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淡墨青衫

首页 >> 大明1617 >> 大明1617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绛色大宋穿越之极限奇兵我在大唐卖烧烤穿越了的学霸威远侯府一等家丁大唐:我就制个盐,竟被封国公汉厨藏国明末之生存危机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 大明1617全文阅读 - 大明1617txt下载 - 大明1617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四十八章 加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黄榜每亩加二分银。”

张瀚往城外去的时候,马超人府邸中的议论也是刚刚开始。

看着众人,马超人道:“我山西通省应缴纳的夏粮是二百八十万石,看着是不多,与苏州一府相同,然则苏州的额子从来交不齐,我山西这里积欠却是很少,应着要供给边军,国初时咱们山西就很少欠粮,百年之下,地方官也遵循旧习,想如苏州那样积欠,绝无可能。”

蒋彦宏跟着道:“苏州那里官田多,看着税额重,其实是把田租都算在内,咱们这里夏税是夏税,百姓还得算上田租,这负担原本就重,加上田亩远不及江南,这一下加饷上来,每亩田光是夏税就得多交二分银子,这还只是黄榜,底下还有白榜,诸位,这粮价看来是要大涨特涨了。”

“咱们山西田亩不过四千万亩,只及河南的零头,田赋却比河南相差不多,这也定的太多了些。”

“白榜犹重,借驿传,供给边军军粮的名议,定然大肆加派。”

“这些好处,却落不到咱们头上,多是将门和大官绅才能摸得着,咱们这些人,支应有份,好处全无,叫人怎么能服气。”

“百姓看着咱们风光,其实也真是有苦自己知。”

“若是粮价再赚不到银子,咱们只能卖田。”

“就算粮价赚着了,难道老兄还要多留田亩不成?大官绅不缴田税,马老爷有举人身份,丁税折入也是有限,咱们的地田税丁税却不能少,田越多,赋税越重,这下还得加上加饷折银,可真是承担不起了。”

“这可真是条鞭法的好处,嘿嘿,说着不尽啊。”

在座的人,怨气真是不少,而且多半是往条鞭法上靠。

公允来说,条鞭法是张居正用大魄力推广,原本唐的两税法就是把身丁税纳入地赋之中,这是减轻人民负担的办法,有田者纳税,后来宋时除了两税的基础上,到大明百姓又得服劳役,到万历年间,又将杂七杂八的差役杂费摊入田亩税中,这就是条鞭法,除了将本色,也就是粮食转折为银,使朝廷财政收入增加外,就是把杂役纳入田税之中,以试着减轻百姓的负担。

从实际操作来说,清廉的地方官能忠实于条鞭法的,朝廷收入增加,百姓负担也减轻。但在大多数地方,就是田税照收,并且较以前来的更重,还得加一层卖粮交税被克扣的麻烦,然后差役还得照旧,就是黄榜之外,还有白榜,而且白榜负担,十倍于黄榜。

后人总说明朝的赋税很轻,事实也是如此,地税不重,商税更轻,但地方的杂费剥削,却是十倍几十倍于正税,地方官绅将门包括亲藩,这些有势力的蠹虫拼命敲骨吸髓的压榨百姓,连这些中小地主都在不停的抱怨着,万历到崇祯年间,不少北方的中小地主也是破产,好在工商向来游离于明朝的体系之外,马超人等人,只能期翼于商业运作来减轻黄白榜加在自己身上的压力。

“此番粮价争斗之事,还有张指挥使在后,我马家也有一位朝官在京中支持,我等务必要一争到底。”马超人举杯向众人致意,他有举人身份,但田亩过多,压力也很大,他身后也是整个天成卫马氏家族,此时此刻,也由不得他说一句退缩的话。

“小人等见过东家。”

村庄头里,蒋义拉着马站着一座小木桥边上,脸上满是笑容,他侧身让在一边,才一丈宽不到的村道正中策马而来的,当然就是张瀚。

这座村庄叫李庄,顾名可思义,这里头的居民多半都是李姓人家,可能会有少数杂姓,户数想来也不会多。

按官府黄册所记,这里的居民只有一百三十一户,丁口为三百二十五丁,但实际人数就是户数在三百多户,丁数大约有七百出头,全部人数是近三千人。

按当时来说,这些人口可以聚集成一个小镇,但这李庄地处天成卫和镇虏卫两卫交界,地界偏东,又于大梁山脉余脉,具体蔚州往天成蔚的官道很远,离京师往偏关的大型官道就更远了,倒是距离锁住大梁山的桦门堡近,这里地处偏僻,村道越行越窄,两轮马车走着都是困难,也就只能走走骡马和独轮小车,这般地界,村落人多,四周田亩也多,却是怎么也没形成集镇了。

领头跪着的就是庄上的管事李祥符,曾经读过几日书,头顶方巾,蓝布直缀,脚着一双布鞋,方脸,大酒糟鼻,两眼昏沉沉的,隔着不少步嘴里还喷着酒气。

李祥符身后还有几人,多半都是当日太爷在时就雇下来看装庄子的,这庄子每年可以收不到三千石的田租,当日买时花了近五千银子,张家的地产,多半就在这里。

张瀚看过田契,这里的庄子是田骨田皮均在一处,不象别的庄子,田骨田皮多半分开,有时候田主自己也搞不清楚这地到底是谁在种着,田皮按规矩还可以转租,几把手倒过,田主认不得自己佃户也是常有的事,走在地里,哪一块地是自己的,或是租给别人了,又或是倒了几把手了的,田主自己也摸不清楚,时间久了,传上几代,有那佃户取个巧,托衙门里偷偷办张田契,将地弄成自己的,也是有的。当然这样的事需得有些根脚关系,不是那种老实头佃农能干成的。

