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淡墨青衫

首页 >> 大明1617 >> 大明1617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三国寻龙记唐朝工科生冠冕唐皇抗日之战将无敌铁血山河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医毒狂妃路子野大宋有毒北明不南渡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 大明1617全文阅读 - 大明1617txt下载 - 大明1617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虎蹲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密集而凶猛的箭矢几乎要压的人抬不起头来,在这种情形下固定虎蹲炮的炮位,压实药包,装上铅丸子弹,这都需要极大的勇气。

这一次出来带了四门虎蹲炮,这种炮重三十六斤,一个人抱着行军毫无困难,加配上弹药重量也并不高,陈獾等人也没有打持久战的意思,火炮只是轰开防御时有用,直打进去之后就无用了。

四门炮的装填过程中葛布什贤们察觉到了危机来临,他们把箭矢密集的射向摆弄火炮的队员们,同时开始有人移动大门,应该是想冲出来把火炮的威胁给解决掉。

这个时代的火炮是没有平射一说,所有的火炮,不管是重炮还是轻型小型的火炮都是仰角射击,因为火药包先塞入,然后是装填入弹丸,压实也是一门手艺,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太松了喷溅出来没有杀伤力,太紧了也是容易消耗动能,炮口当然是不能低的,炮口一低只会使火炮的弹丸松动甚至直接倾斜掉落到地上去了。

仰角射击要打击的目标只能不停的移动炮位来调整,根据距离的远近放上不同数量的木板板块,重炮和小炮的调整方法都是一样的,装配火炮的同时,行动组员们根据围墙和房舍的距离默算了一小会儿,就在虎蹲炮的炮位底下打入木板板块。

与此同时,院墙的大门打开,十几个葛布什贤推动盾牌,并没有急切的跑出来。

这叫很多持着火铳的行动队员感觉遗憾,他们希望敌人急切之下猛冲出来,这样可以获得相当不错的战果。

但相当明显的就是这些女真人的战斗经验实在是太丰富了,他们在开门之后用盾牌护住身体,移动的同时开始有箭手继续向外射箭,落点仍然是奇准无比,十几个行动组员同时打放火铳,盾牌和木制的大门被打的木屑飞溅,几个葛布什贤发出闷哼,显然也是有弹丸突破盾牌打中了他们,但这些家伙身上都是好几十斤重的厚重铁甲,弹丸冲过盾牌后再打破甲叶,击中人身,劲力已经小了许多,这样给他们的伤害就相当的有限,甚至是微乎其乎了。

盾牌阵继续前行,更多的火铳向他们打过去,但同时院落中的葛布什贤对队员们的威胁开始加大,他们用盾牌阵吸引了相当强的火力,近距离打放火铳之后盾牌不能护住所有人的,倒下了几个葛布什贤,但更多的射手可以无视火铳的威胁放箭,在那几个葛布什贤倒下去的同时,这边的行动组员也被重箭突破锁甲防御,或是又射中要害,也是在发出怒吼声后倒了下去。

在北风中陈獾几乎又急出冷汗来,还好炮位已经固定好,很简单,几个小型的沙包就可以了,然后调好炮口角度,火药包和弹丸已经装填好了。

虎蹲炮有两个脚爪,就象是蹲下抓地一样,炮身和炮口都很短小,虎蹲炮的名字也相当的贴切,就象是一只蹲下的老虎,等着择人吞噬。

这是明军火器序列中的利器,虽然是轻型小型火器,可是比那种火箭车等花巧繁多的火器要实用的多了。还有大将军炮和二将军炮,只有炮管没有炮耳炮架,转运相当笨拙,但也在攻克平壤的壬辰倭乱一役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

四两重的铅子,六十步的有效杀伤,日军的火铳虽然精良,却远不是这种小型火炮的对手。一打一大片的霰弹足以保障大规模的有效杀伤,火铳与火炮的较量当然没有任何悬念,日军引以为重器的铁炮队在朝鲜可谓是吃尽了苦头,几乎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

眼前的四门虎蹲炮也是看起来不起眼,甚至在早前的商团军中也对这种明军的小型火炮不放在眼里。

事实证明,工部造的兵器粗制滥造而质量不佳,导致效果不好,但武器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近距离的交战,虎蹲炮确实是相当不错的利器。

重炮一样能打霰弹,威力肯定也远大于虎蹲炮,可是这种突袭战里,你怎么拖着近千斤或过千斤的重炮赶路?

几个充当炮手的行动组员手持火把,依次把火炮点燃。

引绳燃烧的时刻,冲出门来的葛布什贤们发出呐喊声,当然是叫院里的同袍们躲避。

他们知道这是明军的火器,并且也知道威力并不小。

在院落里的葛布什贤也并没有太过慌乱,他们纷纷避入拐角和贴近院墙,或是直接闪身进屋。

在做这些动作的同时,炮声响了。

没有想象中的震耳欲聋的震响,只是类似二踢脚那样的巨响声,四门炮几乎是同时响起,火光和巨响声中,几百颗弹丸飞向葛布什贤们把守的院落之内。

尽管奋力躲藏,还是有十几个葛布什贤不可避免的被火炮的弹丸洗涮了一遍,最惨的几个瞬间面目全非,全身浴血,在惨叫声中倒了下去,在地面上抽搐和呻吟着。

在真正的火器之下,这些身经百战,武艺无比高强的披着铁甲的勇士们也和纸人一样的脆弱,除了几个立刻身死的,还有几个也是受伤颇重,身上到处是铅弹打出来的凹痕,铁甲的叶片被打的凹陷进去,身体受创很重,大口大口的吐着鲜血。

