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神光”可控核聚变项目取得历史性突破的第三天。
整个华夏科研界,依然沉浸在一片巨大的、近乎不真实的狂欢之中。各大新闻媒体的头版头条,无一例外地被“人造太阳”、“终极能源”、“华夏奇迹”等字眼所占据。
然而,在这片举国欢腾的浪潮之下,一股小范围的、却更加汹涌的暗流,正在燕京大学的最高层会议室里悄然涌动。
燕京大学,校长办公室。
这里没有记者,没有闪光灯,只有寥寥数人,但每一个人的身份,都足以让华夏学术界为之震动。
燕大校长周建华,一位儒雅与威严并存的学者型领导,此刻正用手指轻轻揉着自己的太阳穴,脸上挂着一种既骄傲又头疼的复杂表情。
在他的对面,坐着“东方神光”项目的总负责人王振海院士,以及物理学院的院长李卫东教授。王老正悠哉悠哉地品着校长珍藏的大红袍,满脸红光,仿佛年轻了十岁。而李院长则坐立不安,一会儿看看校长,一会儿看看王老,欲言又止。
“老周啊,别揉了,再揉你那本就不富裕的头发,可就真要‘绝顶’了。”王振海放下茶杯,笑呵呵地调侃道,“有话就说,有屁就放。看你这便秘一样的表情,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的核聚变项目失败了呢。”
周建华校长苦笑一声,放下了手:“老王,你少在这儿说风凉话。项目成功了,我比谁都高兴。我现在愁的,是项目成功之后的事情!”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两人,一字一句地说道:“我们现在面临一个非常严肃,甚至可以说是建校以来从未遇到过的‘甜蜜的烦恼’——怎么安置秦风?”
“安置?”王振海眉毛一挑,“这有什么好安置的?给他最好的实验室,最充足的经费,最自由的环境,让他放手去干!谁敢给他使绊子,我第一个抽他!”
“我说的不是这个!”周建华校长加重了语气,“我说的是他的身份!名分!老王,李院长,你们别忘了,秦风,我们华夏科学界的‘定海神针’,人类未来的‘领航员’,他现在的官方身份,是什么?”
李卫东院长下意识地接话道:“燕京大学,物理学院,理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年级……”
说到最后,李院长的声音越来越小,老脸都有些发红。
是啊,这太荒谬了!
一个凭一己之力,将人类能源科技向前推进了至少半个世纪的“科学神明”,居然还只是个研一的学生?
这说出去,别说国外同行不信,就是燕大自己的学生听了,都得以为校长在讲天方夜谭。
周建华校长摊了摊手,一脸的无奈:“你们看,问题就在这里。前几天,教育部和科学院的几位老领导轮流给我打电话,话里话外的意思都一样:秦风的功绩,国家层面肯定会给予最高规格的表彰和奖励。但是,我们燕京大学,作为他的母校,是不是也该有所表示?总不能一直让他顶着个‘硕士生’的名头吧?这不光是秦风本人的面子问题,更是我们整个华夏学术界的脸面问题!”
“那还等什么?”王振海一拍大腿,“直接让他硕士毕业,授予博士学位!不,双博士!物理学和数学双博士!我看谁敢有意见!”
“我同意!”李卫东院长立刻附和,“秦风同学的学术水平,别说博士,就是直接评院士,我们物理学院全体教授都举双手双脚赞成!他的那几篇论文,现在是我们学院博士生人手一份的‘圣经’,天天焚香沐浴了才敢拜读!”
周建华校长叹了口气:“你们说的,我何尝不知道?可问题是,规矩呢?程序呢?我们是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凡事都要讲个章法。硕士读了不到一年,直接跳到博士毕业?这在燕大乃至全国的历史上,都没有先例啊!这口子一开,以后怎么办?我们怎么跟社会交代?怎么跟成千上万辛辛苦苦寒窗苦读的学子们交代?”
办公室里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这确实是个难题。
秦风是个绝无仅有的特例,但制度是普适的。为了一个特例,去打破百年名校赖以建立的根本制度,这个责任,谁也担不起。
“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王振海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不就是程序吗?好办!我们不直接给他毕业,我们让他‘跳级’攻博!”
“跳级攻博?”周建华和李卫东同时看向他。
“对!”王老显得有些得意,“我们宣布,秦风同学因其在硕士期间做出了无与伦比的、远超博士水准的卓越贡献,经学校学术委员会特批,准许其提前进行博士生资格考核!只要他通过了考核,不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成为博士生了吗?”
周建华的眼睛亮了。
这确实是个好办法!
既没有完全破坏规则,又给予了秦风应有的待遇和名分,更重要的是,向外界传递了一个清晰的信号:秦风的牛逼,是官方认证的!
“好!这个办法好!”周建华一拍桌子,“就这么办!不过,这个博士生资格考核,形式上还是要有的。而且,为了体现我们对这件事的重视,评审团的规格,必须是最高级别的!”
李卫东院长在一旁补充道:“校长,王老,那……导师怎么办?谁有资格当秦风的博士生导师?”
这个问题一出,办公室里又是一阵尴尬的沉默。
是啊,谁配?
让国内的院士去指导一个学术水平可能已经超越了他们所有人的“学生”?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最后还是王振海脸皮厚,他干咳一声,理直气壮地说道:“导师组嘛,就由我,再加上老李,再从科学院请一两位理论物理的泰斗,我们几个挂个名就行了!对外,我们是导师。对内嘛……我们是后勤服务小组!秦风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他研究上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就负责给他加油鼓劲!”