其余还有些鱼获,鸡、草、牛、羊,这一类的产业,也有张家的收益在内,每年均需上缴一部份,买的时候,租头,价银,戥银,成色、鸡、草、酒水,画字,讲的清清楚楚,常氏同张瀚讲过,老太爷当年,买下这庄子之后,高兴的好几夜没睡好,每天都是笑呵呵的。

这种心情,张瀚现在也是能理解,中国这样的农耕民族,对土地的渴望是烙在骨子里的,况且土地可以传家,而所谓的工商兴起,资本萌芽,根本就是痴人说梦,苏州一带,拥有几千人规模的纺织厂是有,但商人赚了钱还是用来买地,要么就是如晋商一样,在家里挖地窖将银子储藏起来,资本没有办法再扩大,因为没有商会,商人没有政治话语权,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一群群的肥羊能影响到国家政治,并且进行资本扩张?那真是笑话。

“各位请起,我还年幼,不好受这般大礼。”

佃户跪拜田主,田主一不高兴拿鞭子抽,拿下去打板子,这都是常有的事。当然田主性格太不好的,佃户也会转佃,张瀚深知其理,说话颇有风度,也很亲和,没有普通人家少年子弟的那种高傲姿态,丝毫没有少年田主盛气凌人的感觉。

李祥符眼皮稍微一抬,短短一瞬也是有精明外露的感觉,见张瀚还是笑吟吟的,李祥符领着众人起身,低了头说道:“原说过一阵收了粮就去堡里拜见东家,上回见面可有两三年了,东家的身量已经长的比常人还高些,当年太爷和大爷若是见了,心里定是极欢喜的。”

张瀚这才记起,自己少年时果然是见过这老李的,只是当时他是个标准书呆子,且又年幼,草草见了一礼转身就走,恐怕当时这李祥符心里定是瞧他不起。

张瀚笑道:“少年时还不懂事,慢待老李了。”

其实他现在也还是少年,只是身上有了一些上位气息,叫人不知不觉间就敬畏或是重视,和郑国昌打交道,还有麻承恩,总兵和四品文官俱都重视张瀚,固然有银子开道,但张瀚本人的气质十分出众,也是重要原因。

李祥符连称不敢,接着就让张瀚等人往庄子里去。

过了破烂的木桥就是村口,一条土路蜿蜒向前,道路高低不平,显是雨天被小车压坏了道路,也无人出钱出力平整,村口两侧种了些竹子,五月份的天最适合竹子生长,初春长出来的竹笋已经窜的半人高,修竹茂密,遮蔽两边,中间的道路就颇有一点曲径幽深的感觉出来。

张瀚道:“这竹林不错。”

李祥符终于笑了笑,说道:“这是太爷当年叫种下的,说是看着雅致,小人们也觉得不错,这些年绵延成片,确实颇有一些意思。”

出了竹林,眼前就豁然开朗,大片的茅草屋子绵延成片,大约有五六排,每排几十间屋子,相隔都只有几十步,每家门前都有石碾子碾出来的场院,不少人家都在晒着刚收下来的麦子,一股稻草味道十分浓郁,扑鼻而来。

村口还有两个亭子,都已经破败不堪,歪歪倒倒的不成模样,几个躬了腰的老人带着一群刚会走路的孩子在亭子边上玩,张瀚扫眼过去,那些老人赶紧将腰躬的更深,脸上都是满带着惶恐,小孩子们也吓的缩在一起,畏畏缩缩的看着张瀚。

喜欢大明1617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1617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四合院:从签到开始崛起璜台志摄政大明修仙小书生末世带娃生存手册都市之纵意花丛星河炼超品修仙小农民女总裁的上门龙婿和女神荒岛求生的日子四合院:鹅毛大雪,我自逆天改命我真没想当训练家啊人间有妖重生年代不做贤妻祖奶奶都满级了,沙雕亿点怎么了让你下山找老婆,你把师姐娶了?最强时代天价婚宠:权少赖上瘾从多特刮起青春风暴开始侯门主母读我心后,把养子全养废
经典收藏这个三国太可怕了!风水卜卦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我欲扬唐三国之魏武元勋[综穿]相依为命庶女当嫁,一等世子妃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扬帆明海来自深海的他红楼:金戈铁马横扫八方我妻上将军抗战之重生周卫国1472大航海:征服新世界重生之傲仕三国不宋凤舞霓裳:绝色太子妃成为赘婿的我只想跑路抽个美女打江山绝世宠臣
最近更新极品五世子穿越之铁血捕快三国之现代魂明末之我若为王红楼:最强锦衣卫,我只手遮天!幽默风趣解读黄帝内经三国:人屠现世,请诸位赴死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重生美好大唐镇国公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起飞,从1973年开始大明辈分我最大,我的岳父朱重八天启新篇粉丝建言重塑大明红楼:我能创造一个新贾府三国:开局娶了大乔无双镇北王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 大明1617txt下载 - 大明1617最新章节 - 大明1617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