受轻伤的也不好过,铅弹打入人体,身上象是一瞬间被鲜血给洗浴了一遍一样,身上到处是一个个小小的血痕洞口,鲜血沽沽流出,整个人象是泡在血池里刚出来一样。

这就是霰弹的好处,没有办法象实心炮弹那样一炮致命,但瞬间扇形伤害,打死的人未必多,但伤者很多,并且在事后处理起来相当的麻烦。

一轮炮火过后,院落里的葛布什贤们一片混乱,比起刚刚的娴熟老练和成竹在胸,现在的他们显得脆弱了许多。

这也不能怪他们,一个人如果有相当强的实力,他就会在自己擅长的工作范围里展现出相当的自信。

但外来的力量摧毁了他们的自信,使他们在自己擅长的邻域受到了严重的挫败,这使得这些葛布什贤的失去了不少信心,他们原本擅长的就是在战场上毫不留情的碾压敌人,被动防守已经叫他们不耐烦了,可是敌人的火器太过犀利,他们才刚刚试图转入进攻就遭遇了极为惨烈的打击。

更重要的就是火炮已经是再次在装填了,如果再次装填,再轰击一轮,除了躲藏到房间里是没有任何好办法的。

可是他们是保护老汗的卫兵,老汗就在屋中,他们这些护卫居然要靠躲藏到老汗藏身的地方来乞求活命?

葛布什贤们眼都红了,院落中的人开始有一部份人往院门处来,应该是支援那些已经冲出来的葛布什贤,另一部份则留在院内,瞬间攀爬到高处,开始不惜体力的不停的射出重箭来压制对面的行动队员们。

而行动组员们则不断的还以颜色,虎蹲炮还在装填,其余的人用短弩和火铳还击,砰砰的火铳声和崩崩的弓弦声,还有硬弩击发时的啪啪声响混杂在一起,加上人的惨叫和吼叫声,整个汤池内已经如鼎沸了一般。

远处还有火光和木制房舍烧响时的噼里啪啦的炸响,更有人的叫声和马的嘶鸣声,十几个行动组员的经验相当的丰富,不停的在制造着混乱,不仅是放火,也时不时的把火罐子扔向聚集起来的人群,战马和人同时受惊,然后又是一片混乱。

如果从天空俯瞰就能看的到,整个汤池四处都是火光,到处是在火光中奔走的人和马,到处是惊惶的人群,那些披甲的将领和战兵,戴着大帽穿着青布箭袍的旗丁,还有那些骑马乱跑的蒙古人,惊惶失措趴在原地几乎不敢动弹的汉人包衣。

到处都是一片混乱,没有哪一处地方是绝对安全的,人们在火光中四处奔走着,要提防时不时落下来的火罐带来的火雨,同时行动组员们也不停的施放弩箭,投掷短斧,用杀伤制造更大的混乱。

队员们的火铳早就打放过了,在快速的移动之下也没有功夫重新装填,只能用冷兵器来进行杀伤,好在行动队员们都是使用各种兵器的好手,他们的突袭也是两人或三人小组合作,在一片混乱中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战果。

也有一些女真甲兵盯上了他们,这些女真人虽然不及葛布什贤,但也有相当多的白甲和马甲,加上他们的主子都是把好手带出来充当护卫,这些人的战场经验也十分丰富,能在一片混乱中迅速盯上目标亦非是易事。

但场面实在太混乱,这些护兵出来的时候多半骑着马和披着铁甲,这样反而限制了他们的行动速度,在火场和混乱的人群中骑马根本没有办法快速移动,而身披重甲是白甲和马甲们的标识和荣誉,在类似巷战的突袭战中这反而是成了他们的负担。

这些后金将士只能尽量射出弓箭来试图打击那些奔跑在黑暗和明亮处的矫健身影,但收效甚微,行动组员们已经深知女真人箭矢的利害,他们总是在不断移动,甚至主动扎向人群密集之处。

喜欢大明1617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大明1617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星战女武神末世带娃生存手册上海滩:从炮轰租借开始崛起老婆发现了我千亿身家异常生物见闻录春风二十年女总裁的上门龙婿王妃又怀双胎,八代单传皇家炸窝从多特刮起青春风暴开始从荒岛开始争霸开局丧子,德妃她怒掀剧本重回96,我的大富之家大唐谜案秦世明孔听秋全文免费阅读完整版开局拒绝前女友奖励一亿超跑重生后我只想搞钱,吃软饭怎么了上门姐夫楚天舒乔诗媛入职战忽局:表面吹牛,其实都有修仙才能救命自带空间,修仙大佬只会种田
经典收藏异界战争之超级军团系统系统:重生大明,开局倾家荡产大明极品皇孙绝世宠臣三国之魏武元勋大唐霸道太子李承乾皇贵妃她向来有仇必报时空穿梭者:历史的秘密大周九皇子开局茅草屋,终成女相三国:从夷陵之战,打到罗马帝国阿尤布王妃支点替嫁之农门福妻明末体内寄生个修真者[综穿]相依为命贞观楚王蠢萌娘子:夫君要乖乖重生水浒之纵横天下隐居多年,皇上请我出山登基
最近更新穿越古代卷入皇室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情牵盛世恋歌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重生逆袭:智谋登峰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水源王古今名人记水浒英雄传说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 大明1617txt下载 - 大明1617最新章节 - 大明1617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