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
胡力赶紧将身体完全缩回机柜的阴影里,连呼吸都几乎停止,直到那两人的皮鞋声渐渐远去,才顺着机柜投下的阴影,如同壁虎般缓缓向“绿屋”的方向移动。
他的目标明确——那个被铅铝包裹的“大碗”!
他必须确认里面到底有没有完整的飞碟!如果有…那今天就算捅破天,也值了!
为了避开“绿屋”门前那四名警惕的卫兵和空旷地带,胡力选择了从人员密集、机器噪音巨大的左半区装配车间进行迂回。
那里工作台林立,人员走动频繁,是最佳的隐蔽行进路线。
他下意识弓着腰,如同幽灵般在忙碌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之间穿行。
特制的作战鞋底完美地吸收了脚步声,甚至连衣角摩擦的声音都微不可闻。
他巧妙地利用人们视线的盲区和设备产生的噪音掩护,一步步靠近。
当他路过那堆刚刚被起重机放下的碟形残片时,忍不住飞快地瞥了一眼。
残片的表面覆盖着一层极其细密的、类似鸟类羽毛或蛇鳞的纹路,在灯光下泛着一种暗灰色的、非金非石的特殊金属光泽。
他冒险用戴着隐身手套的指尖极快地触碰了一下,触感异常光滑,更像是某种高级陶瓷,但又带着金属的坚实感。
这是他从未见过、甚至无法想象的材料!
就在他即将穿过装配车间,靠近“绿屋”侧面时。
“哔——哔——哔——!”
一阵尖锐的哨声突然响起!一名守在“绿屋”附近的卫兵举着对讲机,大声喊道。
“各区域注意!通讯组即将进入‘绿屋’进行电磁屏蔽检测,无关人员请勿靠近指定区域!重复,请勿靠近!”
胡力心里先是一惊,随即涌上一阵狂喜!真是天赐良机!
“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他立刻退到一台大型车床的后面,屏息凝神等待着。
喜欢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抗战:这个小孩有点冷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