“……”周建华和李卫东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哭笑不得。
这恐怕是古往今来,最“卑微”的博士生导师组了。
“行!那就这么定了!”周建华校长最终拍板,“老王,这件事,你亲自去跟秦风谈。一定要表达出学校对他的重视和爱护,姿态要放低,多听听他本人的想法。”
“放心吧,包在我身上!”王振海胸脯拍得“邦邦”响。
一个小时后,燕京大学物理学院,一间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实验室里。
王振海院士找到了秦风。
彼时,这位刚刚“点亮了人造太阳”的科学巨子,正戴着一副护目镜,聚精会神地盯着桌上的一个……电饭煲?
只见他一手拿着万用表,一手拿着螺丝刀,嘴里还念念有词。
“奇怪,明明优化了亥姆霍兹线圈的磁场均匀度,也重写了pId温控算法,为什么这米饭的受热还是不均匀?难道是米粒本身的布朗运动对能量传递造成了非线性干扰?嗯……有必要建立一个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米粒-流体耦合模型,再用‘熊猫霸王机’跑一下仿真……”
王振海站在门口,听着秦风的嘀咕,眼角一阵抽搐。
他感觉自己的血压“噌”地一下就上来了。
好家伙!我当是什么高精尖的实验,搞了半天,你是在改造一个电饭煲?
还用上了流体力学和超级计算机?
你家的电饭煲是准备用来煮反物质吗?!
“咳!咳咳!”王老重重地咳嗽了两声。
秦风这才抬起头,看到是王老,他扶了扶护目镜,一脸惊喜地说道:“王老,您来得正好!快来帮我看看,我这个‘基于等离子体约束原理的米饭均匀加热系统’,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王振海一个箭步冲上去,差点就要把那个可怜的电饭煲给砸了。
“秦风!你给我正经一点!”他吹胡子瞪眼地吼道,“国家大事,人类未来,都等着你去操心,你在这里给我研究怎么煮饭?”
“民以食为天嘛。”秦风一脸无辜地摊了摊手,“吃得好,才能更好地为科学事业奋斗。王老,这可是哲学问题。”
“我跟你说正事!”王振海懒得跟他贫了,他拉了把椅子坐下,表情严肃地把刚才在校长办公室的决定,原原本本地跟秦风说了一遍。
“……事情就是这样。”王老最后总结道,“学校决定,特批你提前进行博士生资格考核。只要通过,你就是名正言顺的博士研究生了。这既是对你功绩的肯定,也是为了让你后续的研究,能有一个更高的平台和更响亮的名分。你……有什么想法?”
王老说完,紧紧地盯着秦风,生怕这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小子,会冒出一句“博士有啥好的,我还不如研究电饭煲有意思”。
出乎意料的是,秦风听完后,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哦,知道了。”
“啊?”王老愣住了,“就这?你就一句‘知道了’?”
“不然呢?”秦风反问,“我还要敲锣打鼓,庆祝一下吗?王老,您也知道,硕士还是博士,对我来说,只是个称呼而已,没什么本质区别。”
这话说得,凡尔赛气息十足,差点把王老给噎死。
秦风看着王老那便秘似的表情,笑了笑,继续说道:“不过,我同意学校的安排。确实,有个博士生的名头,以后跟国外那些同行交流起来,也方便一些,免得他们总拿我的年龄和学历说事。”
他顿了顿,眼神忽然变得有些不一样了,那是一种深邃的、仿佛要穿透一切的锐利。
“而且,我也正好有些新的想法,需要一个合适的场合,向世界宣布一下。”
王振海心中一动,立刻追问:“新的想法?关于什么?”
秦风没有直接回答,只是站起身,走到了实验室的窗边。
窗外,是燕大美丽的校园,学子们来来往往,充满了青春与活力。
但秦风的目光,却仿佛越过了这一切,投向了更高、更远的天空。
“王老,您说,我们这个宇宙,美吗?”
“美啊,当然美。”王老虽然不解,但还是下意识地回答。
“是啊,很美。”秦风轻声感慨,“但它也充满了不和谐。四种基本力,像四个各行其是的君王,谁也不服谁;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只占了宇宙总量的不到5%,剩下的,都是神秘的‘暗物质’和‘暗能量’;我们被困在三维空间里,却总能从数学的缝隙中,窥见更高维度的影子……”
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莫名的魔力,让王振海院士这位见惯了大风大浪的物理学泰斗,都感到一阵心神摇曳。
“所以,”秦风转过身,嘴角勾起一抹自信而又狂热的微笑,“那个所谓的‘博士资格考核’,对我来说,从来就不是什么障碍。”
“它更像是一个起点,一个舞台。”
“一个让我,可以正式向这些宇宙终极奥秘,发起全面冲击的……宣言仪式!”
那一刻,王振海看着眼前的年轻人,忽然感到一阵莫名的窒息。他从秦风的眼中,看到了一片比星空更璀璨、比深渊更浩瀚的野心。
他忽然有种强烈的预感。
几天后的那场博士资格考核,恐怕不会是一场平静的学术评审。
那将是一场,会引爆全球物理学界的海啸!一场足以让所有人都为之疯狂或为之颤抖的……神迹降临!
喜欢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请大家收藏:(m.315zwwxs.com)学神系统:爆肝高考全科满分315中文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